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章末综合测评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012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章末综合测评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012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章末综合测评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012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综合与测试精品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综合与测试精品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原子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
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 该元素位于第ⅠA族,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如HCl,也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Cl、KCl等。
答案 C
2.对于eq \\al(A,Z)X和eq \\al(A+1, )ZX+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
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解析 B项,一种是原子,另一种是离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项,eq \\al(A,Z)X若代表eq \\al(1,1)H,则不含中子;D项,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
答案 A
3.有M、R两种主族元素,已知M2-与R+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与R的质子数之和一定等于19
B.M、R可能分别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
C.M、R可能分别处于第三周期和第二周期
D.M和R的质子数之差可能等于7
解析 可知M为氧、R为钠或M为硫、R为锂,则A、B、C均正确,D不正确。
答案 D
4.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加热氯化铵B.干冰升华
C.水通电分解D.氯化氢溶于水
解析 化学变化肯定存在化学键的破坏,A、C两项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加热NH4Cl破坏了NH4Cl内的离子键和共价键;水通电分解破坏了水分子内的共价键;D项,HCl溶于水,破坏了HCl分子内的共价键;B项,干冰升华没有化学键的破坏,只是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 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5 g核素eq \\al(235, )92U发生裂变反应:eq \\al(235, )92U+eq \\al(1,0)neq \(――→,\s\up7(裂变))eq \a\vs4\al(eq \\al(90,38)Sr)+eq \\al(136, )54Xe+10eq \\al(1,0)n,净产生的中子(eq \\al(1,0)n)数为10NA
B.eq \\al(35,17)Cl与eq \\al(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
C.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 的铀(U)原子:eq \\al(146,92)U
D.eq \\al(235, )92U和eq \\al(238, )92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
解析 A项,核素eq \\al(235, )92U发生裂变反应:eq \\al(235, )92U+eq \\al(1,0)neq \(――→,\s\up7(裂变))eq \a\vs4\al(eq \\al(90,38)Sr)+eq \\al(136, )54Xe+10eq \\al(1,0)n,净产生的中子(eq \\al(1,0)n)数为10-1=9,235 g核素eq \\al(235,92)U的物质的量为1 ml,则发生裂变时净产生的中子数为9NA,错误;C项,表示铀原子为eq \\al(238, )92U,错误;D项,eq \\al(235, )92U和eq \\al(238, )92U是不同核素,错误。
答案 B
6.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试验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性:Y>Z
B.氢化物的沸点:X>W
C.离子的还原性:X>W
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
解析 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故W为氯元素,则X为氟元素,Y的原子序数为(9+17)÷2=13,为铝元素,由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试验为黄色知其为钠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Na的金属性比Al强;HF沸点比HCl高,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Cl-的还原性比F-强;原子半径:Na>Al>F,离子半径:F->Na+>Al3+。
答案 B
7.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如右图所示,若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只有一种氧化物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Z>Y>X
D.元素X是自然界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解析 根据W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知其应为S,则Z为P、Y为N、X为C。A项,碳可形成CO、CO2两种氧化物;B项,稳定性PH3X>Y。
答案 D
8.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且X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H2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可表示为H3XO4
B.X是第二周期ⅤA族元素
C.X是第二周期ⅥA族元素
D.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4
解析 最高价含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的是硫酸和磷酸,且磷元素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H2X,而是PH3,故X应为磷,在第三周期ⅤA族。
答案 A
9.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锂(Li)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
B.砹(At2)单质为有色固体,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C.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
D.HBrO4的酸性比HIO4的酸性强
解析 金属性:Na>Li,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则钠与水反应比锂与水反应剧烈,A项错误;卤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颜色逐渐加深,则砹(At)单质为有色固体,AgCl、AgBr、AgI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B项正确;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越来越复杂,C项正确;非金属性: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HBrO4的酸性比HIO4的酸性强,D项正确。
答案 A
10.对于XOH型化合物而言,X是除H、O以外的其他元素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OH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B.当X是金属性很强的元素时,XOH一定是强碱
C.XOH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XOH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 当X为钠时,XOH为NaOH,A、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当X为氯时,XOH为HClO,C选项错误。
答案 B
1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增大
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汽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解析 由题意可知X为O、W为S、Z为P、Y为Si、T为As。热稳定性:H2O>H2S>PH3,A项错误;火山口附近有游离态的硫,B项错误;SiO2属于原子晶体,C项错误;砷元素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处,具有半导体特性,As2O3中砷元素为+3价,其化合价可以升高到+5价,也可以降低到-3价,D项正确。
答案 D
12.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L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解析 A中K层电子为奇数只能是1,周期表中也只有氢元素,它在 Ⅰ A族;B中L层电子数为奇数,可以是1、3、5、7,它们分别位于第ⅠA、ⅢA、ⅤA、ⅦA族;C中L层电子数为偶数就可以为8(L层填满),其所在族序数与L层电子数无关;D中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都在第三周期,且族序数分别是ⅠA、ⅢA、ⅤA、ⅦA,与其M层电子数相等。
答案 C
13.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应简单离子半径:XF。(5)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Mg(OH)2,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SO4。(6)欲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可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原理。
答案 (1)H (2)HF
(3) 离子键
(4)S>Cl>F
(5)Mg(OH)2 Mg(OH)2+2H+===Mg2++2H2O
(6)将Cl2通入KI溶液中 溶液由无色变为棕色 Cl2+2I-===2Cl-+I2
20.(10分)X、Y、Z、W代表四种短周期元素,有关它们的部分结构信息及性质信息如表所示。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实验室用X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制取W的氢氧化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写出Z的单质与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X、Y、Z、W是短周期的四种元素,X的单质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分子中有14个电子,对应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7,X有多种氧化物,如XO、XO2、X2O4等,所以X为N元素;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能形成多种气态氢化物,则Y为C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其为非金属元素,Z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6,则其最高正化合价为+7,Z为Cl元素;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2n-3)(n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化学反应中W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Wn+,则n=3,所以W为Al元素。(1)Z为Cl元素,其原子序数为17,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ⅦA族。(2)N的非金属性强于C,故氢化物的稳定性:NH3>CH4。(3)非金属性:Cl>N>C,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NO3>H2CO3。(4)X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为氨水,W的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铝,氨水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eq \\al(+,4)。(5)Z的单质为氯气,氯气与二氧化硫在水中反应生成硫酸和氯化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O2+2H2O===4H++2Cl-+SOeq \\al(2-,4)。
答案 (1)第三周期ⅦA族 (2)NH3>CH4
(3)HClO4>HNO3>H2CO3
(4)Al3++3NH3·H2O===Al(OH)3↓+3NHeq \\al(+,4)
(5)Cl2+SO2+2H2O===4H++2Cl-+SOeq \\al(2-,4)
X
Y
Z
W
T
粒子
A+
B2-
C
D
E
F
组成
特点
单核离子
化合物,
双核
分子
单质,双
核分子
化合物,
三核
分子
化合物,
四核
分子
主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一
①
二
②
③
④
三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元素
部分结构信息
部分性质信息
X
X的单质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分子中有14个电子
X有多种氧化物,如XO、XO2、X2O4等
Y
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Y能形成多种气态氢化物
Z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
Z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6
W
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2n-3)(n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化学反应中W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W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精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章末综合检测)-【高考引领教学】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针对性复习方案(全国通用)(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章末综合检测)-【高考引领教学】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针对性复习方案(全国通用)(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