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教案_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 教案 42 次下载
-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_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 教案 46 次下载
-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教案_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 教案 40 次下载
-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_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 教案 46 次下载
- 第八单元 总复习教案_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 教案 45 次下载
数学一年级下册7.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本单元教材集中安排学生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安排具有以下特点:(1)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教材注意选择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学生探索规律的素材。如穿手链的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不同物体摆放规律的观察上,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注重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探索规律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体现在知道了什么规律,而是体现在面对新的现象时,能主动应用相关知识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1课时 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材第85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并通过实践活动自主设计图形的排列规律。
2.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
难点: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学具。
师:学校买来红、蓝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蓝的排一排,也可能会把红的蓝的交错排。
师:大家排得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出示主题图)
1.揭示课题。
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摆得真漂亮,它们可不是随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
学生汇报:我发现了彩旗是有规律的。
师:它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呢?(电脑出示彩旗)
生1:它是按照黄色、红色、黄色、红色的规律排列的。
师:说得不错,谁还会说?(电脑展现彩旗规律)还有其他有规律的物体吗?
生2:灯笼挂得也有规律。
师:说说看。
接着学生逐一汇报灯笼、小花以及跳舞小朋友存在的规律,教师用电脑加以辅助演示规律。
设计意图:在逐步认识了什么是有规律的排列后,教师尝试让学生先找规律,以教材例题为主,让学生随机找出舞会现场中的有规律的排列。由于有了之前的引导,学生在汇报时,已能用上“规律”二字,能初步说清自己发现的规律是怎样的。这为后面的环节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3.联系生活,欣赏规律。
师:通过仔细观察,我们找到了舞会现场中有规律的排列。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教师收集了一些图片,看谁是火眼金睛,能最快找到图片中的规律。(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供学生欣赏)
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汇报发现的规律。
设计意图:本课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找规律。在找规律的环节,教师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让学生找教材中主题图的规律;第二层次则以欣赏生活中的规律为主,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并找到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律。这一设计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教学必须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1.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二十第1题。
师: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划去不符合规律的图形或文字,圈出正确的答案。
指名个别学生汇报。
2.完成教材第85页做一做。
师:想一想,怎样涂出有规律的颜色?动手涂一涂。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选取个别作品展示,并请学生说说是按什么规律涂色的。
设计意图:教材的巩固练习,教师把它用多媒体做成闯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避免了纯粹练习的枯燥无味,所以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完成圈、填、涂等一系列操作后,学生对规律的感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已经可以判断生活中有规律的环节,让学生意识到生活是离不开数学的,为下一环节的“用数学”作了铺垫。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
一面黄旗、一面红旗
一朵红色的花、一朵紫色的花
一个红色灯笼、两个蓝色灯笼
一名男生、一名女生
本节课通过涂一涂、摆一摆,引导学生一起发现规律存在于生活、学习之中。要将抽象的“规律”用形象的变化和活动去让学生感受到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本节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把对规律的探究主要落实在学生的活动中,让他们从玩中学,从实践中发现规律。
第2课时 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
教材第86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初步认识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
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培养积极思考、善于与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初步认识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
难点:培养动手和观察能力、与同伴合作交流能力。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学具。
师:上节课大家学习了“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你学会了找规律的方法了吗?
生:首先要找出一组,再看是不是以这一组重复排列。
师:原来图形是由一组图形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也就是说它们是有规律的排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图形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新授课之前,复习前面所学的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本次学习新课作好铺垫。
1.课件出示第一组图。
师:这个图形的排列有规律吗?
教师出示图形卡片,让学生上台动手排一排。
师:接下来,应该是哪个图形呢?
同桌互相讨论:碗的个数排列有什么规律?
交流:2 3 2 3 2 3
接着排什么数?这列数字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师:原来不止图形有排列规律,数字也有排列规律。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
设计意图:尊重教材,从碗的数量变化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进而初步感受数字的排列规律。利用我们熟知的生活中的物体,更能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数字上的排列规律。
2.课件出示第二组图。
组织学生观察思考。
师:第二组图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生:按照1只母鸡、3只小鸡、1只母鸡、3只小鸡……的规律排列的。
师:鸡的只数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组织学生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生:鸡的只数是按照1 3 1 3……的规律变化的。
师:如果继续往后写,后面该写哪些数字?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动手摆一摆。
学生拿出学具盒里的学具,自己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出什么有变化的图形排列规律。
师:你能说一说图形数量的排列规律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摆出有变化的图形排列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1.完成教材第86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进而感受小棒根数的变化规律。
2.完成教材第89练习二十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巩固应用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并能自主创造规律,激发一定的创新思维。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
2个碗、3个碗、2个碗、3个碗、2个碗、3个碗…… 重复排列
1只母鸡、3只小鸡、1只母鸡、3只小鸡…… 重复排列
由于情境图中的几组简单图形变化规律难度不大,学生已掌握图形规律,对数字规律比较容易掌握,在这里我首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入丰富有趣的生活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其次,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理解规律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在这一环节中,我由“扶”到“放”,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3课时 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教材第87页的内容。
1.引导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
2.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认识图形和相应的数字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之间的联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思维能力,体验相应的图形变化规律和相应的数字之间的联系。
重点: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图形变化规律和相应的数字之间的联系。
难点:理解和掌握找数字排列规律的一般方法。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摆图形吗?大家看看老师摆的这个图形(教材例3第(1)小题的图),你们能接着老师的后面摆出来吗?好!大家试试。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动手活动摆图形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教学例3第(1)小题。
1.观察第一幅图。
(1)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摆一摆。
(2)师: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摆放规律吗?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出示数字)
师:那后面应怎么摆呢?
根据学生的发言依次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请大家对着图形找一找数字变化有什么规律,接着排什么数?(出示图形与数字)
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设计意图:经由学生的实践操作,从而探索出图形的数量变化规律,学生易于理解、接受。
(3)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找到的规律与我们以前找的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并不是重复出来的,而是依次增加3个图形。
师:相应的,图形的数量变化有规律,那数字的变化也有规律,谁能找出这个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计算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
2.观察第二幅图。
(1)出示第二幅图。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跟第一幅图相比,这组图形的变化规律有什么不一样?(第一幅图是图形的数量慢慢变多,而这幅图是图形的数量慢慢变少)
(3)师引导学生计算:那相应的,数字的变化规律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幅图数字是慢慢变大,而这幅图数字是慢慢变小)
(4)小结:看来数字的变化规律可以是每一次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找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从而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
设计意图:对比两个例题的差异,从而感受不同的数字排列规律。
(二)教学例3第(2)小题。
1.出示主题图,并让学生观察。
2.此题抽象为数字之间的关系及位置关系,要靠计算来找出规律。
3.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交流并订正。
4.总结找数字规律的方法。
(三)教学例4。
1.师:刚才你们可真了不起,不仅发现了图形的排列规律,而且还找到了找数字规律的方法。那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观察这幅图,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能填出空格里的数吗?
学生先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指导。
2.师:谁找出了每幅画中各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指名学生回答。(40+50=90 30+40=70 20+40=60)
师:这样的规律你找到了吗?那相加的两个加数位置在哪里呢?和的位置又是在哪里呢?
教师动手示范:原来上右的数与下的数之和是上左的数。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空格里的数应该是多少呢?你怎么算的?
3.师:谁还能找出每幅图中各个数字之间的其他关系?
(90-50=40 70-30=40 60-20=40)
师:哦,原来上面的两个数相减等于下面的数,你们真了不起,还能找到这样的规律。那按照这样的规律,空格里的数应该是多少呢?你怎么算的?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难度比较大,主要是数字之间的关系还与各数字之间的位置有关,要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再引导观察各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将难点一分为二,最后再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开放思维。
1.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第2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_18_ _21_
_3_ _1_
_30_ _35_
_4_ _0_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因此我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中去寻找规律,从而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本节课讲授过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将找规律的全部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渐进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知规律。(2)让学生自己创造规律这一环节,不仅起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师生互动的环节,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思维能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拓展。
第4课时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材第88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做一定的猜想。
2.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兴趣。
重点:找出稍复杂的图形的排列规律。
难点:根据规律做出一定的猜想。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师:我们认识了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下面的规律你找得出来吗?试一试吧!
课件出示:
○△○△○△○△○△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很会找规律了,真了不起!你们愿意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帮一帮小红吗?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图形排列规律相对于第一课时的图形排列规律稍复杂一点,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可以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小红按规律穿了一串手链,但掉了2颗珠子,掉的是哪2颗?
师:小红遇到了一个难题,你知道她遇到什么问题了吗?(小红按规律穿了一串手链,但掉了2颗珠子,而且她不知道是哪2颗)
学生认真观察,并动手拿黄色和蓝色的学具摆一摆,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谁能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师:这是一条怎样的手链啊?(这条手链是由2颗黄珠,1颗蓝珠,2颗黄珠,1颗蓝珠……串成的)
师:问题是什么?(掉的是哪2颗珠子)
设计意图: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问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骤。
2.师:要帮助小红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呢?应该要先做什么?(找出手链中珠子的规律)
同桌先独立思考,摆一摆,再互相讨论。
师:这条手链中珠子重复的部分有哪些?它的规律是什么?(珠子是按两黄一蓝的规律排列的)最后面只有一颗黄色的珠子,那少了什么颜色的呢?掉的是哪2颗珠子呢?
师:谁会解答?说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个别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明确问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接下来就要找解决办法,要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这里让学生独立思考,做出一定的猜想后再互相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师:要知道掉的到底是不是这2颗珠子,怎么检验呢?
同桌间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
师:我们可以把这2颗珠子穿上去,看看是不是符合规律。
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把学具的头尾连起来,看看有没有规律。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的最后一个步骤:检验,这里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还让学生通过检验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4.师:同学们今天都很厉害,帮小红解决了一个难题。相对于我们第一节课认识的图形排列规律,今天的图形排列规律怎样?(稍微复杂一些)我们今天学的就是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板书课题)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解决问题,我们要先了解条件是什么,再去找解决办法,最后还可以验证一下结果是否正确。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用这样的办法来解决你们遇到的问题。
设计意图: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加深学生的印象,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完成教材第88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二十第4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黄、黄、蓝;黄、黄、蓝;黄、黄、蓝;黄……
掉了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
这部分内容既是对规律的运用,同时也是对前面找规律内容的巩固。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学习,围绕“帮助小红找掉的2颗珠子”开展教学,课堂结束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数学的价值。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同桌交流等学习方法。在交流时,不仅让学生动手找出规律、解决问题,更引导学生经历“发现规律——运用规律——验证答案”这一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不但教给学生知识,同时教会学生学习、思考的方法,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找规律_人教版: 这是一份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找规律_人教版,共2页。
2021学年7. 找规律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7. 找规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7. 找规律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下册7. 找规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新授,巩固练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