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课件《古诗三首》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5908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年级上册课件《古诗三首》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5908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年级上册课件《古诗三首》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5908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年级上册课件《古诗三首》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59086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年级上册课件《古诗三首》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59086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年级上册课件《古诗三首》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59086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年级上册课件《古诗三首》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59086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年级上册课件《古诗三首》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59086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图片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西湖美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淡妆浓抹总相宜,欲把西湖比西子,潭面无风镜未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林中的一朵奇葩。本课所选的三首古诗,描绘了长江波涛汹涌的壮观、西湖婀娜多姿的美妙、月光下洞庭山湖的空灵之美。让我们在品读古诗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李白:(701一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欢交朋友。 主要作品:《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后人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江水因撞击到山而折回去
写出了江水浩浩荡荡、来势汹涌的气势。
一“出”一“来”写出了李白内心的激动和惊喜。
诵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使得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出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两对色彩鲜明的景物“青山”和“碧水”,“白帆”和“红日”勾勒出了一幅精美的图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使人联想到山势奇险的句子。( )(2)把山比喻成人的句子。(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
按提示从这三首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词、赋、散文,成就极高,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 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前赤壁赋》等。 自勉对联:总是万般寻路无,不堕野地随人居。
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来抒发对晴天西湖美景的赞美?
面对雨景,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来抒发心中赞叹?
雾气迷蒙,景物若隐若现
写出了作者对西湖晴雨美景的赞叹之情。
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西湖和西施都具有天然美的资质,西施无论浓妆艳抹还是淡扫娥眉,总是风姿卓越,西湖不管雨天还是晴天,都美妙无比,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了西湖怎样的景象?
晴天、雨天各自不同的美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 主要作品:《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洞庭湖:湖外有湖,湖中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望洞庭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组词:未来 未必 前所未有
组词:洞庭 庭院 门庭若市
组词:磨面 磨练 磨合
组词:盘子 算盘 托盘
湖面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打磨的铜镜。
月光和湖水交融在一起非常和谐
月光下,君山更加更加青翠,洞庭水更加清澈,山水浑然一体。
诗人为什么把潭面比喻成未打磨的铜镜?
一是因为月光下看不真切;二是湖面宽阔,波光粼粼,迷迷蒙蒙。只有“镜未磨”才能形象贴切地表现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
1.写出蓝色词语的意思。
和:和谐。 镜未磨:没有打磨的镜子。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1.三首古诗主要写了什么?
《望天门山》描绘了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象及作者的内心体验。
《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望洞庭》作者从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2.通过读这三首古诗,你发现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之处?
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祖国的山水景色,都透露出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情感。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授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写好汉字,比较发现,望天门山唐李白,学习提示,学习交流,方法总结,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集体备课课件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学习目标,夜书所见,初读感知,字词乐园,理解诗题,送来阵阵寒意,梧桐树,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处异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示范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写作背景,字词乐园,生机勃勃,了无生机,争奇斗艳,迎风傲立,傲霜斗寒,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写法借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