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6018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6018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6018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优秀教案(全册)
-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教案 - 人教版七下 教案 10 次下载
- 第六章 实数 教案 - 人教版七下 教案 7 次下载
-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案 - 人教版七下 教案 8 次下载
-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案 - 人教版七下 教案 7 次下载
-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 教案 - 人教版七下 教案 8 次下载
数学人教版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与测试获奖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与测试获奖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授新课,例题讲解,方法探究,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
7.1.1 有序数对
1.理解有序数对的应用意义,了解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
有序数对及平面内确定点的方法.
难点
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的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以下几个情景,并请同学们思考共同之处.
1.一位居民打电话给供电部门“卫星路第8根电线杆的路灯坏了”,维修人员很快修好了路灯.
2.地质部门在某地埋下一个标志桩,上面写着“北纬44.2°,东经125.7°”.
3.某人买了一张6排3号的电影票,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分析以上情景,他们都利用哪些数据找到位置的?
师: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数据表示位置的例子吗?
学生回答,由教师指导分析.
二、讲授新课
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数对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教师反复强调:明确数对表示的含义和格式.
三、例题讲解
【例】 如图,点A表示3街与5大道的十字路口,点B表示5街与3大道的十字路口,如果用(3,5)→(4,5)→(5,5)→(5,4)→(5,3)表示由A到B的一条路径,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写出由A到B的其他几条路径吗?
分析:寻找规律,确定路线.
图中确定点用前一个数表示街,后一个数表示
大道.
解:其他的路径可以是:
(3,5)→(4,5)→(4,4)→(5,4)→(5,3);
(3,5)→(4,5)→(4,4)→(4,3)→(5,3);
(3,5)→(3,4)→(4,4)→(5,4)→(5,3);
(3,5)→(3,4)→(4,4)→(4,3)→(5,3);
(3,5)→(3,4)→(3,3)→(4,3)→(5,3).
根据所学的知识,请同学们思考自己在班级里的位置,应该怎样表示?
四、方法探究
常见的确定平面上的点的位置常用的方法:
1.以某一点为原点(0,0),将平面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的方格,利用点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来确定点的位置.
2.以某一点为观测点,用方位角、目标到这个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来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
如图,以灯塔A为观测点,小岛B在灯塔A北偏东45°、距灯塔3 km处.
五、课堂小结
为什么要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没有顺序可以吗?总结几种常用的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本节课板书的内容比较少,板书有序数对和实际举例的有序数对,目的是突出“有序数对”的概念,让学生从感官上得以完善,建立简单的坐标系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同时为下节课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好基础.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1.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的坐标的意义,会用坐标表示点,能根据点的坐标画出点的位置.
2.渗透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的坐标.
难点
正确画坐标和找对应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启发学生,在地图上我们要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需要借助经线和纬线,这两条线从局部上可以看成是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有刻度、有方向的直线,进而抽象成数轴.而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的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如同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平面内任何一个点的位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观察体验,探索结论
给出严格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画法以及象限的规定.
凝聚学生注意力,强调由点的位置如何确定点的坐标以及坐标的表示形式.
探索活动(1)
将任意点A放入直角坐标系中,由其所处的位置让学生确定点的坐标.
教师提出问题:
1.点在各个象限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2.坐标轴上的点有什么特点?
3.坐标轴上的点属于第几象限呢?
探索活动(2)
由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由学生自己根据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亲自动手,独立操作完成,师生共同进行归纳总结.
同时,针对本节课的易错点,即点的坐标的表示形式,设计了顺口溜形式,作为本节课阶段性小结:“平面直角坐标系,两条数轴来唱戏.一个点,两个数,先横后纵再括号,最后隔开用逗号.”
探索活动(3)
在全班展开互动游戏来深化本节课的教学.以班里某个同学为坐标原点,建立全班范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问题:1.你的象限以及你的坐标是多少?
2.在x、y轴的同学,你们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3.横坐标为2的同学起立,你们所在的直线和y 轴上的同学有什么位置关系?纵坐标为-1的同学起立,你们所在的直线和x轴上的同学有什么位置关系?
4.你的坐标和你到x轴、y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三、讲授新课
1.定义: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如上活动(1)图)
注:(1)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一般情况下,横轴和纵轴的单位长度取一致.
(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a.两条数轴 b.互相垂直 c.公共原点
2.点的坐标:
对于平面内任一点M,分别作垂直于x轴、垂直于y轴的垂线,设垂足分别为x、y,则x叫做点M的横坐标、y叫做点M的纵坐标,有序数对(x,y)叫做点M的坐标.
3.(1)各象限符号的确定:
点在第一象限 P(a,b)
a>0,b>0 符号特征(+,+)
点在第二象限 P(a,b)
a0 符号特征(-,+)
点在第三象限 P(a,b)
a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1.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要点梳理,典型例题,随堂演练1,随堂演练2,随堂演练3,巩固练习A组,提高练习B组,思路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7.1.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及反思,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1.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讲授,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复习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