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2018-2019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大同铁一中高一年级月考----物理
命题人:王勇剑 训练时长:50分钟 训练时间2018.10.16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伽利略是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什么样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由伽利略首先定义的.这种运动指的是( )
A. 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 B. 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
C. 加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 D. 加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
2.某运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6 m/s2,那么在任意1 s内( )
A. 此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6倍
B. 此物体任意1 s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 s末的速度大0.6 m/s
C. 此物体在每1 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0.6 m/s
D. 此物体在任意1 s内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0.6 m/s
3.一辆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 s末开始刹车,经4 s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在做匀变速运动,那么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是( )
A. 1∶4 B. 1∶2 C. 2∶1 D. 4∶1
4.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加速度大小为2 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 s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5.5 m/s B. 5 m/s C. 1 m/s D. 0.5 m/s
5.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 min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 m,第6 min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
A. 0.01 m/s2 B. 0.05 m/s2 C. 36 m/s2 D. 180 m/s2
6.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在40 s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 m
C.火箭经过120 s落回地面 D.火箭经过40 s到达最高点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7.(多选)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B. 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C. 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D. 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8.(多选)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 初速度为5 m/s B.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 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4 m D. 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9.(多选)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其中A、B、C、D、E、F、G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x1、x2、x3、x4、x5、x6分别为AB、BC、CD、DE、EF、FG间的位移,下列可用来计算打D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10.(多选)对于一确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 速度的增加量与时间成正比
C. 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 D. 速度变化率越来越大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16分)
11.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如下图是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________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 cm,x2=7.5 cm,x3=13.5 cm,则小车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__ 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__ m/s,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2.一滑块在水平面上以10 m/s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求:
(1)滑块3 s时的速度; (2)滑块10 s时的速度及位移.
13.子弹用2×10-4s的时间穿过一木板,穿入木板的速度是800 m/s,穿出木板的速度是300 m/s.
(1)子弹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若以1 000 m/s的速度穿入木板,则穿出木板的速度是多少?
1. A2. C3. B4. C5. A6. B
7. BCD8. AC9. BC10. BC
11. 0.1 0.375 0.525 1.5
12. (1)4 m/s (2)0 25 m
13. (1)2.5×106m/s2 (2)300m/s
【解析】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由加速度公式得:a==m/s2=-2.5×106m/s2
故加速度大小为2.5×106m/s2.
(2)由v2-v=2ax解得:x==m=0.11 m
则由v′2-v0′2=2ax,解得:v′==m/s=3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