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本册综合同步测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与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行走丰盈生命。在澄( )明的清晨或ɡuī lì( )的黄昏,走过卓( )尔不群的泰山,走过浩浩荡荡的长江;走过云烟氤氲,走过月色ménɡ lónɡ( )。听斜风细雨,看山清水秀,赏桃红柳绿,让心灵行走在新雨后的空山,轻舞飞扬。细数阳光,chén diàn( )在心的依然是生命留下的嫣( )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天舟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B.在新书签售会上,他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老作家,一时间竟激动得语无伦次。
C.她那扑朔迷离的眼神使得大家认为她就是始作俑者。
D.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不同的人生态度,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__________;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__________;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__________。处处为他人着想的,__________;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①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②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
③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
④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A.①③②④ 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②③①④
4.(2017·湖北孝感)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
B.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大脑感知领域进行研究。
C.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的愿望成为现实。
D.今年五月,德国的五十二名文化使者从汉堡出发,开始了横跨欧亚大陆之旅。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性格阴郁,知识渊博,是一名反抗压迫的战士。这一形象正
是凡尔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B.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时,常用“家”“令”等谦辞,如家父、家母、令弟、令妹等。
C.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
集《野草》等。
D.虎妞,《骆驼样子》中刻画的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
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不幸的是,她最后因难产而死。
6.古诗文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2)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
(3)(福建南平中考)《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
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
7.语文实践活动。(5分)
(1)音乐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收听了以下著名的戏曲片段。请根据你对戏曲的了解,填写
剧名。(1分)
《谁说女子不如男》
剧名:《____________》 剧种:豫剧
(2)班上要举行“走进戏曲艺术”的实践活动,请你设计一条标语来活跃现场气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同桌李小林只钟情于流行歌曲,很排斥戏曲,也不喜欢参加班内活动。你将怎样
劝说他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41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全诗围绕“______”字来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___________的气势。(2分)
9.诗歌的最后两句被誉为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1分)
菊事
丁立梅
①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
②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挺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
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年冬天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
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
⑤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种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
⑥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
⑦天冷,菊越发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
10.本文围绕着菊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②段写屋旁巴掌大的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通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者笔下的菊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3分)
从心所欲不逾矩
莫言
①少时,父亲就经常教育我们兄弟:一定要把字写好!人生来相貌丑陋,或出身贫困,那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字写不好,则完全是个人的原因。我父亲认为,只要肯下功夫,肯勤学苦练,就一定能把字写好。
②为了说服我们,父亲还举过很多例子。其中一例说,我们的一位先祖,去参加县太爷举办的社饮,因衣衫破旧,被那些身着绫罗绸缎的乡绅慢待。酒过数巡之后,县太爷令众乡绅赋诗写字。乡绅们先是相互推让,继而踊跃献技。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有人注意到了,便向县太爷汇报。最后的场面是,我那位先祖将身上的破棉袄甩掉,赤膊捉笔,饱蘸墨水,不是往纸上,而是往那白粉壁上,尽情地挥洒。一时龙飞凤舞,满壁生辉。不但字好,词也好。众人刮目相看。我那先祖也被县太爷请坐上席。
③有一年,我这位先祖,去青州为某大户人家写匾。因东家招待不周,心中郁闷。只写了三个字,尚余一字未写,即呼手腕病发,不能握笔,然后买驴回乡。东家心中大恼,但看看已经写出的那三个字,的确是好得不得了,只好忍气吞声,备厚礼来请。我那先祖却礼数次后,终于答应将那剩下的一个字写完。东家请我先祖上车,我先祖道:“上什么车?”东家道:“去写那个字啊。”我先祖笑道:“写一个字,何必跑那么远?”言毕,从炕席下抽出一片纸,用一块破瓦片磨了一点墨,从墙角捡来一支秃笔,蘸墨挥毫,顷刻便成。见东家面有狐疑之色,我那先祖道:“拿回去贴上吧,若有丝毫差错,我从今往后就不写字了。”
④时隔多日,远隔数百里,只写一个字,如何能保持与那三个字的风韵、气势、大小的统一性?对此疑问,我父亲的解答是:“他已经把手‘靠’死了!”“靠”字是我故乡土语,大意是经过长期训练,手上已经有了感觉。也就是孔夫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很可惜,现在已找不到我先祖所写的字了,因而也就无法领略他写得到底有多么好。尽管我没能在书法方面下功夫,但通过我父亲这种讲故事式的教育,还是使我从小就对书法多了一些兴趣,对能写出一笔好字的人自然也格外地尊敬和羡慕。
14.阅读全文,请概括文中与先祖相关的两件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第②段写道:“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请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当时先祖冷笑的
心理活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先祖写字和做人两方面解释“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内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13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mò,死)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cù)然如抱深忧。
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zhě,红褐色)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绐(dài,欺哄)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竞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方拜谢间,一盗忽擗砞(pǐ mò,捶胸顿足)大恸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及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语讫,挥手西行。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湮于沙上 _____________
(2)不亦颠乎 _____________
(3)虽危症亦立愈 _____________
(4)终不反顾 _____________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求之下流,固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转赠以金 扶苏以数谏故
C.当求之于上流 归途于窝集遇三盗
D.以箧负归 负势竞上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4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2.(2017·贵州六盘水)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选择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永恒,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还记得吗?那无数次的遇见,曾经遇见的那个人、那道景、那本书、那句话……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请以“那一次,我__________”为题,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个人信息相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期末测试卷
1.chénɡ 瑰丽 zhuó 朦胧 沉淀 yān
2.B
3.D
4.A【解析】病因:用词不当,“目不暇接”的意思是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董卿不是
物品,故不能令人“目不暇接”;“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诉诸于听觉,也不能用形容视觉
的“目不暇接”。
5.B【解析】“令”是称呼对方亲属时常用的谦辞。
6.(1)此夜曲中闻折柳
(2)闲敲棋子落灯花
(3)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4)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7.(1)花木兰
(2)示例:走进戏曲艺术,感受传统文化。
(3)小林,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排斥戏曲。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民族艺术的经典之
一。如果我们用心去欣赏,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
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此,我们要努力去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们世代流
传,永放光芒!
8.望 高大雄伟
9.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10.①一盆菊被我随手丢弃在屋旁,一年后却长出了一大丛。
②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给人们带来温情。
11.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菊的淡定从容之美。
12.写空地长满杂草,交代菊花生长的环境恶劣,衬托菊花顽强的生命力。
13.示例:①面对逆境,坚定信念,顽强生存;②面对荣誉或得意之时,淡定从容;③营造温
情,改善环境;④学会坚守,无论冷落还是繁华。
14.①先祖参加县太爷的社饮受到慢待,后一展书法技艺,令众人刮目相看。②先祖为青州某
大户人家写匾,因其招待不周只写了三个字,待东家厚礼上门,才在家中写出第四个字,
与另三个字风韵、气势、大小丝毫无差。
15.哼,打量我衣衫破旧便如此慢待我,我倒要看看你们腹中是否同身上一样锦绣辉煌,待会
儿便叫你们见识我的本事!(意对即可)
16.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通过“甩、提、挥洒”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将先祖在粉壁上挥
毫泼墨的场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表现了先祖书法技艺的精湛。
17.写字:通过长期的练习,书法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不论是在纸上还是墙壁上,抑或是隔
着远距离补写,都能够驾轻就熟,是谓“从心所欲”。
做人:身具傲骨,贫贱不移,面对乡绅大户不折节弯腰,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是谓“不
逾矩”。
18.(1)埋没 (2)颠倒,错乱 (3)即使 (4)回头看
19.C
20.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到千里之外寻找父亲的遗骨,我这个堂堂男子汉,自命英雄豪杰,反
而做不到吗?
21.【甲】: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闹出
笑话来。(或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
更可靠。)
【乙】:做人要尽孝道。(或有志者事竟成等等。)
【参考译文】
我十一二岁时,听从叔灿若公说:老家有个姓齐的人,因犯了罪,(被罚往)黑龙江戍守边关,已经死在那里几年了。他的儿子长大后,想把父亲的遗骨迁回老家,可家境贫寒,不能前往(黑龙江),(他)终日忧愁不已。
一天,他偶然得到了几升豆子,(他)就把豆子研成细末,用水抟成丸,用赭土包裹(成药丸),谎称卖药的奔赴(黑龙江),姑且靠骗几文钱糊口。沿途凡买了他的药的人,即使是重病也立即痊愈。(于是人们)争相转告,使他的药卖出了好价,终于,他靠着卖药的钱到达了戍地,找到了父亲的遗骨,用一个匣子装好,然后背着匣子踏上归程。归途中,他在丛林里碰上了三个强盗,慌忙丢弃了钱财,背着骨匣奔跑。强盗追上去抓住了(他),打开匣子见到骨骸,十分奇怪,就问他缘故。他哭着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强盗)都怜悯(他),并放了(他),还赠了(他)一些银钱。(他)急忙拜谢,忽然,一个强盗捶胸顿足大哭道:“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到千里之外寻找父亲的遗骨,我这个堂堂男子汉,自命英雄豪杰,反而做不到吗?诸位保重,我今日要到甘肃去(收父亲的遗骨了)。”说完,(他)挥了挥手,奔西方而去。他的同伙呼喊他,请他回家与妻子告别,(他)最终没有回头。这是被(齐某之子的行为)深深感动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一)(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品悟,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三)(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二)(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