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优秀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A+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
A.CO2 和Ca(OH)2B.HCl和NaOH
C.Ca(OH)2和NH4ClD.H2SO4 和Fe2O3
2.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A与固体B能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在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则下列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A.稀盐酸和硫酸钠B.稀盐酸和铜
C.氢氧化钠与盐酸D.水和氯化钠
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有关变化的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B.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
D.分别相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逻辑思维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此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都是酸
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5.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事例中,不是利用酸和碱反应原理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B.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被酸雨污染过的土壤
D.用纯碱来去除蔬菜表面的酸性农药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B.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C.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D.向l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苛性钠溶液中逐滴滴入l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
7.下列图象与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等质量的Al、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C.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D.在恒温的条件下,适量蒸发饱和NaCl溶液的水分
8.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等质量的红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锌和铁
C.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熟石灰
D.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水
9.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
A.AB.BC.CD.D
10.下列物质中酸碱性最接近中性的是( )
A.苹果汁(2.9~3.3)B.蕃茄汁(4.0~4.4)
C.玉米粥 (6.8~8.0)D.肥皂水(9.8~10.2)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1.工业上有如下工艺流程:(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分解且不溶于水).试回答:
①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操作a的名称是 ,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 .
③工业生产中,为了节约成本,会把有用的产物重新循环利用,该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此工艺最后得到的碳酸钙和原石灰石的不同点是 .
12.明朝诗人于谦的《石灰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物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结合你对诗意的理解,将诗中描述的过程与现象依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
1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 色;遇碱性溶液 色;在中性溶液中显 色.
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 色;遇碱性溶液 色;在中性溶液中显 色.
14.纯净的盐酸是一种 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由于浓盐酸有 性,在空气中易形成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5.为了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
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一: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实验过程中需缓缓通入氮气,其作用是 。
(2)写出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3)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写出利用图示装置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操作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
(4)实验后,取B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烧杯中,若溶液呈红色,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
16.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为了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稀硫酸溶液中所含的粒子有 。
(2)为了研究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能使CuO 溶解,请将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在方框里画图表示:
(3)酸具有通性也有个性,决定酸的通性与个性的微粒分别是: 。
17.在探究酸和碱之间反应时,小科同学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如图所示),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于是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对此,小妍同学提出疑义:会不会是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发生了反应,从而使颜色褪去?
(1)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们可以在乙试管中滴加 ,从而做出判断。
(2)老师听了他们的探究过程后指出:酚酞试液变色这一“证据”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为了证明两者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还必须找到最直接的证据。于是两位同学用滴管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 中,在酒精灯上烘干,进一步寻找生成物。
(3)本实验选用无色酚酞试液比选用紫色石蕊试液更合适,原因是 。
四.推断题(共2小题)
18.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
(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 色;
(3)反应②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实质是(从微粒角度)
(5 )探究上述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盐酸是否过量:甲同学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则证明盐酸不过量。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其理由是 ;乙同学选取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了盐酸过量。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其理由是 ;
(6)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CuSO4、BaCl2、Na2CO3)中的 ,写出X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7)X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后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向滤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原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
19.实验课上,丁丁为验证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做如图所示3个实验。请回答:
(1)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是 ;
(2)观察出B试管是否反应的方法是 ;
(3)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丽丽认为丁丁的实验不全面,按物质分类还应补做 与石灰水的反应。
五.解答题(共2小题)
20.某化工厂用石灰石制取碳酸钙,流程图为
(1)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所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2)请你仍然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设计另外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21.张老师上课时做了趣味实验:他选择了一种指示剂(无色酚酞试液或紫色石蕊试液)、稀盐酸、稀NaOH溶液.他先用玻璃棒蘸取某种指示剂在白纸上写上“化学”,可是学生什么也看不见.然后用某种物质喷洒在白纸上,出现了红色的“化学”二字.接着,又向纸上喷洒另一种物质,红字消失.则他选用的指示剂是 ,先喷洒的物质是 ,后喷洒的物质为 .如果选用另一种指示剂.情况会怎样?
2019年人教版九下化学《第10章 酸和碱》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A+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
A.CO2 和Ca(OH)2B.HCl和NaOH
C.Ca(OH)2和NH4ClD.H2SO4 和Fe2O3
【分析】根据所学物质的性质来解答该题,其中能够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通常为: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的反应以及酸碱中和反应,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其中碳酸钙为盐类,故A不符合题意;
B、HCl和NaOH属于中和反应,能够生成盐﹣氯化钠和水,故B不符合题意;
C、Ca(OH)2和NH4Cl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故C符合题意;
D、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了硫酸铁和水,其中硫酸铁为盐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化学性质,熟练判断酸、碱、盐、氧化物等之间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A与固体B能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在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则下列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A.稀盐酸和硫酸钠B.稀盐酸和铜
C.氢氧化钠与盐酸D.水和氯化钠
【分析】在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有两种可能:第一:物质溶于水放出热量,使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从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冒出;第二:固体与液体反应产生气体,气体从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冒出.
【解答】解:A、硫酸钠与盐酸不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A错;
B、由于铜排在了氢的后面,所以与酸不反应,故B错;
C、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并且放出热量,符合题目要求,故C正确;
D、氯化钠溶于水既不放热也不吸热,故D错。
故选:C。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在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观察到有气泡冒出的原因有两个:溶于水(或反应)放热;产生气体.
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有关变化的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B.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
D.分别相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分析】A、根据通电分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B、根据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分析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与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分析;
C、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分析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石灰水的质量关系分析;
D、根据镁、铁与稀盐酸的反应分析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镁、铁的质量关系分析。
【解答】解:A、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氧气的质量比是1:8,故A错误;
B、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硫酸时,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分数随着加入的硫酸的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锌恰好反应时达到最大,当过量的而减少。故B正确;
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石灰水时,就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
D、等质量的镁、铁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时,镁生成的氢气多,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或化学反应或溶液组成等,多数考查物质(沉淀、气体)质量、质量分数的变化,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
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逻辑思维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此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都是酸
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分析】A、根据有的盐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分析
C、根据有的盐显碱性分析判断;
D、根据溶液的定义考虑。
【解答】解:A、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一定都是酸,有的盐溶液也显酸性,故A错;
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能与稀盐酸等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B错;
C、碱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碳酸钠属于盐,故C正确;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故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5.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事例中,不是利用酸和碱反应原理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B.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被酸雨污染过的土壤
D.用纯碱来去除蔬菜表面的酸性农药
【分析】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关键是看反应物是否是酸和碱反应.
【解答】解:A、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属于酸和碱反应,故A错;
B、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是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属于酸和碱反应,故B错;
C、用熟石灰改良被酸雨污染过的土壤是熟石灰与酸反应,属于酸和碱反应,故C错;
D、纯碱不是碱,属于盐,不属于酸和碱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B.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C.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D.向l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苛性钠溶液中逐滴滴入l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从开始就进行反应放出氢气直至硫酸反应完毕;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时,加入的硝酸钾晶体不会继续溶解,溶液的质量不变;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从开始即产生氧气直至过氧化氢反应完毕;向1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苛性钠溶液中滴入1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时反应立即进行,溶液的pH逐渐减小.
【解答】解:A、锌与稀硫酸接触就反应生成氢气,不会过一段时间再反应,图象中各量变化关系错误;
B、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再溶解,故溶液的组成不变,溶质的质量不变,图象中各量变化关系错误;
C、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从开始即产生氧气直至过氧化氢反应完毕,图象中各量变化关系正确;
D、向1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苛性钠溶液中滴入1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时反应立即进行,开始应该是碱性的,pH大于7,随着盐酸的加入,pH越来越小,后来由于盐酸是过量的,所以变成pH小于7,图象中各量变化关系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反应及溶液的有关知识,并与图象结合考虑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此题难度较大
7.下列图象与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等质量的Al、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C.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D.在恒温的条件下,适量蒸发饱和NaCl溶液的水分
【分析】A、向酸或碱溶液中不断的加水时,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就会不断的减小,但溶液不会变成中性,更不会变成碱性或酸性;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的金属化学性质越活泼,和稀酸溶液反应时表现出来的现象就越剧烈,相等时间内产生的氢气就越多,表现为斜率越大;
C、根据硫酸根离子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且不溶于酸,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不断增加,当硫酸根离子反应完毕后沉淀不再增加为一定值进行解答;
D、根据在恒温的条件下,适量蒸发饱和NaCl溶液的水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由于是加水稀释碱溶液,因此无论加多少水,溶液仍为碱性溶液,pH值不会小于等于7,故A错误;
B、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在锌前,因此铝反应的剧烈,而该图象中时间和斜线的斜率有冲突,应该是斜率越大的,金属的活动性越强,故B错误;
C、硫酸根离子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且不溶于酸,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不断增加,当硫酸根离子反应完毕后沉淀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C正确;
D、在恒温的条件下,适量蒸发饱和NaCl溶液的水分会有晶体析出,但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不是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酸碱的有关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等质量的红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锌和铁
C.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熟石灰
D.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水
【分析】A、根据红磷与氧气反应的质量关系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分析;
C、根据饱和溶液的特点分析;
D、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水,根据溶液pH的变化分析。
【解答】解:A、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由4P+5O22P2O5
124 160
可知,等质量的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剩余的应是红磷,故A错误;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锌和铁,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但等质量的金属反应时是铁生成的氢气多,故B错误;
C、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熟石灰,不再溶解,溶液质量不变,故C正确;
D、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水,溶液的pH会变大,但不会等于7,更不会大于7,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可快速解答;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①抓图象的起点,②抓图象的终点,③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9.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
A.AB.BC.CD.D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根据图中pH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加入物质的种类。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当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至小于7.与图不符合;
B、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当加入适量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的pH逐渐减小至等于7.与图符合;
C、稀硫酸显酸性,pH小于7,x不是稀硫酸。与图不符合;
D、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x不是稀盐酸。与图不符合。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下列物质中酸碱性最接近中性的是( )
A.苹果汁(2.9~3.3)B.蕃茄汁(4.0~4.4)
C.玉米粥 (6.8~8.0)D.肥皂水(9.8~10.2)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答】解:苹果汁、番茄汁等物质的pH小于7,相对7来说较小,酸性较强;
肥皂水的pH大于7,相对7来说较大,碱性较强;
玉米粥的pH在7左右,最接近中性。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1.工业上有如下工艺流程:(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分解且不溶于水).试回答:
①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CaO+CO2↑ .
②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 ,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 漏斗 .
③工业生产中,为了节约成本,会把有用的产物重新循环利用,该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H2O、CO2 (填化学式).此工艺最后得到的碳酸钙和原石灰石的不同点是 生成的碳酸钙是纯净物,石灰石是混合物 .
【分析】①石灰石煅烧会生成氧化钙与二氧化碳书写方程式;
②根据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和过滤用到的仪器考虑;
③循环使用的物质在前面的反应中是反应物,到了后面的反应中又成了生成物,原石灰石中含有杂质,工艺最后得到的碳酸钙是纯净物质.
【解答】解:①石灰石煅烧会生成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高温,二氧化碳后面标上上升符号,所以方程式为:CaCO3CaO+CO2↑;
②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
③循环使用的物质在前面的反应中是反应物,到了后面的反应中又成了生成物,由工艺流程可知,固体加入试剂①变成石灰水,试剂①是水;石灰水加入试剂②得到碳酸钙和水,所以试剂②是二氧化碳,碳酸钙高温得到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这里的二氧化碳可用于试剂②,所以可循环使用,试剂①是水,最后反应又生成了水,所以水也可以循环使用;原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但含有杂质属于混合物,工艺最后得到的碳酸钙是纯净物.
故答案为:①CaCO3CaO+CO2↑;②过滤;漏斗;③H2O、CO2(都答对得1分);生成的碳酸钙是纯净物,石灰石是混合物.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流程图中各步试剂的作用和反应物生成物的成分,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
12.明朝诗人于谦的《石灰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物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结合你对诗意的理解,将诗中描述的过程与现象依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CaCO3CaO+CO2↑;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
【分析】根据诗句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高温煅烧石灰石,粉身碎骨浑不怕是指将生石灰与水反应,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指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解答】解:烈火焚烧若等闲,包含着碳酸钙高温煅烧,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CaCO3CaO+CO2↑;
粉身碎骨浑不怕,包含着氧化钙与水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本题答案为:CaO+H2O═Ca(OH)2;
要留清白在人间,包含着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CaCO3CaO+CO2↑;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记常见物质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以便灵活应用
1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 红 色;遇碱性溶液 蓝 色;在中性溶液中显 紫 色.
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 不变 色;遇碱性溶液 红 色;在中性溶液中显 无 色.
【分析】根据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颜色的变化分析回答.
【解答】解: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
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无色.
故填:红,蓝,紫;不变,红,无.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4.纯净的盐酸是一种 无 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由于浓盐酸有 挥发 性,在空气中易形成 白雾 .
【分析】根据已有的盐酸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纯净的盐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原因是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
故答案为:无;挥发;白雾.
【点评】掌握盐酸的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5.为了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
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一: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实验过程中需缓缓通入氮气,其作用是 防止B中的二氧化碳进入A中 。
(2)写出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开始时,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遇到酚酞显示红色,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随着盐酸的滴入,锥形瓶中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当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时,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3)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写出利用图示装置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操作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压强变小,A装置中的压强大,就会将锥形瓶内的氯化钙流入B中,然后氯化钙与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有白色沉淀生成 。
(4)实验后,取B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烧杯中,若溶液呈红色,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溶液仍为变红,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
【分析】(1)根据实验过程中需缓缓通入氮气,其作用是搅拌,使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充分反应;
(2)根据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解答;
(3)根据打开活塞Ⅱ,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打开K2时,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溶液进入B中解答;
(4)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需要先把碳酸钠除去,据此解答。
【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需缓缓通入氮气,其作用是防止B中的二氧化碳进入A中;
(2)开始时,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遇到酚酞显示红色,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随着盐酸的滴入,锥形瓶中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当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时,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3)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压强变小,A装置中的压强大,就会将锥形瓶内的氯化钙流入B中,然后氯化钙与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有白色沉淀生成;
(4)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溶液仍为变红,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
(1)防止B中的二氧化碳进入A中;
(2)开始时,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遇到酚酞显示红色,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随着盐酸的滴入,锥形瓶中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当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时,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3)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压强变小,A装置中的压强大,就会将锥形瓶内的氯化钙流入B中,然后氯化钙与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有白色沉淀生成;
(4)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溶液仍为变红,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以及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练习。
16.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为了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稀硫酸溶液中所含的粒子有 H2O,H+,SO42﹣ 。
(2)为了研究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能使CuO 溶解,请将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在方框里画图表示:
(3)酸具有通性也有个性,决定酸的通性与个性的微粒分别是: 氢离子、酸根离子 。
【分析】(1)根据硫酸溶液的组成进行解答;
(2)根据硫酸溶液存在的离子利用固定变量法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探究是那种离子是使CuO 溶解;
(3)分院不同酸种酸的组成分析回答
【解答】解:(1)硫酸在水中能解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溶液中还含有水分子;
(2)由于稀硫酸中含有H2O,H+,SO42﹣,为了研究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能使CuO 溶解,可以通过将氧化铜加入水中不溶解排除水不能使氧化铜溶解,再将硫酸铜加入硫酸铵中不溶解排除硫酸根离子,最后再加入稀盐酸中氧化铜中能溶解,说明是氢离子能使氧化铜溶解,图示如下:
(3)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决定了酸具有的通性,但酸根离子不同,决定了酸也有个性。
故答为:(1)H2O,H+,SO42﹣;
(2);
(3)氢离子、酸根离子。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固定变量法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在探究酸和碱之间反应时,小科同学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如图所示),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于是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对此,小妍同学提出疑义:会不会是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发生了反应,从而使颜色褪去?
(1)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们可以在乙试管中滴加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变色 ,从而做出判断。
(2)老师听了他们的探究过程后指出:酚酞试液变色这一“证据”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为了证明两者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还必须找到最直接的证据。于是两位同学用滴管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 蒸发皿 中,在酒精灯上烘干,进一步寻找生成物。
(3)本实验选用无色酚酞试液比选用紫色石蕊试液更合适,原因是 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更容易观察 。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成了红色的分析;
(2)根据蒸发皿的用途分析回答;
(3)根据根据酚酞试液在酸碱的溶液变色情况分析。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小妍同学提出疑义:会不会是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发生了反应,从而使颜色褪去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们可以在乙试管中滴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变色,若变成了红色,说明了不是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发生了反应。
(2)在蒸发溶液时应用蒸发皿,所以于是两位同学用滴管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酒精灯上烘干,进一步寻找生成物。
(3)由于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成红色,在中性、酸性溶液中不变色,颜色变化比较明显,所以本实验选用无色酚酞试液比选用紫色石蕊试液更合适,原因是: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更容易观察。
故答为:(1)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变色;(2)蒸发皿;(3)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更容易观察。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的变色情况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四.推断题(共2小题)
18.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H+ ;
(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 红色 色;
(3)反应②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Mg=MgCl2+H2↑,Al2O3+6HCl=2AlCl3+3H2O ;
(4)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实质是(从微粒角度) H++OH﹣=H2O
(5 )探究上述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盐酸是否过量:甲同学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则证明盐酸不过量。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不合理 ,其理由是 如果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乙同学选取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了盐酸过量。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不合理 ,其理由是 如果盐酸不过量,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钙,加入硝酸银溶液也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
(6)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CuSO4、BaCl2、Na2CO3)中的 碳酸钠溶液 ,写出X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 ;
(7)X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后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向滤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原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NaOH,NaOH和Ca(OH)2,NaOH和Na2CO3 。
【分析】(1)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色,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反应⑤是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②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进行分析;
(4)根据各反应的生成物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酸、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6)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7)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解答】解:(1)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稀硫酸中阳离子是氢离子,其离子符号为:H+;
(2)稀硫酸显酸性,遇石蕊溶液显红色;
(3)反应⑤是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②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HCl+Mg=MgCl2+H2↑,Al2O3+6HCl=2AlCl3+3H2O;
(4)反应③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实质是H++OH﹣=H2O;
(5)探究上述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盐酸是否过量:甲同学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则证明盐酸不过量。该实验设计不合理,其理由是如果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乙同学选取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了盐酸过量。该实验设计不合理,其理由是:如果盐酸不过量,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钙,加入硝酸银溶液也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6)BaCl2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与Ca(OH)2反应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CuSO4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符合题意;
(7)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X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后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向滤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所以原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NaOH,NaOH和Ca(OH)2,NaOH和Na2CO3。
故答案为:(1)H+;
(2)红 色;
(3)2HCl+Mg=MgCl2+H2↑,Al2O3+6HCl=2AlCl3+3H2O;
(4)Ca(OH)2+2HCl=CaCl2+2H2O,H++OH﹣=H2O
(5)不合理,如果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不合理,如果盐酸不过量,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钙,加入硝酸银溶液也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6)碳酸钠溶液,Na2CO3+2HCl=2NaCl+H2O+CO2↑;
(7)NaOH,NaOH和Ca(OH)2,NaOH和Na2CO3。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以稀盐酸为例主要考查了酸的化学性质,熟练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实验课上,丁丁为验证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做如图所示3个实验。请回答:
(1)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是 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
(2)观察出B试管是否反应的方法是 加入无色的酚酞试液不变色 ;
(3)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4)丽丽认为丁丁的实验不全面,按物质分类还应补做 二氧化碳 与石灰水的反应。
【分析】根据碱的性质分析判断,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能与某些盐反应。
【解答】解:(1)由于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能与酸碱指示起作用,所以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是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2)由于氢氧化钙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观察出B试管是否反应的方法是:加入无色的酚酞试液不变色;
(3)在C试管中氢氧化钙钠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4)由于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丽丽认为丁丁的实验不全面,按物质分类还应补做二氧化碳 与石灰水的反应。
故答为:(1)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2)加入无色的酚酞试液不变色;(3)Na2CO3+Ca(OH)2═CaCO3↓+2NaOH;(4)二氧化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碱的知识,了解碱的性质和方程式的书写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五.解答题(共2小题)
20.某化工厂用石灰石制取碳酸钙,流程图为
(1)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所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CaCO3CaO+CO2↑ ;
② CaO+H2O═Ca(0H)2 ;
③ Ca(OH)2+Na2CO3═CaCO3↓+2NaOH .
(2)请你仍然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设计另外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分析】由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所以可以利用流程图所示制取纯净的碳酸钙;根据所学的含钙盐的三角关系和结合图示可以一一写出每一个环节中的化学方程式;”用石灰石为原料,可以选择其他试剂设计也可以制备碳酸钙的“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可以根据石灰石的特性,可以将它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钙然后再将其中加入某种碳酸盐使其中钙转化成沉淀性的碳酸钙即可.
【解答】解:(1)根据图示的流程①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高温下生产了生石灰②生石灰遇到水以后变成熟石灰,也就是氢氧化钙③氢氧化钙溶液遇到含有碳酸盐会生产白色沉淀碳酸钙
(2)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要以石灰石为原料用另一种方法,那么我们可以根据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化学性质,可以加入盐酸转化成可溶性的钙盐然后再加入一种可溶性碳酸盐使之转变成碳酸钙
故正确答案:
(1)①CaCO3CaO+CO2↑
②CaO+H2O═Ca(0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2)
【点评】本题考查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者之间的转化,同时要考查了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由此可以联想到:要熟记含钙盐的三角关系、铁三角的关系、含碳的化合物的三角关系.
21.张老师上课时做了趣味实验:他选择了一种指示剂(无色酚酞试液或紫色石蕊试液)、稀盐酸、稀NaOH溶液.他先用玻璃棒蘸取某种指示剂在白纸上写上“化学”,可是学生什么也看不见.然后用某种物质喷洒在白纸上,出现了红色的“化学”二字.接着,又向纸上喷洒另一种物质,红字消失.则他选用的指示剂是 无色酚酞试液 ,先喷洒的物质是 氢氧化钠溶液 ,后喷洒的物质为 稀盐酸 .如果选用另一种指示剂.情况会怎样?
【分析】本题考查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利用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紫色的石蕊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解答】解:因酚酞遇碱变红色,酸碱中和后碱消失,所以红色就会消失,故答案为: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若用紫色石蕊试液,石蕊遇碱变蓝,遇酸变红,先喷洒碱时紫色的字变成蓝色,再喷盐酸字变为红色,故答案为:“紫→蓝→红”.
若先喷洒酸,紫变红,再喷碱字变蓝,故答案为:“紫→红→蓝”.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很简单,但应注意试剂的添加顺序不同产生的现象不同,答案就不同.
选项
x
y
A
NaOH溶液
稀HCl(过量)
B
Ca(OH)2
CO2(适量)
C
稀H2SO4
BaCl2溶液(少量)
D
稀HCl
H2O
选项
x
y
A
NaOH溶液
稀HCl(过量)
B
Ca(OH)2
CO2(适量)
C
稀H2SO4
BaCl2溶液(少量)
D
稀HCl
H2O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卷带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点击,积累运用,情景分析,实验探究,计算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