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丹东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4页。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得0分。
1. 生活中会接触到许多有关道路交通的知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高速公路指示牌上标识的“”“”指的是位移的大小
B. 图乙:高速公路限速牌上标识的“120”,“100”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图丙:汽车时速表上显示的“”指的是瞬时速率
D. 图丁:导航软件中显示的距离最短方案中的“11小时19分”指的是时刻
【答案】C
【解析】A.高速公路指示牌上标识的“”“”指的是路程,不是位移的大小,故A错误;
B.高速公路限速牌上标识的“120”,“100”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故B错误;
C.汽车时速表上显示的“”指的是瞬时速率,故C正确;
D.导航软件中显示的距离最短方案中的“11小时19分”指的是时间间隔,故D错误。
故选C。
2. 以10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到达最高点的时间为(g取10 m/s2)( )
A. 20sB. 2s
C 10sD. 1s
【答案】D
【解析】当小球速度为零时,到达最高点,所需时间
故选D。
3. .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2,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处O的距离为d.如战士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最短时间为( )
A. B. C.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静水速的速度方向与江岸方向垂直时,运动的时间最短.根据等时性得,t=.故C正确, 故选C.
4. 玻璃杯放在桌面,杯底压着一张纸条,手扶着杯子把纸条抽出。杯底( )
A. 不受摩擦力
B. 受到静摩擦力
C. 受到与抽出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
D. 受到与抽出方向相同的滑动摩擦力
【答案】D
【解析】玻璃杯杯底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杯子相对纸条运动方向相反,即与纸条相对杯子的运动方向相同,因此杯底受到与抽出方向相同的滑动摩擦力。
故选D。
5. 一质量为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表示,速度大小用表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时间内,增大,
B. 时间内,增大,
C. 时间内,增大,
D. 时间内,减小,
【答案】B
【解析】AB.一质量为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根据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可知,时间内,增大,乘客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乘客所受支持力小于重力,即,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可知,时间内,减小,乘客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乘客所受支持力大于重力,即,故CD错误。
故选B
6. 如图所示,一台空调外机用两个三角形支架固定在外墙上,图乙为支架的简化示意图,若空调外机的重心恰好在支架横梁和斜梁的连接点的正上方,重力大小为210N,横梁水平,斜梁与横梁的夹角为。假定横梁对点的拉力总沿方向,斜梁对点的支持力总沿方向,已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每根横梁对点的拉力为350N
B. 每根斜梁对点的支持力为420N
C. 若保持点位置不变,横梁仍水平,逐渐增大每根斜梁相同长度,则每根横梁对点的拉力都逐渐减小
D. 若保持点位置不变,横梁仍水平,逐渐增大每根斜梁相同长度,则每根斜梁对点的支持力都逐渐增大
【答案】C
【解析】AB.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
由平衡知识可知横梁对O点的拉力为
斜梁对O点的支持力为
由于有两个三角形支架,所以每根横梁对点的拉力为,每根斜梁对点的支持力为,故AB错误;
CD.若保持O点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逐渐增大斜梁长度,则斜梁BO与横梁OA的夹角角逐渐变大,根据,
可知、均减小,则每根横梁对点的拉力都逐渐减小,每根斜梁对点的支持力都逐渐减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 如图所示,一倾角的斜面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一质量为的木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推木块,使之能匀速上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以上两种过程中斜面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B. 和木块匀速下滑相比,匀速上滑时地面支持力减小了0.96mg
C. 和木块匀速下滑相比,匀速上滑时地面摩擦力增加了0.96mg
D. 推力的大小为0.96mg
【答案】C
【解析】A.一质量为的木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解得木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故A错误;
D.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推木块,使之能匀速上滑,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故D错误;
BC.设斜面质量为,以斜面和木块为整体,木块匀速下滑时,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木块匀速上滑时,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则和木块匀速下滑相比,匀速上滑时地面支持力减小了
和木块匀速下滑相比,匀速上滑时地面摩擦力增加了
故B错误,C正确。
故选C。
8. 在平拋运动中,下列各组条件能求出物体抛出时速度的是( )
A. 抛出点高度和水平射程
B. 抛出点高度和物体运动的时间
C. 物体落地时速度大小
D. 抛出点到落地点位移大小和方向
【答案】AD
【解析】A.已知抛出点高度和水平射程,根据,
可得
故A正确;
B.已知抛出点高度和物体运动的时间,根据,
只能求出物体的竖直分速度,不能求出物体抛出时的速度,故B错误;
C.已知物体落地时速度大小,根据
由于不知道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所以不能求出物体抛出时的速度,故C错误;
D.已知抛出点到落地点的位移大小和方向,即知道合位移大小和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根据,
可求出物体抛出时的速度,故D正确。
故选AD。
9. 一司机驾驶汽车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发现正前方人行道有行人过马路,司机为礼让行人立即刹车且在斑马线前停下。行车记录仪记录了该过程的运动情况,若从刹车时开始计时,运动时间表示为,汽车运动的位移表示为,行车电脑根据汽车的运动情况绘制的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刹车前匀速行驶的速度大小为
B. 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C. 汽车在时停下来
D. 在内,汽车行驶的位移大小为20m
【答案】BC
【解析】AB.由题图可知图像的函数关系为
整理可得
结合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
可得汽车刹车前匀速行驶的速度大小为
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A错误,B正确;
CD.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所用时间为
在内,汽车行驶的位移大小为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0. 如图所示,小车分别以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是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穿在杆上,通过细线悬吊着小物体,在小车的水平底板上,加速度为、时,细线在竖直方向上,全过程中始终未相对杆移动,、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绳拉力大小分别为、,则
【答案】AC
【解析】A.对于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而言,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若,则有
A正确;
B.结合上述分析可知
第三幅图中,将M、m整体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故
若,则
B错误;
C.在第三幅图中,对m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同理在第四幅图中,则有
解得
若,则
C正确;
D.在第三幅图中,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第四幅图中则有
解得
由数学知识可得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
解得
D错误。
故选AC。
二、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 一组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该实验需要使用的物理学方法为_________;
A. 等效替代法B. 控制变量法
C. 微元法D. 理想实验法
(2)平衡阻力后完成实验,可得到如图乙的一条纸带,则与小车相连的是_________端(选填“O”或“F”);
(3)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乙图中纸带上O、A、B、C、D、E、F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迹没有画出),通过测量和计算可知,、、、、、分别为、、、、、。则小车的加速度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4)改变钩码的质量,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小组成员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图丙中图像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B (2)O
(3)0.78 (4)不再满足钩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
【解析】
【小问1解析】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先控制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控制力一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采用的物理学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故选B。
【小问2解析】
平衡阻力后完成实验,由于小车做加速运动,由图乙纸带可知与小车相连的是O端。
【小问3解析】
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迹没有画出,则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为
【小问4解析】
分别以小车、钩码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可得
可知当满足时,图像的斜率近似等于保持不变,当不满足时,图像的斜率随的增大明显减小,图像出现弯曲。
12. 为测定木块与水平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通常需要弹簧测力计。如果没有弹簧测力计,也可通过其他方法测出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测量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1)将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测出稳定时弹簧的长度;
(2)如图(a)所示,将木块悬挂在弹簧的下端,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
(3)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稳定时弹簧的长度;
(4)如图(b)所示,将弹簧一端连接(a)图中的木块,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拉动长木板,使其相对物块向右运动。向右拉动长木板时,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保证长木板匀速前进;待物块稳定后测出弹簧长度。根据测出的物理量,推导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_________(用、、、表示)。
(5)由于弹簧自身受到的重力影响,把弹簧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时,弹簧呈现的形态是下列哪一幅图________
A. B. C.
【答案】 (4)不需要 (5) C
【解析】由于拉动的是木板,木板运动的速度不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此向右拉动长木板时,不需要保证长木板匀速前进;
由于弹簧的弹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有
又因为
联立解得
由于弹簧重力影响,上方的形变量应大于下方的形变量,即弹簧圈的匝数与匝数之间从上到下逐渐变得密集。
故选C。
三、计算题:本题3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日常生活中,从地面向高层建筑运送体积较大的重物时难度大。某次工人们采取如图的运送方式运送重物,为安全起见,运送过程中需有人在地面上控制轻绳OA使重物与楼体保持一定距离,还需有人在楼上通过定滑轮控制轻绳OB,这样配合可使重物缓慢上升。如图所示,运送过程中到达某一位置时轻绳OA、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 = 60°、β = 30°,轻绳BC水平且此时拉力大小为,g = 10 m/s2,求此时:
(1)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
(2)工人运送的重物重力大小及轻绳OA的拉力大小;
【答案】(1),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右向下 (2)1000 N,1000 N
【解析】
【小问1解析】
由题可知
二力之间夹角为120°,所以绳子对滑轮的作用力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右向下。
【小问2解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14. 无线蓝牙耳机是一种利用蓝牙技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的耳机,它可以在一定距离内与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实现无线连接。已知某款耳机无线连接的最远距离为,甲、乙两人做一个测试,甲佩戴无线蓝牙耳机乘坐一辆以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乙携带手机检测。当甲经过乙时,乙从静止开始启动电动摩托车,同时开始计时,已知乙在前2s内位移为4m,且乙的最大速度(假设甲、乙沿同一道路同向运动)求:
(1)乙达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
(2)若想从计时开始保持甲乙始终在连接范围内,则甲经过乙身旁时,乙的速度至少多大。
【答案】(1) (2)
【解析】
【小问1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得关系可得
解得
又因为
解得
小问2解析】
对乙分析,可得
甲乙共速时两者之间距离最远,设此时二者之间距离刚好达到,则有 ,
解得,
15. 如图甲所示,长木板在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当作用1.2s时,一小物块以与长木板等大反向的速度从右端滑上长木板,如图乙。当小物块速度减为零时撤掉恒力,已知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脱离长木板,长木板质量,小物块质量,,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板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求:
(1)撤掉时长木板的速度的大小;
(2)长木板的最小长度。
【答案】(1) (2)
【解析】
【小问1解析】
对M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1.2s时长木板得速度
对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
解得
当速度减为0时所用时间为,则
滑上后,对分析,则有
解得
故撤掉F后,长木板的速度为
【小问2解析】
撤掉后,对分析,则有
解得
撤掉后,对分析可知
解得
M和m共速时
联立解得,
整个过程中,板和块的位移分别为,
,
共速后,因为二者相对静止,所以
木板的最小长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辽宁省丹东市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