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优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二节“倍”的意义
【第一课时】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1)
一、教学目标
1.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
2.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
结合图形直观学习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三、教学难点
一个数是“1”的几倍。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今天,大森林里要开联欢会了!你看,来了这么多小动物,你能数一数它们分别来了多少只吗?
(二)探索研究,学习新知
小动物的只数各不相同,这些只数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同学们一定发现了小鸟比鸭子多,松鼠比猴子少等等这样的关系,其实,它们的只数之间还有另一种关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认识“倍”。
(1)画一画。
猴子有3只,如果我们把它看成一份,那么鸭子的6只里面就有2个3,我们说6是3的2倍。
(2)算一算。
还可以用算式来表达猴子和鸭子之间的倍数关系。6里面有2个3,所以鸭子的只数是猴子的2倍。
(注意:在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时,算式中的得数后不写“倍”,因为“倍”不是单位名称。)
小结:要描述小动物只数之间的关系,不但可以用多和少,还可以用“倍”来描述。怎么样,你学会了吗?
2.试一试。
请你画一画、填一填看看这些小动物之间的倍数关系。
(1)松鼠与小鸡之间的“倍”。
(2)松鼠和鸭子之间的“倍”。
(3)猴子与孔雀之间的“倍”。
3.说一说。
除了刚才我们说过的,你还可以用“倍”来说一说哪些小动物只数之间的关系呢?
(三)知识梳理,巩固练习
1.教材P71 1题。
2. 教材P71 2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画一画和算一算的方法认识了 “倍”,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倍”的知识。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 看日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 看日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4.倍的认识公开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4.倍的认识公开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七 分一分与除法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七 分一分与除法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5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