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1.第一节 光现象 练习
展开
第三讲 多彩的光第一节 光现象(建议时间:25分钟) 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 (2019娄底)清代诗人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2. (2019福建)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3. (2019黄冈改编)下列现象,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是( )A. 海市蜃楼 B. 小孔成像 C. 黑板“反光” D. 凸透镜成像4. (2019包头)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 平静湖边,倒影可见B. 山间小溪,清澈见底C. 林荫树下,光斑点点D. 雨过天晴,彩虹出现5. (2019重庆A卷)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B.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6. (2019铁岭)如图是苍鹭从平静水面上起飞的瞬间.关于苍鹭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图A. 苍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B. 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小C. 水越深苍鹭所成的像离它越远D. 苍鹭与它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7. (2019泸州)下面四幅图选自我们的物理课本, 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7题图A. 甲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曲线传播B. 乙图中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因此光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 丙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因此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D. 丁图是小猫叉鱼的图片,小猫眼中看到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要浅一些二、填空题8. (2018南充)夏日清晨,阳光明媚,周末小明和妈妈一同来到了湖边散步,岸上拉着母子俩长长的影子,湖中柳影摇曳,小明指着自己的影子对妈妈说这是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又指着湖中柳树的倒影说这是光的______形成的.9. (2019成都A卷改编)以镜正衣冠,如图所示,当小红从距平面镜2 m处以0.5 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________m/s.周围的同学都能看见小红,是因为光照到小红身上,发生了光的________反射.第9题图10. (2019云南省卷)一束平行光线与镜面成30°的夹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三原(基)色光混合而成的,色光的三原(基)色是指红、________、蓝.11. (2018玉林)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 m,它的“倒影”距桥面________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第11题图三、作图与实验题12. 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第12题图13. (2019铜仁)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你在平面镜前作出物体AB.第13题图14. (2019绥化)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蜡烛放在水平面上,玻璃板竖直放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第14题图(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择________(选填“薄”或“厚”)玻璃板进行实验.(2)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5 cm处,小丽沿垂直板面方向将A以5 c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2 s后放稳.则未点燃的蜡烛B与A相距________ 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4)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图乙),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会________(选填“偏高”或“偏低”).15. (2019贵阳)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对光的折射情况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先在光屏上画出相互垂直的NN′和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第15题图(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向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AO、OC为同一直线).你认为出现光线OC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所致.鉴于本实验的目的,你此时最应该记录的两条光线是____________.(2)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置于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缓慢注水直至水面与线段MM′齐平.入射光线应从A点向O点入射,这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其实本实验中小华还考虑了入射光线所在一侧的________相同.(3)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下了如图丙所示的光路图(OE为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你认为玻璃和水这两种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_.(4)若激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度分别从玻璃和水斜射入空气,则从________射出的折射光会更远离法线. 核心素养提升1. (2019昆明)一位摄影爱好者早上在大观河边照相,观察到岸边的建筑物在水面上形成的影像甲和乙,并拍摄了下来,如图所示.过了十多分钟后他又回到原位置观察,那么影像甲和乙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第1题图A. 都变B. 都不变C. 甲变,乙不变D. 甲不变,乙变2. (2019杭州)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 )A. 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B. 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C. 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D. 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讲 多彩的光第一节 光现象 基础过关1. A 【解析】“白日不到处”,意思是由于物体的遮挡,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包含的物理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选A.2. D 【解析】水中荷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屏幕上的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汽车观后镜里的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放大镜把树叶放大,这是利用光的折射,D符合题意.故选D.3. C 4. C 5. B6. D 【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A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苍鹰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大小不变,B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水越深相当于平面镜厚点,不影响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所以C错误,D正确.故选D.7. D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由图可知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径迹是弯曲的,故A错误;尽管漫反射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平面镜成像的虚像是物体发出的光被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故C错误;小猫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故小猫看到“水中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一些,故D正确.故选D.8. 直线传播 反射9. 1 漫10. 120° 绿 【解析】光线与镜面成30°夹角,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入射角为90°-30°=60°,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是6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60°+60°=120°;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11. 6 7∶2512. 如答图所示第12题答图13. 如答图所示第13题答图【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分别作出像端点A′、B′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物端点A、B,用实线连接即为物体AB,如答图所示.14.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薄 (2)30 (3)不能 (4)偏高【解析】(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2)2 s后蜡烛A移动的距离为s=vt=5 cm/s×2 s=10 cm,此时蜡烛A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为10 cm+5 cm=15 cm,由于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蜡烛A的像与蜡烛A的距离为30 cm,即未点燃的蜡烛B与A相距30 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3)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用光屏接收不到,只能用眼睛观察到;(4)如果将玻璃板不与桌面垂直,而是向蜡烛A倾斜,由于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则蜡烛A的像呈在上方,位置偏高.15. (1)光沿直线传播 AO和OB (2)入射角相同 介质 (3)玻璃 (4)玻璃【解析】(1)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线OC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所致;由于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规律,此时最应该记录的两条光线是入射光线AO和折射光线OB;(2)入射光线应从A点向O点入射,这是为了保证入射角相同;其实本实验中小华还考虑了入射光线所在一侧的介质相同;(3)通过记录的位置,在水中和玻璃中折射的光线相比较,在玻璃中的折射光线更靠近法线,说明玻璃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4)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若激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度分别从玻璃和水斜射入空气,则从玻璃射出的折射光会更远离法线. 核心素养提升1. C 【解析】由图可知,影像甲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早上太阳高度低,所形成的影子较长,过十多分钟后,太阳升高,这时形成的影子比早上短;影像乙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建筑物通过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由于建筑物的大小不变,所以过十多分钟后,所成像的大小不变.综上所述,甲影像的大小发生变化,而乙影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故选C.2. C 【解析】日出时,光从真空射向地球,经过大气光线偏向法线方向,会使日出提前到来.日落时光穿过大气层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下偏折,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认为太阳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我们看到太阳的位置其实比太阳的实际位置要高一些,所以看到太阳正在下山时,太阳已经在地平线之下,日落延后.因此如果没有大气层折射的话,日出会延迟,而日落会提前.故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