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课时跟踪练
2020届高考总复习化学——第二章 课时跟踪练(五)
展开
2020届高考总复习化学——第二章课时跟踪练(五)
课时跟踪练(五) 离子共存、离子检验和推断1.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A.K+、Na+、NO、MnOB.Mg2+、Na+、Cl-、SOC.K+、Na+、Br-、Cu2+D.Na+、Ba2+、OH-、SO解析:A选项中的MnO在水溶液中显紫色;C选项中的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D选项中会发生离子反应Ba2++SO===BaSO4↓和H++OH-===H2O。答案:B2.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K+、Ca2+、Cl-、NOB.K+、Na+、Br-、SiOC.H+、Fe2+、SO、Cl2D.K+、Ag+、NH3·H2O、NO解析:A项中离子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溶液呈酸性,不会生成CaCO3沉淀,各离子仍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B项中通入CO2后SiO因转化为H2SiO3沉淀而不能大量存在;C项中Fe2+与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Ag+与NH3·H2O因能生成银氨配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答案:A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Cl-B.=1×10-13 mol·L-1的溶液中:NH、Ca2+、Cl-、NOC.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SOD.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K+、Na+、AlO、CO解析: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呈碱性,Al3+不能大量存在,A不符合题意;=1×10-13 mol·L-1的溶液呈强酸性,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酸性条件下NO氧化Fe2+生成Fe3+,碱性条件下,Fe2+不能存在,C项不符合题意;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酸性条件下,AlO、CO都不能大量存在,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均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Fe2+的溶液:Na+、SO、NH、Fe(CN)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NH、CH3COO-、SO、Mg2+C.某无色溶液:OH-、K+、ClO-、Ba2+ D.含有大量NO的溶液:K+、I-、NH、H+ 解析:A.含有大量Fe2+的溶液中,Fe2+、Fe(CN)会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H+、CH3COO-会发生反应生成弱酸,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某无色溶液:OH-、K+、ClO-、Ba2+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D.含有大量NO的溶液:NO、I-、H+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答案:C5.(2019·湛江质检)工业上用盐酸酸化的FeCl3溶液腐蚀铜制线路板,分别取腐蚀后的滤液并向其中加入下列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 )A.加入过量CuO:Fe3+、H+、Cu2+、Cl-B.加入过量NaOH溶液: Na+、Fe2+、 OH-、Cl-C.通入过量Cl2: Fe3+、H+、Cu2+、Cl-D.通入过量SO2: Fe3+、H+、Cu2+、SO、Cl-解析:腐蚀后的溶液中含Fe3+、H+、Cu2+、Fe2+、Cl-等离子。A.加入过量CuO,CuO与H+反应生成Cu2+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Fe3+、Cu2+、Cl-,A错误;B.加入过量NaOH溶液,NaOH与Fe3+、H+、Cu2+、Fe2+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Cl-、Na+、OH-,B错误;C.通入过量Cl2,Cl2与Fe2+反应生成Fe3+和Cl-,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Fe3+、H+、Cu2+、Cl-,C正确;D.通入过量SO2,SO2与Fe3+反应生成Fe2+和SO,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H+、Cu2+、SO、Cl-、Fe2+,D错误;答案选C。答案:C6.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 选项离子要求ANa+、NO、Cl-、CH3COO-c(Na+)<c(NO)BFe3+、NO、Cl-滴入KSCN溶液,立即出现红色沉淀CNa+、HCO、Al3+、SO逐滴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DNH、H+、Al3+、SO滴加NaOH浓溶液并加热,一开始没有气体产生解析:根据电荷守恒c(Na+)=c(NO)+c(Cl-)+c(CH3COO-)可知,c(Na+)>c(NO),A错;Fe3+与SCN-发生反应生成红色溶液而不是红色沉淀,B错;Al3+与HCO能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错;加入的NaOH先与H+、Al3+反应,后与NH反应产生氨气,最后与Al(OH)3沉淀反应,D正确。答案:D7.下列离子在未知溶液中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离子检验方法ACO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将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BSO向样品中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CFe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紫色是否褪去DI-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入淀粉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解析:A项,HCO会产生干扰,错误;B项,SO会产生干扰,错误;C项,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Fe2+,如SO等,错误;D项,氯气能把I-氧化成I2,淀粉遇碘变蓝,因此可以检验I-的存在,正确。答案:D8.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84消毒液的水溶液中:Fe2+、Cl-、Ca2+、Na+②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K+、NH、Cl-、S2-③能够与金属Cu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Fe3+、Al3+、SO、K+④pH=2的溶液中:NH、Na+、Cl-、Cu2+⑤无色溶液中:K+、CH3COO-、HCO、MnOA.②③ B.①③ C.①⑤ D.③④解析:①84消毒液的水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离子ClO-,具有还原性的Fe2+易被氧化而不能大量存在;②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含有Fe3+,S2-与Fe3+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③能够与金属Cu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中含有H+和NO,Fe3+、Al3+、SO、K+能够大量共存;④pH=2的溶液显酸性,NH、Na+、Cl-、Cu2+能够大量共存;⑤MnO在溶液中显紫红色,不能在无色溶液中存在。 答案:D9.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几种无机离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解析:原溶液中加入硝酸钡和盐酸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存在SO、SO或Ag+,A项错误;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加入的盐酸引起的,C项错误;加入KSCN溶液得到红色溶液,Fe3+可能是由原溶液中的Fe2+被NO、H+氧化而来的,故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Fe3+,D项错误;因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B项正确。答案:B10.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K+、Mg2+、Al3+、Fe2+、Ba2+、NO、SO、Cl-、I-、HCO,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该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试纸变为红色(2)取少量该溶液,加入Cu片和浓硫酸,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遇空气可以变成红棕色(3)取少量该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4)取(3)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有稳定的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稀硝酸(5)取少量该溶液,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由此判断:(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2)写出实验步骤(2)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进一步确定其他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及对应欲检验离子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要求为无色透明溶液,则Fe2+不能大量存在。步骤(1)pH试纸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HCO不能大量存在;步骤(2)说明有NO,在酸性条件下NO有强氧化性,因此还原性的离子I-就不能大量存在;步骤(3)说明有SO,Ba2+就不能大量存在;步骤(4)不能说明有Cl-,因为步骤(3)中引入了Cl-;步骤(5)说明有Mg2+和Al3+。答案:(1)NO、SO、Mg2+、Al3+ Fe2+、HCO、I-、Ba2+(2)3Cu+8H++2NO3Cu2++2NO↑+4H2O(3)K+的检验可以用焰色反应;Cl-的检验:向溶液中加足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可证明有Cl-存在11.某种溶液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水解),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 阳离子K+ Ba2+ Fe2+ Al3+ Fe3+ Mg2+阴离子OH- HCO CO Cl- NO SO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经分析反应后溶液中阴离子的种类没有变化。(1)溶液中________(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含有HCO或CO,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原溶液中所含的阴离子为______________,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_。(3)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至恒重,得到固体质量为________g。解析: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溶液的阴离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则原溶液中不存在OH-、HCO、CO,一定存在Cl-,又因为产生无色气体,只能是Fe2+与NO、H+反应生成的NO,可确定原溶液中含有Fe2+、NO、Cl-各1 mol,因溶液中有5种离子,溶液中一定还含有1 mol SO,而阳离子只能是Mg2+,且物质的量为1 mol。(3)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Fe2++NO+4H+===3Fe3++NO↑+2H2O。(4)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灼烧生成0.5 mol Fe2O3和1 mol MgO,故固体质量为120 g。答案:(1)一定不 HCO与CO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造成阴离子种类有所变化(2)Cl-、NO、SO Fe2+、Mg2+(3)3Fe2++NO+4H+===3Fe3++NO↑+2H2O (4)12012.(2019·临沂质检)某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Na+、Mg2+、Al3+、Fe3+、NH、CO、SO、NO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设计如下实验:a.取该废水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为黄色;b.另取10 mL该废水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4.66 g白色沉淀;c.另取10 mL该废水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随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沉淀的溶解和损失)。根据上述实验和图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工业废水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写离子符号)。(2)c(NaOH)=________________。(3)NO是否存在?________(填“存在”“不存在”或“不确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实验a知一定含有Na+;由实验b知沉淀一定是硫酸钡,因此一定存在SO,物质的量是4.66 g÷233 g·mol-1=0.02 mol;根据实验c的图象可知开始即产生沉淀,达到最大值后沉淀不变化,这说明还含有铵根,最后沉淀完全消失,所以沉淀一定是氢氧化铝,即一定存在铝离子,不存在镁离子、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氢氧化铝是0.78 g,物质的量是0.01 mol,消耗氢氧化钠是0.03 mol,沉淀铝离子消耗氢氧化钠溶液是30 mL,则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03 mol÷0.03 L=1.0 mol·L-1;与铵根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10 mL,物质的量是0.01 mol,则铵根是0.01 mol。(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工业废水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Mg2+、Fe3+、CO。(3)由题意得,溶液中n(SO)=0.02 mol,n(Al3+)=0.01 mol,n(NH)=0.01 mol,且含有N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NO。答案:(1)Mg2+、Fe3+、CO (2)1.0 mol·L-1(3)存在 由题意得,溶液中n(SO)=0.02 mol,n(Al3+)=0.01 mol,n(NH)=0.01 mol,且含有N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