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四节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四节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设计,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播放视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二章
第四节
新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
4.2.3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4.3.4植物可以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4.3.5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学业要求】
从物质循环与能量变化的角度,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概述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用于构建植物体,而且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2、认同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3、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4、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3)绿色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教学难点
(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2)绿色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设计思路
通过前三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绿色植物对于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节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学生已经对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知识方面得到了提升,但在情感方面还有一定的短板。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多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植物资源面临的巨大问题,让学生形成危机感和责任感。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升华。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操作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导入】森林覆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1977-2018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进行了植树造林,并实行了生态保护。为什么要提高森林覆盖率呢?
联系之前学过的知识,结合实际问题,思考回答。
通过数据展示,直观感受森林覆盖率的趋势,理解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意义。
一、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讲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食物来源。
【展示】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图。
【讲述】有机物还可以参与构建植物体。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参与构建植物细胞,进而构成各种组织、器官和整个植物体。
【讲述】还可以为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食物来源。
食草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食肉动物间接以植物为食,杂食动物则兼而食之。
【讲述】可以说,植物既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构建“身体”的材料,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复杂关系,以及被细菌、真菌分解利用等,养育了其他生物。
【播放视频】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倾听、思考。
回忆学过的相关知识,理解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重要作用。
结合教材内容,联系上学期学过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理解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参与构建植物细胞,进而构成各种组织、器官和整个植物体。
倾听、思考。
理解这段话的意思,表达交流。
观看视频。
通过进一步的讲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并由此引出下文。
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重要性的理解。
图片展示结合实际生活,有助于学生理解,为后面学习食物链等知识做铺垫。
通过提问,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正确认识有机物的重要性。
二、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讲述】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一般植物的含水量为60%~80%,有的植物含水量高达90%以上。据计算,一株玉米平均一天需要2kg水,一生需要200 kg水。可想而知,一片森林,一片草原,每年需要的水量会有多大。
实际上,植物体每吸收1kg水,只有10 g左右保存在体内,其余的水则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这样,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再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在水循环中,森林犹如“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能力。据估算,10000 m²森林涵养的水比无林地要多300 m³。林地中厚厚的枯枝落叶和腐殖层也可吸纳水。森林涵养的水一部分供给植物生长需要,一部分成为地下水。
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对促进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
【播放视频】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分析资料,总结:蒸腾作用增大空气湿度,增加降水。绿色植物能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使地下水增加。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水循环的一部分。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讨论总结:人类过度开发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是引发洪水的重要原因。
观看视频,加深理解。
使学生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爱护环境的情感。
三、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讲述】生物的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自然界中的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也不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消耗了大量的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讲述】从19世纪后半叶起,随着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迅速增多,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已经出现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趋势。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导致全球变暖,进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例如,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全球许多地方都出现气候异常。因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早日实现碳中和,是人类面临的重要任务。
【播放视频】什么叫碳中和?
【提问】如何实现碳中和?
【播放视频】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分析、思考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认识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重要意义。
理解碳中和的概念。
讨论、回答:1、实行节能减排、能源转型。
2、植树造林,进行生态保护,通过植物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3、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捕获和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帮助学生从知识层面理解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关系。
帮助学生树立爱绿护绿,低碳生活的观念。
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能付出的行动以及这些力所能及的行动对于整个生物圈的影响。
四、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讲述】植物的益处很多,也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我国的植物资源,需要对我国植被的分布情况做大致了解。
【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植被类型?
【讲述】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也是美丽中国的主基调。我国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是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了绿化荒山,绿化荒漠,建造防风治沙的“绿色长城”,我国还开展了广发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并将每年3.12日定为“植树节”,号召大家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活动。
【播放视频】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思考,了解我国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
找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森林覆盖率低,人均森林面积少,土地沙漠化严重。
了解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
观看,学习。
观看视频。
理解植被类型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提高爱绿、护绿的意识,并能积极参与到植树造林活动中去。
鼓励学生爱绿、护绿、种绿的意识升华为行动。
课堂小结
【展示】思维导图。
【总结】用精简的语言高度概括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展示】堂堂清习题。
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堂堂清及随堂检测。
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
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完成堂堂清
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利用堂堂清及随堂检测巩固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二、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堂堂清
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2、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3、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植物不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5、碳中和要实现的是使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相一致。
随堂检测
1.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因为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 A )
A.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B.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
C.大量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提高空气的温度
2.下列关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
B.提高了大气的湿度
C.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D.构建植物体自身
3.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扶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下列关于对这句话理解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D )
A.植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生物类群
B.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
C.植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类群
D.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能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4.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限制生产、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与碳氧平衡无关
D.植物的蒸腾作用与碳氧平衡没有直接关系
5.被称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的植被类型是( C )
A.草原 B.湿地 C.森林 D.荒漠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较为简单,侧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植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在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认识到碳中和的重要性以及个人能为碳中和做些什么,帮助学生认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与绿化祖国的活动。
情感教育必需贴近学生的生活且融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将情感教育元素融于具体的情境、案例之中,以达到情感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2024)第四节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从我做起,保护植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6节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核心素养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