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物理真题/答案/解析_2020高考物理模拟卷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铜陵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四校联考理综物理试题(Word版)
展开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铜陵一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 综 试 题第I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本卷中实验题除外,物理计算中 )14.A物体从离地面高10m处做自由落体运动, 1s 后B物体从离地面高15m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面物理图像中对A、B的运动状态描述合理的是( ) A B C D1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有两个靠在一起的物体A、B,两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相同,用平行斜面的恒力F向上推物体A使两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且B对A的压力平行于斜面,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减小A的质量,B对A 的压力大小不变.B.只减小B的质量,B对A 的压力大小会增大.C.只减小斜面的倾角,B对A 的压力大小不变.D.只减小两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B对A 的压力会增大.16.如图所示,一小球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悬于O点,现从最低点给小球 一水平向左的初速度,使小球恰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小球 经过A点时,其速度为最高点速度的倍,不计空气阻力,则在A点 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等于( )A.30º B.45º C.60º D.90º17.如图所示,在空间坐标系中存在匀强电场, A、B、C分别是x、y、z轴上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三个点,P为AB连线中点,已知电场线平行 于BC连线,B点电势为3V,C点电势为-3V,则电荷量为2.0×10-6C的带正电粒子从O点运动到P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 )A.6.0×10-6 J B.-3.0×10-6 JC.-2.0×10-6 J D.1.5×10-6 J18.质量相同的A、B两物体分开放在同一水平面上,都受到大小相同的水平力F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位移x,撤去A物体的水平力F;经过位移2x,撤去B物体的水平力F。最后两物体停下时的总位移相等都为5x,则A、B两物体( )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2∶1B.在匀加速运动阶段,合外力做功之比为4∶3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1∶1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水平力F的平均功率之比为∶19.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BCD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底边BC长 3.6m,B点到O点距离为6.4m,从O点正上方离地面高为5m的A点 以v0初速度平抛一小球,则下面对小球平抛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v0=6.4m/s,小球恰好落在B点B.v0=10.0m/s,小球恰好落在C点 C.小球在空中平抛运动时间最短为0.8sD.v0>10.0m/s,小球不可能落在三角形BCD上20.如图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质量相同,且大于C的质量,则( )A.A所需向心力最大B.从图中位置开始A一定先与B相距最近C.B、C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D.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21.如图所示,虚线a、b、c、d、是电场中的一组平行等差等势面,实线是一带负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M、N、P、Q分别为运动轨迹与等势面的交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变速运动B.图中a处电势最高C.粒子经过Q点动能大于P点动能 D.粒子运动经过M、N、P、Q的时间间隔相等第II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6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 )A.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B.两根绳必须等长C.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D.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23、(9分)如图所示为某中学物理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测定当地重力 加速度的实验装置,他们的主要操作如下:①安装实验器材,调节试管夹(小铁球)、光电门和纸杯在同一竖 直线上;②打开试管夹,由静止释放小铁球,用光电计时器记录小铁球在两个光电门间的运动时间t,并用刻度尺(图上未画出)测量出 两个光电门之间的高度h,计算出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的平均 速度v;③固定光电门B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A的高度,重复②的操 作.测出多组(h,t),计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v;④画出v-t图像请根据实验,回答如下问题:(1)设小铁球到达光电门B时的速度为v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为 。(用vB、g和t表示)(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h/cmt/sv/m•s-1110.00.0283.57220.00.0593.39330.00.0923.26440.00.1313.05550.00.1762.84660.00.2352.55 请在答题卡中的坐标纸上画出v-t图像。 (3)根据v-t图像,可以求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 m/s2,试管夹到光电门B的距离约为 cm。(以上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12分)如图所示,空间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场强大小为E, 在电场中用一根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轻丝线吊着一电荷量为q的小球, 小球保持静止时丝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现突然将该电场方向改变为竖直向下且大小不变,不考虑因电场的改变而带来的其他影响,求: (1)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 (2)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对丝线的拉力。 25.(20分)如图所示是倾角θ=37º的固定光滑斜面,两端有垂直于斜面的固定挡板P、Q,PQ距离L=2m,质量M=1.0kg的木块A(可看成质点)放在质量m=0.5kg 的长d=0.8m的木板B上并一起停靠在挡板P处,A木块与斜面顶端的电动机间用平行于斜面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现给木块A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同时开动电动机保证木块A一直以初速度v0=1.6m/s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块A的下表面与木板B间动摩擦因数μ1=0.5,经过时间t,当B板右端到达Q处时刻,立刻关闭电动机,同时锁定A、B物体此时的位置。然后将A物体上下面翻转,使得A原来的上表面与木板B接触,已知翻转后的A、B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变为μ2=0.25,且连接A与电动机的绳子仍与斜面平行。现在给A向下的初速度v1=2m/s,同时释放木板B,并开动电动机保证A木块一直以v1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木板B与挡板P接触时关闭电动机并锁定A、B位置。求:(1)B木板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2)A、B沿斜面上升过程所经历的时间t;(3)A、B沿斜面向下开始运动到木板B左端与P接触 时,这段过程中A、B间摩擦产生的热量。 (二)选考题: 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钢笔在答题卡上把选题目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6分)下列关于热现象和热现象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B.气体如果失去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存在斥力的缘故C.随着制冷技术的不断发展,不远的将来可以使温度降低到-274℃D.热机中燃气的热能不可能全部变成机械能 (2)(9分)清晨,湖中荷叶上有一滴约为0.1cm3的水珠,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水的摩尔质量M=1.8×10-2kg/mol,试估算:①这滴水珠中约含有多少水分子;②一个水分子的直径多大.(以上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4. [物理——选修3-4](15分)(1)(6分)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实线为t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2=0.25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的周期大于0.25s,则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和方向可能是: A.2m/s,向左 B.2m/s,向右 C.6m/s,向左 D.6m/s,向右 (2)(9分)单色光束射到折射率n=1.414的透明球表面,光束在过球心的平面内,入射角i=45°。经折射进入球内,又经内表面反射一次,再经球面折射后射出的光线,如图示。(图中已画出入射光和出射光). ①在图中画出光线在球内的路径和方向。 ②求入射光和出射光之间的夹角α; ③如果入射的是一束白光,问那种颜色光的α角最大?哪种颜 色的光α角最小35.[物理—选修3-5](15分)(1)(6分)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 C.一群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核外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2)(9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直导轨上,静止着三个大小相同小球A、B、C,质量分别为mA=mC=1.0kg,mB=2.0kg,现让A球以v0=3m/s的速度向着B球运动,A、B两球碰撞后粘合在一起,两球继续向右运动并跟C球碰撞,C球的最终动量是系统总动量的,求A、B、C球最终的速度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