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西夏贡米,西夏“兽面瓦当”,西夏铜牛,契丹文字,西夏飞天壁画,民族间的碰撞战,历史剧表演宋夏和谈,寻踪辽夏,契丹族,契丹族的传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民族的兴起与建国(和)
材料一:秦汉时期,北方匈奴的最高首领称“单于”,唐时,北方突厥的最高首领称“可汗”,而辽,夏最高统治者都称“皇帝”。材料二:辽圣宗时萧太后(萧绰)倚重汉官韩德让,与北宋结好,”岁时修睦,无少间隙。“元昊任用汉人为官,仿照唐宋制度建立官制,兵制,法律。 --《二十五别史—契丹国志》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
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农耕学习汉族文化如模仿汉字创造 文字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
材料一:“自此河湟百姓,凡四十年不识干戈。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 --《续长编》卷一一材料三:……终仁宗、英宗之世,契丹固守盟好,互市不绝。” --《宋史》卷一六八材料二:“澶渊之克,遂与契丹盟,至今不识兵革,可谓盛德大业。” --《续长编》卷一一
元昊称帝后,西夏军队不断向北宋边境大举进攻。
场景:大帐内,谈判桌上坐着宋夏双方谈判人员,左边是辽国使者,右边是北宋官员。北宋官员:连年的战争,生灵涂炭!吾皇仁慈,悲悯边界处于战火之中的百姓,愿委身以和谈。北宋心理:输战不能输阵,谈判桌上的气势一定要有,此次和谈一定要促成才行,否则接下来的战场形势更不容乐观呀。西夏使者:臣相所言极是!但我大夏实力您也看到了,若不想我军濒临开封城下,那就趁早把
我军所占之地交予我大夏国统治,另外,我方还需10万岁币的赔偿。西夏心理:我军战场上节节胜利,哈哈,那和谈还不是我们说了算。北宋官员:我堂堂大宋王朝,百年基业,割让土地,上愧对于先皇,下愧对于百姓,岂能割让,绝无商量余地!但为了两国不再发生战争,也是为了体恤西夏子民,我大宋愿意每年给西夏国一定的岁币,进行补偿。另外,别忘了,大夏立国时间短,经不起长期
战争,恐怕你们国内现已经人员稀少、饥寒交迫了吧。北宋心理:割让土地此种大逆不道之事我可不能做,更何况陛下千叮咛万嘱咐领土之事一寸也不能退让。西夏使者:哼,不要小看我党项铁骑,踏平中原指日可待。不割地也行,那就赔偿20万岁币!西夏心理:唉,谁叫我国国力太弱,长期
战争依然没能灭掉北宋,士兵疲惫,百姓遭殃,西夏已耗不起了,谈判速战速决方为上策!北宋官员:成交,我们可以给西夏多加5万岁币,但必须让西夏王对北宋称臣,另外,我们可以册封夏王元昊为“夏国主”,彼此各自为政,如何。北宋心理:金银财宝乃身外之物,失亦无妨,但大宋威严不可失,西夏得臣服于我大宋才行。
西夏使者:好!另外,宋夏边境应该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可增进两族人民之间的友谊,您觉得呢? 西夏心理:合议之后我族不可南下采掠,族人的生活来源得有别的出路才行!北宋官员:如此甚好!北宋心理:(长叹一声)总算不负使命。画外音:经过双方拉锯战,几经回合和讨价还价,宋夏合约终于达成。
庆历四年(1044)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对宋称臣,结束战争状态。宋每年予西夏‘岁币’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宋与辽、西夏议和后,边境榷场贸易迅速发展,北宋的稻米、茶叶、丝织品、瓷器、漆器。辽的马、牛、羊、骆驼,西夏的毡毯、药材等,都在这里交易。
在我国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没有契丹族、党项族,他们是怎样神秘“消失”的呢?那契丹文明和党项文明是否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之宗呢?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
B 盟约中有辽撤兵的内容 C 北宋答应给辽“岁币” D 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 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它是北宋战败后与辽达成的盟约
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A.辽和西夏 B.北宋和辽 C.北宋和西夏 D.北宋和吐蕃
西夏的建立者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铁木真
1004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宰相 坚决主张抵抗。 A、杨业 B、岳飞C、包拯 D、寇准
是哪个皇帝御驾亲征,打退了辽军 ?
A、宋太祖 B、宋太宗C、宋真宗 D、宋神宗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宋真宗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互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争。”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辽朝“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当时在职的宰相是谁?
(3)这一历史事件给人民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也有它的消极影响,它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七(10) 王雅妮
契丹人关于自己始祖有这样的传说,一位久居天宫的“天女”倍感天宫的枯燥寂寞,她驾着青牛车,从“平地松林”沿潢水顺流而下。恰巧,一位“仙人”乘着一匹雪白的宝马,从“马盂山”随土河一直向东信马由缰。青牛和白马,在潢水与土河的交汇处的木叶山相遇了。天女和仙人,叱走青牛,松开马缰,相对走来。两人相爱并结合,繁衍生八子,其后族渐盛,分为八部。
古代文献在记载契丹人的起源时,大致有“匈奴说”和“东胡说”两种意见。这两说又派生出另两说:一说“是匈奴和鲜卑融合的产物”,一说“起源于鲜卑系的别部而不是鲜卑的直接后裔。”
契丹族发源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成为可汗,可汗选立转入耶律氏家族。阿保机在位时期,羡慕中原王朝文化,希望可以和中原皇帝那样采取终身制,所以到了改选之年拒绝让出汗位。在汗位的诱惑下,阿保机的几位弟弟决定逼迫他进行选举,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的三次“诸弟之乱”。
阿保机知众可用,用其妻述律策,使人告诸部大人曰:“我有盐池,诸部所食。然诸部知食盐之利,而不知盐有主人,可乎?当来犒我。”诸部以为然,共以牛酒会盐池。阿保机伏兵其旁,酒酣伏发,尽杀诸部大人,遂立,不复代。 ——《新五代史》
辽神册元年(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国号“大契丹国”,年号神册,阿保机即辽太祖,从此契丹的可汗成为历史。
货币 文字 瓷器
阿保机建国后,创制了文字,改革了货币,发展生产,国力不断加强。同时,契丹瓷器也在当时产品中独树一帜。
畜牧业:十分发达,主要牧养马、羊,牛、驼次之。 还设有专门的牛群、马群太保等。
服饰:长袍左衽,圆领窄袖,腰间束带,下穿长裤,裤在靴筒之内。吸收了汉人的服饰特点。
1.党项族的历史由来2.党项族的建国情况3.党项族的生产与生活
在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中,将党项人称作“党项羌”,并将他们记述为汉代西羌的后裔。
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 汉朝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
从宋太平兴国七年开始,党项在首领李继迁的领导下经过了20余年的开拓征战,占据灵州之后,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后来又经过了李德明与宋、辽30年的和平相处,休养生息,以及德明与吐蕃、回鹘的征战,向西扩张,遂奠定了李元昊建立西夏王国的基础。
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建立“大夏国”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李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3.党项族的生产与生活
西夏党项族有秃发习俗,西夏党项族东进以后,受汉族习俗的影响,学习汉人结发。李元昊上台后,第一道命令就是秃发令,推行党项族的传统发式,全国统一秃发,从他自己开始,如果谁不秃发,就要严惩。出土的西夏瓷人头像反映西夏秃发的社会习俗。
西夏党项族从皇帝、贵族到平民百姓,信仰佛教。家家户户立神位,奉鬼神。军队出征前,卜卦问吉凶。
西夏党项族住房有独特的习惯,一般平民百姓建造的房屋以石头砌房基,以黄土夯为墙,又以土盖其顶,或者用牛尾及羊毛编织覆盖房顶,一年换一次,不用砖和瓦建造房屋。只有有官爵的人,可以用瓦盖。
西夏是一个封建王朝,官民等级甚严,党项族的建王朝服饰主要以颜色来标志着衣者的身份和地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试讲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党项文字,契丹文字,政权的并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完美版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权的并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权的并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