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新高考通用)

    第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新高考通用)第1页
    第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新高考通用)第2页
    第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新高考通用)第3页
    第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新高考通用)第4页
    第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新高考通用)第5页
    第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新高考通用)第6页
    第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新高考通用)第7页
    第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新高考通用)第8页
    还剩5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第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新高考通用),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锋与天气,锋面气旋与天气,冷锋与暖锋,冷锋暖锋对比分析,冷锋和暖锋的判读,冷锋箭头大致相对,暖锋箭头大至同向,2看锋面的坡度,冷锋坡陡,暖锋坡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6 大气的组成、垂直结构及受热过程
    07 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
    08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09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
    09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气团势力:冷气团强,暖气团弱气团位置: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雨区位置:锋前、锋后均有,主要在锋后
    气团势力:暖气团强,冷气团弱气团位置: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雨区位置:锋前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
    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过境时: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
    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产生云、雨,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产生云、雨,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1)看冷暖气团箭头指向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5)看降水强度:冷锋多为狂风暴雨,强度大;暖锋多为连续性降水,强度小。
    (6)看过境前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看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变化)
    读“某地5月5日前后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完成以下各题。
    1. 造成这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  ) A. 冷锋 B. 地形雨 C. 准静止锋D. 暖锋2. 与造成这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无关的是(  )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 B. 我国冬半年的寒潮 C.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D. 华北地区的一场秋雨一场凉
    每年9~11月我国多地碧空如洗,天朗气清。下图为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20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可能“碧空如洗,天朗气清”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从图中看,甲处等压线闭合,中间气压高于四周,为高压反气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因此图中最可能“碧空如洗,天朗气清”的是甲地,A正确;乙和丁处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可能出现沙尘天气,BD错;丙位于冷锋附近,冷锋即将过境,云量增加,C错。故选A。
    2.图示乙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
    解析:在乙地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可以判断乙地的风向为西北风,C正确、 ABD错。故选C。
    3.丙地将迎来的天气可能是(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台风、暴雨、寒潮等天气C.大风、降温、霜冻等天气D.气压降低,出现连续性降水
    解析:结合图例可看出,丙地位于冷锋锋前,将迎来一次冷锋过境,冷锋过境可能带来降雨,大风、降温、霜冻等天气,C正确;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是暖锋过境后的表现,A错误;丙地附近为冷锋系统,不会出现台风,B错;气压降低,出现连续性降水是暖锋过境时的表现,D错误。故选C。
    定义: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
    天气状况:阴雨连绵影响我国的主要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
    江淮地区每年夏初出现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天气
    南下冷空气受到云贵高原的阻挡
    冬半年,云贵高原东北侧(贵州省):阴雨寒冷;云贵高原西南侧(云南省):晴朗温暖
    南下冷空气受到天山的阻挡
    在天山北坡常出现雨雪天气(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被天山阻挡)
    冷空气南下后势力减弱和南岭山脉的阻挡
    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出现于冬、春两季和秋末。冬季降水不强,春夏季可发生暴雨,持续数天,甚至10天以上。
    给我国带来主要降水的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1)形成:夏半年副热带高压加强,位置北移,受其影响,海洋暖湿气流登陆北上,在高压脊北侧与北方来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雨带。
    4~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华北地区出现春旱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长江流域出现伏旱9月雨带南撤至长江流域10月雨季结束
    (2)移动①正常年份推移规律
    ②雨带类型: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3)影响①北方雨季短,降水少,南方雨季长,降水多。②异常年份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的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雨带北移速度快,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雨带北移速度慢,易出现北旱南涝。
    冷暖空气位置和对峙强度的差异往往造成不同的静止锋锋向分布,据研究,云贵准静止锋锋向可分为三类,即南北型、西北一东南型和东西型。下图为2007~2020年冬季云贵准静止锋不同锋向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云贵准静止锋(    )A.1月冷空气影响频繁,静止锋比较活跃B.1月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频繁,静止锋比较活跃C.南北型静止锋日数均是多于西北—东南型的D.东西型是主要锋型
    解析:冬半年来自高纬地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势力逐渐减弱,同时遇到向北倾斜的云贵高原的阻挡,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在高原上形成云贵准静止锋。1月份冷空气比较活跃,是形成云贵准静止锋的主要原因,A对。1月份,西南暖湿气流较弱,B错。据图可知,2月下旬,南北型静止锋日数和西北—东南型日数相等,C错。东西型静止锋出现在12月中旬、1月下旬、2月中下旬,出现频率低且日数较少,D错。故选A。
    2.三种锋型中(    )A.东西型静止锋多位于贵州省中部偏北地区,锋面两侧温差最大B.西北一东南型静止锋控制下,贵州中东部地区常处于锋前,晴朗少云,气温偏高C.西北-东南型静止锋控制下,锋面两侧温差较小D.南北型静止锋控制下贵州全省处于锋后,多阴雨天气,气温偏低
    解析:东西型出现在贵州中部偏北,纬度相对较高,暖湿气团势力弱,锋面两侧温差小,A错。西北—东南型静止锋控制下,贵州中东部地区常处于锋后,多连阴雨天气,气温偏低,B错。西北—东南型静止锋位于贵州西侧,纬度低,暖湿气团势力强,冷暖气流对比强烈、锋面两侧温差较大,C错。南北型静止锋控制下贵州全省处于锋后,多阴雨天气,气温偏低,D对。故选D。
    3.2月份(    )A.西北一东南型静止锋变弱B.南北型准静止锋变强C.静止锋锋面倾斜更加明显D.云贵西南部热低压逐渐变弱
    解析:从各锋型旬日数分布图可以看出,2月份西北一东南型静止锋先变强再变弱,南北型静止锋变弱,A、B错。2月份,随着直射点逐渐北移,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势力增强,沿准静止锋锋面爬升更为明显,锋而向东倾斜更为明显,C对。2月份,贵州西南地区逐渐升温,热低压势力逐渐增强,D错。故选C。
    分析水平气流和垂直气流
    二、低压(气旋)与天气
    中心气流:气旋在近地面把含有大量水汽的气流向中间集聚,中心气流被迫上升
    天气状况:上升过程中降温,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因此,低压控制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三、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天气状况:天气晴朗。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所以不易形成降水
    中心气流:因为反气旋的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扩散,中心气流下沉
    读某地区1 000百帕等压面上的等高线、等温线分布图(此时乙地出现强降水天气),完成1~2题。
    1.关于甲地气流运动状况,正确的是(     )A.顺时针辐散下沉    B.顺时针辐合上升C.逆时针辐散下沉    D.逆时针辐合上升
    解析: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变化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判断,同一等压面,甲处的海拔高,说明甲处近地面是高压中心,即北半球的反气旋,北半球反气旋气流为顺时针的辐散,反气旋盛行下沉气流,A正确BCD 错误。故答案选A。
    2.若此时控制乙地的天气系统过境,短时间内,乙地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电闪雷鸣,湿度较大C.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寒风彻骨,阴雨连绵
    解析:结合前面分析,根据同一等压面的海拔高度,可以判断在乙两侧各有一个高压区,根据气流的运动方向,不可能是气旋、反气旋,只可能是锋面,根据等温线分布密集,判断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应是冷锋天气,暖锋势力弱,等温线较稀疏,冷锋过境,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正确;暖锋过境,气温升高,气压降低,A错误;锋面过境后,由单一的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不会出现电闪雷鸣、阴雨连绵,BD错误。故答案选C。
    下图为某时刻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和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解释,可信的是(    )A.甲地阴雨气压降低,受冷锋影响B.乙地持续性降雨气压升高,受暖锋影响C.丙地晴朗风和日丽,受下沉气流影响D.丁地狂风持续,气压梯度力大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受冷锋影响,阴雨天气,位于低压槽,气压降低,A错误;乙位于暖锋锋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B错误;丙地位于高压中心,受下沉气流影响风和日丽,C正确;丁地等压线稀疏,微风徐徐,D错误。故选C。
    拓展:用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反气旋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图所示:
    ①组成部分:中间为低气压中心,高纬度为冷气团,低纬度为暖气团,西侧为冷锋,东侧为暖锋。
    ③降水分布:主要分布在冷锋的锋后、暖锋的锋前(即冷气团的一侧)。另外在冷锋的锋前也会有少量降水。
    ②移动方向:北逆南顺,即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下图为3月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冷锋系统(    )①西段锋线后为西北风②东段主要受气旋系统的驱动③西段主要受反气旋系统驱动④总体上向东南方向移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可知,图中的冷锋系统西段锋线后为东北风,①错误;根据图中天气系统来看,图中冷锋东段受气旋的驱动,西段受反气旋系统驱动,②、③正确;图中冷锋的三角形符号可以指示冷锋移动方向,总体上向东南方向移动,④正确。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故选D。
    2.图中甲地此时的风向(    )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
    解析:据图可知,此时甲地的西侧气压高,东侧气压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处,同时受到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北风,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故选A。
    锢囚锋是由冷锋赶上暖锋,或者两条冷锋迎面相遇,把暖空气抬到高空,由原来锋面合并形成的新锋面。它的天气保留着原来锋面天气的特征。如果冷锋后的冷空气团比暖锋前的冷空气团冷,称之为冷性锢囚锋。
    冷性锢囚锋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请写出冷性锢囚锋的垂直剖面图上A,B,C对应的气团名称。
    A暖气团,B更冷气团,C冷气团。
    T₁时刻,暖气团、较冷气团、更冷气团相遇形成两个锋面,在西侧形成冷锋,东侧形成暖锋;T₂时刻,冷锋在气旋中心及其附近赶上暖锋;T₃时刻,冷锋追上暖锋,形成锢囚锋
    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2017年2月20~22日青海地区经历来自新疆北部地区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路,两路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形成青海湖锢囚锋。下图为21日20时青海湖锢囚锋位置图。
    (1)据图并从地形角度分别分析,造成此时青海湖锢囚锋东西两路冷空气势力强弱差异的原因。
    西路冷空气受高大山脉的阻挡,阻挡作用强,势力较弱;东路冷空气经过地势低平的河西走廊和河谷地区,阻挡作用弱,且有狭管效应,势力较强。
    (2)描述青海湖锢囚锋形成的过程。
    强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路,西路经新疆南部盆地后,逐渐溢入青藏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进入青海西北部;东路经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向西回流倒灌;两路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迫使本地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形成青海湖锢囚锋。
    (3)简述本次锢囚锋对青海湖周围牧业的危害。
    出现剧烈降温、大风、暴雪等天气,破坏牧业设施,使牲畜患病或冻死;阻断交通,影响牧业饲料供应(或草场被积雪覆盖),影响畜产品外运。
    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
    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2.影响我国的典型天气
    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形成于热带、副热带广阔洋面,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天气晴朗,昼夜温差较大
    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延伸出的高压脊影响
    图为某地某种天气系统过境的气象数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    )A.冷锋B.暖锋C.台风D.反气旋
    解析:由图可知,7月12日17时至13日17时,①③要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②要素先降低后升高,与冷锋、暖锋过境时气压、气温呈现单一的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规律不同,A、B错误。受反气旋影响,降水稀少,而图中三要素没有一直为零或接近零的情况,故不可能是反气旋,应为台风,C正确,D错误。故选C。
    2.图例①②③依次是(    )A.最大风速(m/s)、气压(百帕)、降水量(mm)B.最大风速(m/s)、降水量(mm)、气压(百帕)C.降水量(mm)、最大风速(m/s)、气压(百帕)D.降水量(mm)、气压(百帕)、最大风速(m/s)3.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受此天气系统影响最大的是(    )A.闽B.陇C.京D.藏
    解析: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台风。台风过境,气压先降低后升高,故②曲线代表气压,B、C错误。①要素最大值只有18,不可能是台风最大风速,应该是降水量,③要素为最大风速,A 错误,D正确。故选D。3.该天气系统为台风,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A正确。甘肃、西藏位于西部内陆,受台风影响不大,排除B、D。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受台因风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A。
    三是有凝结核——尘埃,如建筑工地、矿区、市区内多凝结核。四是较稳定的天气,如无风或微风的气象条件、相对封闭的地形(低洼地、山坳里)。
    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如本地河流、湖泊、植被等蒸发、蒸腾或外地水汽输送而来。
    一是冷却,如辐射冷却(昼夜温差大)、水平冷却(热空气遇到冷地面、冷空气缓慢进入并下沉、寒流经过)和上升冷却(辐合上升、对流上升、地形抬升、锋面抬升)。
    拓展:特殊的天气现象-雾
    (1)辐射雾:主要发生在秋冬季,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在日出后不久或风速加快后便会自然消散。
    形成条件:①晴朗的夜空(无云或少云):近地面辐射冷却快、降温快,有利于辐射逆温层的形成和空气辐射冷却,使水汽凝结。②微风(1~3 m/s左右):有不强的湍流存在,既能使辐射冷却作用扩展到一定厚度(几十至几百米)的气层中,又不影响近地面气层的冷却作用。③近地面湿度大:有充足的水汽,气温稍有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出现水汽凝结。④有充足的凝结核。
    (2)平流雾:春、夏季节我国沿海一带经常出现的海雾大多属于平流雾。这种雾往往伴有毛毛雨的天气。
    形成条件:①适宜的风向、风速,风应由暖湿空气区吹向冷下垫面区,风速一般在2~7 m/s。②暖湿空气与冷下垫面温差显著,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其下部空气便逐渐降温,并形成平流逆温,逆温层下部水汽首先凝结成雾,随着逆温层的发展,雾也向上发展,最后形成较厚的平流雾。③暖湿空气相对湿度较大。④大气层结构比较稳定,有平流逆温层存在。
    (3)锋面雾:经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的锋面附近,多出现在秋末、初春。一般雾后便是持续性的降雨。
    锋面雾在锋前锋后均有,但以暖锋附近居多。锋前雾是由于锋面上面暖空气云层中的雨滴落入地面冷空气内,经蒸发,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凝结形成的;而锋后雾则由暖湿空气移至原来被暖锋前冷空气占据过的地区,经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形成的。
    (4)团雾:“团雾”又名坨坨雾。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一片朦胧。团雾属于特强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一般发生在深秋和冬季夜间或清晨。团雾预测预报难、区域性强,容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团雾的形成需要两个主要条件:一是低层水汽充沛、空气湿度大;二是昼夜温差大且风力小。
    高速公路上团雾容易出现的原因:
    ③团雾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处于低洼地段的路段更容易形成团雾。
    ②高速公路附近排放的污染物颗粒较多,如汽车尾气排放等,空气中微小颗粒的增加,有利于形成团雾。
    ①团雾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关系密切。高速公路路面白天温度较高,昼夜温差较大,更有利于团雾形成。
    辐射雾指由于地表辐射冷却,使近地面空气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在我国,辐射雾出现的频率北方大于南方,冬季大于夏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一天中辐射雾浓度最大的时间是(    )A.日出前后B.日落前后C.午夜时分D.午后2点左右2.影响我国辐射雾频率的主要因素是(    )A.气压B.风向C.气温D.夜长3.俗话说“十雾九晴”,是因为辐射雾出现表明(    )A.云量较少B.风力强劲C.气流下沉D.空气干燥 
    解析:1.由于辐射雾指由于地表辐射冷却,使近地面空气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所以辐射雾形成于夜晚,随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浓度逐渐加大。日出后开始消散,日出前后浓度最大,因此一天中辐射雾浓度最大的时间是日出前后,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由于在我国,辐射雾出现的频率北方大于南方,冬季大于夏季。冬季黑夜较长,且冬季北方夜长大于南方,同时辐射雾形成于夜晚,黑夜较长有利于辐射雾形成,因此影响我国辐射雾频率的主要因素是夜长,D正确。气压、风向与气温对我国辐射雾频率的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3.由于夜晚气温低,有利于辐射雾形成。辐射雾的出现说明大气逆辐射弱,因此云量少,所以未来天清气朗,所以十雾九晴是因为辐射雾出现表明云量较少,A正确。辐射雾出现表明风力较弱,空气湿润,BD错误,辐射雾出现不能表明气流下沉,D错误,故选A。
    (2024·江苏·高考真题)干线是干气团与温度相近的湿气团交汇而形成的天气系统,其形成与特定下垫面有关,常引发强对流天气。下图为“河套地区某日千线位置移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天气过程中,20时干线位置向西移动,主要是由于(    )A.气压降低B.气温降低C.风向转变D.风速减小2.推测此次天气过程引发的对流,在夜晚将(    )A.稳定不变B.不断增强C.逐渐减弱D.波动变化
    解析:1.干线是干气团与温度相近的湿气团交汇形成的,其移动与气团的运动有关。  气压降低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干线位置向西移动,A错误;气温降低在短时间内通常不会使干线位置向西移动,B错误;风向转变,气流的运动方向改变,就可能带动干线位置的移动,如果风向由东向西吹,就会推动干线向西移动,C正确; 风速减小通常不会使干线的位置有明显的向西移动,D错误;故选C。2.在夜晚,由于地面辐射冷却,近地面温度下降,大气稳定度增加,不利于对流的发展,所以对流通常会逐渐减弱。稳定不变不符合夜晚温度变化的情况,A错误;不断增强与夜晚温度降低的实际情况不符,B错误;逐渐减弱,符合夜晚温度降低导致对流减弱的规律,C正确;波动变化不太符合夜晚温度持续降低对对流的影响,D错误。故选C。
    (2024·北京·高考真题)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26日至10月28日举行。图a显示成都部分气象站点2023年4月—10月某日的最高气温,图b为北京时间2024年5月15日14时西南地区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a可知(     )A.数据观测日期可能在10月底B.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C.数据采集时段为11时—17时D.气温从东北向西南呈递增趋势
    解析:读材料可知,图示气温为某日的最高气温,通常日最高气温出现在当地地方时14时前后,因此数据采集时间应为11时-17时,C正确;图示气象站点气温均在32℃以上,应该是夏季,而10月底已是秋季,A错误;图示气温并非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B错误;图示气温从东北向西南大致是递减趋势,D错误。故选C。
    4.图b中(     )A.贵州北部受低压控制,天空云量多B.昆明以西受反气旋影响,气流下沉C.成都受高压的影响,气温升高明显D.重庆市区风力大,气流辐合有雾霾
    解析:读图可知,贵州北部、成都和重庆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天空云量少,太阳辐射强,气温升高明显,重庆附近地区等压线稀疏,风力小,C正确,A,D错误;图示昆明以西受气旋影响,气流上升,B错误。故选C。
    5.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主会场内,通过造景手法展现黄河穿城而过大美景象的展园是(     )A.武汉园B.兰州园C.天津园D.深圳园 
    解析:结合选项和所学知识可知,有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是兰州,B正确;武汉是长江穿城而过,A错误;黄河不流经深圳、天津,C,D错误。故选B。
    (2024·甘肃·高考真题)2024年4月中旬,常年炎热干燥的波斯湾附近出现多个雷暴雨团,形成暴雨带,迪拜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160毫米,约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2倍。此类极端天气过程的形成与中纬度西风带的南移波动有关。下图示意暴雨时该区域500百帕高度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甲处500百帕高度的风向为(     )A.西北风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南风7.本次暴雨过程中冷空气强烈下沉会导致迪拜(     )A.气温上升B.气压降低C.雨量剧增D.风速突变8.相同天气现象易发生于(     )A.4月  美国东南部B.10月  南非西北部C.10月  阿根廷西部D.4月  意大利北部
    解析:6.根据甲处500百帕高度气压分布,气压较低,应位于高空,甲处等压线呈西北—东南走向,偏北部气压低,南部气压高。按风向的画法,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与等压线平行,为西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7.本次暴雨过程中,冷空气强烈下沉会导致迪拜带来气温下降和气压上升,但对于雨量影响不大,雨量取决于暖湿气团的水汽含量,ABC错误;随着冷空气强烈下沉,该地气温、气压突变,风速突变,D正确。故选D。8.根据材料可知,此次极端天气过程的形成与中纬度西风带的南移波动有关,四月受西风带的异常波动影响,据图可知一股强烈的低压深槽横扫中东地区,并伴随着冷空气的南下和暖湿气流的北上,从而导致冷暖气团的碰撞,引发强对流和降水的,引发极端天气。相同天气现象的发生往往与相似的气候条件和季节特征相关。波斯湾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常年炎热干燥,四月受西风带的异常南移波动影响,引发强对流和降水,造成极端降水。南非西北部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过渡地带,纬度位置与图示区域相近;材料中的时间为4月份为该地区的春季,而南非10月同样处于春季,若南半球西风带异常北移波动,则该地区也可能受西风带的异常波动影响形成雷暴雨团的极端降水现象,因此与波斯湾附近大规模雷暴雨团相似。B正确。美国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分析可知,4月易受到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容易出现对流天气形成雷暴雨团,一般不会受到西风带异常波动的影响。A错误。阿根廷西部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麓,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为温带大陆气候,一般不会受到西风带异常波动的影响,C错误。意大利北部纬度较高,4月依然受西风带控制,受西风带的异常波动影响几率不大。D错误。故选B。
    9.(2024·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沿海某区域某时段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浓雾天气,给当地交通带来了较大影响。气象部门指出,此次浓雾为平流雾,是由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形成的。如图示意该区域0时(雾过程初期)近地面主要气象要素的分布。
    (1)分析此次浓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2)夜间,该区域被厚厚的云层覆盖,低层的雾逐渐发展增强,形成了“上云下雾、云雾共存”的特征。说明在夜间,云对雾发展快慢的影响。
    云的存在对平流雾的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云层具有增加向下长波辐射通量起保温的作用,也具有阻挡太阳辐射的作用,起到降温的作用;雾顶高度升高,利于水汽凝结,促进雾的生成;高层逆温的形成也有利于雾的维持,阻止雾的消散。
    暖湿空气与地表之间有较大的温差;有适当的风向和风速;冷锋过境,气温较低,空气迅速降温;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

    相关课件

    第08讲 常见天气系统(课件)-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第08讲 常见天气系统(课件)-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目录contents,锋与天气,气压系统与天气,热点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九讲常见天气系统,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锋面系统,气旋与反气旋系统,等压线与锋面气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解读(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解读(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网络构建,不能形成锋面,可以形成锋面,真题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