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北京奥运会上,北京地区实施大规模的绿化工程。绿化北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调节北京地区的温度和湿度 B.美化环境


    C.调节北京地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D.以上都对


    2.内蒙古大草原曾经富饶而又美丽,而如今草原退化、沙化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自然灾害


    C.乱砍滥伐 D.环境的污染


    3.辽宁省政府决定完成“退耕还林”70万亩,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辽宁旅游事业 B.发展畜牧业生产


    C.改善生态环境 D.保护当地人们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4.工业、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家用洗涤剂是生活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洗涤剂中含有三聚磷酸钠)。在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最好的肥料,不必除去


    C.含磷的污水排到自然水体中会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


    D.磷对人体无害,除去与否无关紧要


    5.下列是垃圾分类的几种方法,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


    A.生活垃圾类、建筑垃圾类、工业垃圾类、其他类


    B.金属类、纸张类、竹木类、玻璃类、塑料类


    C.玩具类、包装类、食品类、其他类


    D.生物类、非生物类


    6.下列关于使用农药、化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造成水质污染 B.可造成土壤污染


    C.可造成大气污染 D.有利于保护生物圈


    7.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最有效的个人行为是( )。


    A.玻璃包装物的回收利用 B.积极参与制定环境保护法的活动和宣传活动 C.以自行车代替汽车作为个人的交通工具 D.由食肉者改为素食者


    8.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①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 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 ④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 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 ⑥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⑦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⑦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⑥


    9.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一氧化碳


    10.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下列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 ( )


    A.在田间焚烧秸杆 B.绿化美化环境


    C.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 D.淘汰高耗能企业


    11.下列关于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C.杜绝污染物的随意排放 D.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重视新能源开发


    12.“低碳生活”理念已进入寻常百姓脑海中,这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年度逐渐增加,“温室效应”越来越危及地球,以下哪一因素与二氧化碳增加无直接关系( )


    A.砍伐热带雨林 B.燃烧化石燃料 C.土地沙漠化日益扩张 D.滥捕野生动物


    13.济宁市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为迎接省运会,下列做法欠妥的是( )。


    A.加大蒙阴云蒙湖的生态保护建设力度 B.在农民耕地上大肆开发高层住宅 C.提高临沂人民公园、动植物园绿化率 D.对沂河河道进行全面截污与清淤


    14.酸雨对生物危害极大.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下列哪种气体和酸雨的形成有关( )


    A.氮气 B.二氧化硫 C.水蒸气 D.氧气


    15.下列现象的形成与酸雨无关的是( )


    A.秋天叶色变黄 B.建筑物外墙腐蚀


    C.露天塑料腐蚀 D.雨水刺激粘膜和皮肤


    16.下列做法会加重雾霾的是( )


    A.增加绿化面积 B.提倡绿色出行


    C.使用太阳能发电 D.焚烧作物秸秆


    17.下列那一种情况不是由酸雨造成的?( )


    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 B.使河流、湖泊、水源酸化 C.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叶 D.使土壤中汞、银、镉含量增高


    18.济宁的大运河数百年来滋养着两岸的人们, 下列做法中,会对济宁的大运河造成生态破坏的是( )


    A.禁止向江中倒入生活垃圾 B.鼓励在江中放养水葫芦等外来物种 C.鼓励在两岸植树造林,建成绿色带状公园 D.禁止向江中排放工业废水


    19.在“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四位同学作出的假设,其中叙述不恰当的是( )


    A.“酸雨”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 B.“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C.“酸雨”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D.“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20.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二、填空题(共30分)


    1.如图是生态系统碳—氧循环示意图:请回答:(共5分)


    (1)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生态系统中氧气的来源有________.





    2.今年,某市发生造纸厂废水灌溉麦田事件,农民用未经处理的造纸厂废水顺着麦陇流进百亩麦田,导致萌发的麦苗稀稀拉拉.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厂废水是否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他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共5分)


    实验假设:造纸废水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200粒大而饱满的小麦种子平均放入A和B中.


    ②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造纸废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等量的________ .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小麦种子的发芽率:A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34%,B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93%.


    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培养皿中,对照组是________ .


    (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小明应重复做几次实验,取几次实验发芽率的________ 作为实验结果.


    (3)B培养皿中的小麦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


    (4)根据上述实验的方法步骤,小明基本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


    3.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玉米、鸡、猪、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做肥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共9分)





    (1)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________ 开始。


    (2)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________ .鸡和玉米之间是________ 关系.若鸡增重10克,至少需要玉米________ 克。


    (3)在此生态系统中能将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 。


    (4)此生态系统一共有________ 条食物链,写出人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_______ 。


    (5)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________ 不断富集,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________ 。


    4.冬天,我省的许多果农利用温室栽培葡萄.在温室中,葡萄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如图是小明家的一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剖面图.请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帮助他解答下列问题:(共6分)


    (1)葡萄里的糖分是其叶片通过作用合成的,所用的原料是________ 和水.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________ 作用。


    (2)温室大棚种植葡萄时,可通过夜间适当________ 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来提高产量,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温度降低,________ 消耗减少。


    (3)弥勒是我省重要的葡萄产地,葡萄营养丰富,不仅可以生食,还用来酿酒,加工罐头,深受人们喜爱.“玫瑰香”葡萄是葡萄中的优良品种,为了繁殖大量的“玫瑰香”葡萄,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


    (4)弥勒葡萄产量中的三分之二用于酿酒及加工罐头,葡萄酒的酿造离不开菌的________ 发酵作用。





    5.材料一:西江是广西、广东部分地区的引用水源.某年,贺江贺街至河面狮水域陆续出现死鱼现象.经广西环保厅检测,在贺江市与广东省交界断面扶隆监测点水质镉超标1.9倍,铊超标2.14倍,导致西江水质受到威胁,下游贺州市信都镇、广东肇庆等地存在饮用水安全隐患.此次贺江被污染河段约110公里,从上游的贺江马尾河段到与封开县交界处,不同断面污染物浓度超标从1倍到5.6倍不等.


    材料二:某年,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无锡市民饮用水源来自太湖,造成这次水质突然变化的原因是: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来最低值,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体富营养化较重,从而引发了太湖蓝藻的提前爆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水质,无锡市民纷纷抢购超市内的纯净水,街头零售的桶装水也出现了较大的价格波动.(共5分)


    (1)问:水是生命之源、水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无法降解,对人体的危害要比其他生物都大,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人处在________ 的最高营养级.


    (2)问:西江贺州段的镉、铊超标,污染源最可能来自


    A.生活用水 B.工厂、矿山排放 C.农业使用化肥、农药 D.汽车尾气


    答:选项为________ 。


    (3)问:太湖蓝藻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部分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哪类生物?


    答:这类生物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 植物门.


    (4)问:蓝藻等植物大量繁殖后,经过一段时间,蓝藻等植物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则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答;选项为 ________


    (5)问: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你做过哪些有益的工作?请举一例.


    答;________ .


    三、综合题(共10分)


    上周末小宇同学参观了生态农业示范区,回来后兴致勃勃地画了一幅生态农业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农业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 ,消费者有________ (写一个),猪与玉米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


    (2)食物链是生物之间通过________ 的关系形成的________ 联系.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 ,沼气池能产生生活能源是因为沼气池中有一种微生物________ , 能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它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者,在生态系统的________ 循环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答案


    一、1—20 DACCB DBAAA BDBBA DDBDA


    二、1. 植物的呼吸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煤炭石油的燃烧、工业生产中的废气的排放等;植物的光合作用


    2. 清水;B ;平均值;种子无完整、活的胚(或者处于休眠期);造纸厂废水能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3.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捕食;50;分解者;3;玉米→人;食物链;人


    4. 二氧化碳;蒸腾;有机物;扦插;酵母;分解


    5. 食物链;BC;原核;C;宣传环保、爱护环境、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等


    三、 (1)玉米;猪;捕食


    (2)吃与被吃;营养;玉米→猪→人


    (3)太阳;甲烷杆菌;分解;物质


    相关试卷

    初中北师大版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练习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这是一份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练习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划生育,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环境污染,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