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学案
展开1.了解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政策。
2.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3.理解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难点:重文轻武的政策 课前准备: 教案、课件、堂堂清训练题 教学方法:学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信息反馈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展示黄袍加身石碑以及陈桥兵变遗址的图片,讲述相关故事,由此引出赵匡胤。 【自主学习】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建立:960年,后周大将(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 )
,史称北宋,他就是宋太祖,北宋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2.措施:
(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的调动,经常调动
军队将领。
(2)政治上:在中央消弱相权,在地方上,派遣(
)担任各地的长官。
(3)经济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上设置。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原因: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表现
(1)重视( )掌握军政大权。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 )。
3.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
)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互动明理】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生讨论并回答 【运用提升】
重文轻武的政策有哪些表现?影响是什么? 生讨论并回答 【目标检测】 一 选择题 1、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削弱“相权”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B在宰相之下设相当于副宰相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C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D废除宰相,下设“六部” 2,“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批旒冕。批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绘的古代帝王是 (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3,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 )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宰相 4,设置进士科、提高进士地位的朝代分别是 ( ) A隋朝 北宋 B唐朝 北宋 C北宋 南宋 D唐朝 南宋 二 判断正误 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 1、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 ) 2、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 ( ) 3、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 ) 4、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 ) 5、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 ) 6、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 )
复制
文字已复制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学案: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免费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免费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预习,合作探究,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多元导入,新知导学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交流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