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核心素养】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课件+教案+大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212垂线pptx、212垂线教案docx、第2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大单元教学设计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观察图中的图片,你能找出其中相交的线吗?它们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作垂足。
通常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如图,直线 AB与直线CD垂直,记作AB⊥CD;如图,直线l与直线m垂直,记作l⊥m。其中,点O是垂足。
(1)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AOC=∠BOC,那么OC与AB垂直吗?为什么?(2)以下是小颖的思考过程,她的想法正确吗?你知道她每一步的依据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我是这样思考的:由∠AOC=∠BOC,且∠AOC+∠BOC=180°,可得∠AOC=∠BOC=90°,所以 OC⊥AB。
小颖的想法正确。由∠AOC=∠BOC,且∠AOC+∠BOC=180°,(平角的概念)可得∠AOC=∠BOC=90°,(等量代换)所以 OC⊥AB(垂直的定义)。
(3)如果OC⊥AB,那么∠AOC=∠BOC吗?为什么?与同伴进行交流。
如果OC⊥AB,那么∠AOC=∠BOC.证明:因为OC⊥AB,由垂直的概念可得,∠AOC=∠BOC.
(1)你能用折叠的方法折出互相垂直的直线吗?试试看!
用折叠的方法可以折出互相垂直的直线。
(2)如果只用直尺,你能画出下图方格纸上已知直线的垂线吗?你还能再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
(1)如图,点A在直线l上,你能用三角尺过点A画直线l的垂线吗?你能画出多少条?如果点A在直线l外呢?你是怎样做的?与同伴进行交流。
尺规作图:垂线的画法:(1)一靠: 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即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二过: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3)三画:沿已知点所在的直角边画线,则这条直线就是经过已知点画的已知直线的垂线.
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此基本事实的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所过的点可以在直线上,也可以在直线外;(2)一条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但过一点只能作一条.
(2)如图,点P是直线l外一点,PO⊥l,点O是垂足。点A,B,C在直线l上,比较线段PO,PA,PB,PC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1.垂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2.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B,线段AB的长度叫作点A到直线l的距离。
在图中,哪条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点P到直线l的距离?
OP的长度可以表示点P到直线l的距离。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1.下列各图中,过直线l外的点P画l的垂线CD,三角板操作正确的是( )
2.如图,点O在直线BD上,已知∠1=20°,OC⊥OA,则∠BOC的度数为( )A.20° B.70° C.80° D.90°
3.如图,小华同学的家在点P处,他想尽快到达公路边去接从外地回来的外婆,他选择沿线段PC去公路边,他的这一选择用到的数学知识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直线最短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垂线段最短
4.如图,直线AB,CD,EF 都经过点O,且AB⊥CD,∠COE=35°,求∠EOB,∠BOF的度数.
解:因为AB⊥CD,所以∠BOC=90°.因为∠COE=35°,所以∠EOB=90°-35°=55°,所以∠BOF=180°-55°=125°.
5.如图,OA⊥OB,∠BOC=30°,OD平分∠AOC,则∠BOD的大小是( )A.20° B.30° C.40° D.60°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6.设点P是直线l外一点,PQ⊥l,垂足为点Q,点T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T,则( )A.PT≥2PQ B.PT≤2PQC.PT≥PQ D.PT≤PQ
7.如图所示,码头、火车站分别位于A,B两点,直线a和b分别表示铁路与河流.(1)从火车站到码头怎样走最近,画图并说明理由;
解:(1)如图,沿线段BA走.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如图所示,码头、火车站分别位于A,B两点,直线a和b分别表示铁路与河流.(2)从码头到铁路怎样走最近,画图并说明理由;
解:(2)如图,沿线段AC走.理由:垂线段最短.
1.垂直、垂线的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作垂足。2.垂线的画法:一靠、二过、三画3.垂线的性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4.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B,线段AB的长度叫作点A到直线l的距离。
1.垂线及其相关概念:2.垂线的画法:3.垂线的性质:4.点到直线的距离:
1.如图,AO⊥OB,若∠AOC=49°,则∠BOC 的度数是( )A.30° B.40° C.41° D.49°
2.如图, AC⊥BC, ∠C=90° ,线段AC、BC、CD中最短的是( ) A. AC B. BC C. CD D. 不能确定
3.如图,已知 OA ⊥ m , OB ⊥ m ,所以 OA 与 OB 重合,其理由是( )A.过两点只有一条直线B.过一点只能作一条垂线C.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垂线段最短
4.如图,三角形ABC中,∠C=90°,AC=3,点P可以在直线BC上自由移动,则AP的长不可能是 ( ) A.2.5 B.3 C.4 D.5
5.如图,点O在直线AB上,OC⊥OD.若∠AOC=120°,则∠BOD 的大小为( )A.30° B.40° C.50° D.60°
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M⊥AB.(1)若∠1=40°,求∠BOD的度数;(2)如果∠1=∠2,那么ON与CD 互相垂直吗?为什么?
解:(1)因为 OM⊥AB,所以∠AOM=90°.所以∠AOC=90°-∠1=50°.所以∠BOD=∠AOC=50°;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2024)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211对顶角余角和补角pptx、211对顶角余角和补角教案docx、第2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大单元教学设计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3 乘法公式优秀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134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pptx、134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教案docx、第1章整式的乘除大单元教学设计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3 乘法公式获奖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133完全平方公式的认识pptx、133完全平方公式的认识教案docx、第1章整式的乘除大单元教学设计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