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各种各样的杯子 表格式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55991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各种各样的杯子 表格式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55991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它们是用什么做的2 各种各样的杯子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材分析】
各种各样的杯子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的第二课。
本课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了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认识各种杯子的材料是什么做成的,借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一课所学内容,来辨认杯子的材料是什么。第二个活动:用看一看、捏一捏、加入热水摸一摸等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之间性质的差别。活动三:引导学生认识到杯子使用中的不便之处,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活动四:贴近学生生活,选用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保温杯,升华学生对于材料选择和应用之间联系的认识,渗透学生用改进产品满足人们需求的意识。
本课从辨认各种制作杯子的材料开始,引导学生比较和发现不同材料具有的优点和缺点,再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借助其他材料的优点设计出更优化的产品。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常见材料,具备了辨认各种杯子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能力,在前一课的学习中也简单认识了制作产品时选择不同材料的原因,了解了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优点。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很多使用杯子的经验,也具备了简单的比较分析能力。在学习过各种常见材料后,学生能够分辨出杯子的材料是什么,但是对于多种材料的优缺点,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看法。借助具体的杯子,来认识不同材料的特点,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提升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辨别各种不同的杯子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对比出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之间的特点。
3.能运用生活经验和课堂中的观察,说一说不同材料的杯子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能根据找到的问题,想出解决方法。
5.了解集合不同材料的优点,可以优化产品设计。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材料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结合不同材料的特点,以优补缺。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塑料杯、玻璃杯、纸杯、陶瓷杯、金属杯、木杯、杯套、棉保护套、花茶。
学生材料:塑料杯、玻璃杯、纸杯、陶瓷杯、金属杯、木杯、热水、花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板书设计】
2.各种各样的杯子
玻璃杯 金属杯 陶瓷杯 木杯 塑料杯 纸杯
小孩子用
捂手
泡花茶
玻璃杯、陶瓷杯容易碎 怎么办? 套棉杯套
金属杯倒了热水太烫了 装一个塑料壳
纸杯太软了 装一个杯套
【课后反思】
在准备本课时,第一稿的教案从看、捏、摸、掂等不同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去认识不同材料杯子之间性质的差异。但是从试上情况看,学生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杯子不同的外观上,而不能很好地注意到杯子材料之间性质的差异。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几个观察活动进行之后,很容易混淆。
因此,采用了创设了杯子商店的情境,用三种不同客人的需要:给小孩用、捂手用、泡花茶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下,选出合适的杯子,并说明理由。借助三种不同的具体情境,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可以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直接感知材料的性质搭建了扶手,降低了抽象感知的难度。
从上课效果来看,学生基本都可以从几个方面感知出不同杯子之间的优缺点,并能想到借助其他材料改进使用体验的方法。学生对于杯子材料性质的认识,在活动中,表现得比预期效果更好,很多我也没能想到的特点,也有学生会提及。在三个情境之后,要及时总结几种杯子的性质,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方便过渡到下一个活动:认识一些材料在使用中的缺点。在思考改进方法上,学生也大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一个活动,学生能够辨认出保温杯的不同材料,对于为什么选用不同的材料,学生对于硅胶材料的认识还比较少,不大能回答出它的优点。
从录课视频看,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基本功不够扎实,还需要不断努力,在语速上太快、有口头禅、在材料准备,以及活动布置上,不够完善。在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上,也不够到位。今后将更加注意自己的课堂表达、课堂管理。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一、实物导入,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1.出示纸杯,谈话:看看今天老师来上课带了什么?
2.追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杯子?
3.谈话:这里有纸做的杯子,那你还见过什么其他材质做的杯子吗?
4.出示准备的多种杯子,引导学生辨认它们是什么材料做的。
5.创设杯子商店的情境。
1.回忆生活中有哪些材料做成的杯子
2.辨认各种杯子的材料是什么。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将主题聚焦到杯子的材料上。创设杯子商店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二、观察,比较不同材料杯子的性质
1.引导学生思考,要给年纪小的孩子准备什么样的杯子来喝水,为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杯子捂手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3.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杯子泡花茶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1.根据生活经验,并借助看、摸、掂等观察方式,为年纪小的孩子选出合适的杯子。
2.摸一摸不同材料的杯子加了热水后的变化,选出适合捂手的杯子。
3.在杯中加入花茶,选一选合适泡花茶的杯子。
在三种具体的情境下,认识不同材料杯子的性质。
借助幼儿喝水的情境,学生比较哪些杯子比较软、哪些杯子容易碎等性质。
借助捂手的情境,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材料杯子的导热性。
借助泡花茶的情境,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材料杯子的透明度。
三、思考如何在使用中克服材料存在的缺点
引导学生认识一些杯子存在的缺点。
指导学生思考改进的方法。
根据上一个活动,总结一些杯子存在的缺点。
小组讨论,怎样克服这些缺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材料有不同的优缺点,并能想办法改进这些材料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分析保温杯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并说一说理由
1.出示保温杯。
2.引导学生辨认保温杯的各个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部分要用到不同的材料。
1.观察并辨认保温杯的各个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思考为什么要选用这些材料。
巩固学生对于材料及其特点的认识,通过分析为什么要用这些材料,引导学生在材料的特点和功能之间建立联系。
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下册2 各种各样的杯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5846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 各种各样的杯子教案设计</a>,共6页。
【同步教案】青岛版(六三制)科学六年级上册-2.像不像 表格式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青岛版(六三制)科学六年级上册-2.像不像 表格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课堂总结 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下册2 各种各样的杯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下册2 各种各样的杯子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