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55952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55952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55952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
- 4.1.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案 教案 19 次下载
- 五 三角形 教案 教案 20 次下载
- 七 图形的运动 教案 教案 19 次下载
- 八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教案 教案 22 次下载
- 九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教案 教案 21 次下载
数学四年级下册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综合与测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综合与测试教案,共13页。
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主要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整数的四则运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在此基础上编排了本单元内容。这部分内容又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编排有三个特点:一是选择生活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二是小数加减运算集中编排,突出体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三是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重视原有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的迁移作用。
第1课时 小数加减法(1)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第71、72页例1及相关练习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会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
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
1.列竖式计算:
1.5+3.3 6.8-4.2 1.5+7.5 3.2-1.7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师: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谁能说一说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吗?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指名回答。
3.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1))
1.教学例1第(1)题。(小数加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情境图。师:我们平常都会去书店买书,在买书的问题上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课件出示例1第(1)题的题、图,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一本《数学家的故事》6.45元,一本《童话选》4.29元,小丽买了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求一共花了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谁会列算式?
(3)学生独立写出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6.45+4.29
师:这是一道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算式,怎样计算呢?
(4)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时要让学生说一说具体的算法,尤其要让学生说一说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6.45元表示6元4角5分,4.29元表示4元2角9分,因为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所以要把6与4对齐。
指名说算法,师选择竖式板书:
eq \f( 6. 4 5,+ 4. 2 9), 1 0. 7 4)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因为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就对齐了,这样就能相加。
2.教学例1第(2)题。(小数减法)
课件出示题目:《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1)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6.45-4.29。
(2)学生自主探索算法。
组织学生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3)指名板演:
eq \f( 6. 4 5,- 4. 2 9), 2. 1 6)
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口述具体的计算过程,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4)到底算得对不对呢?怎样检验?
组织学生讨论验算的方法,对例1两个小题分别验算。
3.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谁能说说怎样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如下: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1.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第1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题先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1~4题和第8题。(第1题指名口答。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同时指名板演,使学生熟练计算,掌握验算的方法。第3题先引导学生看图读数,再计算,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第4题通过计算、填表,将统计知识和小数计算联系起来,感受小数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8题是应用小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互查,让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黄冈金牌之路》系列《妙解教材》相关习题。
本节课通过创设买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小数的加、减法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教学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找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得较好,列竖式计算的正确率也较高。
第2课时 小数加减法(2)
教材第73页例2及相关练习
1.理解和掌握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2.会运用小数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验算的习惯。
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小数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1.列竖式计算。
7.8+2.6= 8.54-4.76= 1.25+6.73=
(指名板演)
2.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7.8 6 8.3000 9.5 3.400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计算的知识。(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2))
1.教学例2第(1)题。
课件出示题图,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一本《数学家的故事》6.45元,一本《神奇的大自然》8.3元,小林买了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1)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板书:6.45+8.3。提问:这两个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怎样计算呢?
(2)指名说算法,全班交流,师选择竖式板书:
6.45+8.3=14.75
eq \f( 6. 4 5,+ 8. 3 ), 1 4. 7 5) ←师强调在百分位上添0,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教学例2第(2)题。
课件出示题目:《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
(1)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师板书:8.3-6.45。提问:这个算式的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算法。
(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8.3-6.45=1.85
eq \f( \(8,\s\up6(·)).\(3,\s\up6(·)) ,- 6.4 5), 1. 8 5)
师小结:当遇到小数部分位数不一样多时,可以在末尾添“0”补位再计算。
3.归纳笔算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师生共同小结:①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②要从最低位算起。③得数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1.完成教材第73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全班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4~75页“练习十七”第5、6、7、9、10题。(第5题学生独立计算,小组内互查。第6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计算中易错之处,学生自己判断,说明错因并改错,然后小组内交流检查。第7题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将名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内互查。第9题结合统计表与小数计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桌交流完成后汇报,集体订正。第10题是思维训练题,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规律,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黄冈金牌之路》系列《妙解教材》相关习题。
本节课是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结合具体情境解决问题,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当遇到小数部分位数不一样多时,可以在末尾添“0”补位再计算。教学完例2,教材又以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提醒学生小数加、减法的注意事项。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尝试计算,小组交流计算方法,最后概括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第3课时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76页例3及相关练习
1.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培养迁移、类比的能力。
重点: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能用不同的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计算器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0.5+8.4= 3.2+7.8= 0.28+0.56=
1-0.9= 12.8-8.4= 0.8-0.5=
1.25+0.75= 5-0.6= 8.7+4.3=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325-108+274 960-(284+156)
师: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1.教学例3第(1)题。
(1)课件出示例3(1)题、图,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从题、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师:求买3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怎样列算式?
学生独立写算式,指名回答并板书:7.45+5.8+4.69。
(2)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试算,集体讲评。
eq \f( 7. 4 5, 5. 8, + 4. 6 9)), 1 7. 9 4)
(3)集体讨论交流算法,师生共同归纳:三个小数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与整数连加的计算方法相同,只是要把小数点对齐。
2.教学例3第(2)题。
(1)课件出示例3(2)题目:小林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2)师:怎样列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选择课本中的两种算法板书:
方法一:20-6.45-8.3
方法二:20-(6.45+8.3)
(3)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各是怎样的?
生1:方法一是用付的钱数依次减掉两本书的价钱。
生2:方法二是先计算小林买两本书一共需要多少钱,再用付的钱减去需要的钱数,得到找回的钱数。
(4)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试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3.总结归纳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根据上面的计算过程,你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吗?
小组交流讨论,然后汇报。师生共同归纳: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如果没有括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②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1.完成教材第76页“做一做”。(第1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反馈。第2题引导学生看懂题意,用计算器进行小数的加减计算。)
2.完成教材第77~78页“练习十八”。(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指名板演,集体订正。第4~8题是应用题,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知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黄冈金牌之路》系列《妙解教材》相关习题。
本节知识是在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把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旧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这一新的情境中。理解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以及遇到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算理,明确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相同。
本节内容较易掌握,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在小组内交流,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化。
第4课时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材第79页例4及相关练习
1.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会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难点:会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多媒体课件
1.比一比。
32+55+32
(47+26)+7447+(26+74)
填写好,引导学生说说依据是什么。
2.知识迁移。
师:上面两题都是整数,用了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如果把它改成小数,算一算,应该填什么符号?学生独立计算,再议一议。
3.2+0.50.5+3.2
(4.7+2.6)+7.44.7+(2.6+7.4)
生:填等号。
师:看来,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今天我们来探究用运算定律使小数计算更简便的问题。(板书课题: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例4。
课件出示例4:计算0.6+7.91+3.4+0.09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2)讨论、交流算法。课件展示课本中两位同学的算法。
小丽:
0.6+7.91+3.4+0.09
=8.51+3.4+0.09
=11.91+0.09
=12小伟:
0.6+7.91+3.4+0.09
=(0.6+3.4)+(7.91+0.09)
=4+8
=12
(3)比较不同算法。
师:比较上面的两种算法,你认为谁的算法更简便呢?他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学生回答:小伟的算法更简便,他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引导发现规律。
师:通过比较上面的两种算法,结合以前所学的整数加法运算定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师生共同小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在小数计算中同样适用。
1.完成教材第79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指名板演,再组织全班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每题的依据各是什么。
2.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九”第1~3题。(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检查,集体订正。第2、3题让学生先说说题意,再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算法和答案,师点评,再集体订正。)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黄冈金牌之路》系列《妙解教材》相关习题。
本节知识是在掌握了小数的加减法计算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小丽和小伟两位同学不同思路算法的对比,能够直观感受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在小数中同样适用,体会到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
第5课时 练习课
教材第80、81页“练习十九”第4~8题。
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小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抢答)
2.7+13 9-5.6 0.83-0.52
0.39+1.61 5.8+0.2 8.6-4.6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5.8+1.76= 21-2.93=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并集体订正。
3.说一说: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4题。
提醒学生回忆:各算式中的分数怎样改写成小数?一定要看清分母哟!
指名回答后,学生独立练习,并指名板演,再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5题。
指定5名同学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完成后在小组中交流算法,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6题。
引导学生看图和表,理解题意后想一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组内交流,互相说一说,然后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检查。
4.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7题。
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买五双送一双”又是什么意思?怎样解答呢?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独立练习,组内检查交流后,小组长汇报方法和结果,师点评并集体订正。
5.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8题。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结合配图重点讲解说明“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m”,使学生明白先分别求出第1秒、第2秒、第3秒、第4秒各下落多少米,再把这四次下落的距离加起来,就是这个物体下落前距离地面的米数。组织学生议一议、算一算,并合作完成,然后小组长汇报。师点评并集体订正。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有没有更加熟练了?还有什么疑问吗?
《黄冈金牌之路》系列《妙解教材》相关习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优质课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小数加减法教案设计,共1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复习引入,自主探索,构建新知,练习应用,巩固内化,反思总结,内化提高,拓展延伸,深化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