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十章 课时跟踪练(三十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013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十章 课时跟踪练(三十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013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十章 课时跟踪练(三十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013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课时跟踪练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十章 课时跟踪练(三十二)
展开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十章课时跟踪练(三十二)
课时跟踪练(三十二)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2019·福州模拟)传统医学治疗疟疾时将青蒿加水煮沸,但药效很差。改用乙醇控温60 ℃提取青蒿素,药效显著提高。屠哟哟用一种更适宜的物质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达到了100%,这种适宜的物质是( )选项ABCD物质乙醚四氯化碳丙醇煤油 沸点℃34.576.597.4180-310解析:乙醚的沸点低,当乙醚沸腾后,继续加热,乙醚的温度不会升高,避免因为温度高而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A正确。答案:A2.(2019·深圳调研)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铵和碳酸氢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实验。下列试剂或操作不合理的是( )试剂①Na2CO3溶液④操作②③加热A.试剂①为Ba(OH)2溶液B.操作②为结晶C.操作③为过滤D.试剂④为稀HNO3解析:根据题意,选择Ba(OH)2溶液除去SO、NH 和HCO,NH3·H2O用加热法除去,操作②为加热。过量的Ba2+用Na2CO3溶液除去,过量的OH-与CO用硝酸除去,则操作③为过滤,试剂④为稀硝酸。答案:B3.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SiO2中含Al2O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溶液然后过滤除去B.NH4Cl固体中混有少量的单质I2,可用加热法将I2除去C.CO2中含有SO2杂质,可以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D.NaHCO3溶液中含有Na2SiO3杂质,可以通入足量的CO2,然后过滤除去解析:A项,SiO2和Al2O3都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因此SiO2中含Al2O3杂质不能加入足量NaOH溶液然后过滤除去,错误;B项,NH4Cl固体加热容易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氯化氢,二者遇冷会重新化合形成NH4Cl,因此不能用加热方法将NH4Cl固体中的I2除去,错误;C项,CO2、SO2都可以与饱和Na2CO3溶液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含有的SO2杂质,错误;D项,NaHCO3溶液中含有Na2SiO3杂质,由于NaHCO3与CO2不能发生反应,而物质的酸性:碳酸>硅酸,可以通入足量的CO2,发生反应:Na2SiO3+2H2O+2CO2===2NaHCO3+H2SiO3↓,然后过滤除去H2SiO3,正确。答案:D4.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选择适当的试剂B并进行如下实验,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A.试剂B为浓硫酸,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SO2气体B.试剂B为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C.试剂B为水,收集NO、CO等难溶于水的气体D.试剂B为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甲醛解析:A项,二氧化硫和浓硫酸不反应,所以不能达到洗气的目的,错误;B项,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食盐水中含有氯离子能抑制氯气的溶解,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从而能达到洗气的目的,正确;C项,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集气瓶中应该“短管进气长管出气”,错误;D项,甲醛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需要加热,该反应未加热,错误。答案:B5.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Cu和浓硫酸反应制取少量SO2气体B.图2所示装置可用于除去NaHCO3固体中的少量Na2CO3C.图3所示装置可用于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D.图4所示装置可用于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解析:Cu和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A错误;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B错误;NH4Cl加热易分解,不能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C错误;CCl4难溶于水,用分液法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D正确。答案:D6.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解析:A项,导管插入水中,不能防止倒吸;C项,不能用坩埚从溶液中提取溶质;D项,没有温度计,且没用蒸馏烧瓶,不能用于分馏。答案:B7.(2019·广州模拟)下列有关有机物分离、提纯或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 )A.溴苯中混有溴:加NaOH溶液洗涤、静置、分液(溴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B.除去乙醇中少量乙酸:加入足量生石灰蒸馏C.乙酸乙酯中有乙酸杂质: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SO2:将其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再干燥解析: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溴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然后采用分液法进行分离,A项正确;乙酸和生石灰发生反应生成高沸点的盐,然后利用乙醇的易挥发性,采用蒸馏法进行分离,B项正确;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可除去乙酸,且能降低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使之析出,然后用分液法进行分离,C项正确;乙烯、SO2都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D项错误。答案:D8.(2019·济南质检)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A使用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萃取分液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重结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解析:A项,乙醇与水互溶,所以不能用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不正确;B项,乙酸乙酯和乙醇互溶,用分液的方法无法分离,不正确;C项,随着温度的升高KNO3的溶解度变化较大,而NaCl的溶解度变化较小,不正确。答案:D9.(2019·成都模拟)某KCl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K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过滤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起始滤液常温下pH>7B.试剂Ⅰ为BaCl2溶液C.上图过程必须经2次过滤D.步骤③目的是除去CO解析:A项,起始滤液中含有碳酸钾,碳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pH>7,正确;B项,由上述分析可知,试剂Ⅰ为BaCl2溶液,正确;C项,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选择试剂除去杂质时还需要2次过滤,共3次,错误;D项,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Ⅲ为盐酸,其目的是除去CO,正确。答案:C10.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如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的流程: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混合①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操作Ⅱ和操作Ⅲ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Ⅲ一般适用于分离________(填序号)混合物。a.固体和液体 b.固体和固体c.互不相溶的液体 d.互溶的液体(4)混合②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纯净的氢溴酸应为无色液体,但实际工业生产中制得的氢溴酸(工业氢溴酸)带有淡淡的黄色,于是甲和乙同学设计了如下简单实验加以探究:甲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有Fe3+,则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若假设成立,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SO2具有还原性,Br2具有氧化性,能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2)降低体系温度,可以增大S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时防止溴挥发。(3)操作Ⅱ是分离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的方法;操作Ⅲ是分离相互溶解的液体,采用蒸馏的方法。(4)Na2SO3具有还原性,可以将溴单质还原为溴离子,从而除去粗品中未反应完的溴。(5)考查Fe3+、Br2的检验方法。答案:(1)SO2+Br2+2H2O===2HBr+H2SO4(2)降低体系温度,防止溴挥发,使反应完全(3)过滤 蒸馏 d(4)除去粗品中未反应完的溴(5)KSCN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含有Br2 CCl411.已知废旧干电池中的填充物主要有二氧化锰、炭黑、氯化锌、氯化铵、淀粉糊、Mn2O3、ZnO、FeO、汞的化合物等。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拟回收废旧干电池中的成分,主要操作流程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过滤后,滤液中的主要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步骤③中灼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过步骤③得到的是粗制二氧化锰,要得到精制的二氧化锰还需将粗制二氧化锰用稀硝酸和蒸馏水洗涤,稀硝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步骤②得到的固体干燥后,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氯酸钾与之混合加热的实验代替步骤④。(4)已知NH4Cl和ZnCl2的溶解度(g/100 g水)如下表: 温度℃2030406080NH4Cl37.231.445.865.677.3ZnCl2396437452541614从滤液中分离NH4Cl和ZnCl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5)从有害物质必须特殊处理的角度考虑,上述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主要目的是加速其中的可溶性物质溶解;废干电池中的氯化铵和氯化锌可溶于水;灼烧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的炭黑和淀粉等有机物。(2)Mn2O3及其他金属氧化物能溶于稀硝酸,MnO2不溶于稀HNO3从而分离。(3)二氧化锰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从而间接检验二氧化锰;直接用含有机物的粗制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会引起爆炸。(4)由溶解度数据知,两者溶解度相差很大,可采用结晶的方法分离。答案:(1)促进废干电池筒中的可溶性物质溶解 ZnCl2、NH4Cl 除去其中的炭黑和有机物(2)除去其中的低价锰的氧化物和其他金属化合物(3)2H2O22H2O+O2↑ 不能(4)结晶(重结晶)(5)没有回收有害物质汞,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汞蒸气污染12.某废催化剂含58.2%的SiO2、21.0%的ZnO、4.5%的ZnS和12.8%的CuS。某同学用15.0 g该废催化剂为原料,回收其中的锌和铜。采用的实验方案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列装置中,第一次浸出必须用________(填序号,下同),第二次浸出应选用________。(2)第二次浸出时,向盛有滤渣1的反应器中先加入稀硫酸,后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若顺序相反,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浓缩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使用的器皿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实验完成之后,得到1.5 g CuSO4·5H2O,则铜的回收率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题给化学工艺流程可知,第一次浸出发生反应:ZnO+H2SO4===ZnSO4+H2O、ZnS+H2SO4===ZnSO4+H2S,生成H2S有毒气体,必须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选D装置,第二次浸出时发生反应:CuS+H2O2+H2SO4===CuSO4+S+2H2O,不产生有毒气体,可选用A装置。(2)第二次浸出时,向盛有滤渣1的反应器中加入稀硫酸,后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若顺序相反,会造成H2O2与固体颗粒接触分解。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和S)。(3)浓缩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使用的器皿名称是蒸发皿。(4)15.0 g废催化剂中含有铜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1.5 g CuSO4·5H2O中铜的物质的量为=0.006 mol,则铜的回收率为×100%=30%。答案:(1)D A (2)H2O2与固体颗粒接触分解SiO2(SiO2和S) (3)蒸发皿 (4)30%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