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字词,选择题,按要求写句子,课文内容回顾,口语交际,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快乐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看拼音,写字词。(8分)
小嘎子zhànɡ( )着自己身体灵活,qī fu( )小胖墩儿shǎ( )大黑粗,总想shǐ zhà( ),bān dǎ( )小胖墩儿。没想到,他的计谋lòu xiàn( )儿了,被小胖墩儿识破,jiǎ wàn( )还没有使劲,就被摔了个仰面朝天。真让人nán kān( )啊!
二、选择题。(12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揪住(qiū) 包袱(fú) 揩眼泪(kāi)
B.蘸了(zhàn) 捏着(liē) 嘎子(ɡǎ)
C.芝麻(zhī) 神圣(shènɡ) 发怔(zhēnɡ)
D.刀疤(bā) 剃头(tì) 严监生(jiàn)
2.“手疾眼快”中“疾”的意思是( )
A.病,身体不舒服 B.痛恨 C.快,迅速 D.疼痛
3.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
②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B.①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②到底是小胖墩儿的力气大,小嘎子被他推倒了。
C.①这可以暂时对付穿一穿。
②小嘎子知道,小胖墩儿是个难对付的角色。
D.①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②妈妈吩咐我快把作业做完。[来源:]
4.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设问)
B.他们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比喻)
C.刮起的大粒沙石生气似的敲打着玻璃窗户。(拟人)
D.雨落下来了,从灰蒙蒙的天上,从飘动的云层里,从轻悠悠的南风中……(排比)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所有人都不明白严监生的意思,只有赵氏知道。
B.《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C.我们要认真找出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D.所有人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严监生伸出的那两根手指。
6.读下面的一则故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 )
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对他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了。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让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表现了诗人的宽宏大量,不与批评家一般见识。
B.表现了诗人的高雅风度。
C.表现了诗人高明的反击艺术,不动声色地给他人回击。
D.表现了诗人的自命清高,不与人计较。
三、下面的句子各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把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动作描写
1.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 )
2.小胖墩儿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 )
3.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 )
4.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 )
四、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用加点字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 两人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内容回顾。(12分)
1.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1)这两句话选自《_______》一课,作者是__________,本课选自他的著作《俗世奇人》。
(2)句中的“他”是__________,他跟刷子李是______关系。
(3)我从“居然”一词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他”是指______,这篇课文选自_____(作者)的《___________》。《摔跤》的作者是_________,小嘎子是一个________
__________的人。《__________》是一部古典讽刺小说,该书中的严监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六、口语交际。(3分)
状状平时很喜欢看动画片,妈妈觉得看动画片耽误学习,因此很生气。状状该怎样跟妈妈沟通呢?请写一写。
状状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七、课内阅读。(8分)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1.说说下面的词语的意思。(2分)
(1)再不回头: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声不倒一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是怎样猜测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的含义的?严监生的反应又是怎样的?根据课文选段,完成表格。(4分)
3.对选段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方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写几个侄子和奶妈时,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
B.写严监生主要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动作描写主要写了他颈部和手的动作。
C.“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和严监生弥留时“伸着两个指头”都属于细节描写。
八、课外阅读。(13分)
白雪塑像(节选)
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儿子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三口人的一个小家。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啦!
一张学生桌只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的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①震动,儿子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
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
“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爸爸,你别出去了。”儿子阻拦爸爸。
“不,爸爸有点事。”
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儿子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边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极大的②震动,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不住呜咽起来。
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谧的街心便又多了一座洁白的雕像……
1.“这个小屋负荷太重”一句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用原文回答爸爸每晚到屋外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中①②两处的“震动”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2分)
A.一样。均表示心里受到冲击。
B.不一样。①处的意思是摇动,②处的意思是心里受到强烈冲击。
4.选文中写“爸爸不争气”,其含义是( )(2分)
A.家中地方小,爸爸连大一点的房子都分配不上。
B.爸爸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必要。
C.爸爸患有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
5.下列三个词语表达了不同情况下儿子对爸爸咳嗽这件事的不同感受,将这三个词语的序号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3分)
A.心酸 B.苦恼 C.震动
(1)思考受到干扰时( )
(2)晚饭后爸爸躲出去时( )
(3)爸爸站在风雪中时( )
6.对选文题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白雪塑像”为题体现了父亲关心儿子,儿子热爱、感激父亲的感情。
B.以“白雪塑像”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这对父子之间的爱的赞美之情。
C.因为父子俩被冻得一动不动,像一尊塑像。
作文天地
九、快乐习作。(30分)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选择一个人,把他的特点写清楚。写的时候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第五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二、1.D 2.C 3.D 4.A 5.C 6.C
三、1.D 2.B 3.A 4.C
四、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也不能一滴不掉。3.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五、1.(1)刷子李 冯骥才(2)曹小三 师徒
(3)师傅粉刷墙的技艺之高出乎曹小三的意料
2.祥子 老舍 骆驼祥子 徐光耀 顽皮、争强好胜 儒林外史
爱财胜过生命
七、1.(1)再不见好转。 (2)一声连着一声。 2.把头摇了两三摇。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3.C
八、1.小屋面积小,一家人学习、生活不方便 2.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儿子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 3.B 4.C
5.(1)B (2)A (3)C 6.C[来源:Z§xx§k.Cm]
猜测的内容
严监生的反应
大侄子
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二侄子
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基础训练营,综合展示厅,课本直通车,阅读检阅台,习作百花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单元测试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词语积累与运用,句子练习,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课外阅读,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阅读选段,完成练习,课内阅读,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课外阅读,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