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8章恒定电流实验12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教案(含解析)
展开实验十二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实验目的
(1)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
2.实验原理
(1)如图甲所示,改变R的阻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U、I值,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出几组E、r值,最后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2)用图象法来处理数据,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用测出的几组I、U值画出UI图象,如图乙所示,直线跟纵轴的交点的纵坐标表示电源电动势E的值,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电源内阻r的值。
甲 乙
3.实验器材
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坐标纸和刻度尺。
4.实验步骤
(1)连实物图:电流表用0.6 A的量程,电压表用3 V的量程,按实验原理图连接好电路。
(2)滑动变阻器移至最大: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使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的一端。
(3)测几组U、I值: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并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的方法再测量几组I、U值,填入表格中。
(4)整理器材: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
5.数据处理
(1)公式法:联立六组对应的U、I数据,满足关系式U1=E-I1r、U2=E-I2r、U3=E-I3r、……,让第1式和第4式联立方程,第2式和第5式联立方程,第3式和第6式联立方程,这样解得三组E、r,取其平均值作为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
(2)图象法:在坐标纸上以路端电压U为纵轴、干路电流I为横轴建立UI坐标系,在坐标平面内描出各组(I,U)值所对应的点,然后尽量多地通过这些点作一条直线,不在直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则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值即是电池电动势的大小(一次函数的纵轴截距),直线的斜率绝对值即为电池的内阻r,即r=。
6.误差分析
(1)偶然误差:电表读数及用图象法求E和r时作图不准确。
(2)系统误差:如实验原理图甲中由于电压表的分流,测量结果是:E测<E真,r测<r真。
7.注意事项
(1)可选用旧电池:为了使电路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可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一节干电池。
(2)电流不要过大,读数要快: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电动势E会明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因此,实验中不要将电流I调得过大,读电表要快,每次读完立即断电。
(3)计算法求E、r:要测出不少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用方程组求解时,要将测出的I、U数据中,第1式和第4式为一组、第2式和第5式为一组、第3式和第6式为一组,分别解出E、r值再求平均值。
(4)合理选择标度:为使图线分布空间大,如图所示,纵坐标可以不从零开始,则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电源的内阻不能用r=确定,应根据r=确定。
实验电路设计与器材选取
1.实验电路的选择
干电池的内阻很小,电流表应相对电源外接。
2.实验仪器的选择
(1)干电池的电动势大约为1.5 V,电压表应选择量程为3 V的。
(2)滑动变阻器的选择要注意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及方便调节等问题。
1.在测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约为2 Ω)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各有两个供选择:
A.电压表量程为15 V
B.电压表量程为3 V
C.滑动变阻器为0~20 Ω,3 A
D.滑动变阻器为0~500 Ω,0.2 A
电压表应该选 (选填“A”或“B”),这是因为 。
滑动变阻器应该选 (选填“C”或“D”),这是因为
。
[解析] 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而A电压表量程为15 V,若用A则很难精确读数,误差太大,故电压表应该选B;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太大而且额定电流过小,调节不方便,故滑动变阻器应该选C。
[答案] B A电压表量程过大,读数误差较大 C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太大而且额定电流过小,调节不方便
2.要精确测量一个直流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有下列实验器材可供选择:
A.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4.5 V,内阻约为2 Ω)
B.电流表A(量程为0.6 A,内阻为1 Ω)
C.电压表V1(量程为15 V,内阻为3 kΩ)
D.电压表V2(量程为3 V,内阻为2 kΩ)
E.定值电阻R1=500 Ω
F.定值电阻R2=1 000 Ω
G.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为0~20 Ω)
H.开关及导线若干
(1)该实验中电压表应选 ,定值电阻应选 (均选填器材前面的序号)。
(2)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解析](1)待测电源的电动势约为4.5 V,用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V1读数误差较大,选用量程为3 V的电压表V2,需串联电阻扩大电压表V2的量程,串联的定值电阻R=RV=1 000 Ω。故电压表应选D,定值电阻应选F。
(2)如图所示。
甲 乙
[答案](1)D F (2)见解析图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计算方法
解方程组⇒⇒求平均值
2.图象法:画出电源的UI图象,如图所示,
由U=-rI+E⇒
(1)图线与纵轴交点为E
(2)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r=
1.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
(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甲 乙 丙
(2)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象,由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解析](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由题图丙可知,电源的UI图象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值是1.5,则电源电动势E=1.5 V,电源内阻r== Ω=1 Ω。
[答案](1)见解析图 (2)1.5 1
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图中电流表的示数为 A。
(2)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如下:
U/V | 1.45 | 1.36 | 1.27 | 1.16 | 1.06 |
I/A | 0.12 | 0.20 | 0.28 | 0.36 | 0.44 |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UI图线。
由图线求得:电动势E= V,内阻r= Ω。
(3)实验时,小明进行了多次测量,花费了较长时间,测量期间一直保持电路闭合。其实,从实验误差考虑,这样的操作不妥,因为 。
[解析](1)电流表选用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0.02 A,则其读数为0.44 A。
(2)坐标系选择合适的标度,根据表中数据描点作出的UI图线如图所示。
图线与纵轴交点为“1.61 V”,故E=1.61 V,由图线的斜率=1.24知,电池内阻为1.24 Ω。注意此处不要用图象与纵轴交点值除以与横轴交点值。
(3)长时间保持电路闭合,电池会发热,电池内阻会发生变化,干电池长时间放电,也会引起电动势变化,导致实验误差增大。
[答案](1)0.44 (2)UI图线见解析 1.61(1.59~1.63均可) 1.24(1.22~1.26均可) (3)干电池长时间使用后,电动势和内阻会发生变化,导致实验误差增大
实验拓展与创新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是高中物理电学中的重要实验,实验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但实验方案灵活多变,数据处理方法不断翻新,特别是利用图象法求解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更是花样百出,如常见以下两种创新点:
安阻法 | 1.用一个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量,电路如图所示,测量原理为:E=I1(R1+r),E=I2(R2+r),由此可求出E和r,此种方法使测得的电动势无偏差,内阻偏大。 2.若已知电流表A的阻值可消除测内阻的系统误差。 |
伏阻法 | 1.用一个电压表和电阻箱测量,电路如图所示,测量原理为:E=U1+r,E=U2+r,由此可求出E和r,此种方法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均偏小。 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变形结合图象可得=·+,利用斜率、截距分析计算。 |
1.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图,已知电池组的电动势约为3 V,内阻约为2 Ω。现提供的器材如下:
A.电池组
B.电压表V1(量程0~10 V,内阻约为10 000 Ω)
C.电压表V2(量程0~3 V,内阻约为3 000 Ω)
D.电阻箱R(0~99.9 Ω)
E.定值电阻R1=20 Ω
F.定值电阻R2=1 000 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1)如果要准确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压表V应选择 (选填“B”或“C”);定值电阻R0应选择 (选填“E”或“F”)。
(2)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记录对应电压表的读数U,作出的 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横、纵坐标轴的截距分别为-b、a,定值电阻的阻值用R0表示,则可得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内阻为 (用字母表示)。
(3)该实验测得的电动势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1)电压表V1的量程太大,使得电压表指针的偏角太小,测量误差太大,R2=1 000 Ω的定值电阻太大,使得电压表指针的偏角太小,且在改变电阻箱阻值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明显,故电压表选择C,定值电阻选择E。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r+R0),化简得=·+,则有k==,a=,解得E=,r=-R0。
(3)考虑到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则有E=U+(r+R0),
变形得=·++,纵轴截距变大,为+,计算时依然用=·+求解E和r,则求得的值均偏小。
[答案](1)C E (2) -R0 (3)偏小 偏小
2.(2019·辽宁铁岭联考)随着全世界开始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电动自行车产品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某同学为了测定某电动车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甲 乙
A.电动车的电池一组,电动势约为12 V,内阻未知
B.直流电流表,量程300 mA,内阻很小
C.电阻箱R,阻值范围为0~999.9 Ω
D.定值电阻R0,阻值为10 Ω
E.导线和开关
(1)当他闭合开关时发现,无论怎样调节电阻箱,电流表都没有示数,反复检查后发现电路连接完好,估计是某一元件损坏,因此他拿来多用电表检查故障,他的操作如下:
①断开电源开关S;
②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1 Ω挡,调零后,红黑表笔分别接R0两端,读数为10 Ω;
③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10 Ω挡,调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电阻箱两端,发现指针读数如图乙所示,则所测阻值为 Ω,然后又用多用电表分别对电源和开关进行检测,发现电源和开关均完好。
由以上操作可知,发生故障的元件是 。
(2)在更换规格相同的元件后重新连接好电路。
(3)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分别测出通过阻值为R0=10 Ω的定值电阻的电流I,下列三组关于R的取值方案中,比较合理的方案是 (选填方案编号“1”“2”或“3”)。
方案编号 | 电阻箱的阻值R/Ω | ||||
1 | 300.0 | 250.0 | 200.0 | 150.0 | 100.0 |
2 | 100.0 | 85.0 | 70.0 | 55.0 | 40.0 |
3 | 40.0 | 30.0 | 25.0 | 20.0 | 15.0 |
(4)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 R图象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 ,内阻r= 。(用k,b和R0表示)
[解析](1)欧姆表表盘读数为“7 Ω”,倍率为“×10”,故所测阻值为70 Ω;故障检测时,除电流表外其余部分均没有问题,故问题只能出在电流表处;
(3)为减小电流表的读数误差,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应该尽量大于三分之一,即电流范围为100 mA≤I≤300 mA,根据欧姆定律,总电阻范围为120 Ω≥R≥40 Ω,扣除定值电阻10 Ω,即电流表内阻和电源内阻加上电阻箱电阻应该大于等于30 Ω而小于等于110 Ω,由于电流表内阻不计,故应该选方案2;
(4)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r+R0+R),则=R+,为对比一次函数y=kx+b,R相当于x,相当于k,相当于y,k(r+R0)相当于b;解得E=,r=-R0。
[答案](1)70 电流表 (3)2 (4) -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