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西师大版12,13减几公开课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90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12,13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12,13减几的习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12,13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11-5= 11-8= 11-7= 11-4= 11-3=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11-4和11-3的。
2.情景引入
教师:这节课我们到动物园看猴去。
出示情景图。
教师:要求树上还有多少只猴,怎样列式?
学生:11-4=。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
学生:从总共的猴中去掉树下的猴,就是树上的猴。
教师:结果是多少呢?
学生:11-4=7(只)。
教师:能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吗?
学生说算法。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小朋友掌握的这些知识来研究新的学习内容。
[点评:通过相关知识的复习,为新知识学习做好准备,使学生能有效地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主动学习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教师:还是研究猴的问题。
出示情景图。
教师:这幅图与上一幅图很相像吧,比较一下,这两幅图有一点不同,能看出来吗?
学生:上一幅图中有11只猴,这幅图中有12只猴。
教师:观察得很仔细。如果要求树上还有多少只猴,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12-4=。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
学生:从总共的猴中去掉树下的猴,就是树上的猴。
教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学生齐:同意。
教师:看来列算式大家都没有问题,这道题和我们前面学习的题有哪些不同?
引导学生说:这道题是12减几的算式。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12,13减几。(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12-4怎么计算呢?我想小朋友在学习11减几时已经有这方面的经验了,能把你研究11减几的方法说出来大家分享吗?
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学生甲: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的。
学生乙:我从11倒着数。
学生丙:我是想加法算减法。
学生丁:我想数的分解来计算。
……
教师: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用这些方法来研究12-4的计算方法行不行呢?这里给每个组都提供了小棒和圆片,同学们可以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
教师:有结果了吗?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学生把自己的作业放在视频展示台上汇报。
学生可能的算法有:
学生甲:我们是用摆小棒的方法,在1捆零2根小棒中,2减4不够减,打开1捆,10-4=6,6+2=8。
学生乙:也可以用2根先减,还差2根,打开1捆,10-2=8。
教师:这两个同学共同的特点都是要打开1捆,为什么要打开呢?
引导学生说:2根减4根不够减。
教师:和11减几一样,不够减就要打开一捆,把1个十变成10个一来减,这叫做退1作10,这是退位减法中一定要用到的方法。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丙:我是倒着数,从12开始,11,10,9,8,所以12-4=8。
学生丁:我是想加法算减法,因为4+8=12,所以12-4=8。
学生戊:我想数的分解来计算,因为12可以分成4和8,所以12-4=8。
教师:如果你的数的组成或者加法学得好,用后面这两个同学的计算方法是不错的选择。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教师:同学们借助11减几的计算方法找到了12减几的计算方法,从中你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11减几的计算方法在计算12减几时同样适用。
教师: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计算方法实际上是相通的,能计算11减几,也能计算12减几。这么多的计算方法,同学们可以选择你们喜欢的、适合你的方法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多媒体课件展示:12-9= 12-6=
学生计算后,教师抽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点评:用改题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已经掌握的知识(11减几)与新知识(12减几)的联系,并且要求学生用研究11减几的计算方法的方式来研究12减几的计算方法,这样有效地利用已有知识来学习新知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教学例2
教师:还是讨论小猴的问题。
出示情景图。
教师:看这幅图你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列出:13-4= 13-9=
教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学生甲:我是这样想的,跳绳和拔河的小猴一共有13只,有4只在跳绳,拔河的有多少只?列出的算式是13-4。
学生乙:我是这样想的,拔河和跳绳的小猴一共有13只,有9只在拔河,跳绳的有多少只?列出的算式是13-9。
教师:同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能列出不同的算式。
教师:你能用前面的计算方法来计算13-4或者13-9吗?试一试。
学生计算后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以13-4为例,学生的计算方法可能有:
学生甲:我们是用摆小棒的方法,在1捆零3根小棒中,3减4不够减,打开1捆,10-4=6,6+3=9。
学生乙:也可以用3根先减,还差1根,打开1捆,10-1=9。
学生丙:我是倒着数,从13开始,12,11,10,9,所以13-4=9。
学生丁:我是想加法算减法,因为4+9=13,所以13-4=9。
学生戊:我想数的分解来计算,因为13可以分成4和9,所以12-4=9。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但是我问一问倒着数的孩子,计算12-9时有什么感受?
学生:倒着数的数太多了,很麻烦。
教师:能不能找简单一点的计算方法呢?老师的这个建议你可以参考。好了,用你们掌握的计算方法计算13-7和13-8。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点评:在这个环节中,强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用前面的计算方法来计算13-4或者13-9,让学生感受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使学生切实掌握13减几的计算方法。]
三、拓展提升
教师:刚才很多同学在计算时都采用了想数的组成和想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两种算法就需要对数的组成或加法非常熟悉,越熟悉算得就越快。下面我们检查一下,同学们对13的组成是不是非常熟悉。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对口令”。
教师:通过对口令,同学们能熟练地计算12,13减几的习题了吧,我们一起用口算卡片来试一试。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八第1~4题。
(路平、文静)
12,13减几(教学片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11减几的知识,同学们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能。
多媒体课件展示修改过的例1情境图。(把图中的“树上原来有12只猴”改为“树上原来有11只猴”,并出示问题:树上还有多少只猴?其余不做改动)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11-4=7。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树上原来有11只猴,下来了4只,就是从11只中去掉4只,所以,要知道剩下多少只就要计算11-4才能得到。
教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算11-4=7的?
学生根据不同的算法进行汇报,教师随学生的汇报板书算法,如:倒着数;想加法算减法;把11分成10和1,10-4=6,6+1=7。
教师:下面我们来解决这样一个新问题(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图后回答:树上原来有12只猴,下来了4只,树上还剩多少只?
教师:这个问题和刚才的问题比,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
引导学生发现:树上原有的猴由11只变成了12只,下来的猴没有变,问题也没有变。
教师:解决这个问题又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12-4。
教师:12-4又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12减几。
板书课题。
[点评:这里采用变换情境的方式,使学习内容前后发生联系,用这种联系使学生意识到这部分内容和即将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潜在的适合性,达到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目的。]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我们能不能用11减几的方法来计算12减几呢?
学生:应该可以吧,因为它们都是十几减几的减法。
教师:好,同学们可以用这些方法试着算一算12-4。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组织汇报。
教师:用第1种方法(倒着数)计算的请举手。
学生举手,抽1个代表汇报。
教师:用第2种方法(想加法算减法)计算的呢?
仍然抽1个学生代表汇报。
教师:用第3种方法(把12分成10和2,10-4=6,6+2=8)计算的呢?
学生举手并汇报。
教师: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可能有学生说:因为11-4=7,12-4的被减数比11-4的被减数多1,而减去的数是同样多的,所以12-4的结果要比11-4的结果多1,就是8。如果没有学生发现,教师不作要求。
教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12-4=8,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11减几的计算方法在12减几中同样可以用。
教师:大家这个发现很好。老师还想对用想加法算减法这种方法计算的同学再提一个问题,其余的同学当小裁判,看他们说得是否正确。这个问题就是:想4+8=12除了能计算12-4=8以外,还能计算什么减法算式?
学生:12-8=4。
教师:这也是我们前面知道的想1个加法算式可以计算2个减法算式。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现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多媒体课件展示:下来的猴子变成了6只。
学生:树下的猴子变成6只。
教师:下来6只,树上还有多少只猴子?
教师:谁还能像老师这样改变猴子下树的只数,给大家出个题目?
学生可能说:
下来5只,还剩多少只?
下来7只,还剩多少只?
……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配合多媒体课件演示,为后面的算一算做好铺垫。
[点评:这里对算法的探讨主要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索,不但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探索能力,还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同时还用修改情境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和运用。这种同一情境的巧妙利用改变了计算教学中枯燥的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卞小娟)
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优秀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8加几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8加几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8加几一等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8加几一等奖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