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 我参与 我奉献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第6课 我参与 我奉献
第1课时 友善相待 教案
第1课时
友善相待
课题
友善相待
单元
1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5
学习
目标
1. 知道公共生活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树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观。
2.理解平等友善的作用。
3.了解身边的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
重点
平等友善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
难点
理解每个社会成员肩负的责任,多理解他人,帮助他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欣赏动画视频《友善待人三冬暖》
学生观看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看了视频,你有何感想?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短片中邻里之间帮助孤寡老人,让老人感到温暖,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那么你知道如何才能帮助他人、建设和谐的生活吗?我们今天就学习《友善相待》。
通过观看视频,初步感受关爱和奉献意识
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同学们对友善相待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无偿献血、支援武汉、为贫困地区捐款等相关图片
教师:除了这些大事件外,生活中的小事上你曾遇到过哪些困难?得到过什么帮助呢?受到帮助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生活中处处有爱心,我们都得到过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们也应该关心、帮助他人。回想一下,你曾经给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吗?现在大家开始说说自己帮助过别人的事。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帮助。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34材料
教师提问:有人说餐馆老板提供的不仅仅是免费早餐,而且是浓浓的爱心。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都很赞同这种说法,虽然这位餐馆老板为环卫工人们提供早餐这件事情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让我们体会到这位餐馆老板对环卫工人的关爱,让环卫工人辛苦工作之余,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浓浓的爱心。
教师提问:公共生活中,我们可以为身边需要关爱的人做些什么呢?
(1)遇到问路的外地人,我们可以
(2)在公交车上遇到老人、小孩和孕妇,我们可 以
(3)班上有同学作业不会写,我们可以
学生回答时教师予以引导,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一些确实需要帮助的情况,就可以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事例,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平等友善可以传递正能量,在温暖的友善传递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在日常生活中,平等友善可以传递正能量,不过,在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这样才能够将我们的关爱和帮助,传递出去。某社区居委会计划开展爱心衣物捐赠活动,为了使捐赠活动能够顺利展开, 居民们提出了两种方案。
出示P 35 页的两种方案,想一想这两种爱心方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更欣赏哪种方案?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我们很多人赞同方案 2 的做法,因为方案 2 的做法更加科学合理。大家可以随时随地的把要捐赠的衣物挂在爱心墙上,需要这些衣物的人,也可以随时随地把自己需要的衣物取走。而不必固定在某一个时间。 我也更赞同方案 2 的做法,因为方案 1 要求捐赠人和接受捐赠的人同时出现在社区正门,这样会让接受捐赠的人心里不舒服,而方案 2 就很好的避免了这种见面的尴尬。捐赠的人只要把衣服捐赠出去就行,不必知道接受捐赠的人是谁,而接受捐赠的人不必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捐赠,这种捐赠才是真正的润物细无声。
教师继续引导:我们在帮助关爱他人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解、尊重被帮助的人,这样才能够将我们的爱心和关爱传递出去,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同样,接受帮助的人也要理解那些帮助关爱他人的人。
学生阅读P35 页阅读角《张大爷的爱心卡》
教师提问:想一想张大爷为什么要制作爱心卡?他的爱心卡的用途是什么?从张大爷的身上,我们能
够体会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别人关心我们,帮助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要认为是理所当然,而应该为他人的这种关心帮助表示理解和感谢,这样帮助人和被帮助人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多媒体展示闫肃事例
词作家阎肃和一位朋友在外出访学期间,有一次搭乘巴士去参加会议,要坐五站,车行了两站,车上的座位已经坐满。这时,一位须发花白、拉着拐杖的老人上了车。来该国之前,阎肃了解到,该国的老人不愿意他人给自己让座,不愿意自己成为受人瞩目的弱势群体。巴士快到第三站时,闫肃小声对旁边的朋友说:“看那位老人,已经站了一站,我们是不是让他坐一坐?" 朋友点点头。于是两个人站起来,做出准备下车的样子。老人看到闫肃起身离开,就在空座位上坐下来。巴士在第三站停下,阎肃一把接住朋友:“走,我们下车。”朋友大惊,小声说:“你真的要下车?我们还有两站才到啊!”闫肃认真地说:“既然选择不让老人感到尴尬,我们就得演得像一点儿,这才是真正的成全。”
教师提问:看了闫肃的事例,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关爱他人,不能伤害别人的自尊心,要讲究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多理解他人,多为他人着想,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仅如此,我们国家和社会也在制度和设施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有效的保障,比如法律方面的保障。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P36 页活动园的内容,
教师提问:我国哪些法律体现了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关爱?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教师继续提问:你发现这些法律规定有哪些共同之处?看看社会中还有哪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关爱。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身边有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们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多媒体播放《爱的奉献》歌曲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聆听、反思
学生阅读、讨论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观看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自由回答
用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感知关爱他人的事例
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提供的帮助
帮助学生了解帮助他人需要润物细无声
进一步提升学生奉献爱心的意识
提升学生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意识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谈论了友善相待的话题,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帮助,平等友善可以传递正能量,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我们国家和社会也在制度和设施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有效的保障。并且我们身边有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
总结语中有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升华。
板书设计
友善相待
和谐社会需要彼此关爱
平等友善传递正能量
国家和社会提供保障
关爱弱势群体
课堂练习
反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掌握的情况。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6 我参与 我奉献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6 我参与 我奉献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6 我参与 我奉献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6 我参与 我奉献获奖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6 我参与 我奉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6 我参与 我奉献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友善相待,文明有礼,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