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七章 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
1.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
A. 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 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 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
D. 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2.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心的足球没有重心
B.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 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D. 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3.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1N的是( )
A. 一枚大头针 B. 两个鸡蛋 C. 一头奶牛 D. 一张书桌
4.“梅西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该现象说明( )
A.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以上说都不对
5.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8N B. 4N C. 2N D. 0N
6.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 人推箱子的力
B. 绳对灯的拉力
C. 地球对苹果的引力
D. 果蔬对秤的压力
7.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并没有使桌面发生形变
B. 某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C.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方向的力之前,都必须先在竖直方向进行调零
D. 特殊情况下,两个物体可以不接触也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8.如下各示意图,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的情景,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共2题;共6分)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 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D.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10.小李同学对体育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短跑选手起跑时,脚对起跑器的力大于起跑器对脚的力
B. 篮球被抛出后,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的方向在不断变化
C. 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
11.“北风卷地百草折”中“百草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12.如图所示,缓慢改变________,通过观察细线OA的方向来判断重力方向。
13.如图所示,甲图表示熊猫用力拉竹子,竹子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
14.用扳手拧螺丝时,手在扳手上的位置离螺丝越远,所用力就越________,顺时针拧会把螺丝拧紧,逆时针拧会把螺丝拧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15.滑板车是中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 。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在运动中受到阻力,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滑板车静止时,受到的对平衡力是人与车自身的重力和 ________。
16.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N,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
四、作图题(共3题;共15分)
17.如图所示,小球被固定在静止的金属框架上,画出小球所受作用力的示意图。
18.用一根细线的一端系一个小钢球就做成了一个摆。悬挂的小钢球摆动到图示位置时,请画出小钢球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19.如图中的小球受到了重力、绳子的拉力和墙壁的支持力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8分)
20.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_方向调零。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________状态时读数,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3)小明测量出了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N。在图中画出钩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________。
(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他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
21.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若质量是均匀分布的,则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1)影响物体重心位置的因素有____________(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物体的几何形状和质量分布 B. 物体的质量分布及组成物质密度
C. 物体的几何形状和物质密度 D. 物体的质量分布及物体的体积
(2)图A、B是利用悬挂法,确定形状不规则的薄板重心的图示。实验步骤:
①间隔适当的距离在薄板上取两点a、b;
②分别在a、b两点将薄板悬挂起来,沿________方向画出两条直线;________位置即为重心。
(3)图C用铅笔尖在重心处顶起该薄板,则薄板________(选填“能”、“不能" 或“不一定" )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解: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和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2.【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任何物体都有重心,A不符合题意;
B、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物体之外,比如均匀的圆环,重心在环外。B符合题意;
C、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圆环、空心球它们的重心在中间的空心部位上,所以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重心仍在其球心处,C不符合题意;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集中点,而物体受到的力并非都作用在重心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集中点,任何物体都有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物体之外.
3.【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一枚大头针的质量非常小,受到的重力也非常小,一般不超过0.01N.A不符合题意;
B、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0.1kg×10N/kg=1N.B符合题意;
C、一头奶牛的质量在30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300kg×10N/kg=3000N左右。C不符合题意;
D、一张书桌的质量在15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15kg×10N/kg=150N.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叫估测法,首先估测物体的质量,再利用G=mg求得重力大小.
4.【答案】 C
【解析】【解答】梅西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足球的运动状态不断变化),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5.【答案】 B
【解析】【解答】在弹簧测力计两侧施加4N的拉力,对于弹簧受到的拉力是4N,所以测力计示数为4N,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加在弹簧挂钩上的力的大小。
6.【答案】 C
【解析】【解答】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并且要恢复原状时,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包括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重力是地球的引力,物体没有发生形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发生弹力时,物体间有接触,物体有形变,重力是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力。
7.【答案】 B
【解析】【解答】A、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使桌面发生了形变,所以周末对茶杯产生支持力,错误;
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正确;
C、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使用弹簧测力计前一定要在测量的力的方向上进行零点校正,错误;
D、产生弹力的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一定要在测量的力的方向上进行零点校正;
(4)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直接接触;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8.【答案】 B
【解析】【解答】A.作用在物体上不同高度处的力,作用效果不同,A不符合题意;
B.作用在相同高度处相同大小的力,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B符合题意;
C.作用在物体上大小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C不符合题意;
D.作用在物体上大小相同的力,但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二、多选题
9.【答案】 B,C,D
【解析】【解答】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存在力的作用,如引力、磁场力,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力的概念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符合题意;
C、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力的同时也对施力物体产生力的作用,C符合题意;
D、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10.【答案】 C,D
【解析】【解答】A. 短跑选手起跑时,脚对起跑器的力和起跑器对脚的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A不符合题意。B. 篮球被抛出后,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B不符合题意。C. 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同时水会给运动员一个向前的力,所以运动员向前运动。C符合题意。D. 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通过头将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即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三、填空题
11.【答案】 形状
【解析】【解答】解:“北风卷地百草折”中“百草折”,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形状。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12.【答案】 木板倾角θ
【解析】【解答】实验中通过改变木板倾角θ的大小,观察到悬线OA始终在竖直方向不变,从而确定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故答案为: 木板倾角θ .
【分析】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13.【答案】 形状;互相的
【解析】【解答】熊猫用力拉竹子,竹子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当在船上用力推另一船时,两船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形状;互相的。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4.【答案】 小;方向
【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手在扳手上的位置离螺丝越远,用力越小,越容易把螺丝钉拧紧;顺时针拧会把螺丝拧紧,逆时针拧会把螺丝拧松,力的方向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故答案为:小;方向.
【分析】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5.【答案】 相互的;运动状态;支持力
【解析】【解答】用脚蹬地时人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阻力会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滑板车静止时,受到的人和车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故答案为:相互的;运动状态;支持力。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平衡力的大小相等。
16.【答案】 正比
;0.2
;2.6
【解析】【解答】弹簧测力计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分度值是0.2N,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0.2N×3=2.6N。
故答案为:正比;0.2;2.6N。
【分析】(1)弹簧测力计原理: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时,要注意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力的大小。
四、作图题
17.【答案】 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静止的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且大小相等,如图
。
【分析】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18.【答案】 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不计空气阻力,小钢球受重力和细线的拉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细线的拉力沿细线向上,作用点可都画在重心上,如图所示:
【分析】正确分析出小钢球受到的力,利用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即可.
19.【答案】 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小球的重力竖直向下,绳子的拉力沿绳子向上,墙壁的支持力与墙壁垂直且方向向外;三个力都作用在小球的重心上,如下图:
【分析】首先确定三个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然后再做出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
20.【答案】 (1)竖直
(2)静止
(3)1.8;
(4)正比
【解析】【解答】(1)测量物体重力时,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2)测量物体重力时,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3)由图可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8N;过钩码的重心沿竖直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上重力的符号和大小。如图所示: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重力和质量的比值不变,质量增大几倍,物体的重力也增大几倍。所以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分析】(1)结合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
(3)结合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出示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画一个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4)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正比.
21.【答案】 (1)A
(2)悬线(重锤线、沿悬点竖直向下等,合理即可);两直线的交点
(3)能
【解析】【解答】(1)几何形状影响了质量的分布,质量的分布又影响了重力的分布,而密度和物体所处的位置都不会影响物体重心的位置;
悬挂法确定不规则几何体的重心,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且重心位于重力的作用线上,选取两个以上不同的位置悬挂重物,分别作出重物的重力的作用线,两线的交点即为重心。(2)悬线(重锤线、沿悬点竖直向下等);两线的交点;(3)因为O点是重力的作用点,即重心,所以用铅笔尖在O处顶起这一物体,它周围的重力分布是相对均匀的,以O为支点,水平位置形成杠杆,可以平衡掉自重的影响,它能够处于平衡状态。
【分析】(1)几何形状、质量的分布影响了重心的位置.
(2)悬挂法确定不规则几何体的重心,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且重心位于重力的作用线上.
(3)以O为支点,水平位置形成杠杆,可以平衡掉自重的影响,它能够处于平衡状态.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单元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单元测试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第七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