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丽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丽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符号是( )
A. NB. sC. kgD. 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小的汽车其惯性也越小
B.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
C. 牛顿通过斜面实验总结出自由落体规律
D.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四名运动员在标准田径场上进行200m赛跑,如图所示,他们从不同起点起跑,都顺利地按规则要求完成了比赛,从起点到终点过程他们的( )
A. 位移相同B. 路程相等C. 平均速度相同D. 平均速率相同
4.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华健儿奋勇拼搏,取得优异成绩。有关下列4个场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研究郑钦文的接球技巧时,可将她看成质点
B. 刘焕华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坚持2秒获得胜利,“2秒”是指时刻
C. 杨家玉获得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20公里”指的是位移
D. 全红婵在跳水决赛中下落过程看到水面离自己越来越近是以自己为参考系
5.歼35A是我国自行研发的中型多用途隐身战机。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表演时,战机沿曲线ab向上爬升,关于飞机所受合力的4种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一只风筝被细绳拉紧在天上飞舞,关于这只风筝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受重力作用B. 只受空气作用力
C. 只受重力和细绳拉力D. 只受重力、空气作用力和细绳拉力
7.如图所示为一小孩利用弹弓将弹珠打向前方空地,从橡皮筋(连同弹珠)拉长后离开手到弹珠将要离开橡皮筋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弓连同弹珠整体的重心位置始终不变
B. 弹弓橡皮筋的弹力是由于弹珠形变产生的
C. 橡皮筋给弹珠的力与弹珠给橡皮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橡皮筋给弹珠的力与弹珠给橡皮筋的力始终等大反向
8.如图所示,有人把4个相同的网球叠在一起,下方3个网球紧挨着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一个网球记为B,网球A叠放在3个网球中间的正上方,已知每个网球质量均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方3个球对A球的合力大于A球的重力
B. 下方3个球与地面之间一定没有摩擦力
C. 下方3个球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均为43mg
D. 将B球拿走后,剩下3个球仍能保持静止
9.在皮划艇赛事上成绩卓越的庆元籍运动员王楠,在某次训练中以恒定速率横渡一条河,已知越接近河流中间水流速度越大,若她要以最短时间过河,则下列图像中,皮划艇渡河轨迹和皮划艇朝向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一个质量m=1kg的物体只受到共面的三个力作用,大小分别为2N、6N、10N,方向可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为( )
A. 1m/s2B. 3m/s2C. 6m/s2D. 12m/s2
11.某物体以8m/s的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2m/s2,经时间t后速度变为12m/s,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 运动时间t=60sB. t时间内的位移为400m
C. 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D. 运动到100m处的速度是9m/s
12.2024年6月,我国无人机成功飞越珠峰,体现了我国强大的无人机制造能力。如图甲为某次无人机从地面开始向上起飞的场景,图乙为它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人机有时向上运动有时向下运动
B. 无人机在t2至t4过程中先超重再失重
C. 无人机在t1至t3过程中受到的合力越来越大
D. 无人机在t2时的加速度大于在t5时的加速度
13.用如图所示的推车搬运货物,推车的底板和背板互相垂直,工人缓慢下压把手,使背板由竖直转向水平,推车和货物的状态由图甲变到图乙。在该过程中不计货物与推车间的摩擦力,货物对底板的压力为N1、对背板的压力为N2。则该过程两压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N1逐渐减小到零B. N1先减小后增加C. N2增加到无穷大D. N2先增加后减小
14.如图所示,汽车车厢中悬挂着小灯笼串,车在平直道路上关闭门窗,向左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小灯笼串相对车厢静止时(车厢内无风扰动),下列各图中灯笼串的状态最有可能的是( )
A. B.
C. D.
15.如图所示,某“复兴号”动车组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共有8节车厢(第1、2、5、6车厢为动力车厢,其余4节为无动力车厢),设每节车厢质量、轨道阻力、空气阻力均相同,当每节动力车厢牵引力大小均为F时,第3、4两节车厢间的拉力大小为( )
A. FB. F2C. F4D. F8
16.如图所示,相同的三根弹簧,等间距地挂在水平横杆上,弹簧下端分别挂上1个、2个、3个相同的钩码,静止后弹簧下端位于同一条倾斜直线上。改变弹簧水平间距,改变钩码个数分别为2个、3个、4个,反复多次实验,弹簧下端均位于同一条倾斜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得出伸长量越大弹簧劲度系数越大
B. 不能得出弹力大小与伸长量成一次函数关系
C. 弹簧自身重力不会影响弹簧下端连线的倾斜程度
D. 挂4个钩码的弹簧可能已经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
17.农民采用抛秧的方式种植水稻,如图所示,甲、乙两颗秧苗从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同时抛出,运动轨迹在同一竖直面内,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甲、乙两颗秧苗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可能会在空中相遇B. 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
C. 在轨迹最高点时的速度甲大于乙D. 在空中任意时间段的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
18.如图所示,屋檐口滴下的水,长年累月水滴石穿。檐口到下方石板的高度为h=5m,若质量为1g的水滴从屋檐上由静止开始落下,落到石板上溅起的最大高度为h′=0.4m,水滴与石板间相互作用的时间为0.05s。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水对石板竖直方向平均作用力大小约为( )
A. 0.26NB. 0.14NC. 0.026ND. 0.014N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
19.某小组通过如图甲装置完成以下实验:I.“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II.“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Ⅲ.“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用图中器材完成实验,采用的电源应选择_____(填“交流”或“直流”)_____V
(2)在完成实验Ⅰ时,用手拉P端得到打点的纸带,计算不同时刻的速度并描点如图乙所示,以下两幅图的连线方式与小车运动变化规律最接近的是______(选填“A”、“B”)
A.折线连线 B.平滑曲线连线
(3)在实验Ⅱ中,打出如图丙所示的一条纸带,A、B、C、D、E、F、G是打好的纸带上6个连续的计数点(每两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有关I、II、III三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三个实验中细绳一定都要与轨道平行
B.三个实验都需要调节轨道倾角补偿摩擦阻力
C.实验Ⅱ中,P端所挂钩码质量可以大于小车及车上钩码的总质量
D.实验Ⅲ中,P端所挂槽码质量要远小于小车及车上钩码的总质量
20.某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实验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测力计外壳接触到白纸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两个测力计拉细绳时,两细绳的夹角越大越好
D.同一次实验中只要将橡皮筋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N。
21.某小组做“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实验:
(1)探究一:用如图甲、乙两种装置研究平抛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图甲探究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B.图甲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C.图乙探究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D.图乙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2)探究二:用如下图装置通过多次描点获得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其中斜槽轨道末端已经调整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3)用题(2)中的装置做实验,如下图丙所示为小球在斜槽轨道末端时的位置示意图,1、2、3、4点分别表示小球最高点、球心、最低点、右端点水平投影在竖直板上的位置,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应是_____(选填数字1、2、3、4)。
(4)在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方格纸的竖直线与重锤线平行,方格纸的每个小方格边长L=5cm。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中的4个点迹,如图丁所示,则小球在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g取10m/s2。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2.汽车在道路上出现故障而停车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方车辆减速安全通过。在雨天,有一辆货车在平直高速公路因故障停车,后方有一轿车以v0=30m/s的速度向前行驶,由于雨天视线不好,轿车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x0=40m内的路况,轿车刹车系统响应与人的反应总时间Δt=1.5s,该时间内轿车保持原有运动状态,轿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5m/s2,求:
(1)轿车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的位移大小;
(2)轿车从驾驶员刚看到三角警示牌到刹车停止运动所用的总时间;
(3)货车司机应当把三角警示牌至少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轿车与货车相撞。
23.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小型滑梯,滑梯装置的总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θ,一质量为m的小孩爬上滑梯准备滑下,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当小孩静止在滑梯斜面上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要使小孩能下滑,滑梯斜面与小孩裤料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不能超过多少;
(3)当小孩匀速下滑的过程中,整个滑梯装置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4.如图甲所示,矿山利用传送带传输矿物,对其装置简化为如图乙所示进行研究。粗糙倾斜轨道AB与水平传送带BC平滑连接,CD为光滑水平轨道,传送带与轨道无缝衔接,B、C、D在同一水平直线上,EF为一足够长的水平接收装置,E点位于D点正下方,DE间高度h=1.25 m。可视为质点的矿物从A点静止开始下滑,落到EF上时离E点的水平距离为x,已知AB轨道长L=4 m、倾角θ=37°,矿物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传送带BC长s=3 m,并以速度v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为了确保输送过程的稳定性与便捷性,传送带速度大小不能超过6 m/s,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s 37°=0.8,不计空气阻力。
(1)求矿物运动到B点时速度v1的大小;
(2)若传送带静止,求x大小;
(3)要使x最大,求传送带的速度大小范围;
(4)求x随v变化的关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故A正确。
B、s是时间的单位,故B错误。
C、kg是质量的单位,故C错误。
D、m是长度的单位,故D错误。
故选:A。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以科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由此解答。
力的单位、力的单位的符号,这都是我们学习力学最基本的知识,必须熟知。
2.【答案】D
【解析】A.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惯性与速度无关,质量大惯性大,A错误;
B.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由质量和力共同决定,与瞬时速度无关,B错误;
C.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总结出自由落体规律,C错误;
D.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正确。
故选D。
3.【答案】B
【解析】A.每个运动员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同,则位移不相同,选项A错误;
B.每个运动员的路径长度都是200m,则路程相等,选项B正确;
C.因位移和时间都不同,则平均速度不相同 ,选项C错误;
D.路程相同,但是时间不一定相等,可知平均速率不一定相同,选项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A.在研究郑钦文的接球技巧时,其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可将她看成质点,选项A错误;
B.刘焕华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坚持2秒获得胜利,“2秒”是指时间间隔,选项B错误;
C.杨家玉获得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20公里”指的是路程,选项C错误;
D.全红婵在跳水决赛中下落过程看到水面离自己越来越近是以自己为参考系,选项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解析】飞机做曲线运动,所以飞机所受合力位于轨迹的凹侧。
故选C。
6.【答案】D
【解析】风筝受重力、空气作用力和细绳拉力作用。
故选D。
7.【答案】D
【解析】A.该过程中,弹弓连同弹珠整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则重心位置发生变化,选项A错误;
B.弹弓橡皮筋的弹力是由于橡皮筋的形变产生的,选项B错误;
CD.橡皮筋给弹珠的力与弹珠给橡皮筋的力是一对作用和反作用力,始终等大反向,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解析】A.由平衡可知,下方3个球对A球的合力等于A球的重力,选项A错误;
B.上面的一个球A对下面三个球的压力有水平分量,由平衡可知,下方3个球与地面之间一定有摩擦力,选项B错误;
C.对4个球的整体分析可知3FN=4mg
可得下方3个球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均为 FN=43mg
选项C正确;
D.将B球拿走后,剩下3个球不能保持静止,选项D错误。
故选C。
9.【答案】A
【解析】若她要以最短时间过河,则船头总是指向正对岸,因河水流速先增加后减小,即小船在平行河岸方向先加速后减速,根据加速度方向指向轨迹的凹向可知,图像A是正确的。
故选A。
10.【答案】A
【解析】2N、6N的合力范围为 6N−2N=4N≤F′≤6N+2N=8N
则2N、6N、10N的合力范围为 10N−8N=2N≤F合≤10N+8N=18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F合m
联立物体的加速度大小范围为 2m/s2≤a≤18m/s2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AB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关系 v=v0+at
可得运动时间 t=12−80.2s=20s
t时间内的位移为 x=v0+v2t=8+122×20m=200m
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v0+v2=8+122m/s=10m/s
故AB错误,C正确;
D.根据 2ax′=v′2−v02
可得运动到100m处的速度为 v′= v02+2ax′= 82+2×0.2×100m/s=2 26m/s
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A.根据图乙可知,无人机的速度方向一直为正方向,所以无人机一直向上运动,故A错误;
B.根据图乙可知,无人机在 t2 至 t4 过程中先向上加速后向上减速,加速度方向先向上后向下,则无人机先超重再失重,故B正确;
C.根据 v−t 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乙可知,在 t1 至 t3 过程中无人机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人机受到的合力越来越小,故C错误;
D.根据 v−t 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乙可知,无人机在 t2 时的加速度小于在 t5 时的加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13.【答案】A
【解析】使背板由竖直转向水平,设背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θ ,则 θ 从 0 ∘ 增加到 90 ∘ ;以货物为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N′1=mgcsθ , N′2=mgsinθ
可知底板对货物的支持力 N′1 逐渐减小到零,背板对货物的支持力 N′2 逐渐增大到货物重力 mg ;则货物对底板的压力 N1 逐渐减小到零,对背板的压力 N2 逐渐增大到货物重力 mg 。
故选A。
14.【答案】B
【解析】车在平直道路上关闭门窗,向左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 a ,以下方n个灯笼为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合=nmgtanθ=nma
可得 tanθ=ag
可知灯笼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 θ 与灯笼的个数无关,为定值。
故选B。
15.【答案】B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分析 4F−8f=8ma
对前3节分析 2F−3f−T=3ma
解得 T=F2
故选B。
16.【答案】C
【解析】A.由胡克定律可知,在弹性限度内 k=ΔFΔx
本题中弹簧下端分别挂上1个、2个、3个相同的钩码时,可知 Δx=nmgk
n为钩码个数,可见弹簧伸长量与所挂钩码个数成正比,故静止后弹簧下端位于同一条倾斜直线上。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验无法得出伸长量越大弹簧劲度系数越大的结论,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验可以得出弹力大小与伸长量成一次函数关系,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弹簧自身重力不会影响弹簧下端连线的倾斜程度,C正确;
D.改变钩码个数分别为2个、3个、4个,反复多次实验,弹簧下端均位于同一条倾斜直线上,可见挂4个钩码的弹簧没有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D错误。
故选C。
17.【答案】D
【解析】AB.秧苗做斜抛运动,竖直方向上升过程可逆向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根据 h=12gt2 ,可知秧苗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由高度决定,由题图可知,甲秧苗的高度大于乙秧苗的高度,所以甲秧苗在空中的运动时间大于乙秧苗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由于甲、乙两颗秧苗从同一位置同时抛出,到达两轨迹相交点时,乙秧苗所用时间较短,所以甲、乙两颗秧苗不可能会在空中相遇,故AB错误;
C.从最高点到落地过程,根据 h=12gt2 , x=vxt
由于甲秧苗的高度较大,水平位移较小,则甲秧苗所用时间较长,甲秧苗在轨迹最高点时的速度小于乙,故C错误;
D.两颗秧苗在空中的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根据 Δv=gt
可知甲、乙两颗秧苗在空中任意时间段的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均竖直向下,故D正确。
故选D。
18.【答案】A
【解析】由 v2=2gh 可得,水滴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v= 2gh=10m/s
水滴溅起时的速度大小为 v′= 2gh′=2 2m/s
规定向上为正方向,对于水滴与石板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应用动量定理 Ft−mgt=mv′−−mv
解得 F≈0.26N
故选A。
19.【答案】(1) 交流 220
(2)B
(3) 0.263 0.496
(4)CD
【解析】(1)[1][2]电火花计时器采用的电源应选择220V交流电源。
(2)描点连线时应该用平滑曲线连线,故选B。
(3)[1]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来,故计数周期为 T=5×0.02s=0.1s
打下D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等于CE间的平均速度 vD=xCE2T=0.0238+0.02882×0.1m/s=0.263m/s
[2]由逐差法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 a=xDG−xAD3T2=0.0288+0.0339+0.0387−0.0140+0.0190+0.02383×0.12m/s2=0.496m/s2
(4)A.“练习使用计时器”不需要细绳一定都要与轨道平行,A错误;
B.“练习使用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需要调节轨道倾角补偿摩擦阻力,B错误;
C.实验Ⅱ“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只要保证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可,P端所挂钩码质量可以大于小车及车上钩码的总质量,C正确;
D.实验Ⅲ“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中,当P端所挂槽码质量要远小于小车及车上钩码的总质量时,绳子拉力近似等于槽码重力,故需要P端所挂槽码质量要远小于小车及车上钩码的总质量,D正确。
故选CD。
20.【答案】(1)B
(2)2.08(2.09,2.10,2.11,2.12)
【解析】(1)A.该实验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项A错误;
B.测力计外壳接触到白纸不会影响实验结果,选项B正确;
C.两个测力计拉细绳时,两细绳的夹角大小要适当,并非越大越好,选项C错误;
D.同一次实验中要将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只将橡皮筋拉伸相同长度不一定保证与原来等效,选项D错误。
故选B。
(2)弹簧测力计最小可度为0.1N,则其读数为2.10N。
21.【答案】(1)AD
(2)C
(3)2
(4)2.5
【解析】(1)AB.图甲中两小球竖直方向有相同的运动情况,探究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故A正确,B错误;
CD.图乙中两小球水平方向有相同的运动情况,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2)为了保证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处于水平方向,斜槽轨道末端应处于水平方向。
故选C。
(3)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应是小球在斜槽轨道末端时,小球球心水平投影在竖直板上的位置,即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应是2。
(4)由题图可知 AC 与 CD 的水平位移相等,则 AC 与 CD 所用时间相等,竖直方向根据 Δy=4L−2L=gT2
解得 T= 2Lg= 2×0.0510s=0.1s
水平方向有 4L=v0T
解得水平分速度为 v0=4LT=4×
小球在C点时的竖直分速度大小为 vy=yAC2T=6×0.052×0.1m/s=1.5m/s
则小球在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C= v02+vy2=2.5m/s
22.【答案】(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0−v02=−2ax
解得轿车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的位移大小为 x=90m
(2)轿车刹车时间为 t1=v0a=6s
驾驶员看到警示牌到车停止所用时间为 t=Δt+t1=7.5s
(3)在反应时间内轿车的位移为 x1=v0Δt=45m
驾驶员看到警示牌到车停止的总位移为 x总=x1+x=135m
为了避免轿车与货车相撞,则警示牌放置车后的距离至少为 Δx=x总−x0=95m
【解析】详细解答和解析过程见【答案】
23.【答案】(1)小孩在滑梯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知识可知摩擦力 Ff=mgsinθ
(2)若小孩能下滑时,需满足 mgsinθ≥Ffmax
又因为 Ffmax=μFN
FN=mgcsθ
解得 μ≤tanθ
(3)解法一:将小孩和滑梯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等于这个整体所受到的重力,则有 F′N=M+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梯对地面的压力 F′压=F′N=M+mg
解法二:小孩受到滑梯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合力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孩对滑梯的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下,故滑梯受到支持力大小 F′N=M+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梯对地面的压力 F′压=F′N=M+mg
解法三:小孩对滑梯的压力 F压=FN=mgcsθ
摩擦力 f=mgsinθ
对滑梯受力分析,有 F′N=F压csθ+fsinθ+Mg
解得 F′N=M+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梯对地面的压力 F′压=F′N=M+mg
【解析】详细解答和解析过程见【答案】
24.【答案】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θ−μ1mgcsθ=ma1,得a1=2m/s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B2=2a1L,得vB=4m/s;
(2)在传送带上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μ2mg=ma2,得a2=2m/s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C2−vB2=−2a2s,得vC=2m/s,根据平抛运动规律h=12gt2,x=vCt,解得x=1m;
(3)若矿物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则离开D点时的速度最大,x最大,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vC2−vB2=2a2s,得vC=2 7m/s,所以要使x最大,
传送带的速度2 7m/s≤v≤6m/s;
(4) ①由(3)可知,当2 7m/s≤v≤6m/s时,vD=vC=2 7m/s,得:x1=vDt= 7m;
②由(2)可知若矿物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减速运动,vD=2m/s,则v≤2m/s,得x2=vDt=1m;
③当2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测试物理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Ⅰ,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