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 试卷
展开湖南省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Zn-65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形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俗名为“臭碱”的硫化钠可用于冶金、燃料、皮革、电镀等工业,硫化钠的一种制备方法是Na2SO4+2CNa2S+2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氧原子的数目一定大于4NA
B.1 L 0.1mol·L—1 Na2S溶液中含阴离子的数目小于0.1NA
C.生成1 mol 氧化产物时转移电子数为4NA
D.通常状况下,11.2 L CO2中含质子的数目为11NA
3.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増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所示,则M离了可能为( )
所含离子 | NO3— | SO42— | H+ | M |
浓度/(mol·L—1) | 2 | 1 | 2 | 1 |
A.Cl— B. Ba2+ C. Na+ D. Mg2+
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SiO2 SiCl4Si
B.FeS2SO2H2SO4
C.N2NH3NH4Cl(aq)
D.MgCO3 MgCl2(aq)Mg
6.如图表示从原混合物中分离提纯出X的两种方案,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若含X的混合物为溴水,可通过方案I进行分离提纯,加入试剂为CCl4,充分振荡后液体分层,下层为X的CC14溶液
B.若含X的混合物为BaSO4、BaSO3的混合物,可通过方案Ⅱ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稀硝酸,X为BaSO4
C.若含X的混合物为乙醇和乙酸乙脂的混合物,可通过方案I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饱和NaOH溶液,残留液中含有乙酸钠
D.若含X的混合物为Fe、Al,可通过方案Ⅱ进行分离,加入的试剂是过量的NaOH溶液,l mol X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3 mol 电子
7.五种短周期元素X、Y、Z、M、W的原子序数与其一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元素X可能为锂
B.原子半径大小:r(M) > r(W)
C.X2W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M
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ClO—+SO2+H2O = HClO+HSO3—
B.0.1mol·L—1NH4Al(SO4)2溶液与0.2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Al3+ +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C.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让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4—+6H++5H2O=2Mn2+ + 5O2↑+8H2O
D.Fe2O3溶于过量氢碘酸溶液中:Fe2O3 + 6H+ + 2I— = 2Fe2+ + I2 + 3H2O
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碱工业中,X电极上的反应式是4OH——4e— = 2H2O+O2↑
B.电解精炼铜时,Z溶液中的Cu2+浓度不变
C.在铁片上镀铜时,Y是纯铜
D.制取金属钠时,Z是熔融的氯化钠
10.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生成副产物HCl,利用下列反应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4HCl(g)+O2(g) 2Cl2(g)+2H2O(g)△H=—115.6kJ·mol—1。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上述反应,能充分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B.氯化氢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C.断开4 mol H—Cl键的同时生成4 mol H—O键
D.n(HCl):n(O2):n(Cl2):n(H2O)=4:1:2:2
1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1
B.50C℃、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38.6kJ·mol—1
C.同温同压下,反应H2+Cl2=2HC1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分别发生反应,两者的反应热相同
D.已知中和热为57.3kJ·mol—1,则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aq)+SO42—(aq)+Ba2+(aq)+2OH—(aq)=BaSO4(s)+2H2O(l) △H=—57.3 kJ·mol—1
12.下列比较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 | 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 A(g)+3B(g) 2C(g) | v(A)=0.15mol/(L·min) | v(B)=0.06mol/(L·min) |
B | 加水稀释10倍后的pH | 1 mL pH=1的CH3COOH | 1 mL pH=1的HCl |
C | 反应热△H | 50mL0.1mol/L的NaOH和50mL0.1mol/L的HCl | 50mL0.1mol/L的NaOH和 50mL0.1mol/L的CH3COOH |
D | 反应速率: Zn+2H+=Zn2++H2↑ | 65g粗Zn(含Cu等杂质)与足量1mol/L的盐酸反应盐反应 | 65g纯Zn与足量1mol/L的盐酸反应盐反应 |
13.四室式电渗析法制备盐酸和NaOH的装置如图所示。a、b、c分别为阴、阳离子交换膜中的一种。已知: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透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c分别依次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
B.通电后Ⅲ室中的Cl—透过c迁移至阳极区
C.I、Ⅱ、Ⅲ、Ⅳ四室中的溶液的pH均升高
D.电池总反应为4NaCl+6H2O4NaOH+4HCl+2H2↑+O2↑
14.工业上制备合成气的工艺主要是水蒸气重整甲烷:CH4(g)+4H2O(g) CO(g)+3H2(g) △H>0,在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H4(g)和1 mol H2O(g),测得H2O(g)和H2(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时,CH4(g)的转化率为75%
B.0~10min内,v(CO)=0.075mol·L—1·min—1
C.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0.187 5
D.当CH4(g)的消耗速率与H2(g)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到达平衡
15.某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g)和2mol Y(g)发生反应:X(g)+mY(g) 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 Z(g),将再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1
16.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 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 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0 P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4分)C1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C12O的沸点为3.8℃,42℃以上分解为Cl2和O2,可作为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如图所示(B中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12O,并用水吸收C12O制备次氯酸溶液。
(1)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是 。
(2)装置B中多孔球泡和搅拌棒的作用是 。
(3)装置B中产生C12O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B无冷却装置,则进入C中的C12O会大量减少,其原因是
。
(5)为避免Cl2影响C中溶液的溶质可以在B、C之间加一个盛有 (填试剂名称)的洗气瓶。
(6)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1—。测定C中次氯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为:用 (填仪器名称)取20.00 mL次氯酸溶液放入烧杯中,向其中
(填操作),过滤,洗涤沉淀,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质量。(可选用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
18.(12分)游离态氮称为惰性氮,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称之为氮的活化,在氮的循环系统中,氮的过量“活化”,使活化氮开始向大气和水体过量迁移,氮的循环平衡被打破,导致全球环境问题。
I.氮的活化
工业合成氨是氮的活化重要途径之一,在一定条件下,将N2和H2通入到体积为0.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1)10 min内用NH3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H3)= 。
(2)在第10 min和第25 min改变的条件可能分别是 、 (填字母代号)。
A.加了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增加NH3的物质的量 D.往容器内充入He
E.分离出氨气
(3)下列能说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代号)。
A.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 B.容器中压强不变
C.3v(H2)正=2v(NH3)逆 D.N2、H2、NH3分子数之比为1:3:2
Ⅱ.催化转化为惰性氮
已知:SO2、CO、NH3等都可以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生成惰性氮。
(1)在25℃、101kPa时
N2(g)+3H2(g) 2NH3(g) △H1=—92.4 kJ/mol
2H2(g)+O2(g)===2H2O(l) △H2=—571.6 kJ/mol
N2(g)+O2 (g)===2NO(g) △H3=+180 kJ/mol
则NO与NH3反应生成惰性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Ⅲ.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A、B、C、D均为铂电极,回答下列问题。
(1)甲槽电解的是200 mL一定浓度的NaCl与CuSO4的混合溶液,理论上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t2时所得溶液的pH= 。
(2)乙槽中盛放足量的硫酸铜溶液,电解后,若使乙槽内的溶液完全复原,可向乙槽中加入
(填字母代号)。
A. Cu(OH)2 B. CuO C. CuCO3 D.Cu2 (OH)2 CO3
19.(14分) NaH2PO2(次磷酸钠)易溶于水,水溶液近中性,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化学镀银、镍、铬等。一种利用泥磷(含P4和少量CaO、Fe2O3、Al2O3、CaCl2等)为原料制备NaH2PO2·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P4与两种碱的反应主要有:
Ⅰ.2Ca(OH)2+P4+4H2O=Ca( H2PO2 )2+2H2↑
Ⅱ.4NaOH+P4+8H2O=4NaH2PO2·H2O+2H2↑
Ⅲ.4NaOH+P4+2H2O=2 Na2HPO3+2PH3↑
Ⅳ.NaH2PO2+NaOH=Na2HPO3+H2↑
(1)已知H3PO2是一元中强酸,则NaH2PO2是 (填“正盐”或“酸式盐”)。
(2)尾气中的PH3被NaClO溶液吸收可生成 NaH2PO2,从吸收液中获得NaH2PO2·H2O的操作为 过滤、洗涤和干燥。
(3)用NiCl2、NaH2PO2溶液化学镀Ni,同时生成H3PO4和氯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在温度和水量一定时,混合碱总 物质的量与P4的物质的量
之比与NaH2PO2产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当>2.6时,NaH2PO2的产率随的增大而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
(5)滤渣2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6)“过滤2”的滤液须用Ag2SO4、Ba(OH)2及Na2S溶液除去其中Cl—及Fe2+等,其中加入的Ag2SO4溶液不宜过量太多,其主要原因是 。
(7)在工业上,可以用惰性电极电解 NaH2PO2溶液制取磷酸,请写出其阳极反应式
。
20.(12分)双安妥明()可用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同醇,该物质合成线路如图所示:
已知:Ⅰ.RCH2COOH
Ⅱ.RCH=CH2RCH2CH2Br。
Ⅲ.C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28倍,且支链有一个甲基;I能发生银镱反应且1 mol I(C3H4O)能与2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K的结构具有对称性。
试回答:
(1)A的结构简式为 ,J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2)C的名称为 。
(3)“H+K→双安妥明”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酯的有机物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1:1的结构简式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C | C | C | D | C | C | C | D | D | B | C | D | D | C | D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