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河北省邯郸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化学(解析版)
展开
河北省邯郸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石灰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B. 熟石灰、铁粉常用于食品干燥剂
C. 维生素C因具有酸性,可作食品抗氧化剂
D. 银器久置后表面变暗,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作食品干燥剂,没有还原性,不能作食品抗氧化剂,A错误;
B.铁粉没有吸收水,不能作干燥剂,它具有还原性,做抗氧化剂,B错误;
C.维生素C可以与氧气反应,消耗了食品袋内的氧气,可作食品抗氧化剂,体现了维生素C的还原性,C错误;
D. 银属于不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性质较稳定,不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反应,但长期接触空气中的微量H2S气体后,则会与之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银,故导致银器表面变暗,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2. 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许多胶体能进行电泳是因为这些胶体带电
B. 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
C. 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
D.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胶体本身不带电,胶粒带电,错误。B.物质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的运动,胶体粒子一直在作无规则的运动,也能发生布朗运动,错误。C.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正确。D.饱和氯化铁溶液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是胶体,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体积等相关知识。
3.下列各组离子在选项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溶液:、、、
B. 酸性溶液:、、、
C.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
D. 碱性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选项,Cu2+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A错误;
B选项,H+与S2-、Fe3+与S2-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选项,遇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这些离子之间不反应,也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
D选项,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C。
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C. 镁铝合金、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混合物
D. 纯碱、熟石灰、醋酸、食盐水均为电解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 Na2O、MgO属于碱性氧化物, Al2O3是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
B.根据酸分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故B错误;
C. 镁铝合金、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由不同物质组成,为混合物,故C正确;
D. 纯碱、熟石灰、醋酸在水溶液或是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但是食盐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NaCl
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的盐酸并加热
溶液
加入过量Fe粉,过滤
HCl
通过盛溶液洗气瓶,再通过盛洗气瓶
自来水
植物油
蒸馏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KCl,引入新杂质KCl及过量的碳酸钾,应选碳酸钠,故错误;
②Fe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Cu,则反应后过滤可除杂,故正确;
③HCl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二氧化碳,应选饱和食盐水,故错误;
④自来水与植物油混合分层,可分液分离,不能利用蒸馏,故错误;因此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6.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 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作还原剂
D. 失电子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还原剂,反应中被还原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项、单质间的转化过程中若没有化合价的变化,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金刚石与石墨的转化,没有化合价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故B错误;
C项、金属单质中金属元素为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作还原剂,故C正确;
D项、失电子的物质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C。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H)2+2H+=Cu2++2H2O
B.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C.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2++SO42- =BaSO4↓
D. 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O+2H+=Cu2++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铜溶于稀硫酸,离子方程式:Cu(OH)2+2H+═Cu2++2H2O,故A正确;
B.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H+=Fe2++H2↑,故B错误;
C.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故C正确;
D.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uO+2H+═Cu2++H2O,故D正确。
故选B。
8.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Ag+
C.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原溶液一定有Ca2+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选项,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离子可能为HCO3-,故A错误;
B选项,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BaSO4,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g+或Ba2+,故B错误;
C选项,向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则排除Ag+离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SO42-,故C正确;
D选项,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钙,也可能为碳酸钡,则原溶液可能含有Ba2+或Ca2+,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9.R2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成MnO,若反应中R2O变为RO,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 ( )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价→+7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锰离子作还原剂;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R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R2O8n-作氧化剂,即R2O8n-与M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根据各元素的原子守恒写出并配平该方程式为8H2O+5R2O8n-+2Mn2+=2MnO4-+10RO42-+16H+,根据电荷守恒得-5n+2×2=-1×2+(-2×10)+1×16,n=2,故选:B。
10.已知氯酸钠(NaCl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3+6HCl===NaCl+3Cl2↑+3H2O,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
A. 6∶1 B. 5∶1 C. 3∶1 D. 2∶1
【答案】B
【解析】
【详解】NaClO3+6HCl=NaCl+3Cl2↑+3H2O中,氯酸钠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盐酸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氧化剂为NaClO3,由此得到还原产物为1mol,还原剂为HCl,HCl被氧化,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产物为5mol,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5:1。
答案选B。
11.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
A. 2NaW+Z2===2NaZ+W2 B. 2NaX+Z2===2NaZ+X2
C. 2NaW+Y2===2NaY+W2 D. 2NaZ+X2===2NaX+Z2
【答案】B
【解析】A、该反应中,氧化性Z2>W2,与已知不符合,所以不能发生,选项A不选;B、该反应中,氧化性Z2>X2,与已知符合,所以能发生,选项B选;C、该反应中氧化性Y2>W2,与已知不相符,所以不能发生,选项C不选;D、该反应中氧化性X2>Z2,与已知不符合,所以不能发生,选项D不选。答案选B。
12.将气体与足量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氧化性
B. 能将氧化成
C. 每有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D. 若 L 标准状况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由①可知,Fe3+作氧化剂,则氧化性为Fe3+>SO2,由②可知,Cr2O72-作氧化剂,Fe3+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为Cr2O72->Fe3+,氧化性,故A正确;
B. 因氧化性为Cr2O72-> SO2, 则能将氧化成,故B正确;
C. 每有参加反应,转移电子为1mol2(6-3)=6mol,即转移电子的数目为,故C正确;
D. 若 L 标准状况参加反应,n(SO2)==0.3mol,由上述两个反应可知,存在3 SO2~ Cr2O72-,则最终消耗0.1molK2Cr2O7,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13.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KClO3 + H2C2O4 + H2SO4 =2ClO2↑ + K2SO4 + 2CO2↑ + 2H2O( )
A. KClO3在反应中是还原剂
B. 1molKClO3参加反应,能得到44.8L气体
C. 在反应中H2C2O4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D. 1molKClO3参加反应有1mol电子转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因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为+4价,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KClO3在反应中是氧化剂,A错误;
B. 反应中有1molKClO3参加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和1molClO2,则在标准状况下能得到44.8L气体,其它条件不一定为44.8L,B错误;
C. 因C元素的化合价由+3升高到+4价,失去电子,则H2C2O4在反应中作还原剂,C错误;
D.Cl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为+4价,则1molKClO3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mol×(5-4)=1mol,D正确;
答案选D。
14.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23 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
B. 0.5 mol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
C. 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L水中
D. 用量筒量取20 mL 0.500 0 mol·L-1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配制成0.1000mol·L-1H2SO4溶液(忽略体积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23g NO2 为0.5mol,则含有 NA 个氧原子,A项正确;
B.没有指明标准状况,B错误;
C.配制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而应该是溶于少量水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体积,C错误;
D.因体积不具有加和性,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00mL,则加水80 mL不能配制成0.1000 mol⋅L−1H2SO4溶液,故D错误。
答案选A。
15.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 < Mr(Y)= 0.5M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
B. 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
C. 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mol
D. 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gY气体和1gZ气体,则其压强比为2:1
【答案】B
【解析】
【详解】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 < Mr(Y)= 0.5Mr(Z),即Mr(X) < Mr(Y) < Mr(Z);
A选项,根据,分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Z,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无法判断,故A错误;
B选项,根据密度,气体处在相同的条件下,则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三种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故B正确;
C选项,气体的物质的量,Vm和气体的状态有关,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
Vm不一定等于22.4 L/mol,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不一定均为0.1 mol,故C错误;
D选项,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gY气体和1gZ气体,Mr(Y)= 0.5Mr(Z),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1,同温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Y、Z气体所承受的压强比为4:1,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6.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1、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4,则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5 B. 11:3 C. 5:1 D. 3:1
【答案】A
【解析】
【分析】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1、NaClO、NaClO3的混合液;氯气生成NaClO、NaClO3过程为被氧化过程,根据题意可以假设且两种离子的量分别为1mol和4mol,这样既可以计算出被氧化的氯元素的量,也能计算出失电子总量;氯气生成NaC1为被还原过程,根据同一个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计算出被还原的氯元素的量,然后计算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
【详解】氯气生成ClO-与ClO3-是被氧化的过程,化合价分别由0价升高为+1价和+5价,ClO-与 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4,则可设ClO-为1mol,ClO3-为4mol,被氧化的Cl共为5mol,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1×(1-0)+4×(5-0)=21mol,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氯气生成NaC1是被还原的过程,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则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也应为21mol,则被还原的Cl的物质的量为21mol,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5,A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A。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1.0分)
17.利用分类法研究化学物质可系统、全面认识物质的性质。
Ⅰ.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①MgO、Na2O、CO2、CuO
②HCl、H2O、H2SO4、HNO3
③NaOH、Na2CO3、KOH、Cu(OH)2
(1)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这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NaHCO3,该反应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写出Na2CO3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HCO3-与H+、OH-在溶液都不能大量共存,试用离子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
Ⅱ.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液态HCl
③CaCO3固体 ④熔融KCl ⑤蔗糖 ⑥铜 ⑦CO2 ⑧H2SO4 ⑨KOH固体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3)以上物质中,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1). CO2 (2). H2O (3). Na2CO3 (4). 不是 (5). CO32-+2H+==H2O+CO2↑ (6). HCO3-+H+==CO2↑+H2O、HCO3-+OH-==CO32-+H2O (7). ④⑥ (8). ①②③④⑧⑨ (9). ⑤⑦ (10). ①②④⑦⑧⑨
【解析】
【详解】(1)①中CO2是非金属氧化物,其他都是金属氧化物;②中H2O不是酸,其他都是酸;③中Na2CO3是盐,其他都是碱。答案:CO2 H2O Na2CO3;
(2)化学反应为: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中元素没有价态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不是;
(3)Na2CO3是可溶性盐,硫酸是强酸,离子反应均能拆,所以Na2CO3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32-+2H+==H2O+CO2↑
(4)HCO3-是弱酸的酸式酸根,能与H+、OH-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HCO3-+OH-=CO32-+H2O。答案:HCO3-+H+=CO2↑+H2O、HCO3-+OH-=CO32-+H2O。
Ⅱ.(1) 能导电的物质是金属材料、半导体和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的电解质,因此以上物质中熔融KCl、铜能导电,故答案:④⑥。
(2)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以上物质中①NaCl、②液态HCl晶体、③CaCO3、④熔融KCl固体、⑧H2SO4、⑨KOH固体属于电解质;⑤蔗糖、⑦CO2属于非电解质;答案:①②③④⑧⑨ ; ⑤⑦。
(3)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才能到导电,以上物质中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④熔融KCl、⑦CO2、⑧H2SO4、⑨KOH固体溶于水后都能导电;答案:①②④⑦⑧⑨。
18.氯气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1)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有较强的_________(填氧化、还原)性,所以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请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NaOH溶液生产消毒剂NaCl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黄色气体ClO2可用于污水杀菌和饮用水净化。
①KClO3与SO2在强酸性溶液中反应可制得ClO2,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lO2可将废水中的Mn2+转化为MnO2而除去,本身还原为Cl-,该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3)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可以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在图示的转化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__________。该图示的总反应为_______
【答案】(1). +1 (2). 氧化 (3). Cl2+2OH—=Cl—+ClO—+H2O (4). 2ClO3—+SO2=ClO2+SO42— (5). 2:5 (6). Cu、H、Cl (7). 2H2S+O2=2S↓+2H2O
【解析】
【分析】(1)NaClO中Na元素是+1价,O元素是-2价,结合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计算Cl元素的化合价;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2)①KClO3与SO2在强酸性溶液中反应可制得ClO2,同时应生成硫酸钾;
②可从电子得失守恒的角度计算,也可通过离子方程式计算;
(3)结合图示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并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再结合守恒法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详解】(1)NaClO中Na元素是+1价,O元素是-2价,有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
(2)①KClO3与SO2在强酸性溶液中反应可制得ClO2,同时应生成硫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SO2=2ClO2+SO42-;
②ClO2可将废水中的Mn2+转化为MnO2而除去,本身还原为Cl-,反应中ClO2为氧化剂,Cl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1价,Mn2+为还原剂,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3)据图中各元素化合价知,Cu元素化合价都是+2价、H元素化合价都是+1价、Cl元素化合价都是-1价,所以化合价不变的是Cu、H、Cl元素;图示反应物为H2S和O2,生成物为S和H2O,Fe2+和Cu2+起催化作用,发生的总反应为2H2S+O22S↓+2H2O。
19.⑴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V L,将它分成两等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消耗a mol H2SO4;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消耗b mol AgNO3使Cl-完全沉淀。原混合溶液中的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⑵下列微粒:①S ②SO32- ③ Fe2+ ④Al3+ ⑤Na ⑥HCl ⑦Na2O2在化学反应中只能被氧化的是______填序号,只能表现出氧化性的是______填序号。
⑶一定条件下, 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⑷在一定条件下,实验室分别以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钠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四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
⑸自来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为了降低自来水中NO3-的浓度,某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Al粉还原NO3-,产物是N2发生的反应可表示如下,请完成方程式的配平。____Al + ____NO3-+ ________ == ____AlO2- + ____N2↑ +____ H2O,
⑹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
①该反应氧化产物是______。
②若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计量数分别是6和3,请在下边的化学式上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KMnO4 + KI + H2SO4→______。
【答案】(1). (2). ⑤ (3). ④ (4). 1.5 (5). 1:2:2:1 (6). 10 (7). 6 (8). 4OH- (9). 10 (10). 3 (11). 2 (12). I2、KIO3 (13).
【解析】
【详解】⑴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V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消耗a mol 硫酸,则:SO42- + Ba2+ == BaSO4↓
n(BaCl2) = a mol
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b mol AgNO3,则:
Ag+ + Cl- == AgCl↓
n(Cl-) = b mol
n(KCl) = b mol – a mol×2 = (b – 2a) mol
故答案为:;
⑵①硫单质是0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亚硫酸根,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③亚铁离子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④铝离子处于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
⑤钠单质处于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
⑥HCl中氢处于最高价,氯处于最低价,因此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⑦过氧化钠处于中间价态,因此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在化学反应中只能被氧化的是⑤,只能表现出氧化性的是④,故答案为⑤;④;
⑶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溶液中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反应中Cr的价态升高了3价,pb的化合价降低2价,根据电子守恒,所以与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1.5 mol,故答案为:1.5;
⑷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氧气,反应过程中O由-2价转化为0价,如生成1 mol氧气,需转移4mol电子,而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钠制氧气,O则由-1价转化为0价,如生成1 mol氧气,需转移2 mol电子,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四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2:2:1,故答案为:1:2:2:1;
⑸反应中Al→AlO2-,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3价,共升高3价,NO3-→N2,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共降低10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30,故Al的系数为10,N2系数为3,由氮元素守恒可知系数为6,由Al元素守恒可知系数为10,由电荷守恒可知系数为,由H元素守恒可知系数为,故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为:
10Al + 6 NO3-+ 4OH- == AlO2- + 3 N2↑ + 2 H2O,故答案为:10;6;4OH-;10;3;2;
⑹①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I元素化合价由-1价分别变化为0价、+5价,则I2、KIO3为氧化产物,故答案为:I2、KIO3;
②若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计量数分别是6和3,则I元素失去电子的数目为
2×6(1-0)+3×[5-(-1)]=30,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20.甲溶液可能含有K+、Ca2+、NH4+、Cu2+、NO3-、Cl-、SO42-、CO32-八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为确定甲溶液的组成,将其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L。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6 mol/L的BaCl2溶液500mL,恰好可以与溶液中的离子完全反应,过滤得66.3g沉淀及滤液。
③向上述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一定量的沉淀X。
④向上述滤液中加入1 mol/L AgNO3溶液650 mL,恰好可完全反应,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的离子符号表示:
⑴上述实验③中得到沉淀X的质量为______;生成沉淀X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⑵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⑶甲溶液一定存在的离子中,物质的量最大的离子是______;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是______,此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其物质的量为______。
【答案】(1). 10g (2). (3). 、 (4). (5). (6). (7).
【解析】
【分析】通过①得出铵根离子物质的量,
通过②分析得出碳酸根和硫酸根的物质的量,
通过③及离子共存分体得出不含离子,
通过④分析含有的微粒及物质的量。
【详解】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L,应生成NH3,则一定含有NH4+,且;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6 mol/L的BaCl2溶液500mL,恰好可以与溶液中的离子完全反应,过滤得66.3g沉淀及滤液,沉淀可能为BaSO4或BaCO3或二者都有,
如为BaSO4,则,
如为BaCO3,,
则说明甲中含有SO42-、CO32-,设分别为x mol、y mol,
则,x = 0.2 ,y = 0.1;
③向上述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一定量的沉淀X,则说明含有CO32-,则一定不存在Ca2+、Cu2+;
④向上述滤液中加入1 mol/LAgNO3溶液650mL,恰好可完全反应,可知滤液中,而②加入,
则说明甲中含有Cl-,且,
如不含NO3-,则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含有K+,由,
则,
因分成两份,则甲含有0.4 mol NH4+、0.9 mol K+、0.4 mol SO42-、0.2 mol CO32-、0.1mol Cl-,如含有NO3-,则K+大于0.9 mol,
⑴上述实验③中得到沉淀X为碳酸钙,质量为0.1 mol × 100 g/mol=10g,生成沉淀X的离子方程式为Ca2+ + 2OH- + CO2== CaCO3↓ + H2O,故答案为:10g;Ca2+ + 2OH- + CO2== CaCO3↓ + H2O;
⑵由以上分析可知一定不存在Ca2+、Cu2+,不能确定否含有NO3-,
故答案为:Ca2+、Cu2+;NO3-;
⑶甲含有0.4 mol NH4+、0.9 mol K+、0.4 mol SO42-、0.2 mol CO32-、0.1mol Cl-,如含有NO3-,则K+大于0.9 mol,则物质的量最大的离子是K+;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是Cl-,此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其物质的量为0.1 mol,故答案为:K+;Cl-;0.1 mol。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21.Ⅰ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实验室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
(1)操作②能否改为加硝酸钡溶液,______(填“能”或“否”)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42- 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
步骤1 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2 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 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
步骤3 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1中,分离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编号)
①漏斗 ②分液漏斗 ③烧杯 ④广口瓶 ⑤铁架台 ⑥玻璃棒 ⑦酒精灯
(2)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滤。
(3)实验室欲用18mol/L H2SO4来配制240mL 3mol/L H2SO4溶液,需要量取________mL浓硫酸,实验时,下列操作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b.未冷却至室温直接转移至容量瓶中
c.加水时超过刻度线后又倒出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答案】(1). 否 (2). 改用Ba(NO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 (3).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溶液不变浑浊,则已除尽 (4). 除去滤液中溶解的CO2和多余的盐酸 (5). ①③⑥ (6). 蒸发浓缩 (7). 降温结晶 (8). 41.7 (9). c d
【解析】
【分析】Ⅰ(1) 操作②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得不到纯的氯化钠;
(2) 用氯化钡溶液来判断SO42- 是否已除尽;
(3)操作④进行加热煮沸,可以除去滤液中溶解的CO2和多余的盐酸;
Ⅱ(1)根据过滤操作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选用所需的仪器;
(2)由溶液制晶体时,要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步骤;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计算出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根据c=n/V进行分析,凡是引起n偏小或V偏大,所测定的结果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详解】Ⅰ(1)本实验的目的最终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因此操作②中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得不到纯的氯化钠,因此不能用Ba(NO3)2溶液代替BaCl2溶液;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否,改用Ba(NO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
(2) 操作②,加入氯化钡溶液,目的是除去硫酸根离子,因此判断SO42- 已除尽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溶液不变浑浊,则已除尽;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溶液不变浑浊,则已除尽。
(3)滤液中剩余的碳酸钠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因此操作④进行的加热煮沸,其目的是除去滤液中溶解的CO2和多余的盐酸;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除去滤液中溶解的CO2和多余的盐酸。
Ⅱ(1)进行过滤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①漏斗,③烧杯,⑥玻璃棒;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①③⑥。
(2)由溶液制晶体时,要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步骤;本题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加热浓缩、降温结晶和过滤;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蒸发浓缩 ;降温结晶。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规律,实验室没有240mL容量瓶,只能选用250mL容量瓶,因此18×V(浓H2SO4)=250×3, V(H2SO4)=41.7mL;实验时,下列操作会造成偏低的是:
a.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不影响溶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对无影响,不选;
b.未冷却至室温直接转移至容量瓶中,等溶液冷却到室温后,溶液的体积会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不选;
c.加水时超过刻度线后又倒出,造成溶质的量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可选;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造成溶液的体积偏高,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可选;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41.7 ,cd。
河北省邯郸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石灰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B. 熟石灰、铁粉常用于食品干燥剂
C. 维生素C因具有酸性,可作食品抗氧化剂
D. 银器久置后表面变暗,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作食品干燥剂,没有还原性,不能作食品抗氧化剂,A错误;
B.铁粉没有吸收水,不能作干燥剂,它具有还原性,做抗氧化剂,B错误;
C.维生素C可以与氧气反应,消耗了食品袋内的氧气,可作食品抗氧化剂,体现了维生素C的还原性,C错误;
D. 银属于不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性质较稳定,不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反应,但长期接触空气中的微量H2S气体后,则会与之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银,故导致银器表面变暗,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2. 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许多胶体能进行电泳是因为这些胶体带电
B. 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
C. 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
D.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胶体本身不带电,胶粒带电,错误。B.物质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的运动,胶体粒子一直在作无规则的运动,也能发生布朗运动,错误。C.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正确。D.饱和氯化铁溶液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是胶体,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体积等相关知识。
3.下列各组离子在选项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溶液:、、、
B. 酸性溶液:、、、
C.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
D. 碱性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选项,Cu2+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A错误;
B选项,H+与S2-、Fe3+与S2-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选项,遇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这些离子之间不反应,也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
D选项,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C。
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C. 镁铝合金、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混合物
D. 纯碱、熟石灰、醋酸、食盐水均为电解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 Na2O、MgO属于碱性氧化物, Al2O3是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
B.根据酸分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故B错误;
C. 镁铝合金、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由不同物质组成,为混合物,故C正确;
D. 纯碱、熟石灰、醋酸在水溶液或是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但是食盐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NaCl
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的盐酸并加热
溶液
加入过量Fe粉,过滤
HCl
通过盛溶液洗气瓶,再通过盛洗气瓶
自来水
植物油
蒸馏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KCl,引入新杂质KCl及过量的碳酸钾,应选碳酸钠,故错误;
②Fe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Cu,则反应后过滤可除杂,故正确;
③HCl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二氧化碳,应选饱和食盐水,故错误;
④自来水与植物油混合分层,可分液分离,不能利用蒸馏,故错误;因此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6.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 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作还原剂
D. 失电子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还原剂,反应中被还原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项、单质间的转化过程中若没有化合价的变化,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金刚石与石墨的转化,没有化合价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故B错误;
C项、金属单质中金属元素为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作还原剂,故C正确;
D项、失电子的物质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C。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H)2+2H+=Cu2++2H2O
B.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C.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2++SO42- =BaSO4↓
D. 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O+2H+=Cu2++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铜溶于稀硫酸,离子方程式:Cu(OH)2+2H+═Cu2++2H2O,故A正确;
B.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H+=Fe2++H2↑,故B错误;
C.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故C正确;
D.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uO+2H+═Cu2++H2O,故D正确。
故选B。
8.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Ag+
C.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原溶液一定有Ca2+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选项,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离子可能为HCO3-,故A错误;
B选项,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BaSO4,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g+或Ba2+,故B错误;
C选项,向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则排除Ag+离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SO42-,故C正确;
D选项,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钙,也可能为碳酸钡,则原溶液可能含有Ba2+或Ca2+,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9.R2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成MnO,若反应中R2O变为RO,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 ( )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价→+7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锰离子作还原剂;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R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R2O8n-作氧化剂,即R2O8n-与M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根据各元素的原子守恒写出并配平该方程式为8H2O+5R2O8n-+2Mn2+=2MnO4-+10RO42-+16H+,根据电荷守恒得-5n+2×2=-1×2+(-2×10)+1×16,n=2,故选:B。
10.已知氯酸钠(NaCl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3+6HCl===NaCl+3Cl2↑+3H2O,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
A. 6∶1 B. 5∶1 C. 3∶1 D. 2∶1
【答案】B
【解析】
【详解】NaClO3+6HCl=NaCl+3Cl2↑+3H2O中,氯酸钠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盐酸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氧化剂为NaClO3,由此得到还原产物为1mol,还原剂为HCl,HCl被氧化,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产物为5mol,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5:1。
答案选B。
11.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
A. 2NaW+Z2===2NaZ+W2 B. 2NaX+Z2===2NaZ+X2
C. 2NaW+Y2===2NaY+W2 D. 2NaZ+X2===2NaX+Z2
【答案】B
【解析】A、该反应中,氧化性Z2>W2,与已知不符合,所以不能发生,选项A不选;B、该反应中,氧化性Z2>X2,与已知符合,所以能发生,选项B选;C、该反应中氧化性Y2>W2,与已知不相符,所以不能发生,选项C不选;D、该反应中氧化性X2>Z2,与已知不符合,所以不能发生,选项D不选。答案选B。
12.将气体与足量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氧化性
B. 能将氧化成
C. 每有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D. 若 L 标准状况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由①可知,Fe3+作氧化剂,则氧化性为Fe3+>SO2,由②可知,Cr2O72-作氧化剂,Fe3+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为Cr2O72->Fe3+,氧化性,故A正确;
B. 因氧化性为Cr2O72-> SO2, 则能将氧化成,故B正确;
C. 每有参加反应,转移电子为1mol2(6-3)=6mol,即转移电子的数目为,故C正确;
D. 若 L 标准状况参加反应,n(SO2)==0.3mol,由上述两个反应可知,存在3 SO2~ Cr2O72-,则最终消耗0.1molK2Cr2O7,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13.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KClO3 + H2C2O4 + H2SO4 =2ClO2↑ + K2SO4 + 2CO2↑ + 2H2O( )
A. KClO3在反应中是还原剂
B. 1molKClO3参加反应,能得到44.8L气体
C. 在反应中H2C2O4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D. 1molKClO3参加反应有1mol电子转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因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为+4价,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KClO3在反应中是氧化剂,A错误;
B. 反应中有1molKClO3参加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和1molClO2,则在标准状况下能得到44.8L气体,其它条件不一定为44.8L,B错误;
C. 因C元素的化合价由+3升高到+4价,失去电子,则H2C2O4在反应中作还原剂,C错误;
D.Cl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为+4价,则1molKClO3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mol×(5-4)=1mol,D正确;
答案选D。
14.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23 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
B. 0.5 mol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
C. 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L水中
D. 用量筒量取20 mL 0.500 0 mol·L-1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配制成0.1000mol·L-1H2SO4溶液(忽略体积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23g NO2 为0.5mol,则含有 NA 个氧原子,A项正确;
B.没有指明标准状况,B错误;
C.配制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而应该是溶于少量水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体积,C错误;
D.因体积不具有加和性,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00mL,则加水80 mL不能配制成0.1000 mol⋅L−1H2SO4溶液,故D错误。
答案选A。
15.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 < Mr(Y)= 0.5M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
B. 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
C. 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mol
D. 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gY气体和1gZ气体,则其压强比为2:1
【答案】B
【解析】
【详解】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 < Mr(Y)= 0.5Mr(Z),即Mr(X) < Mr(Y) < Mr(Z);
A选项,根据,分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Z,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无法判断,故A错误;
B选项,根据密度,气体处在相同的条件下,则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三种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故B正确;
C选项,气体的物质的量,Vm和气体的状态有关,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
Vm不一定等于22.4 L/mol,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不一定均为0.1 mol,故C错误;
D选项,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gY气体和1gZ气体,Mr(Y)= 0.5Mr(Z),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1,同温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Y、Z气体所承受的压强比为4:1,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6.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1、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4,则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5 B. 11:3 C. 5:1 D. 3:1
【答案】A
【解析】
【分析】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1、NaClO、NaClO3的混合液;氯气生成NaClO、NaClO3过程为被氧化过程,根据题意可以假设且两种离子的量分别为1mol和4mol,这样既可以计算出被氧化的氯元素的量,也能计算出失电子总量;氯气生成NaC1为被还原过程,根据同一个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计算出被还原的氯元素的量,然后计算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
【详解】氯气生成ClO-与ClO3-是被氧化的过程,化合价分别由0价升高为+1价和+5价,ClO-与 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4,则可设ClO-为1mol,ClO3-为4mol,被氧化的Cl共为5mol,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1×(1-0)+4×(5-0)=21mol,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氯气生成NaC1是被还原的过程,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则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也应为21mol,则被还原的Cl的物质的量为21mol,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5,A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A。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1.0分)
17.利用分类法研究化学物质可系统、全面认识物质的性质。
Ⅰ.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①MgO、Na2O、CO2、CuO
②HCl、H2O、H2SO4、HNO3
③NaOH、Na2CO3、KOH、Cu(OH)2
(1)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这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NaHCO3,该反应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写出Na2CO3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HCO3-与H+、OH-在溶液都不能大量共存,试用离子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
Ⅱ.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液态HCl
③CaCO3固体 ④熔融KCl ⑤蔗糖 ⑥铜 ⑦CO2 ⑧H2SO4 ⑨KOH固体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3)以上物质中,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1). CO2 (2). H2O (3). Na2CO3 (4). 不是 (5). CO32-+2H+==H2O+CO2↑ (6). HCO3-+H+==CO2↑+H2O、HCO3-+OH-==CO32-+H2O (7). ④⑥ (8). ①②③④⑧⑨ (9). ⑤⑦ (10). ①②④⑦⑧⑨
【解析】
【详解】(1)①中CO2是非金属氧化物,其他都是金属氧化物;②中H2O不是酸,其他都是酸;③中Na2CO3是盐,其他都是碱。答案:CO2 H2O Na2CO3;
(2)化学反应为: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中元素没有价态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不是;
(3)Na2CO3是可溶性盐,硫酸是强酸,离子反应均能拆,所以Na2CO3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32-+2H+==H2O+CO2↑
(4)HCO3-是弱酸的酸式酸根,能与H+、OH-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HCO3-+OH-=CO32-+H2O。答案:HCO3-+H+=CO2↑+H2O、HCO3-+OH-=CO32-+H2O。
Ⅱ.(1) 能导电的物质是金属材料、半导体和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的电解质,因此以上物质中熔融KCl、铜能导电,故答案:④⑥。
(2)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以上物质中①NaCl、②液态HCl晶体、③CaCO3、④熔融KCl固体、⑧H2SO4、⑨KOH固体属于电解质;⑤蔗糖、⑦CO2属于非电解质;答案:①②③④⑧⑨ ; ⑤⑦。
(3)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才能到导电,以上物质中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④熔融KCl、⑦CO2、⑧H2SO4、⑨KOH固体溶于水后都能导电;答案:①②④⑦⑧⑨。
18.氯气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1)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有较强的_________(填氧化、还原)性,所以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请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NaOH溶液生产消毒剂NaCl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黄色气体ClO2可用于污水杀菌和饮用水净化。
①KClO3与SO2在强酸性溶液中反应可制得ClO2,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lO2可将废水中的Mn2+转化为MnO2而除去,本身还原为Cl-,该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3)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可以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在图示的转化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__________。该图示的总反应为_______
【答案】(1). +1 (2). 氧化 (3). Cl2+2OH—=Cl—+ClO—+H2O (4). 2ClO3—+SO2=ClO2+SO42— (5). 2:5 (6). Cu、H、Cl (7). 2H2S+O2=2S↓+2H2O
【解析】
【分析】(1)NaClO中Na元素是+1价,O元素是-2价,结合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计算Cl元素的化合价;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2)①KClO3与SO2在强酸性溶液中反应可制得ClO2,同时应生成硫酸钾;
②可从电子得失守恒的角度计算,也可通过离子方程式计算;
(3)结合图示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并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再结合守恒法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详解】(1)NaClO中Na元素是+1价,O元素是-2价,有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
(2)①KClO3与SO2在强酸性溶液中反应可制得ClO2,同时应生成硫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SO2=2ClO2+SO42-;
②ClO2可将废水中的Mn2+转化为MnO2而除去,本身还原为Cl-,反应中ClO2为氧化剂,Cl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1价,Mn2+为还原剂,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3)据图中各元素化合价知,Cu元素化合价都是+2价、H元素化合价都是+1价、Cl元素化合价都是-1价,所以化合价不变的是Cu、H、Cl元素;图示反应物为H2S和O2,生成物为S和H2O,Fe2+和Cu2+起催化作用,发生的总反应为2H2S+O22S↓+2H2O。
19.⑴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V L,将它分成两等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消耗a mol H2SO4;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消耗b mol AgNO3使Cl-完全沉淀。原混合溶液中的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⑵下列微粒:①S ②SO32- ③ Fe2+ ④Al3+ ⑤Na ⑥HCl ⑦Na2O2在化学反应中只能被氧化的是______填序号,只能表现出氧化性的是______填序号。
⑶一定条件下, 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⑷在一定条件下,实验室分别以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钠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四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
⑸自来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为了降低自来水中NO3-的浓度,某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Al粉还原NO3-,产物是N2发生的反应可表示如下,请完成方程式的配平。____Al + ____NO3-+ ________ == ____AlO2- + ____N2↑ +____ H2O,
⑹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
①该反应氧化产物是______。
②若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计量数分别是6和3,请在下边的化学式上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KMnO4 + KI + H2SO4→______。
【答案】(1). (2). ⑤ (3). ④ (4). 1.5 (5). 1:2:2:1 (6). 10 (7). 6 (8). 4OH- (9). 10 (10). 3 (11). 2 (12). I2、KIO3 (13).
【解析】
【详解】⑴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V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消耗a mol 硫酸,则:SO42- + Ba2+ == BaSO4↓
n(BaCl2) = a mol
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b mol AgNO3,则:
Ag+ + Cl- == AgCl↓
n(Cl-) = b mol
n(KCl) = b mol – a mol×2 = (b – 2a) mol
故答案为:;
⑵①硫单质是0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亚硫酸根,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③亚铁离子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④铝离子处于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
⑤钠单质处于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
⑥HCl中氢处于最高价,氯处于最低价,因此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⑦过氧化钠处于中间价态,因此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在化学反应中只能被氧化的是⑤,只能表现出氧化性的是④,故答案为⑤;④;
⑶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溶液中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反应中Cr的价态升高了3价,pb的化合价降低2价,根据电子守恒,所以与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1.5 mol,故答案为:1.5;
⑷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氧气,反应过程中O由-2价转化为0价,如生成1 mol氧气,需转移4mol电子,而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钠制氧气,O则由-1价转化为0价,如生成1 mol氧气,需转移2 mol电子,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四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2:2:1,故答案为:1:2:2:1;
⑸反应中Al→AlO2-,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3价,共升高3价,NO3-→N2,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共降低10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30,故Al的系数为10,N2系数为3,由氮元素守恒可知系数为6,由Al元素守恒可知系数为10,由电荷守恒可知系数为,由H元素守恒可知系数为,故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为:
10Al + 6 NO3-+ 4OH- == AlO2- + 3 N2↑ + 2 H2O,故答案为:10;6;4OH-;10;3;2;
⑹①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I元素化合价由-1价分别变化为0价、+5价,则I2、KIO3为氧化产物,故答案为:I2、KIO3;
②若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计量数分别是6和3,则I元素失去电子的数目为
2×6(1-0)+3×[5-(-1)]=30,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20.甲溶液可能含有K+、Ca2+、NH4+、Cu2+、NO3-、Cl-、SO42-、CO32-八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为确定甲溶液的组成,将其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L。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6 mol/L的BaCl2溶液500mL,恰好可以与溶液中的离子完全反应,过滤得66.3g沉淀及滤液。
③向上述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一定量的沉淀X。
④向上述滤液中加入1 mol/L AgNO3溶液650 mL,恰好可完全反应,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的离子符号表示:
⑴上述实验③中得到沉淀X的质量为______;生成沉淀X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⑵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⑶甲溶液一定存在的离子中,物质的量最大的离子是______;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是______,此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其物质的量为______。
【答案】(1). 10g (2). (3). 、 (4). (5). (6). (7).
【解析】
【分析】通过①得出铵根离子物质的量,
通过②分析得出碳酸根和硫酸根的物质的量,
通过③及离子共存分体得出不含离子,
通过④分析含有的微粒及物质的量。
【详解】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L,应生成NH3,则一定含有NH4+,且;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6 mol/L的BaCl2溶液500mL,恰好可以与溶液中的离子完全反应,过滤得66.3g沉淀及滤液,沉淀可能为BaSO4或BaCO3或二者都有,
如为BaSO4,则,
如为BaCO3,,
则说明甲中含有SO42-、CO32-,设分别为x mol、y mol,
则,x = 0.2 ,y = 0.1;
③向上述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一定量的沉淀X,则说明含有CO32-,则一定不存在Ca2+、Cu2+;
④向上述滤液中加入1 mol/LAgNO3溶液650mL,恰好可完全反应,可知滤液中,而②加入,
则说明甲中含有Cl-,且,
如不含NO3-,则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含有K+,由,
则,
因分成两份,则甲含有0.4 mol NH4+、0.9 mol K+、0.4 mol SO42-、0.2 mol CO32-、0.1mol Cl-,如含有NO3-,则K+大于0.9 mol,
⑴上述实验③中得到沉淀X为碳酸钙,质量为0.1 mol × 100 g/mol=10g,生成沉淀X的离子方程式为Ca2+ + 2OH- + CO2== CaCO3↓ + H2O,故答案为:10g;Ca2+ + 2OH- + CO2== CaCO3↓ + H2O;
⑵由以上分析可知一定不存在Ca2+、Cu2+,不能确定否含有NO3-,
故答案为:Ca2+、Cu2+;NO3-;
⑶甲含有0.4 mol NH4+、0.9 mol K+、0.4 mol SO42-、0.2 mol CO32-、0.1mol Cl-,如含有NO3-,则K+大于0.9 mol,则物质的量最大的离子是K+;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是Cl-,此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其物质的量为0.1 mol,故答案为:K+;Cl-;0.1 mol。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21.Ⅰ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实验室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
(1)操作②能否改为加硝酸钡溶液,______(填“能”或“否”)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42- 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
步骤1 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2 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 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
步骤3 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1中,分离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编号)
①漏斗 ②分液漏斗 ③烧杯 ④广口瓶 ⑤铁架台 ⑥玻璃棒 ⑦酒精灯
(2)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滤。
(3)实验室欲用18mol/L H2SO4来配制240mL 3mol/L H2SO4溶液,需要量取________mL浓硫酸,实验时,下列操作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b.未冷却至室温直接转移至容量瓶中
c.加水时超过刻度线后又倒出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答案】(1). 否 (2). 改用Ba(NO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 (3).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溶液不变浑浊,则已除尽 (4). 除去滤液中溶解的CO2和多余的盐酸 (5). ①③⑥ (6). 蒸发浓缩 (7). 降温结晶 (8). 41.7 (9). c d
【解析】
【分析】Ⅰ(1) 操作②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得不到纯的氯化钠;
(2) 用氯化钡溶液来判断SO42- 是否已除尽;
(3)操作④进行加热煮沸,可以除去滤液中溶解的CO2和多余的盐酸;
Ⅱ(1)根据过滤操作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选用所需的仪器;
(2)由溶液制晶体时,要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步骤;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计算出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根据c=n/V进行分析,凡是引起n偏小或V偏大,所测定的结果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详解】Ⅰ(1)本实验的目的最终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因此操作②中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得不到纯的氯化钠,因此不能用Ba(NO3)2溶液代替BaCl2溶液;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否,改用Ba(NO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
(2) 操作②,加入氯化钡溶液,目的是除去硫酸根离子,因此判断SO42- 已除尽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溶液不变浑浊,则已除尽;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溶液不变浑浊,则已除尽。
(3)滤液中剩余的碳酸钠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因此操作④进行的加热煮沸,其目的是除去滤液中溶解的CO2和多余的盐酸;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除去滤液中溶解的CO2和多余的盐酸。
Ⅱ(1)进行过滤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①漏斗,③烧杯,⑥玻璃棒;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①③⑥。
(2)由溶液制晶体时,要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步骤;本题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加热浓缩、降温结晶和过滤;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蒸发浓缩 ;降温结晶。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规律,实验室没有240mL容量瓶,只能选用250mL容量瓶,因此18×V(浓H2SO4)=250×3, V(H2SO4)=41.7mL;实验时,下列操作会造成偏低的是:
a.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不影响溶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对无影响,不选;
b.未冷却至室温直接转移至容量瓶中,等溶液冷却到室温后,溶液的体积会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不选;
c.加水时超过刻度线后又倒出,造成溶质的量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可选;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造成溶液的体积偏高,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可选;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41.7 ,cd。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