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唐僧骑马咚得咚》人教新课标(2014秋)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7/55807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音乐读童谣 唐僧骑马咚得咚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读童谣 唐僧骑马咚得咚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童谣)
一、教材分析
《唐僧骑马咚得咚》是一首流传甚广的童谣,本套教材中选用的是樊家信的作品。童谣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由于各地区流传的略有不同,可以让学生把本地的歌谣与教材中的歌谣对比着读。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卡农练习,也可以让学生边表演边读歌谣。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并能背诵歌谣《唐僧骑马咚得咚》。
2. 能利用歌谣进行简单的“卡农”练习,培养学生声部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准确念读歌谣
(二)教学难点
后十六节奏的准确念读以及卡农的念读
四、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引言:“你能说出图片中的人物是出自哪部动画片?”
PPT:出示图片
(二)学习歌谣
过渡语:今天老师要教大家聆听一首关于《西游记》的儿歌。
1. 了解动画形象
教师活动:完整念读歌谣(或播放歌谣音频)
学生活动:听出各个角色的特点。
预设答案:
唐僧牵着白龙马,旁边跟着他的三个徒弟;孙悟空拿着金箍棒;猪八戒的鼻子特别的长;沙和尚在后面挑着行李。
2. 学习歌谣
(1)分句念读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分句学习歌谣。
PPT:《唐僧骑马咚得咚》歌谣歌词
学生活动:学生拍节拍分句随教师读。
(2)解决难点
提出问题:如何念读的?你还能在歌谣中找到其他这样的节奏,并准确念读吗?
教师活动:示范念读
学生活动:模仿学习
3. 完整念读
学生活动:学生完整读歌谣
课堂评价:教师进行课堂评价后。
(三)分角色表演
过渡语:“歌谣里说出了他们几个人物的特点。这里有代表他们几个人物的道具,同学们可以来扮演这些角色。”
道具准备:头饰、马鞭、钉耙、扁担、“金箍棒”(木棒代替)、各个角色头饰。
教师活动:与学生合作完成。读前半句,后半句由表演这个人物的学生来读。并可以师生交替读歌谣。用响板来控制速度。
教学评价:教师对课堂活动进行评价并总结。
(四)卡农练习
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开始读,当读到“后面跟着个孙悟空”时第二组从头开始读,第一组最后一句“妖魔鬼怪一扫光”读两遍,使两组同时结束。
教师要求:
1. 学生先把歌谣读熟练再进行卡农练习。
2. 两组一起读时教师要用乐器控制好学生的速度,并分别给两组指挥提示。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这首歌谣,回家后请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欣赏 青蛙音乐会 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唱歌 布谷 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欣赏 一个师傅仨徒弟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