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化学题(解析版)
展开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Zn:65 Cl:35.5 Na:23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B. 做水的蒸馏实验时,要在烧瓶内加几粒沸石以防止暴沸
C. 不慎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要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D. 盛放盐酸的试剂瓶上要贴上如右图的标志
【答案】B
【解析】
【详解】A、倾斜到一定程度话酒精就从燃烧的瓶口流出而且被点燃,故A错误;
B、做水的蒸馏实验时,沸石可以防止暴沸,所以要在烧瓶内加几粒沸石以防止暴沸,故B正确;
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冲洗,故C错误;
D、盐酸不是剧毒品,是容易挥发,错误。
答案选B。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
B.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 蒸馏操作时,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上口进入,下口排除出
D. 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过滤液体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主要是防止玻璃棒弄破滤纸,液体会顺着漏斗与滤纸间的夹缝流下,导致过滤失败,A正确;
B.蒸发操作时,不能蒸干,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加热,B错误;
C.蒸馏操作时,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下口进入,上口排出,C错误;
D.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待到液体分界面时,关闭活塞,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3.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 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 1molH2O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A
D. 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答案】A
【解析】
【详解】A. 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故A错误;
B. 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0.5mol ×3×NA=1.5NA,故B正确;
C. 1molH2O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1mol×NA =NA,故C正确;
D. 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故D正确;选A。
4.下列情况中,气体分子数不一定相同是( )
A. 相同体积下的CO和CO2
B. 同温同压下,1L CO和1L CO2
C. 常温常压下,1gCO和1g N2
D. 在0℃时,同压下等体积的CO2和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压强影响,外界条件不确定,所以相同体积下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因此气体分子数不一定相同,A符合题意;
B.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的分子数相同,则气体的物质的量也相同,所以同温同压下,1L CO和1L CO2的气体分子数一定相同,B不符合题意;
C.CO、N2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等质量的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常温常压下,1gCO和1g N2的分子数相同,C不符合题意;
D.在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2和H2的分子数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5.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 配制盐酸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 配制盐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 称量4.0gNaOH配制0.1 mol·L-1NaOH溶液1000mL时,砝码错放在左盘
D. 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立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配制盐酸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量取的弄盐酸的体积偏小,则配制出的溶液的浓度偏低,故A不选;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浓度偏低,故B不选;
C、砝码错放在左盘,会导致称量的药品的质量偏小,则浓度偏低,故C不选;
D、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待溶液冷却后体积偏小,则浓度偏大,故D选;
答案选D。
6.将30 mL 0.5mol/L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 mL,稀释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3 mol/L B. 0.03 mol/L
C. 0.05 mol/L D. 0.04 mol/L
【答案】B
【解析】
【分析】稀释前后溶质NaOH的物质的量不变,根据稀释定律计算稀释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详解】设稀释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根据稀释定律:0.03L×0.5mol/L=0.5L×c
解得c=0.03mol/L,故选:B。
7.下表中物质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酸
HCl
H2SO4
NaHSO4
HNO3
碱
Na2CO3
NaOH
Fe(OH)3
KOH
盐
CuSO4
BaSO4
NaCl
NaHCO3
氧化物
H2O
KClO3
CuO
Na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 Na2CO3属于盐,不属于碱,A错误;
B.KClO3属于盐,不属于氧化物,B错误;
C.NaHSO4属于盐,不属于酸,C错误;
D.物质分类符合标准,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8.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盐酸 B. 泥水
C. 稀豆浆 D. NaCl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盐酸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不符合题意;
B.泥水属于悬浊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不符合题意;
C.稀豆浆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符合题意;
D.NaCl溶液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9.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烧碱、液态氧、碘酒 B. 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 干冰、铁、氯化氢 D. 空气、氮气、胆矾
【答案】A
【解析】
【详解】B、生石灰是氧化物熟石灰是碱,错误;
C、氯化氢是化合物,不是混合物,错误
D、空气是混合物,氨气和胆矾是化合物,错误;
答案选A。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6H+===2Fe3++3H2↑
B. 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HCO3-+H+=H2O+CO2↑
C.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uSO4+2OH-===Cu(OH)2↓+
D. 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AgNO3+Cl-===Ag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稀硫酸滴在铁片上的离子反应为Fe+2H+=Fe2++H2↑,故A错误;
B.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的离子反应为HCO3-+H+=H2O+CO2↑,故B正确;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的离子反应为Cu2++2OH-=Cu(OH)2↓,故C错误;
D.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的离子反应为Ag++C1-=AgCl↓,故D错误;
答案选B。
1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H+、Cl-、Ca2+、
B. Na+、Mg2+、SO42-、OH-
C. K+、Na+、OH-、Cl-
D. Cu2+、Ba2+、Cl-、SO4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Ca2+与之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
B. Mg2+与OH-之间反应生成难溶物氢氧化镁,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
C. K+、Na+、OH-、Cl-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C项正确;
D. Ba2+与SO42-之间反应生成难溶物硫酸钡,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答案选C。
12.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属于置换同时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反应有化合价变化,但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
D、反应有化合价变化,但是化合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3.在下列反应中,HCl作还原剂的是( )
A. NaOH +HCl=NaCl +H2O
B Zn +2HCl=ZnCl2+H2↑
C. MnO2+4HCl(浓)MnCl2+2H2O+Cl2↑
D. CuO +2HCl=CuCl2+H2O
【答案】C
【解析】
【分析】反应过程中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的物质做还原剂。
【详解】A.中和反应,化合价无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选项错误。
B.HCl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HCl做氧化剂,B选项错误。
C.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HCl做还原剂,C选项正确。
D.反应过程中化合价无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C
14.已知下列几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2KI+Cl2=2KCl+I2、② 2FeCl2+Cl2=2FeCl3、③ 2FeCl3+2HI=2FeCl2+I2+2HCl,下列有关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
A. Cl2>Fe3+>I2 B. Cl2>I2>Fe3+
C. Fe3+>Cl2>I2 D. Fe3+>I2>Cl2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进行分析。反应①中氧化剂为氯气,氧化产物为碘单质,反应②中氧化剂为氯气,氧化产物为铁离子,反应③中氧化剂为铁离子,氧化产物为碘单质,所以氧化性的顺序为:Cl2>Fe3+>I2,选A。
15.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观察下列实验现象: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红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以上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时,由于钠的熔点较低,先熔化,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色过氧化钠固体,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详解】①由于钠的熔点较低,先熔化,①正确;
②钠在加热条件下能在空气中燃烧,但不加热时,生成氧化钠,没有燃烧,并且不能观察到黄色火花,②错误;
③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③错误;
④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④正确;
⑤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色过氧化钠固体,⑤正确;
综上所述可知,说法正确的是①④⑤,故合理选项是D。
16. 分别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中,只有气体放出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
A. 饱和NaCl溶液 B. 稀NaHSO4溶液
C. MgCl2溶液 D. CuSO4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因钠不能与NaCl反应,但能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2Na+2H2O=2NaOH+H2↑,有气体产生,但消耗了饱和NaCl溶液中的水,故又会有氯化钠析出,故A错误;
B. 因钠与NaHSO4反应,生成物为硫酸钠和氢气,只有气体产生,故B正确;
C. 因为钠的化学性质活泼,投入氯化镁溶液中后,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白色的沉淀,故C错误;
D. 因为钠的化学性质活泼,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后,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的沉淀,故D错误;
故选B。
17.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Al2O3
B. 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
C. 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 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答案】C
【解析】
【详解】A.Al原子半径比较大,最外层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力比较弱,容易失去,所以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Al2O3,A正确;
B.铝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达8电子的稳定结构,原子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B正确;
C.铝箔在空气中受热熔化,但不能发生燃烧,C错误;
D.Al的熔点只有660℃,而Al2O3熔点为2050℃,铝箔在空气中受热熔化,但由于表面反应产生的氧化物薄膜(Al2O3)熔点高,所以在加热时铝熔化而氧化铝不熔化,氧化铝把熔化的铝包裹起来,看起来就像铝摇摇欲坠却不滴落,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8. 2.3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 )
A. 只有Na2O B. 只有Na2O2
C. Na2O和Na2O2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可能为氧化钠、过氧化钠或者二者的混合物,根据方程式计算判断。
【详解】已知钠与氧气反应,产物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此题可采用极值法:
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若生成物全为Na2O,其质量为0.05mol×62g·mol-1= 3.1g<3.5g;若生成物全为Na2O2,其质量为0.05mol×78g·mol-1=3.9g>3.5g;故其生成物为Na2O和Na2O2的混合物;故选C。
19.相同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是( )
A. 1:1 B. 1:6 C. 2:3 D. 3:2
【答案】A
【解析】
【分析】相同质量的两份铝,铝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酸、碱足量时,铝完全反应,则铝的质量相等生成的氢气也相等,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由2Al+6HCl=2AlCl3+3H2↑、2Al+2H2O+2NaOH=2NaAlO2+3H2↑可知,酸、碱均过量,则铝完全反应,相同质量的两份铝,铝的物质的量相等,从方程式中可以看到铝与氢气的比例都是2:3,因此产生的氢气是相等的,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1:1,
答案选A。
20.要想证明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入铁粉 B. 滴加KSCN溶液
C. 通入氯气 D. 加入铜片
【答案】B
【解析】
【详解】Fe3+的检验通常用KSCN溶液,Fe3+遇到KSCN时溶液会变红色,该反应现象明显,B项符合题意,答案选B。
二.填空题(21题:8分;22题:19分)
21.阅读下面科普信息,回答问题:
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含铁2g,这2g铁在人体中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亚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亚铁离子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有利于铁的吸收。
(1)以下为常见的铁元素的几种微粒,其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
A.Fe B.Fe2+ C.Fe3+
(2)工业盐中毒后,可以服用维生素C来缓解中毒状况,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性。
(3)在Fe+4HNO3(稀)═Fe(NO3)3+NO+H2O↑的反应中,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____________,反应中HNO3表现出了______性和______性,则1molFe参加反应时,被还原的HNO3为_________mol,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mol。
【答案】(1). B (2). 还原 (3). (4). 氧化 (5). 酸 (6). 1 (7). 3
【解析】
【分析】(1)处于中间价态的微粒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2)NaNO2把人体内的Fe2+转化为Fe3+,维生素C可以把Fe3+转化为Fe2+;
(3)Fe元素化合价升高,N元素化合价降低,元素化合价升高与降低总数等于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数目表示电子转移。根据还原剂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化剂获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判断物质的作用及转移电子数目。
【详解】(1)+2价为Fe元素的中间价态,.Fe2+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故合理选项是B;
(2)工业盐中主要成分为NaNO2,NaNO2能够把人体内的Fe2+转化为Fe3+,导致人中毒。维生素C可以把Fe3+转化为Fe2+。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被还原,维生素C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3)在反应Fe+4HNO3(稀)═Fe(NO3)3+NO↑+2H2O中,Fe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3e-;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NO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3e-,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为:,在该反应中HNO3一部分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一部分以NO3-形式与金属阳离子结合形成盐,表现酸性;故硝酸表现出了氧化性和酸性,则1molFe参加反应时,失去3mol电子,1mol HNO3变为NO得到3mol电子,则被还原的HNO3为1mol,转移电子数为3mol。
22.根据下列问题,回答:
(1)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呼吸面具中,Na2O2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铝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MgCl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在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1). 2Na+2H2O=2NaOH+H2↑ (2). 2NaOH+CuSO4=Cu(OH)2↓+Na2SO4 (3). 2Na2O2+2H2O=4NaOH+O2↑ (4). 2Na2O2+2CO2=2Na2CO3+O2 (5). 2Al+2OH-+2H2O=2AlO2-+3H2↑ (6). 产生白色沉淀 (7). 沉淀不溶解 (8). 产生白色沉淀 (9). Al3++3OH-=Al(OH)3↓ (10). 沉淀不断溶解,最后消失 (11). Al(OH)3+OH-=AlO2-+2H2O
【解析】
【分析】(1)钠先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2)在呼吸面具中,Na2O2与H2O、CO2反应产生钠的化合物和氧气;
(3)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偏铝酸钠和氢气;
(4)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氢氧化镁不溶于氢氧化钠,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会溶解消失,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1)Na非常活泼,能够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2Na+2H2O=2NaOH+H2↑,反应产生的NaOH与溶液中的溶质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Cu(OH)2沉淀和Na2SO4,2NaOH+CuSO4=Cu(OH)2↓+Na2SO4,将这两个方程式叠加,可得总反应方程式: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2)人呼吸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Na2O2能与H2O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氧气,能与CO2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3)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4)在MgCl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2++2OH-=Mg(OH)2↓;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Mg(OH)2是碱,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所以反应的现象是首先是生成白色沉淀,当碱过量时沉淀不消失;在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3++3OH-=Al(OH)3↓,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铝白色沉淀不断溶解,最后消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三.实验题
23.“套管实验”是将一个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外一个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两只或更多普通玻璃仪器进行的实验。因其具有许多优点,近年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化学实验中。下述实验为“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小试管内塞有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1)从点燃酒精灯开始,试管及烧杯B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棉花球变蓝,B中冒气泡且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刚开始时A 中有气泡产生,小试管内有液滴出现; (2). NaHCO3的热稳定性比Na2CO3差,NaHCO3分解有CO2和H2O产生 (3). 同时进行对比试验,简化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效率,节约药品
【解析】
【分析】(1)加热时,大试管中气体受热膨胀,可以观察到烧杯A中有气泡产生;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白色的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2)根据盐酸反应现象,从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分解产物等方面解答;
(3)本装置的优点为同时进行对比试验,简化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效率等。
【详解】(1)实验开始时,大试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烧杯A的导气管中会有气泡冒出;小试管中部有沾上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脱脂棉变成蓝色,试管内壁有水珠产生,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烧杯B中导气管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根据以上反应现象可知,NaHCO3的热稳定性比Na2CO3差,NaHCO3分解有CO2和H2O产生;
(3)本装置的优点为同时进行对比试验,简化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效率,节约药品。
四.计算题
24.把6.5gZn放入足量的盐酸中,锌完全反应。计算:
(1)6.5gZn的物质的量?_________。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
(3)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__________。
【答案】(1). 0.1mol (2). 0.2mol (3). 2.24L
【解析】
【分析】(1)根据n=计算Zn的物质的量;
(2)根据锌和稀盐酸方程式中物质反应关系计算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3)根据方程式中Zn与H2的物质的量关系先计算H2的物质的量,然后利用V=nVm计算生成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详解】(1) 6.5gZn的物质的量n==0.1mol;
(2)根据 Zn+2HCl=ZnCl2+H2↑知,n(HCl):n(Zn)=2:1,则0.1molZn参加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n(HCl)=2n(Zn)=2×0.1mol=0.2mol;
(3)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n(H2)=n(Zn)=0.1mol,则反应生成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0.1mol×22.4L/mol=2.2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