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名校联盟2020年考前提分仿真卷化学(十)(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078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名校联盟2020年考前提分仿真卷化学(十)(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078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名校联盟2020年考前提分仿真卷化学(十)(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078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湖北名校联盟2020年高化学考前提分仿真卷(有解析)
湖北名校联盟2020年考前提分仿真卷化学(十)(解析版)
展开
湖北名校联盟2020年考前提分仿真卷(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S 32 Cl 35.5 Co 59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7.《本草经集注》记载:“鸡屎矾(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鸡屎矾中主要成分属于碱式盐
B.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C.“涂铁皆作铜色”发生反应为置换反应
D.“内质不变”说明出现了钝化现象
【答案】D
【解析】A.鸡屎矾中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含有未被中和的OH−,因此属于碱式盐,A正确;B.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产生CuO、CO2、H2O,因此不稳定,B正确;C.Fe与铜的化合物反应产生单质铜,Fe变为相应的盐,发生反应为置换反应,C正确;D.铁的表面与铜的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铜,铁表面有一层铜,阻隔了反应的继续进行,并未发生钝化,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
8.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举办,节俭办赛是主要理念。在场馆建设中用到一种耐腐、耐高温的表面涂料是以某双环烯酯为原料制得,该双环烯酯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双环烯酯的水解产物都能使溴水褪色
B.1mol该双环烯酯能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该双环烯酯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D.该双环烯酯完全加氢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有7种
【答案】A
【解析】该双环烯酯水解产物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使溴水褪色,选项A正确;1mol该双环烯酯的两个碳碳双键能与2mol H2发生加成反应,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加成,选项B不正确;分子中不存在苯环,共平面的原子从碳碳双键出发,至少是6个,分子中分别与两个碳碳双键共平面的原子不一定共面,选项C不正确;分子加氢后,两边环分别有4种一氯代物,—CH2—上有1种,共有9种,选项D不正确。
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25.2g HNO3的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反应产生的NO2分子数目为0.1NA
B.1L 0.6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原子数目为1.8NA
C.标准状况下,22.4L的CH3COOH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为4NA
D.反应4NH3+6NO5N2+6H2O中,当生成140g的N2时转移12NA
【答案】D
【解析】A.随着反应的进行浓HNO3变成稀硝酸,还原产物变成了NO,故此时产生的NO2数目小于0.1NA,A错误;B.溶液中有大量的水,水中含有大量的O,故O原子数目大于1.8NA,B错误;C.CH3COOH在标况下不是气体,C错误;D.该反应中生成5mol N2(140g)时,化合价共降低12价,故共转移12mol电子,D正确。故选D。
10.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我国科学家利用甲醇转化制丙烯反应过程如下:
3CH3OH+H3AlO6→3CH+AlO+3H2O
3CH+AlO→H3AlO6+3C↑↓H2
3C↑↓H2→CH2=CHCH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醇转化制丙烯反应的方程式为3CH3OH→CH2=CHCH3+3H2O
B.甲醇转化制丙烯反应的过程中H3AlO6作催化剂
C.1.4g C↑↓H2所含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D.甲基碳正离子CH的电子式为
【答案】C
【解析】将题干中三个方程式相加即得甲醇转化制丙烯反应的方程式,选项A正确;在反应前有H3AlO6,反应后又生成了H3AlO6,而且量不变,符合催化剂的定义,选项B正确;反应前后原子守恒,电子也守恒,1.4g C↑↓H2所含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mol,所以选项C错误;甲基碳正离子是甲基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选项D正确。
11.在环境和能源备受关注的今天,开发清洁、可再生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国家战略,科学家发现产电细菌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难降解废物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示意图如下所示(假设有机物为乙酸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室菌为厌氧菌,B室菌为好氧菌
B.A室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OO−−8e−+2H2O=2CO2+8H+
C.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电流的流向为b→a
D.电池总反应式为CH3COO−+2O2+H+=2CO2+2H2O
【答案】B
【解析】根据装置图可知B室中氧气参与反应,应为好氧菌,选项A正确;方程式中电荷和氢原子不守恒,选项B错误;MFC电池中氢离子向得电子的正极移动,即向b极移动,b为正极,电流方向是由正极流向负极,即b→a,选项C正确;电池的总反应是醋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被氧化成CO2、H2O,即CH3COO−+2O2+H+=2CO2+2H2O,选项D正确。
1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1 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W Y
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答案】C
【解析】由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可知Z元素为Cl,n为Cl2,再根据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可知q为HClO,由0.01mol·L−1 r溶液的pH为2,可判断r为一元强酸,则r为HCl,然后根据n和p的反应条件,以及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可知p为烷烃,s为烷烃的氯代物;根据题意,W、X、Y、Z是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四种元素,可进一步推知W、X、Y、Z分别为H、C、O、Cl。A.根据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可知原子半径:H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