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单元测试课时训练
展开姓名: 班级: 座号:
一、单选题(共7题;共21分)
1.下面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佁然不动(yǐ) 怡然自乐(yí) 贻余核舟(yí) 损失殆尽(yí)
B. 俶尔远逝(chù) 性情贤淑(shū) 一张一翕(hé) 斗折蛇行(dòu)
C. 参差不齐(cī) 摊上差使(chāi) 差别很大(chā) 相差不多(chà)
D. 坦荡如砥(dǐ) 石头为坻(dǐ) 抵抗微弱(dí) 笔墨纸张(zhǐ)
2.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为坻为屿 为宫室器皿 B. 之:乃记之而去 余闻之也久
C. 乃: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 D. 尔:倏尔远逝 惟手熟尔
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陵人/捕鱼为业 B. 问/今是何世 C. 忽逢/桃花林 D. 后遂无问/津者
4.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让更多普通百姓的家底厚起来,让中等收入群体成为社会的主体,这是一幅人民群众公平分享世外桃源的绚丽画卷。
B. 在鸳鸯湖和彩虹桥之间,宽阔的柏油公路蜿蜒伸展,沿途阡陌相连,绿山相接,炊烟袅袅,鸡犬相闻。
C. 由于受到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沪、宁、杭等地的家禽生意无人问津 , 土鸡十元一只也没人买。
D. 通过两周的学习培训,我真是豁然开朗 , 不仅学到了创业的基本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重新燃起了拼搏的雄心和对胜利的渴望。
5.桃花源中的人听了渔人“具言所闻,皆叹惋”,对其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为桃花源外的世界的动乱黑暗而叹惋。
B. 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C. 为渔人的颠沛流离而叹惋。
D. 为桃花源外的世界战乱频繁、赋税繁重、民不聊生而叹惋。
6.下列对本文《小石潭记》的分析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
B. 采用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语言简练优美。
C. 抓住小石潭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 本文在写景中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7.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后来寻找桃花源时“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
A. 暗示桃花源是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产物
B. 暗示通往桃花源的路曲折而遥远
C. 暗示庸俗的人是无法进入美好境界的
D. 暗示桃花源已经绝迹了,无法寻觅。
二、默写(共6分)
1.《关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
2.《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
3.《蒹葭》中描写露浓霜重的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共5分)
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100字左右)
四、文言文阅读(共12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犬牙差互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隶而从者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以”字含义是“因为”的有( )
A. 全石以为底 B. 卷石底以出 C. 以其境过清 D. 因以为号焉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作者初见小石潭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览到最后,作者的心情起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线可填入原文句子)
(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1段由远及近叙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小石潭水清、石奇、树绿的特点,展示了小石潭的美。
B.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写了水的清澈,侧面则写了鱼在水中嬉戏。
C. 第3段描写了小石潭的岸势和源头,设喻贴切,突出了溪流的曲折有致,溪岸的峭拔多姿,以及溪源的神秘莫测。
D. 本文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如第4段写小石潭“寂寥无人”“其境过清”,正是作者政治受挫遭贬谪后忧伤心情的自然流露。
五、现代文阅读(共16分)
留在脑海深处的记忆
①母亲年龄大了,记忆力严重减退,而且越来越严重。常常手里拿着钥匙,她还在翻箱倒柜地到处找;拎着篮子出去买菜,碰上熟人,说上几句话,她会又拎着空篮子回来,把买菜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炉子上烧着开水,她怕忘,不敢出门,一边看电视一边守着,结果水烧干了,她还坐在电视机旁……
②奇怪的是,母亲记得我的生日。每年的4月15日,母亲都会打电话叫我回家,还不忘准备一大桌好吃的,每道菜都是我喜欢的。我喜欢吃的点心和水果,她也一样不落地全买了回来。母亲还记得我出生时几斤几两,记得我小时候生过几次病、打过几次针,记得我得过几次奖状,记得我每晚做作业到几点……可是,她却记不清,那时候她自己在做些什么。
③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母亲的记忆如此奇怪?只要是关于儿女的事情,她都记得;而关于她自己的,她都记不得。
④一次,我跟一位朋友晓林聊起这些事,晓林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⑤晓林的母亲70岁了,患有老年痴呆症,家人她一个都不认识了。晓林站在她面前,她居然会问:“你叫什么名字?你是谁家的孩子?”疾病抹去了她脑海中所有的记忆……可是,有一件事,晓林的母亲却记得十分清楚。20年前,晓林独自到外地打拼,母亲细细地为他收拾行囊,连牙刷、牙膏都塞进包里,恨不得把整个家都让儿子带上。如今,20年过去了,母亲已经不认识儿子了,却始终记得儿子出发的时间,记得儿子行囊里装的每一样东西。每逢家人搀扶她出去散步,不一会儿,老人家就急匆匆地要回家,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儿坐下午两点的火车,我得送他到车站。我得告诉他,背包夹层里有一小包土,水土不服时,用水冲了喝。还有他喜欢吃的饼,我烙了几张放在包里,饿了就拿出来吃。还有一双我亲手做的布鞋,累了就换上,穿着脚会舒服些……”似乎20年前有关送儿子所有的记忆,瞬间在她脑海里复苏。此时的老年痴呆患者,好像又变成了当初那位对儿子千般不舍、万般挂念的慈爱母亲。
⑥每次听到母亲念叨这些旧事,晓林都眼眶泛红,心里像被一团棉花堵着,软软的,却又堵得他快要窒息一样。
⑦那天看新闻,看到马英九谈起自己的母亲。马英九说:“母亲已经90多岁了,记性越来越不好,可是她老人家背古文很棒,《桃花源记》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左传》也记得清清楚楚。”原来,当初,母亲放弃工作,在家专心教子,这些文章都是那时她要求马英九背的。如今,儿子已经记得不全了,90多岁的母亲却还能完整背诵。
⑧原来,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当岁月的磨砺和疾病的折磨损坏了她们的记忆功能时,她们会忘记自己的模样、忘记自己的年龄,可是,永远不会忘记儿女的琐事。当年龄越来越大、记忆力越来越差时,母亲会本能地把“不需要”的东西从记忆里删除,只留下“宝贵”的东西存在脑海深处。这些被留在记忆里的、被母亲认为宝贵的东西,往往都是关于儿女的。
⑨母亲这种选择性记忆,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爱。她们是世界上最爱儿女的人。
(1)文章记叙了三位母亲有关“记忆”的故事。下面已经概括了一个故事,请你再概括另外两个故事。
①“我”的母亲记忆力严重减退,却记得有关“我”的生日等信息。
②
③
(2)请用一句话概括第①段划线语句所写的主要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目的。
(3)仔细阅读第⑥段并结合上下文语境,具体说说晓林的眼眶为什么会泛红?
(4)读了上文后,林梅同学写了一首赞美母亲的小诗,请你仿照划线句再续写两句,构成排比句,帮助她完成该诗的创作。
亲爱的母亲,走近您,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 ; , 。您似海的恩情我该怎么报答?
六、写作题(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生命链条。
结合上述文字给你的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确定立意。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时,请用化名代替。
答案
一、1.C 2. A 3.D 4.A 5. C 6.D 7. A
二、
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三、
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大约l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四、
(1)互相交错;跟从,随从
(2)C
(3)①(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②(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4)心乐之;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凄苦)
(5)B
五、
(1)②朋友晓林70岁母亲患老年痴呆症,却记得20年前送晓琳外出的情形。③马英九90多岁的母亲记性越来越不好,却会背诵当初要求马英九背诵的古文。
(2)主要写了日常生活中母亲丢三落四的琐事 ,目的是突出母亲记忆力严重减退,越来越严重的事实 ,并与下文所写的她清楚记得“我”的生日等内容形成鲜明对比 。
(3) 晓林的眼眶泛红,一是因为感动,感动于母亲还记得20年前送自己外出的情形,感动于她的不舍与挂念 ;二是难过,难过于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家人一个都不认识了 。
(4)示例:①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您却给了我整个大海②我原想撷取一片红叶,您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六、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古诗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句子训练,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