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化学题化学(解析版)
展开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K 39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无论是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家中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安全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和事故的保障。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A. 试管 B. 烧杯
C. 量筒 D. 坩埚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管和坩埚能直接加热,烧杯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加热,而量筒不能加热,故答案为C。
2.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属于腐蚀品;其无毒、不属于剧毒品;其不能燃烧,不属于易燃液体。故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腐蚀品标志,故答案为D。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制取蒸馏水时,为了防止瓶内产生暴沸现象,应先向烧瓶内加入几片碎瓷片
B. 稀释浓硫酸时,常把水加入到盛浓硫酸的烧杯中
C. 做CO还原Fe2O3实验时,防止CO污染环境,实验完毕,常先停止通CO,再停止加热
D. 在用水吸收HCl气体时可把导管直接插入液面下
【答案】A
【解析】A 正确,加入几片碎瓷片,防止瓶内产生暴沸现象。
B 错误,稀释浓硫酸时,常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 错误,实验完毕,常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CO,防止铁被氧化
D 错误,HCl气体极易溶于水,不能直接插入液面下防止倒吸
4.下图所示四种化学实验操作的名称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分别为( )
A. 过滤、蒸发、蒸馏、萃取 B. 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C. 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D. 萃取、蒸馏、蒸发、过滤
【答案】A
【解析】
【详解】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用到主要仪器为漏斗,选用装置为①;蒸发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用到主要仪器为蒸发皿,选用装置为②;蒸馏用于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用到主要仪器为蒸馏烧瓶、冷凝管,选用装置③;分液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用到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选择装置为④;故答案为A。
5.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 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 |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 | 分离CCl4中的I2 |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
装置或 仪器 |
【答案】A
【解析】
【详解】A.植物油不溶于水,溶液分层,可以通过分液操作分离,故A正确;
B.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只需要通过加热即可除去NaCl中混有NH4Cl,故B错误;
C.I2易溶于四氯化碳,不可用过滤分离,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 )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②pH试纸的使用 ③过滤 ④蒸发
A. 试管 B. 胶头滴管 C. 玻璃棒 D. 漏斗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到的仪器有: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以及容量瓶等,转移液体是用玻璃棒引流;
②使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表面皿或玻璃片等仪器,用玻璃棒蘸取溶液;
③过滤用到烧杯、玻璃棒、漏斗等仪器,玻璃棒引流;
④蒸发用到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等仪器,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受热不均造成液体飞溅;
以上操作都用到了玻璃棒,故答案为C。
7.我国的天气偶尔呈现反常现象,南方持续降雪,西北部遭受大雪袭击。下雪时,常用融雪剂清理路面,醋酸钾(CH3COOK)是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1 mol CH3COOK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 CH3COOK的摩尔质量为98 g
C. 1 mol CH3COOK含有2 mol氧
D. 1 mol CH3COOK含有3×6. 02×1023个H
【答案】D
【解析】A项,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错误;B项,CH3COOK的摩尔质量为98 g·mol-1,错误;C项,2 mol氧是指氧原子还是指氧分子,指代不明确,错误;1个CH3COOK含有3个H,所以1 mol CH3COOK含有3×6.02×1023个H。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 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 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答案】C
【解析】
【详解】A. 1mol H2O的质量为1mol×18g/mol=18g,A错误;
B. CH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摩尔质量为16g/mol,B错误;
C. 3.01×1023个S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质量为0.5mol×64g/mol=32g,C正确;
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D错误;
答案选C。
9.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标准状况下,18 g水的体积为22.4 L
B. 1 mol H2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为2 g
C. 气体摩尔体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D. H2和O2的混合气体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用22.4L·mol-1计算,故A错误;
B、质量与条件无关,1molH2的质量就是2g,故B错误;
C、气体摩尔体积为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故C错误;
D、标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该气体可以是混合气体也可以是单一气体,故D正确;
答案选D。
10.NA代表阿伏加德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B. 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C. 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氮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D. 17g NH3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但是不一定含有相同的原子数,故A错误;
B.氢气为双原子分子,2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氢原子,所含原子数目为2NA,故B错误;
C.常温常压不是标况下,题中条件无法计算11.2L氮气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
D.17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氨气中含有10mol电子,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1.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容量瓶是配制准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的精确仪器。它是一种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细长颈、梨形的瓶底玻璃瓶,颈上有刻度;使用时要先检验密闭性,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长时间或长期储存溶液,所以①②③④均对,故答案为A。
12.欲配制100mL 1.0 mol/L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
①将14.2 g Na2SO4 溶于100mL水中
②将32.2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将20 mL 5.0 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14.2gNa2SO4的物质的量为14.2g÷142g/mol=0.1mol,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所以无法计算出物质的量浓度,①错误;
②32.2gNa2SO4•10H2O物质的量为32.2g÷322g/mol=0.1mol,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c=0.1mol÷0.1L=1.0mol•L-1,②正确;
③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0mL×5mol/L=100mL×c(硫酸钠),则c(硫酸钠)=1.0mol/L,③正确;
答案选B。
13.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 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为( )
A. 5:2 B. 3:1 C. 15:2 D. 1:3
【答案】C
【解析】
【分析】先根据n=cV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再结合化学式分别计算FeCl3、KCl中氯离子物质的量,进而得出比值。
【详解】n(FeCl3)=c(FeCl3)×V(FeCl3)=0.5L×1mol/L=0.5mol,则FeCl3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n(Cl-)=1.5mol,
n(KCl)=c(KCl))×V(KCl)=0.2L×1mol/L=0.2mol,则KCl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n(Cl-)=0.2mol,
再根据粒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可得出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为1.5:0.2=15:2;
答案选C。
14.下列有关0.2mol·L-1 BaCl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500mL溶液中Cl-离子浓度为0.2mol·L-1
B. 500mL溶液中Ba2+离子浓度为0.2mol·L-1
C. 500mL溶液中Cl-离子总数为0.2NA
D. 500mL溶液中Ba2+和Cl-离子总数为0.3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500 mL0.2mol•L-1BaCl2溶液中Cl-浓度为0.4 mol•L-1,故A错误;
B、0.2mol•L-1BaCl2溶液中Ba2+浓度为0.2 mol•L-1,故B正确;
C、0.2mol•L-1BaCl2溶液,500 mL溶液中Cl-总数 = 0.5L × 0.2 mol/L × 2 × NA=0.2NA,故C正确;
D、0.2mol•L-1BaCl2溶液,500 mL溶液中Ba2+和Cl-总数 = 0.5L × 0.2 mol/L × 3 × NA=0.3NA,故D正确;
故选A。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第15~18题四个大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5.I.实验室有如下仪器:①试管 ②烧杯 ③量筒 ④蒸发皿 ⑤锥形瓶 ⑥温度计 ⑦蒸馏烧瓶 ⑧分液漏斗 ⑨容量瓶
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直接加热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有______________;
(3)使用前必须查漏的有______________;
Ⅱ.选取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E.过滤法
(1)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2)__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3)____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 ℃)的混合物。
(4)________从含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分离出硝酸钾。
【答案】(1). ①④ (2). ②⑤⑦ (3). ⑧⑨ (4). E (5). C (6). D (7). B
【解析】
【分析】I.(1)(2)实验室中能够加热的仪器有两种: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容量瓶、漏斗、量筒、集气瓶、广口瓶等;
(3)带有活塞或瓶塞的装置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Ⅱ. 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以及物质的分离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I. (1)试管、蒸发皿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不需要垫上石棉网,故选①④;
(2)烧杯、锥形瓶、蒸馏烧瓶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需垫石棉网加热,故选②⑤⑦;
(3)⑧分液漏斗、⑨容量瓶使用前均需要检验是否漏水,故选⑧⑨;
Ⅱ. (1)沙子不溶于水,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故填:E;
(2)汽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故汽油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可以使用分液法,故填:C;
(3)四氯化碳和甲苯的沸点不同,故可以使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四氯化碳和甲苯的混合物,故填:D;
(4)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不同,故从含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分离出硝酸钾可以使用结晶法,故填:B。
16.(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4 g H2、11.2 L O2、1 mol 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__。
【答案】(1). 1∶1 (2). 5∶3 (3). 4∶11 (4). H2 (5). H2 (6). H2O (7). H2O
【解析】
【分析】利用n=,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推论,据此分析;
【详解】(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CH4、CO2的物质的量相同,即两者物质的量为1:1;1molCH4中含有5mol原子,1molCO2中含有3mol原子,利用原子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原子总数之比5∶3;根据阿伏加德罗推论,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密度之比为16:44=4:11;
(2)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0.5mol、1mol,分子数与等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即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H2;含原子物质的量分别是4mol、1mol、3mol,含原子数最多的是H2,三种物质的质量分别为4g、16g、18g,即质量最大的是H2O;体积分别为V(H2)=22.4 L·mol-1×2 mol=44.8 L,V(O2)=11.2 L,而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其体积只有18 mL,故体积最小的是H2O。
17.已知NH4HCO3NH3↑+CO2↑+H2O↑。为了将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NaCl提纯,并制得纯净的NaCl溶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④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②为什么不用硝酸钡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
(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42-已除尽,方法是______
(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其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
(5)说明此设计方案不严密之处及正确的方法____.
【答案】(1). 漏斗、烧杯、玻璃棒 (2). 会引入杂质NO3- (3). 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向此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说明SO42-已除尽 (4). 除去过量的BaCl2或Ba2+, (5). BaCl2+Na2CO3=BaCO3↓+2NaCl (6). 减少过滤次数,减少过滤过程中NaCl的损失 (7). 在操作③时加入的Na2CO3溶液煮沸并不能除去,因此在操作④之后应加过量盐酸以除去Na2CO3,然后再加热煮沸除去HCl和CO2
【解析】
【分析】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固体,由流程可知,①中发生加热条件下分解反应,分解后的固体溶于水后,与氯化钡反应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利用碳酸钠除去过量的钡离子,过滤后滤液中含NaCl、碳酸钠,加盐酸除去碳酸钠后溶质为NaCl,蒸发得到纯净的NaCl,以此来解答。
【详解】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固体,由流程可知,①中发生加热条件下分解反应,分解后的固体溶于水后,与氯化钡反应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利用碳酸钠除去过量的钡离子,过滤后滤液中含NaCl、碳酸钠,加盐酸除去碳酸钠后溶质为NaCl,蒸发得到纯净的NaCl;
(1)操作④为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为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用硝酸钡溶液会引入杂质硝酸根离子,难以除去;
(3)进行操作③后,判断溶液中SO42-已除尽的方法为取③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再滴加氯化钡,若不生成沉淀,可除尽;
(4)操作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其目的为除去过量的钡离子,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可减少过滤操作次数;
(5)由上述分析可知,此设计方案不严密之处及正确的方法为在操作③时加入的Na2CO3溶液煮沸并不能除去,因此在操作④之后应加过量盐酸以除去Na2CO3,然后再加热煮沸除去HCl和CO2。
18.I.配制480 mL 0.3 mol/L NaOH溶液。具体如下:
(1)需_________g NaOH。
(2)配制过程中,下列仪器不会用到的是_____(填字母) ,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A.托盘天平 B.250 mL容量瓶 C.玻璃棒 D.胶头滴管
(3)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B→_____→_____→____→____→____→G (用字母表示) 。
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转移 G.摇匀
Ⅱ.乙同学用18.4 mol/L浓硫酸配制100 mL 3.6 mol/L的稀硫酸。用100 mL量筒量取20.0 mL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刻度线,再搅拌均匀。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________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______。
Ⅲ.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判断下列操作出现的后果。(填“偏低”、“偏高”或“无影响”)
(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取已吸潮的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
(2)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水:_______。
(3)发现溶液液面超过刻度线,用吸管吸出少量水,使液面降至刻度:______。
(4)转移时不慎将溶液倒在瓶外:__________;
(5)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____________。
【答案】(1). 6.0 (2). B (3). 500 mL容量瓶 (4). 烧杯 (5). 搅拌,加速溶解 (6). 引流 (7). E (8). A (9). F (10). C (11). D (12). 不正确 (13). 在量筒中稀释、蒸馏水加到浓硫酸中 (14). 偏低 (15). 无影响 (16). 偏低 (17). 偏低 (18). 偏高
【解析】
【分析】Ⅰ.(1)溶液的体积480mL,但容量瓶的规格没有480mL,容量瓶体积要大于480mL且相近;利用n=cv计算出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所需氢氧化钠的质量;
(2)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步骤选择使用的仪器和缺少的仪器;
(3)根据玻璃棒在溶解和转移溶液的作用完成;
(4)根据配制步骤进行排序;
Ⅱ.根据量筒的用途、浓硫酸的稀释分析;
Ⅲ.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分析判断。
【详解】Ⅰ.(1)因溶液的体积480mL,但容量瓶的规格没有480mL,所以选用500mL容量瓶,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0.5L×0.3mol•L-1×40g/mol=6.0g;
(2)所需的基本仪器可由实验步骤得出: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钥匙,配制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有250mL容量瓶,还缺少的是:500ml容量瓶 烧杯;
(3)在溶解氯化钠时,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转移溶液时使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溶液流到容量瓶外面;
(4)溶液的配制过程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即E→A→F→C→D;
II.量筒只能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在其中溶解或稀释,浓硫酸稀释时,应将硫酸加入水中水;
Ⅲ.(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取已吸潮的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的实际质量减小,溶液浓度偏低;
(2)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水,对溶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都无影响,对溶液浓度无影响;
(3)发现溶液液面超过刻度线,用吸管吸出少量水,使液面降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以溶液浓度偏低;
(4)转移时不慎将溶液倒在瓶外;氢氧化钠的实际质量减小,溶液浓度偏低;
(5)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偏低,所以溶液浓度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