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总复习化学——第二章 课时跟踪练(六)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013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高考总复习化学——第二章 课时跟踪练(六)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013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高考总复习化学——第二章 课时跟踪练(六)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013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课时跟踪练
2020届高考总复习化学——第二章 课时跟踪练(六)
展开
2020届高考总复习化学——第二章课时跟踪练(六)
课时跟踪练(六)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下列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附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清洗B.附有油脂的烧杯用热纯碱溶液清洗C.附有 MnO2 的烧瓶用热的浓盐酸清洗D.附有硫的燃烧匙用热的烧碱溶液清洗解析:银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附有油脂的烧杯用热纯碱溶液清洗,属于油脂水解,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MnO2 与热的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硫与热的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亚硫酸钠、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答案:B2.NaClO2可用作造纸的漂白剂,它由H2O2+2ClO2+2NaOH===2NaClO2+2H2O+O2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是氧化剂,H2O2中的氧元素被还原B.每生成1 mol O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C.ClO2中的氯元素被氧化D.ClO2是氧化剂,H2O2是还原剂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双氧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被氧化,双氧水是还原剂,A不正确;双氧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1个电子,因此每生成1 mol O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B不正确;ClO2中的氯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3价,得到1个电子被还原,C不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lO2是氧化剂,H2O2是还原剂,D正确。答案:D3.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 )A.3S+6NaOH===2Na2S+Na2SO3+3H2OB.2CH3COOH+Ca(ClO)2===2HClO+Ca(CH3COO)2C.I2+2NaClO3===2NaIO3+Cl2D.4HCl(浓)+MnO2MnCl2+Cl2↑+2H2O解析:A项,氧化剂和还原剂均为S,物质的量之比为2∶1;B项,为非氧化还原反应;C项,NaClO3和I2分别为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项,MnO2和HCl分别为氧化剂和还原剂,4 mol HCl中有2 mol表现出还原性,另外2 mol表现出酸性,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答案:D4.N2O俗称“笑气”,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以下反应能产生N2O:3CO+2NO23CO2+N2O。下列关于N2O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2O,消耗1.5 mol COB.等物质的量的N2O和CO2含有相等的电子数C.N2O只具有氧化性,无还原性D.N2O会迅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解析:由化学方程式知,生成1 mol N2O时消耗3 mol CO,A错误;1 mol N2O与1 mol CO2都含有22 mol电子,B正确;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氮元素的中间价态,所以N2O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C错误;N2O可作麻醉剂,则无毒,D错误。答案:B5.工业上从含硒的废液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和硝酸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再与盐酸共热,硒酸转化为亚硒酸(2HCl+H2SeO4===H2SeO3+Cl2↑+H2O),在亚硒酸溶液中通入SO2,有单质硒析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性:H2SeO4>Cl2>H2SO3B.酸性:H2SO4>H2SeO4C.析出1 mol硒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22.4 L SO2D.亚硒酸理论上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还原性不及亚硫酸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在2HCl+H2SeO4===H2SeO3+Cl2↑+H2O中,氧化剂是H2SeO4,氧化产物是Cl2,所以氧化性H2SeO4>Cl2;在Cl2+SO2+2H2O===2HCl+H2SO4反应中,氯气是氧化剂,H2SO3是还原剂,则氧化性Cl2>H2SO3,A项正确;同一主族的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S>Se,所以酸性H2SO4>H2SeO4,B项正确;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析出1 mol 硒,转移4 mol电子,则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44.8 L SO2,C项错误;在亚硒酸中Se的化合价为+4价,介于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之间,理论上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根据化学反应2HCl+H2SeO4===H2SeO3+Cl2↑+H2O、Cl2+SO2+2H2O===2HCl+H2SO4,还原性:亚硫酸大于亚硒酸,D项正确。答案:C6.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它无色,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下列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若反应生成0.2 mol HNO3,则反应中共转移0.2 mol电子D.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白雾、红棕色气体等现象解析: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有3 mol NF3参加反应,生成2 mol NO、1 mol HNO3,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结合方程式以及对应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根据上述分析,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项错误;当有3 mol NF3参加反应,生成2 mol NO、1 mol HNO3,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项错误;若反应中生成0.2 mol HNO3,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5价,则反应共转移0.4 mol e-,C项错误;反应中生成NO,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同时生成硝酸,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白雾,D项正确。答案:D7.将浓盐酸滴入KMnO4溶液,产生黄绿色气体,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BiO3,溶液又变为紫红色,BiO反应后变为无色的Bi3+。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盐酸时,HCl是还原剂,Cl2是还原产物B.已知Bi为第ⅤA族元素,上述实验说明Bi具有较强的非金属性C.若有0.1 mol NaBiO3参加了反应,则整个过程转移电子0.4NAD.此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KMnO4>NaBiO3>Cl2解析:A项,HCl中Cl由-1价→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氯气为氧化产物,错误;B项,Bi属于金属元素,具有金属性,错误;C项,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MnO+10Cl-+16H+===2Mn2++5Cl2↑+8H2O,14H++5BiO+2Mn2+===5Bi3++2MnO+7H2O,消耗0.1 mol NaBiO3转移电子0.1 mol×2=0.2 mol,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消耗n(Mn2+)=0.04 mol,则第一个离子反应式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4×5 mol=0.2 mol,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0.4 mol,正确;D项,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第一个离子反应中得出氧化性:MnO>Cl2,第二个离子反应中得出氧化性:BiO>MnO,因此氧化性有NaBiO3>KMnO4>Cl2,错误。答案:C8.(2019·株洲质检)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有沉淀(CuI)生成,且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SO2>I2B.在SO2与I2反应中得到的还原产物为H2SO4C.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D.滴加KI溶液时,每转移2 mol e-会生成2 mol CuI沉淀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向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时发生反应:===2K2SO4+2CuI↓+I2①,当转移2 mol e-时生成2 mol CuI沉淀,D项正确;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再通入SO2气体,又发生反应:I2+SO2+2H2O===H2SO4+2HI②,该反应中SO2作还原剂,体现了SO2的还原性,得到的还原产物是HI,故B、C均不正确;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反应①中氧化性Cu2+>I2,反应②中I2将SO2氧化,说明氧化性I2>SO2,故A项错误。答案:D9.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16H++10Z-+2XO===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A.常温下反应2A2++Z2===2A3++2Z-可以自发进行B.Z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反应③中被还原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 Z2 <B2 <A3+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X2+<Z-<B-<A2+解析:还原性Z-<A2+,常温下反应2A2++Z2===2A3++2Z-可以自发进行,A正确;Z元素在反应①中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反应③中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正确;从反应③可以看出氧化性B2<Z2,C错误;还原性强弱顺序为X2+<Z-< B-< A2+,D正确。答案:C10.硫、氯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将硫铁矿和焦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2混合放在炼硫炉中,通入适量空气,发生下列燃烧反应:FeS2+C+O2―→Fe3O4+CO+S。配平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3 mol硫,被氧化物质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2)盐酸是应用广泛的酸之一,它具有a.酸性;b.氧化性;c.还原性;d.挥发性。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浓盐酸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减轻,盐酸表现了________(填序号)。②实验室用稀盐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盐酸表现了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用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盐酸表现了______(填序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实验室常用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解析:(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可得:3FeS2+2C+3O2Fe3O4+2CO+6S,被氧化的物质为FeS2和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当生成3 mol硫时,消耗FeS2和C的物质的量为1.5 mol+1 mol=2.5 mol。(2)①浓盐酸易挥发,露置在空气中溶质挥发使溶液的质量减轻。②盐酸与金属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其中H+化合价下降,表现出氧化性,Cl-化合价不变,与氧化产物结合形成盐,表现出酸性。③盐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时,没有改变金属离子的化合价,表现出酸性。④结合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可确定,Mn从+7价下降至+2价,被还原;HCl中-1价的氯部分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HCl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Cl2。答案:(1)3FeS2+2C+3O2Fe3O4+2CO+6S 2.5 mol(2)①d ②ab Zn+2H+===Zn2++H2↑③a Fe2O3+6H+===2Fe3++3H2O ④Mn HCl Cl211.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完成下列填空:Ⅰ.在用KMnO4酸性溶液处理Cu2S和CuS的混合物时,发生的反应如下:①MnO+Cu2S+H+―→Cu2++SO2↑+Mn2++H2O(未配平)②MnO+CuS+H+―→Cu2++SO2↑+Mn2++H2O(未配平)(1)下列关于反应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a.被氧化的元素是Cu和S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c.生成2.24 L(标准状况下)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8 mold.还原性的强弱关系是Mn2+>Cu2SⅡ.在稀硫酸中,MnO和H2O2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H2O2-2e-===2H++O2↑还原反应:MnO+5e-+8H+===Mn2++4H2O(2)反应中若有0.5 mol H2O2参加此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________。(3)已知:2KMnO4+7H2O2+3H2SO4===K2SO4+2MnSO4+6O2↑+10H2O,则被1 mol KMnO4氧化的H2O2是________mol。Ⅲ.高锰酸钾溶液与硫化亚铁有如下反应:10FeS+6KMnO4+24H2SO4===3K2SO4+6MnSO4+5Fe2(SO4)3+10S+24H2O(4)若上述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减少了2.8 g,则硫元素与KMnO4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数目为____个。解析:(1)a.反应①中铜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2价,硫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所以被氧化的元素为S、Cu,故a正确;b.锰元素化合价降低,从+7价降低为+2价,Cu2S元素化合价都升高作还原剂,1 mol MnO得到5 mol电子,1 mol Cu2S失去8 mol电子,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故b正确;c.生成2.24 L(标准状况下)SO2,物质的量为0.1 mol,反应的Cu2S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Cu+~Cu2+~e- S2-~SO2~6e- 1 1 1 60.2 mol 0.2 mol 0.1 mol 0.6 mol所以共转移电子0.8 mol,故c正确;d.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的强弱关系是Mn2+<Cu2S,故d错误。(2)由H2O2-2e-===2H++O2↑可知,反应中若有0.5 mol H2O2参加此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0.5×2×NA=NA。(3)反应2KMnO4+7H2O2+3H2SO4===K2SO4+2MnSO4+6O2↑+10H2O中,2 mol KMnO4可氧化5 mol H2O2,生成的6 mol O2中,有5 mol为H2O2被氧化生成,有1 mol为H2O2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则1 mol KMnO4氧化的H2O2是2.5 mol。(4)反应中固体质量变化为FeS→S,固体质量变化为铁元素的变化;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减少了2.8 g,参加反应的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即被氧化的FeS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被高锰酸根离子氧化的硫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2=0.1 mol,电子数目为0.1NA。答案:(1)d (2)NA(或6.02×1023) (3)2.5(4)0.1NA(或6.02×1022)12.某探究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SO2、Fe2+和Cl-还原性强弱比较实验,实验过程如下:Ⅰ.先向B中的FeCl2溶液(约10 mL)中通入Cl2,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通气。Ⅱ.打开活塞b,使约2 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取出溶液中的离子。Ⅲ.接着再向B中通入一定量的SO2气体。Ⅳ.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Ⅱ,检验取出溶液中的离子。(1)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程Ⅲ中一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Ⅳ中检验取出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小组对SO2、Fe2+和Cl-还原性强弱比较期望达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5)甲、乙、丙三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下表是他们的检测结果,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SO2、Fe2+和Cl-还原性强弱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过程Ⅱ中检出离子过程Ⅳ中检出离子甲有Fe3+无Fe2+有SO乙既有Fe3+又有Fe2+有SO丙有Fe3+无Fe2+有Fe2+解析:(1)向B中的Fe2+中通入氯气,氯气不可能完全和亚铁离子反应,防止多余的氯气污染空气,需要除去,所以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NaOH溶液。(2)实验室制备氯气用的是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3)B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为了铁离子,在铁离子中通入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SO2+2H2O===2Fe2++SO+4H+;检验硫酸根离子,先要用盐酸酸化排除碳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SO,反之无SO。(4)SO2、Fe2+和Cl-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SO2>Fe2+>Cl-。(5)过程Ⅱ是为了检验氯气氧化后的产物,过程Ⅳ是为了检验二氧化硫被氧化后的产物。甲:过程Ⅱ检出离子有Fe3+无Fe2+,说明氯气过量,过程Ⅳ中检出有SO不能说明二氧化硫就是被铁离子氧化的,也可能是被氯气氧化的,甲错误;乙:过程Ⅱ检出离子既有Fe3+又有Fe2+,亚铁离子未被氧化完全,说明氯气量不足,过程Ⅳ中检出有SO,一定是二氧化硫被铁离子氧化得到的,乙正确;丙:过程Ⅱ检出离子有Fe3+无Fe2+,而过程Ⅳ中检出有Fe2+,说明二氧化硫把铁离子还原为了亚铁离子,丙正确。答案:(1)NaOH溶液 防止尾气污染环境(2)MnO2+4HCl(浓)MnCl2+Cl2↑+2H2O(3)2Fe3++SO2+2H2O===2Fe2++SO+4H+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再滴加少量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SO,反之无SO(4)SO2>Fe2+>Cl- (5)乙、丙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