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优秀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pptx、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专练docx、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师版docx、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结合景观图片等资料,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2.分析地域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探究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目标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我国的地域文化差异(1)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2)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文化的差异
把城乡景观与其反映的地域文化用线连起来。
安徽省南部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据此回答1~2题。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①海鲜 ②牛羊肉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同心清真大寺位于宁夏同心县西北角,是宁夏现在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座伊斯兰教建筑,相传建于万历年间,是一座把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和伊斯兰木刻砖雕装修艺术融为一体的建筑。寺门前有长9米、高6米的“月藏松柏”砖雕照壁。完成3~4题。3.城市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A.市民的服饰 B.当地的饮食C.城市的建筑 D.当地的习俗
4.中国传统民居中“四合院”“照壁”“屏风”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中的A.内向性和封闭性 B.外向性和开放性C.严谨性和逻辑性 D.含蓄性和冲动性
1.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1)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2)乡村景观的地域文化体现
2.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3.地域文化的保护途径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如何 ,体现 、 、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
城镇建筑的地域文化体现
材料一 客家人原是居住在中原的汉人,后几经战乱,辗转南迁,在赣闽粤交界地带定居。他们利用当地的生土、鹅卵石、木材等建造了奇特的土楼。土楼外形呈圆形,高达5~6层,墙体很厚,内部房间同样大小,不分男女老幼,聚集而居。下图为南方客家土楼图片。
材料二 北京老城的四合院以北房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体现了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下图为北京四合院示意图。
1.[区域认知]客家土楼反映了当地什么样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历史上客家人修建的土楼具有哪些功能?
答案 土质黏重,降水较多。居住和安全防卫功能。
2.[综合思维]四合院的建筑格局体现了中国人的什么性格特征?
答案 体现了中国人性格的内向性和封闭性,体现了正统、严谨、尊卑有序的特点。
3.[人地协调观]试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的角度,分析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及形成原因。
答案 北京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多风沙,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可保温、防寒、避风沙,冬季向阳可多采纳阳光。
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苏州古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北美现代城市的布局与苏州类似C.法国巴黎市中心也为“前巷后河”景观D.苏州的建筑格局与北京类似
2.下列不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是A.苏州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B.北京故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C.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D.商业区多布局在人流量大的地区
(2022·陕西西安市期中)碉楼是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岷江上游河谷以西到大渡河上游一带的嘉绒藏族地区为核心区。嘉绒地区不仅碉楼的数量、类型最多,分布也最为密集。如图为松岗直波八角碉楼。据此完成3~4题。3.碉楼具有的主要功能有①军事防御 ②储藏物资 ③防范地震 ④抵御洪水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青藏高原碉楼具有平顶、门窗少、墙厚的特点,其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是A.地势起伏大 B.高寒光照强C.泥石流频发 D.多大风沙尘暴
惠安女是指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群衣着特殊的劳动妇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一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安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的头部被斗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衣服以短袖为主,而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米。据此完成1~2题。1.地方服饰是地理环境特征的体现,下列有关惠安女衣着特点解释最合理的是A.封建头——封建文化影响B.民主肚——沿海地区,文化开放C.浪费裤——当地纺织业发达,布料便宜D.节约衣——方便捕捉鱼蟹
2.当今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惠安女服饰在福建越来越少见,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传统服饰土气十足B.西方流行服饰的冲击C.新一代年轻女性传承意识不足D.惠安女性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如图所示建筑是我国南方苗族人居住的传统民居(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据此回答3~4题。3.该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特征不包括A.山高坡陡 B.终年高温C.潮湿多雾 D.蛇虫较多
4.吊脚楼的最大优点是A.通风透气,宽敞明亮 B.高瞻远瞩,视野开阔C.节约土地,造价较低 D.冬暖夏凉,保暖防暑
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建筑物的差异体现在A.空间布局形式 B.建筑结构C.地域组合 D.以上三个方面
6.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差异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地域文化的差异
美国大城市中的摩天大楼一般位于市区中心。如图为纽约帝国大厦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图片。读图,完成7~8题。7.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B.城市发展历史短暂C.城市环保意识强烈 D.城市规划不合理
8.中国建筑一般都有围墙,而美国建筑很少有围墙,这说明A.中国的发展历史比美国长B.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封闭性,美国文化 具有外向性、开放性C.中国与美国的行政权力不同D.美国社会比中国安全,无须围墙
石库门是清末民初时期出现的深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当时的该类建筑多由国外开发商修建,大量吸收江南民居的样式,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因此得名“石库门”。下图为“石库门景观图”。据此完成9~10题。9.石库门民居体现了上海A.中西方地域文化的融合B.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C.内敛保守的文化性格D.有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优势
10.石库门民居蕴含了上海人的A.包容性和开放性B.老幼尊卑的文化传统C.温柔含蓄的性格D.团结合作的精神气质
冷巷是我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其特点是“高墙窄巷”,仅容1~3人并排通行(如右图)。冷巷有利于通风降温,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巷现象”。据此完成11~12题。11.冷巷主要分布于我国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12.推测高墙在“冷巷现象”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祛湿 B.防火 C.遮阳 D.防盗
(2022·安徽省示范高中联考)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为提升城市国际形象、增强社会经济发展活力,1998年以来成都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并确立了建设全国民办博物馆发展示范城市和博物馆之都的目标。截至2018年底,成都共登记备案博物馆150座,其中国有博物馆48家、民办博物馆102家。值得强调的是,成都民办博物馆数占同期全国民办博物馆总数的11%,国家级民办博物馆占全国国家级民办博物馆总数的42%,是中国博物馆总数和民办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城市。据此完成13~15题。13.成都能成为我国博物馆之都的先决条件是①国家政策 ②多样环境 ③历史底蕴 ④经济水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成都博物馆以民办博物馆增加最显著,博物馆类型日渐丰富,这些多样的民办博物馆一般具有A.众多的古迹 B.雄厚的资金C.便利的交通 D.独特的收藏
15.为了使博物馆得到更好的发展,成都的不少博物馆都进行了空间迁移与重组,一批博物馆迁移至洛带古镇、安仁古镇,这种迁移与重组更有利于A.市场与资源的结合B.经济与政策的结合C.经济与资源的结合D.市场与政策的结合
(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16~17题。
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
16.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 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B.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 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C.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 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D.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 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
17.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A.东京、纽约 B.纽约、伦敦C.东京、巴黎 D.巴黎、伦敦
18.山西省有些城市的旧城区内有一些老式四合院,其房屋的屋顶由外向内单面倾斜(如下图所示)。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为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分)(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2分)A.山西人以勤俭持家出名B.山西的水资源较少,居民对水资源十分珍惜C.山西人对水有特殊的风俗习惯
(2)请说出这种屋顶的形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4分)
答案 山西省地处我国内陆,降水量稀少。屋顶呈单面向内倾斜可以收集较多的雨水,使雨水得到充分利用。
(3)一般情况下,我国南方的屋脊多呈______(填“平顶”或“尖顶”),这样可以与当地__________的自然条件相适应。(4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图片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域性,地域范围,物质方面的,非物质方面的,自然物质,人地和谐,趋利避害,社会组织形态,文化底蕴,严格的礼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等奖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探究,地域文化,城乡景观,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在城市格局上的体现,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课堂小结,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优秀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欣赏地域文化,发展历史差异,人家尽枕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