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人教版生物七下 3-2-2《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生物七下 3-2-2《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第1页
    新人教版生物七下 3-2-2《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第2页
    新人教版生物七下 3-2-2《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七年级下册(2024)第二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2024)第二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播放视频,链接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光合作用(一)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二章
    第二节
    新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
    4.3.1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4.3.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学业要求】
    运用植物光合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阐明光是光合作用必要的条件。
    3、概述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用于构建植物体。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教学难点
    (1)运用实验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2)验证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设计思路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是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建构以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为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实验现象,认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实验后,重点介绍叶绿体,叶绿素的功能。
    第二部分“有机物的运输及其作用”,重点围绕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用途,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用来构建植物体,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概念,从而认识有机物对于植物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操作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导入】17世纪初,海尔蒙特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将一棵柳树苗栽种在装有烘干土壤的盆中,仅在必要时往盆中浇水。5年后,柳树长大了。他再次称量柳树和盆中土壤(烘干)的质量,发现柳树的质量增加了70多千克,增加的主要是什么物质呢?
    倾听、思考。
    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教师的提问进行分析、讨论。
    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分析推理能力。
    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预习】阅读教材P29-30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了解实验目的、材料用具以及实验步骤。
    【展示】方法步骤一:将盆栽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
    【提问】为什么要暗处理?
    【展示】方法步骤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将盆栽植物移到阳光下照射。
    【提问】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
    【展示】方法步骤三: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黑纸片,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将小烧杯置于水浴锅中加热。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展示】方法步骤四:用清水漂洗叶片,再将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展示】方法步骤五: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播放视频】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提问】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讲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这是因为叶片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叶绿体中含有的叶绿素等色素能捕获太阳光。
    【展示】银边天竺葵的图片。
    【讲述】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播放视频】光能的捕手——叶绿体。
    学生尝试理解实验目的:
    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学生思考、交流。

    回顾对照实验的原则,回答:为了做对照实验。如果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说明暗处理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完了,且见光部分的淀粉是叶片见光制造的,且叶片只有在光照下才能制造淀粉。
    观察图片,联系之前学过的淀粉遇碘变蓝知识,理解本次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
    观察、分析、讨论。
    观看视频,联系前面所学,得出结论:1、叶片见光部分变蓝,说明产生了淀粉。
    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光是植物制造淀粉(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观看图片,理解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与绿色部分的变量是叶绿体。
    倾听老师讲解,了解叶绿体及叶绿素的功能。
    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叶绿体能量转换器的作用。
    实验中两个目的贯穿本节课,上课之前便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理解。
    小组合作,调用学生积极性。
    通过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推导实验操作步骤,理解每一个实验步骤的设计原理,加深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在展示与提问环节,学生畅所欲言,讨论激烈、气氛活跃。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观看视频为探究手段,建立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正确认识叶绿体以及叶绿素的功能。
    通过概念讲述,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利用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叶绿体的功能。
    二、有机物的运输及其作用
    【提问】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都去哪里了呢?
    【展示】筛管的结构示意图。
    【讲述】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讲述】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可以参与构建植物体。
    【播放视频】有机物的作用。
    【链接生活】如果在葡萄等植物茎上剥去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这株植物继续生长,但切口处树皮明显增厚,甚至会形成瘤状物。这是为什么呢?
    思考、结合教材P35内容,回答:绿叶制造的有机物经叶脉、叶柄、茎等结构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认真观察,认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回顾上学期学过的能量转换器,进一步理解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观看图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参与构建植物细胞,进而构成各种组织、器官和整个植物体。
    观看视频,再次明确有机物的运输及其作用。
    思考,小组讨论后结合教材P35得出答案。
    联系生活,引发学生思考。
    建构概念,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理论联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
    挖掘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结构化。
    结合生活实际经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认识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的重要作用。
    视频播放加深印象,进一步巩固所学。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展示】思维导图。
    【总结】用精简的语言高度概括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展示】堂堂清习题。
    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堂堂清及随堂检测。
    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
    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完成堂堂清
    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利用堂堂清及随堂检测巩固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光合作用(第一课时)
    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暗处理→遮光并光照→酒精脱色→漂洗滴碘→冲洗观察
    二、有机物的运输及其作用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参与构建植物体。
    堂堂清
    1、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酒精脱色: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3、叶片见光部分遇碘变蓝,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
    4、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5、光是植物制造淀粉(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6、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7、有机物经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构建植物体。
    随堂检测
    1.如图表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部分实验步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A.该实验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⑤ B.步骤①是为了消耗原有淀粉
    C.步骤④大烧杯中盛有清水 D.步骤⑤叶片见光部分呈蓝色
    2.生物实验中经常用碘液,下列有关实验中没有用到碘液的是( A )
    A.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B.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C.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D.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光、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该实验可以证明( D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④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4.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C )
    A.溶解淀粉 B.消毒叶片
    C.溶解叶绿素 D.洗涤叶片上的灰尘
    5.某学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开展课外实验,他们发现每个大西瓜重约重10千克,请问西瓜增产的物质主要直接来自( C )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有机物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物
    D.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自己的特点,独立完成探究实验比较困难,因此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而且逻辑性强的思考题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了新知。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启发性好,同时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增强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愿望。

    相关教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视频,提出问题,视频补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二节 光合作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二节 光合作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复习提问,播放视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视频,展示图片,链接生活,创设情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