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轴对称现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3~74页的例1、例2、例3及课堂活动和第75页练习十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建立对称的概念,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判断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主题图、情境图。
学生准备:空白纸1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
要求:老师读题,学生听到题目后写出算式和答案。
120+200= 320-80= 300÷6= 120×2=
96÷4= 25×0= 400-120= 97+82=
50×8= 360÷6=
(1)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
[点评:将口算作为常规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大家会折纸飞机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折一架纸飞机,比一比谁折的纸飞机最好,飞得最平稳。
(2)教师组织学生折纸飞机,折完后进行展示,并组织学生评价。
(3)教师拿出飞机,请学生思考:怎样折出的飞机才能飞得平稳?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对折时,飞机两边要折得一样,才能飞得平稳。
3.揭示课题
教师提示:对折后纸飞机的两边完全一样,这种现象叫对称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与对称有关的知识。
[点评:从学生熟悉的折纸飞机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折纸飞机,使学生意识到飞机要飞得平稳,两边要完全一样,感受学习对称的必要性。]
二、教学新课
(一)认识对称现象
1.教科书第73页例1
(1)教师出示例1的图片。
(2)请同学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组织学生汇报:图中分别画了蝴蝶、字母“E”、挨着的两个圆圈、飞机、天平、运动员举重、瓢虫、箭头、火箭。
(3)请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桌。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依次说出:
第1幅图中的蝴蝶,左右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一样大,能完全重合;
第 2幅图中的“E”,上下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一样大,能完全重合;
第 3幅图中的圆圈,上下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一样大,能完全重合;
第 4幅图中的飞机,上下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一样大,能完全重合;
第 5幅图中的天平,左右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一样大,能完全重合;
第 6幅图中的举重运动员,左右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一样大,能完全重合;
第7幅图中的瓢虫,上下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一样大,能完全重合;
第 8幅图中的箭头,左右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一样大,能完全重合;
第 9幅图中的火箭,左右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一样大,能完全重合。
(4)引导学生概括自己的发现:这些图形都可以对折,分成一样大的两部分,这两部分能完全重合。
教师小结: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
2.教学第73页例2
(1)教师出示例2的图形。
(2)请学生观察这些图形,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其汇报,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
(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呢?
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这些图形都可以用对折的方法分成两部分,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它们是对称的。
3.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教学74页课堂活动第1题
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组织学生思考并汇报自己熟悉的对称现象。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先举例示范。最好先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再以语言描述的方式呈现。如:
加拿大国旗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它是对称的;“双喜”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它是对称的;一个人伸出的两只手……
[点评: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与对称有关的经验,但却不能准确地描述出什么是对称。本环节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先从简单直观的情境入手,通过观察、交流,发现情境图中事物的共同特点: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建构对称的概念。]
(二)认识轴对称图形
1.教学第74页例3
(1)出示心形纸片,请学生判断其是否对称,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学生观察后可能会说:心形纸片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心形纸片是对称的。
教师动手演示对折,验证学生的猜想。
(2)教师介绍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像心形这样,沿着一条直线对
折,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教师板书。)
2.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1)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等边三角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2)请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再动手折一折验证自己的想法。(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对比等边三角形中不同的折法。
对于等边三角形,学生可能发现:要使等边三角形对折后,折痕两边完全重合的方法有3种。
师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他图形。
(4)教师小结:无论怎样折,只要能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这条直线对折,对折后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点评:轴对称图形是指沿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其概念是建立于对折的基础之上。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实际动手折一折,通过对折感受完全重合,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由于是初次接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所以在判断轴对称图形时,也尽量让学生用折的方法来判断,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活动操作,加深理解
1.教学第74页课堂活动第2题
课堂活动第2题:做墨渍图用墨水在白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要得到一个与它一样的图形可以怎么办?
(1)学生先阅读课本,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请1~2名同学说一说图中小朋友的做法。
(2)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做墨渍图。
(3)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解释图中小朋友这样做的理由:要得到与原来的图形一样的另一个图形,我们可以将纸对折,将原图形印到折痕的另一边。因为对折后两边的图形是对称的,所以它们的形状与大小是一样的。
2.教学第74页课堂活动第3题
课堂活动第3题:剪一剪,看一看。将纸沿虚线对折,剪下图形并打开,看看是什么图形。
(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想一想怎么操作。
(2)请1名同学上台演示操作,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3)学生动手操作。
(4)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得到了什么图形。
学生汇报:第1个是正方形(学生操作有误差,也可能得到长方形);第2个是梯形。
(5)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只剪了正方形和梯形一半就能到一个完整的正方形或梯形。
引导学生发现:将纸对折后再剪,虽然只剪图形的一半,但折痕的另一边也同时被剪了。并且折痕两边的图形是关于折痕对称的,所以,只需要剪出正方形或梯形一半就能到的一个完整的正方形或梯形。
[点评: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与直观感知,都与操作是分不开的。本环节设计的操作与观察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并巩固概念,最终达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三、练习应用
1.教科书第75页第1题
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独立找出轴对称图形后汇报订正,订正时可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2.教科书第75页第2题
猜一猜,并把完整图形名称写在横线上。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集体订正。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交流。
3.教科书第75页第3题
折一折,剪一剪,看看打开是什么图形。
4.教科书第75页第4题
下面的图形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 连一连。
学生独立思考并连线,教师集体订正。请有困难的同学亲自动手剪一剪。
[点评:及时练习,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使知识运用更加熟练。]
四、反思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判断轴对称图形了吗? 说一说你的方法。
学生交流汇报。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十七小学校 郑飞)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旋转、平移和轴对称旋转与平移现象精品第2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旋转、平移和轴对称旋转与平移现象精品第2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旋转与平移现象优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旋转与平移现象优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总复习获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总复习获奖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