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0黑龙江高考模拟卷_模拟题及答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Word版
展开
大庆一中高三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模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所谓996,是指工作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根据上述规定,若公司强制实行996工作制度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对于违反法律规定强制要求的加班,劳动者有权拒绝。
张耀律师表示,若是单位安排员工延长工作时间的,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单位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或予以调休;但若员工出于自愿加班的,不属于法律意义的加班,单位也无需支付加班费。如果企业利用鼓励的模式变相强制要求员工加班,比如公司因员工拒绝加班而对员工降职、降薪、处罚、辞退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尽快构建起法治维权的法律体系,重点治理各种形式的“隐性强迫”加班现象。
———新华网4.16
材料二 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的灵感;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制加班。苦干是奋斗,巧干也是奋斗;延长工时是奋斗,提高效率也是奋斗。因此,不能给反对996的员工贴上“混日子”“不奋斗”的道德标签,而应该正视他们的真实诉求。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强制推行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从企业家角度来看,他们身上的极限奋斗精神是可贵的,但要考虑到普通员工的位置不同,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傲慢,也不实际、不公平。事实上,这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把加班长短作为激励手段,这肯定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显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企业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地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只有那些能够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人民日报4.16
材料三 《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北京财经4.13
材料四 国家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仍然需要劳动者的奋斗与拼搏。正是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推动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奋斗与拼搏,仍将是我们这个快速前进社会的主题词。而996的讨论则启示我们:未来中国的活力,将来自于快乐地去劳动,让劳动者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不再是温饱时期的拼命工作赚钱,而是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发现兴趣、陪伴家人、寻找意义。因此,正确打开996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拼搏。按照“效率工资理论”的观点,员工工资水平越高,他们的生产就越有效率,忠诚度也会大幅提高。当然,员工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注重工作家庭生活的平衡。如此,实现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人民日报4.15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996工作制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这种工作制工作时间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
B. 如果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能做好平衡兼顾,让员工能兼顾工作和休息,就能顺应时代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C.当劳动者被企业要求延长工作时间时,这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劳动者应得到相应的加班费或调休,企业不能利用鼓励的模式强行推行996工作制。
D.人们现在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期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反对996工作制的员工并不等同于不奋斗的人,崇尚奋斗,崇尚劳动应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强制加班。
B.企业管理者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体现了管理者的傲慢,管理者应思考怎样最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C.材料三中显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加起来占比不足一成,民营企业占比最高,所以996工作制在民营企业中最盛行。
D.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新时代使劳动者快乐地劳动,有助于激发未来中国的活力。
6. 材料一、二、四中,都报道了996工作制,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阳历二月下旬到三月初,庄稼人出牛动农之前生产责任制的浪潮大规模地席卷了整个黄土高原。
双水村的孙玉厚父子们眼下的腰杆确实硬了许多。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尤其是孙少安,他现在手里破天荒有了一大笔积蓄,去年拉砖除过运输费、房租和牲口草料钱,净赚了两千元。另外,铁青骡子卖了一千六百元,这头牲畜干赚了五百元。两千五百块钱哪!
孙玉厚老汉早已表明了态度,他对儿子说:“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秀莲一门心思要拿这钱箍几孔新窑洞。
他想拿这钱作资金,开办一个烧砖窑。他先征求了父亲的意见,父亲仍是老话,秀莲让步的附加条件是,烧砖只要一赚下钱,首先就要修建窑洞(不能一辈子住在饲养院)。
他,他父亲,少平,秀莲和他妈一齐上手,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修建起了一个烧砖窑。少安在城里拉砖时,已经把烧砖的整个过程和基本技术都学会了。烧砖窑建好后,他率领一家人开始打土坯。
第一窑砖坯很快装就绪。烧砖的炭也用县运输公司的包车拉来了。
这天晚上一直弄到大半夜,才把最后的一切细节都安排好——明天早晨就要点火呀!
鸡叫头遍的时候,少安和秀莲才回到一队的饲养院。现在,牲口都分给了个人,饲养员田万江老汉也搬回家住了,这院子一片寂静。
秀莲累得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但孙少安怎么也合不住眼——明天一早,烧砖窑就要点火,年轻的庄稼人兴奋得睡不着觉啊!
在这静悄悄的夜晚,他的思绪像泛滥的春水一般。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数流逝的经历和漫无边际的想象在脑子里杂乱地搅混在一起,皎洁如雪的月光洒在窗户上,把秀莲春节时剪的窗画都清晰地映照了出来:一只卷尾巴的小狗,两只顶架的山羊,一双踏在梅花枝上的喜鹊……
少安猛然听见外面什么地方有人说话的声音。
他的心一惊:这时候外面怎么可能有人呢?
他在被窝里轻轻抬起头,支棱起耳朵,可又没听见什么,他正准备把头放到枕头上,却又听见了外面的说话声——这下确切地听见了,似乎就在外面院子里,而且声音很低,就像传说中的神鬼那般絮絮叨叨……少安尽管不迷信,头皮也忍不住一阵发麻。他本来想叫醒妻子,但又怕惊吓了她。他就一个人悄悄爬起来溜下炕,站在门背后听了一阵——仍然能听见那声音!
他于是顺手在门圪崂里拿了一把铁锨,然后悄悄开了门,蹑手蹑脚来到院子里。
院子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
他仔细听了一下,发现那奇怪的说话声来自过去拴牲口的窑洞中。
少安紧张地操着家伙,放轻脚步溜到这个敞口子窑洞前。啊!原来这竟然是田万江老汉!
老汉没有发现他,立在当初安放石槽的土台子前,仍然喃喃地说道:“……大概都不应时吃夜草了……谁能在半夜里几回价起来添草添料呢……唉,牲灵不懂人言呀,只能活活受罪……”
孙少安忍不住鼻子一酸。他眼窝热辣辣地走到了田万江老汉面前。
万江老汉吓了一跳,接着便嘴一咧,蹲在地上淌起了眼泪。
原来他是在对那些已经被分走的牲口说话!
人啊……
少安也蹲下来,说:“大叔,我知道你心里难过。队里的牲灵你喂养了好多年,有了感情,舍不得离开它们。石头在怀里揣三年都热哩,更不要说牲灵了。你不要担心,庄稼人谁不看重牲灵?分到个人手里,都会精心喂养的。再说,这些牲灵都在村里,你要是想它们,随时都能去看望哩……”
万江老汉这才两把揩掉皱纹脸上的泪水,不好意思地笑了,对队长说:“唉,我起夜起惯了,睡不踏实,就跑到这里来了……这不由人嘛!”
少安也笑了,说:“今晚上我也睡不着,干脆让我把旱烟拿来,咱两个拉话吧。我还有点好旱烟哩,头茬,我爸喷上烧酒蒸的!”
少安于是又转回家里,尽量不惊动睡熟的妻子,拿了烟布袋和卷烟的纸条,悄悄溜出了门。
他来到隔壁饲养室,和田万江老汉面对面蹲在一块,一边抽烟,一边拉话。这两个被生活的变化弄得睡不着觉的庄稼人,竟然一直呆到庙坪山那边亮起了白色……
天大明以后,仍然精神抖擞的孙少安,就吆喝起一家人,来到了他的烧砖窑前。
在亲人们的注视下,他用微微发抖的手划着一根火柴,庄严地点燃了那团希望的火焰。
清晨,在双水村上空,升起了一片浓重的烟雾……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实施生产责任制改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父亲孙玉厚的懦弱反衬出孙少安的果敢,使孙少安的个性更加突出。
C.田万江老汉“不好意思地笑了”是一种掩饰,“少安也笑了”是一种理解。月夜两人心与心的交流,给人一种真诚和温暖的感觉。
D.节选部分叙述故事不失匠心。如钱如何使用的矛盾解决一笔带过,重点写孙少安一夜无眠的经过,充分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8.请举例简要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9.路遥《平凡的世界》对孙少安这个改革先行者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作者是怎样塑造孙少安这一典型人物的?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禼,字公才,邛州依政人。第进士,为汾州司法参军。郭逵宣抚陕西,辟掌机宜文字。种谔擅纳绥州降人数万,朝廷以其生事,议诛谔,反故地归降人,以解仇释兵。禼上疏曰:“谔无名兴举,死有余责。若将改而还之,彼能听顺而亡绝约之心乎?不若谕以彼众饿莩,投死中国。边臣虽擅纳,实无所利,特以往年俘我苏立、景询辈尔。可遣询等来,与降人交归,各遵纪律,而疆场宁矣。如其蔽而不遣,则我留横山之众,未为失也。”又徙逵帅鄜延,为逵移书执政,请存绥州以张兵势,先规度大理河川,建堡砦,画稼穑之地三十里,以处降者。若弃绥不守,则无以安新附之众。援种世衡招蕃兵部敌屯青涧城故事。朝廷从之,活降人数万,为东路捍蔽。夏人屡欲款塞,每以虚声摇边。诏问方略,禼审计形势,为破敌之策以献。遣裨将曲珍、吕真以兵千人分巡东西路。夏人方以四万众自间道欲取绥,道遇珍,皇骇亟战,真继至,夏众败走。交趾叛,诏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总九将军讨之。禼以郭逵老边事,愿为裨赞,于是以逵为宣抚使,禼副之。逵至,辄与禼异,固争不能得。禼分遣将吏伐木治攻具,设伏击之,斩首数千级,馘其渠酋,遂皆降。元祐初,梁乙埋数扰边,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既而以重兵压境,诸将亟请益戍兵为备,禼因遣人诘夏,夏兵遂去。乙埋终不悛。使间以善意问乙埋:“必欲寇,第数来,恐汝所得不能偿所亡。能改之,吾善遇汝。”遗之战袍、锦彩,自是乙埋不复窥塞。禼乃纵间,国中疑而杀之。五年,拜端明殿学士,迁太中大夫。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宋史·赵禼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
B.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
C.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
D.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稼穑是我国对农事的总称,多以春耕为穑,秋收为稼,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B.款塞即叩塞门,指外族前来通好或到边界表示归顺,与“觑边”“窥塞”“寇边”相对。
C.交趾原指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盘腿而坐的行为,后与“安南”都指越南北部地区。
D.学士原指读书人或学者,文中是一种官职名称,现指授予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的学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赵禼精于谋略,为国屡立功勋。他能审时度势,为朝廷献破敌之策;梁乙埋多次侵扰边关,他以武胜之,以文劝之,最后用离间计将其除去。
B.赵禼深晓边事,治理卓有成效。他向朝廷建言,应做好绥州的规划,建设堡寨,分析了放弃绥州的后果并援引了种世衡治边旧例,得到朝廷认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C.赵禼富有才华,处事很有见地。他考中进士,在郭逵手下任文职;在种谔擅自纳降一事上,他反对诛种谔、返故地归降人,认为双方可交换人员,各守纪律,以保边疆安宁。
D.赵禼一心平叛,不计个人名利。交趾叛乱时,朝廷让赵禼统兵平叛,他推荐自己以前的上级郭逵为主将,自己甘愿任副职,赵禼设伏兵击贼,取得大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可遣询等来,与降人交归,各遵纪律,而疆场宁矣。(5分)
(2)必欲寇,第数来,恐汝所得不能偿所亡。能改之,吾善遇汝。(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
黄庭坚①
县北县南何日了,又来新寨解征鞍。
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
小吏有时须束带②,故人颇问不休官。
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
[注]①黄庭坚: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时任汝州叶县县尉。②束带:陶渊明任彭泽令时,属吏告诉他束带见督邮,他叹道“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县南县北”呈现了一个到处奔忙的诗人形象,“何日了”饱含对公务缠身的厌倦。
B.“又来新寨”交代诗人寄宿之地,而“又”字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之情。
C.月挂山头,三星隐没,表明时已深夜;雪野千里,月光皎洁,意境空明,表明诗人心境闲适。
D.故人多次询问诗人为何还不辞官,这句实际是诗人借故人之口传递自己内心呼声。
15.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 , ”两句,刻画出一个高冠长佩、品行高洁的高士形象,成为许多人心中屈原的标准形象。
(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了周瑜在谈笑之间“ ”的儒将气度;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一句描绘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气势。
(3)《送东阳马生序》 中“ , ”两句道出了作者专注学业、乐以忘忧的原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们在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里深情品味中华文化的醇香,( )。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一样,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它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心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情怀;是苏东坡眼中“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的幸福观;是老人们手中的粽子叶,是小孩们项间悬挂的幸运石。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风土民情与传统民俗 。传统文化就这样丝丝缕缕浸入人们心田,融入民族性格。
中国文化向来讲究 ,在历史长河的荡涤中获得更大张力。恰如清明节从慎终追远的情愫中走来,融入绿色祭扫、踏青远足等内容;至若端午节,丰富的现代化、信息化载体为其注入现代气质,使其可玩可嚼、可观可赏、可思可想。
正是循着这些不断创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从少儿捧读《离骚》《天问》,到荆楚碧水龙舟竞速,再到“端午文化”走向国际舞台,你会发现,时光流转, ,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从未变换。
17.下列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家国情怀思接千古,前行的力量在其中积蓄
B.前行的力量也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
C.也在积蓄前行的力量,从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之中
D.也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前行的力量
18.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水乳交融 相得益彰 包罗万象 物是人非
B.水乳交融 交相辉映 兼容并蓄 物换星移
C.浑然天成 相得益彰 包罗万象 物换星移
D.浑然天成 交相辉映 兼容并蓄 物是人非
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B.人们正是循着这些不断创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C.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D.人们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得以绵远流传。
20.下列三种情景中,有五处语言运用不恰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5分)
【情景一】
祝贺词:“之子于归”(女儿出嫁办喜宴),“宜室宜家”(贺人新居落成),“洙泗高风”(贺校庆),“弄瓦之喜”(贺人生儿子),“齿德俱增”(贺寿)。
【情景二】
学校百年校庆,学校拟向全体校友发出短函:“敬爱的校友,母校定于2019年3月27日上午举行一百周年庆典,全体师生恳望您届时拨冗出席。”
【情景三】
小张在收到梅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写作有莫大的帮助,定当珍藏。”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④ 改为 ; ⑤ 改为 。
21.下面是《人体不同姿势腰椎受力情况表》,请择取图表中最能说明人体姿势与腰椎受力情况关系的三点信息,用文字进行概括说明。每条不超过25个字。(6分)
①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大庆一中高三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模考试语文答案
1. C (A 项“如果……就”表述过于绝对;B项“必须完好保存”错误,于文无据,原文“呵护乡村记忆,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D项“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错误,原文是“这需要相应的公关设施与之配套”。)
2.C(C 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3.B(B项“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并不是“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的标准,两者没有必然关系。)
4.B (B项,表达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材料二中“企业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的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只有那些能够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平衡兼顾的内涵不是指“工作和休息”。还包含了“家人陪伴、身体健康以及意义的饱满”。故选B。)
5. C (C项,“所以996工作制在民营企业中最盛行”于文无据,材料三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并没有996工作制是否盛行之意。)
6. ①材料一侧重从法律的角度,论述996 工作制违反了《劳动法》,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②材料二侧重从企业的角度,论述996 工作制的弊端,企业应做好平衡兼顾才能提高效率。③材料四侧重从劳动者的角度,论述新时代劳动者也需要奋斗,但不是通过996的方式,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
(解析:第一则材料,引用了我国《劳动法》规定的部分内容以及张律师的解读,是从法律角度分析问题,论述996 工作制违反了《劳动法》。第二则材料,第二段第一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强制推行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是从企业角度分析996 工作制的弊端,以及解决的措施。第三则材料,根据这句话“正确打开996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拼搏”,是从劳动者的角度,论述新时代劳动者也需要奋斗,但不是通过996的方式。回答本题要分三点根据材料概括回答。)
7.B(这句话并不是表现孙玉厚懦弱,表现的是老人的开明和对儿子的尊重和信任,所以反衬的说法不成立。)
8.(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如开头一段中概括地写“春天”和“大面积地解冻了”,就是为了交代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大面积推广的社会环境。(2)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个性。如月夜景物描写,表现了主人公期待砖窑点火的兴奋与激动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3)寄予深刻寓意,预示创业成功。如结尾处写点火场景,就暗含一种成功的寓意,“希望”与“升起”令人回味,留给读者无限想像的空间。(每点2分。其他分析如“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等,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1)通过衬托刻画人物。孙少安和家人对两千五百元钱的用途产生分歧,衬托出孙少安敢于进取的品格。田万江老汉舍不得牲口,守旧的思想衬托出孙少安的开拓进取。(2)在特定的环境中刻画人物。小说将人物置于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中,并具体描绘人物活动的场景,彰显人物个性。(3)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刻画人物。如主人公与田万江老汉的对话,展示了曾经的队长对群众的了解和关心。(每点2分,其中归纳正确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其他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 D(“檄”是发公文的意思,主语是赵禼,因此“檄”前面要断开;“曰”后面必须断开;“汝”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后”是句前的时间状语,“果来犯”前面省略的主语是西夏,因此“后”前面要断开;“安等”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俘斩”前面省略的主语是刘安,前面要断开;“夏”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
11. A(A项,“春耕为穑,秋收为稼”说法错误,应是“春耕为稼,秋收为穑”。)
12. C( C项, “反对诛种谔、返故地归降人”说法错误。根据原文中,他说种谔无缘无故采取这种做法,死有余辜。可知,他并不反对诛杀种谔。)
13.(1)(夏国)可以遣送景询等人回来,(用他们)与归降的人交换,以后各自遵守纪律,边界就安宁了。(遣,遣送;降人,归降的人;疆场,边界;宁,安宁。大意1分)
(2)如果你一定要入侵,只管多派人来,恐怕您所得到的不能补偿您所失去的。如果您能改过,我方也将会好好地对待您。(寇,入侵;第,只管;亡,失去;善遇,好好地对待。大意1分)
【参考译文】
赵禼(xiè),字公才,邛州依政人。他考中进士,担任汾州司法参军。郭逵在陕西任宣抚使,朝廷征召赵禼掌机宜文字。种谔擅自收容绥州数万来降者,朝廷认为他惹是生非,商议杀种谔,将土地和归降的人还给夏国,以解怨仇免去战事。赵禼上疏说:“种谔无缘无故采取这种做法,死有余辜。如果改变此做法并将民众送还夏国,他们能听从顺服,不再有断绝盟约的想法吗?不如告诉夏国,他们的部众由于饥饿,走投无路投向我国。边疆大臣虽然擅自接纳了他们,但其实毫无益处,只因以前夏国俘虏了我们的苏立、景询等人。可以遣送景询等人回来,与归降的人交换,以后各自遵守纪律,边界就安宁了。如果夏国扣留而不遣送,那么我们留下横山的归附民众,也不算失策。”朝廷又调郭逵为鄜延帅,赵禼为郭逵起草公文给执政大臣,建议保存绥州,来扩充军队的实力,先规划大理河川,建设堡寨,划出可以耕种的土地三十里,以安置归降的人。若舍弃绥州不做好防守,就没办法安抚刚刚归附的民众。他又引种世衡招募蕃部兵马屯守青涧城的旧例。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使数万名降人存活,成为东路屏障。夏国多次想来通好,却经常用虚张声势的做法扰动边境人心。皇上诏问对付夏国的策略,赵禼审时度势,提出了破敌之策进献。派遣偏将曲珍、吕真率领兵士千人分巡东西路。夏国刚以四万大军欲从小路攻取绥州,途中与曲珍部队相遇,惊慌失措,仓促应战,吕真接着率兵赶到,夏国大败而逃。交趾叛乱,赵禼被征召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率领九名大将前往征讨。赵禼认为郭逵熟悉边境事务,愿意担任郭逵的副职,于是朝廷任命郭逵为宣抚使,赵禼任他的副职。郭逵到任后,总是与赵禼意见不同,赵禼坚持和郭逵争论不能取得同意。赵禼分遣兵将砍伐树木做成进攻的器具,设埋伏攻打敌军,斩杀敌人数千,俘获了敌军首领,于是敌军全都投降。元祐初年,梁乙埋多次侵扰边境。赵禼知道西夏即将入侵,发公文给西路将领刘安说:“西夏入侵边塞,你就直接率轻装精兵突袭夏国境内重地。”后来夏国果然来侵犯边境,刘安等突袭了洪州,俘虏斩首很多,夏国于是前来进贡。不久夏国用重兵压境,诸将领急忙请求增兵防备。赵禼因此派遣使者责问夏国,夏国便退兵了。梁乙埋始终不悔改。赵禼派间谍以善意问梁乙埋:“如果你一定要入侵,只管多派人来,恐怕您所得到的不能补偿您所失去的。如果您能改过,我方也将会好好对待您。”赠送给梁乙埋战袍、锦彩,从此梁乙埋不再侵扰边境。赵禼使用离间计,夏国人怀疑梁乙埋,杀死了他。元祐五年,授任他为端明殿学士,迁太中大夫。去世时六十五岁。
14.C(C.“意境空明,表明诗人心境闲适”错误,应为“意境凄寒,表明诗人心境孤凉”。)
15.①想象。想到江南遍地修长的竹子,希望回去砍来做钓竿,表达了对远离官场、隐逸山林的渴望。②象征。用“捎云竹”象征正直、坚韧的节操,表现诗人对高尚志节的追求。③夸张。“捎云竹”,拂云的竹子,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竹的修长。
解析:尾联“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这两句写的是想象的内容,诗人想到江南遍地修长的竹子,希望回去砍来做钓竿。“斩钓竿”说明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捎云竹”,极言竹之高,用了夸张的手法; “竹”这个意象具有象征意义,“竹”象征正直、坚韧的节操,表现了诗人追求高尚节操的情趣。
16.(1)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2)樯橹灰飞烟灭 气吞万里如虎(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7.D(根据前文可知,括号中的内容承接前文,讲人们在端午节的收获,即“品味中华文化的远香”“积蓄前行的力量”,据此可知,括号中的句子的主语应是“人们”,“人们”承前省略,据此排除A、B两项;对比C、D两项,D项的句式与前文保持一致,更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故选D。)
18.B(水乳交融: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浑然天成:形容诗作、文章的结构严谨自然,或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能、品德完美自然。句中形容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应用“水乳交融”。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由上文“风土民情与传统民俗”可知,应用“交相辉映”。兼容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结合下文可知,用“兼容并蓄”更符合语境。物换星移: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指节令变化,时间推移。物是人非:景物依旧,而人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了,多用来表示对故人的怀念或对世事变化的慨叹。句中形容时间推移,应用“物换星移”。)
19.A(画线句中存在两处错误:“不断创新、植根传统”语序不当,可改为“植根传统、不断创新”;介词滥用造成主语残缺,应删除“使”。B项,第二处错误未修改;C项,第一处错误未修改;D项,中途易辙,应删除“人们”。)
20.①“宜室宜家”改为乔迁之喜,或将“贺人新居落成”改为“贺人结婚”;②“弄瓦之喜”改为“弄璋之喜”,或将“贺人生儿子”改为“贺人生女儿”;③“敬爱的校友”改为“尊敬的校友”或“亲爱的校友”;④“寄奉”改为“惠赐”;⑤“过目”改为“拜读”。【解析】本题中,“宜室宜家”是贺人结婚之词,“乔迁之喜”是贺人新居落成的词;②“弄瓦之喜”是表示贺人生女儿的词;“弄璋之喜”是贺人生儿子“的词;③“敬爱”是尊敬和热爱的意思,不用于校友,应改为“尊敬的校友”或“亲爱的校友”;④“寄奉”用于自己寄给别人的东西,不用于他人寄给自己的东西,应改为“惠赐”;⑤“过目”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拜读”。
21.(6分)(答案示例)①人在平躺时,腰椎受力(或:负荷)最小;(2分)②人在站立负重前倾时,腰椎受力(或:负荷)最大;(2分)③人在站立或坐着时,身体前倾会使腰椎受力(或:负荷)加大。(2分)
22. 【审题参考】
(一)从古人类生存学家角度:① 物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② 实用,是物质的基本特性。
(二)从数学家角度:
① 生活留心皆是美;② 不懂审美,世界与你无关;③ 做一个“美”的发现者;④ 要面包,更要水仙;⑤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心系大美中;⑥“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中国.巴金)⑦“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国.罗丹)
(三)从辩证说理的角度:
①实用诚可贵,求美价更高;②追求实用无可厚非,善于审美境界更高。
▲最佳角度:首选辩证分析角度,其次选数学家的角度。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所谓996,是指工作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根据上述规定,若公司强制实行996工作制度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对于违反法律规定强制要求的加班,劳动者有权拒绝。
张耀律师表示,若是单位安排员工延长工作时间的,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单位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或予以调休;但若员工出于自愿加班的,不属于法律意义的加班,单位也无需支付加班费。如果企业利用鼓励的模式变相强制要求员工加班,比如公司因员工拒绝加班而对员工降职、降薪、处罚、辞退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尽快构建起法治维权的法律体系,重点治理各种形式的“隐性强迫”加班现象。
———新华网4.16
材料二 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的灵感;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制加班。苦干是奋斗,巧干也是奋斗;延长工时是奋斗,提高效率也是奋斗。因此,不能给反对996的员工贴上“混日子”“不奋斗”的道德标签,而应该正视他们的真实诉求。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强制推行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从企业家角度来看,他们身上的极限奋斗精神是可贵的,但要考虑到普通员工的位置不同,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傲慢,也不实际、不公平。事实上,这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把加班长短作为激励手段,这肯定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显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企业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地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只有那些能够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人民日报4.16
材料三 《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北京财经4.13
材料四 国家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仍然需要劳动者的奋斗与拼搏。正是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推动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奋斗与拼搏,仍将是我们这个快速前进社会的主题词。而996的讨论则启示我们:未来中国的活力,将来自于快乐地去劳动,让劳动者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不再是温饱时期的拼命工作赚钱,而是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发现兴趣、陪伴家人、寻找意义。因此,正确打开996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拼搏。按照“效率工资理论”的观点,员工工资水平越高,他们的生产就越有效率,忠诚度也会大幅提高。当然,员工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注重工作家庭生活的平衡。如此,实现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人民日报4.15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996工作制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这种工作制工作时间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
B. 如果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能做好平衡兼顾,让员工能兼顾工作和休息,就能顺应时代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C.当劳动者被企业要求延长工作时间时,这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劳动者应得到相应的加班费或调休,企业不能利用鼓励的模式强行推行996工作制。
D.人们现在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期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就业的目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反对996工作制的员工并不等同于不奋斗的人,崇尚奋斗,崇尚劳动应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强制加班。
B.企业管理者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体现了管理者的傲慢,管理者应思考怎样最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C.材料三中显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加起来占比不足一成,民营企业占比最高,所以996工作制在民营企业中最盛行。
D.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新时代使劳动者快乐地劳动,有助于激发未来中国的活力。
6. 材料一、二、四中,都报道了996工作制,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阳历二月下旬到三月初,庄稼人出牛动农之前生产责任制的浪潮大规模地席卷了整个黄土高原。
双水村的孙玉厚父子们眼下的腰杆确实硬了许多。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尤其是孙少安,他现在手里破天荒有了一大笔积蓄,去年拉砖除过运输费、房租和牲口草料钱,净赚了两千元。另外,铁青骡子卖了一千六百元,这头牲畜干赚了五百元。两千五百块钱哪!
孙玉厚老汉早已表明了态度,他对儿子说:“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秀莲一门心思要拿这钱箍几孔新窑洞。
他想拿这钱作资金,开办一个烧砖窑。他先征求了父亲的意见,父亲仍是老话,秀莲让步的附加条件是,烧砖只要一赚下钱,首先就要修建窑洞(不能一辈子住在饲养院)。
他,他父亲,少平,秀莲和他妈一齐上手,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修建起了一个烧砖窑。少安在城里拉砖时,已经把烧砖的整个过程和基本技术都学会了。烧砖窑建好后,他率领一家人开始打土坯。
第一窑砖坯很快装就绪。烧砖的炭也用县运输公司的包车拉来了。
这天晚上一直弄到大半夜,才把最后的一切细节都安排好——明天早晨就要点火呀!
鸡叫头遍的时候,少安和秀莲才回到一队的饲养院。现在,牲口都分给了个人,饲养员田万江老汉也搬回家住了,这院子一片寂静。
秀莲累得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但孙少安怎么也合不住眼——明天一早,烧砖窑就要点火,年轻的庄稼人兴奋得睡不着觉啊!
在这静悄悄的夜晚,他的思绪像泛滥的春水一般。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数流逝的经历和漫无边际的想象在脑子里杂乱地搅混在一起,皎洁如雪的月光洒在窗户上,把秀莲春节时剪的窗画都清晰地映照了出来:一只卷尾巴的小狗,两只顶架的山羊,一双踏在梅花枝上的喜鹊……
少安猛然听见外面什么地方有人说话的声音。
他的心一惊:这时候外面怎么可能有人呢?
他在被窝里轻轻抬起头,支棱起耳朵,可又没听见什么,他正准备把头放到枕头上,却又听见了外面的说话声——这下确切地听见了,似乎就在外面院子里,而且声音很低,就像传说中的神鬼那般絮絮叨叨……少安尽管不迷信,头皮也忍不住一阵发麻。他本来想叫醒妻子,但又怕惊吓了她。他就一个人悄悄爬起来溜下炕,站在门背后听了一阵——仍然能听见那声音!
他于是顺手在门圪崂里拿了一把铁锨,然后悄悄开了门,蹑手蹑脚来到院子里。
院子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
他仔细听了一下,发现那奇怪的说话声来自过去拴牲口的窑洞中。
少安紧张地操着家伙,放轻脚步溜到这个敞口子窑洞前。啊!原来这竟然是田万江老汉!
老汉没有发现他,立在当初安放石槽的土台子前,仍然喃喃地说道:“……大概都不应时吃夜草了……谁能在半夜里几回价起来添草添料呢……唉,牲灵不懂人言呀,只能活活受罪……”
孙少安忍不住鼻子一酸。他眼窝热辣辣地走到了田万江老汉面前。
万江老汉吓了一跳,接着便嘴一咧,蹲在地上淌起了眼泪。
原来他是在对那些已经被分走的牲口说话!
人啊……
少安也蹲下来,说:“大叔,我知道你心里难过。队里的牲灵你喂养了好多年,有了感情,舍不得离开它们。石头在怀里揣三年都热哩,更不要说牲灵了。你不要担心,庄稼人谁不看重牲灵?分到个人手里,都会精心喂养的。再说,这些牲灵都在村里,你要是想它们,随时都能去看望哩……”
万江老汉这才两把揩掉皱纹脸上的泪水,不好意思地笑了,对队长说:“唉,我起夜起惯了,睡不踏实,就跑到这里来了……这不由人嘛!”
少安也笑了,说:“今晚上我也睡不着,干脆让我把旱烟拿来,咱两个拉话吧。我还有点好旱烟哩,头茬,我爸喷上烧酒蒸的!”
少安于是又转回家里,尽量不惊动睡熟的妻子,拿了烟布袋和卷烟的纸条,悄悄溜出了门。
他来到隔壁饲养室,和田万江老汉面对面蹲在一块,一边抽烟,一边拉话。这两个被生活的变化弄得睡不着觉的庄稼人,竟然一直呆到庙坪山那边亮起了白色……
天大明以后,仍然精神抖擞的孙少安,就吆喝起一家人,来到了他的烧砖窑前。
在亲人们的注视下,他用微微发抖的手划着一根火柴,庄严地点燃了那团希望的火焰。
清晨,在双水村上空,升起了一片浓重的烟雾……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实施生产责任制改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父亲孙玉厚的懦弱反衬出孙少安的果敢,使孙少安的个性更加突出。
C.田万江老汉“不好意思地笑了”是一种掩饰,“少安也笑了”是一种理解。月夜两人心与心的交流,给人一种真诚和温暖的感觉。
D.节选部分叙述故事不失匠心。如钱如何使用的矛盾解决一笔带过,重点写孙少安一夜无眠的经过,充分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8.请举例简要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9.路遥《平凡的世界》对孙少安这个改革先行者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作者是怎样塑造孙少安这一典型人物的?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禼,字公才,邛州依政人。第进士,为汾州司法参军。郭逵宣抚陕西,辟掌机宜文字。种谔擅纳绥州降人数万,朝廷以其生事,议诛谔,反故地归降人,以解仇释兵。禼上疏曰:“谔无名兴举,死有余责。若将改而还之,彼能听顺而亡绝约之心乎?不若谕以彼众饿莩,投死中国。边臣虽擅纳,实无所利,特以往年俘我苏立、景询辈尔。可遣询等来,与降人交归,各遵纪律,而疆场宁矣。如其蔽而不遣,则我留横山之众,未为失也。”又徙逵帅鄜延,为逵移书执政,请存绥州以张兵势,先规度大理河川,建堡砦,画稼穑之地三十里,以处降者。若弃绥不守,则无以安新附之众。援种世衡招蕃兵部敌屯青涧城故事。朝廷从之,活降人数万,为东路捍蔽。夏人屡欲款塞,每以虚声摇边。诏问方略,禼审计形势,为破敌之策以献。遣裨将曲珍、吕真以兵千人分巡东西路。夏人方以四万众自间道欲取绥,道遇珍,皇骇亟战,真继至,夏众败走。交趾叛,诏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总九将军讨之。禼以郭逵老边事,愿为裨赞,于是以逵为宣抚使,禼副之。逵至,辄与禼异,固争不能得。禼分遣将吏伐木治攻具,设伏击之,斩首数千级,馘其渠酋,遂皆降。元祐初,梁乙埋数扰边,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既而以重兵压境,诸将亟请益戍兵为备,禼因遣人诘夏,夏兵遂去。乙埋终不悛。使间以善意问乙埋:“必欲寇,第数来,恐汝所得不能偿所亡。能改之,吾善遇汝。”遗之战袍、锦彩,自是乙埋不复窥塞。禼乃纵间,国中疑而杀之。五年,拜端明殿学士,迁太中大夫。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宋史·赵禼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
B.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
C.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
D.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稼穑是我国对农事的总称,多以春耕为穑,秋收为稼,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B.款塞即叩塞门,指外族前来通好或到边界表示归顺,与“觑边”“窥塞”“寇边”相对。
C.交趾原指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盘腿而坐的行为,后与“安南”都指越南北部地区。
D.学士原指读书人或学者,文中是一种官职名称,现指授予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的学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赵禼精于谋略,为国屡立功勋。他能审时度势,为朝廷献破敌之策;梁乙埋多次侵扰边关,他以武胜之,以文劝之,最后用离间计将其除去。
B.赵禼深晓边事,治理卓有成效。他向朝廷建言,应做好绥州的规划,建设堡寨,分析了放弃绥州的后果并援引了种世衡治边旧例,得到朝廷认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C.赵禼富有才华,处事很有见地。他考中进士,在郭逵手下任文职;在种谔擅自纳降一事上,他反对诛种谔、返故地归降人,认为双方可交换人员,各守纪律,以保边疆安宁。
D.赵禼一心平叛,不计个人名利。交趾叛乱时,朝廷让赵禼统兵平叛,他推荐自己以前的上级郭逵为主将,自己甘愿任副职,赵禼设伏兵击贼,取得大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可遣询等来,与降人交归,各遵纪律,而疆场宁矣。(5分)
(2)必欲寇,第数来,恐汝所得不能偿所亡。能改之,吾善遇汝。(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
黄庭坚①
县北县南何日了,又来新寨解征鞍。
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
小吏有时须束带②,故人颇问不休官。
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
[注]①黄庭坚: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时任汝州叶县县尉。②束带:陶渊明任彭泽令时,属吏告诉他束带见督邮,他叹道“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县南县北”呈现了一个到处奔忙的诗人形象,“何日了”饱含对公务缠身的厌倦。
B.“又来新寨”交代诗人寄宿之地,而“又”字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之情。
C.月挂山头,三星隐没,表明时已深夜;雪野千里,月光皎洁,意境空明,表明诗人心境闲适。
D.故人多次询问诗人为何还不辞官,这句实际是诗人借故人之口传递自己内心呼声。
15.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 , ”两句,刻画出一个高冠长佩、品行高洁的高士形象,成为许多人心中屈原的标准形象。
(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了周瑜在谈笑之间“ ”的儒将气度;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一句描绘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气势。
(3)《送东阳马生序》 中“ , ”两句道出了作者专注学业、乐以忘忧的原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们在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里深情品味中华文化的醇香,( )。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一样,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它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心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情怀;是苏东坡眼中“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的幸福观;是老人们手中的粽子叶,是小孩们项间悬挂的幸运石。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风土民情与传统民俗 。传统文化就这样丝丝缕缕浸入人们心田,融入民族性格。
中国文化向来讲究 ,在历史长河的荡涤中获得更大张力。恰如清明节从慎终追远的情愫中走来,融入绿色祭扫、踏青远足等内容;至若端午节,丰富的现代化、信息化载体为其注入现代气质,使其可玩可嚼、可观可赏、可思可想。
正是循着这些不断创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从少儿捧读《离骚》《天问》,到荆楚碧水龙舟竞速,再到“端午文化”走向国际舞台,你会发现,时光流转, ,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从未变换。
17.下列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家国情怀思接千古,前行的力量在其中积蓄
B.前行的力量也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
C.也在积蓄前行的力量,从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之中
D.也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前行的力量
18.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水乳交融 相得益彰 包罗万象 物是人非
B.水乳交融 交相辉映 兼容并蓄 物换星移
C.浑然天成 相得益彰 包罗万象 物换星移
D.浑然天成 交相辉映 兼容并蓄 物是人非
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B.人们正是循着这些不断创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C.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D.人们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得以绵远流传。
20.下列三种情景中,有五处语言运用不恰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5分)
【情景一】
祝贺词:“之子于归”(女儿出嫁办喜宴),“宜室宜家”(贺人新居落成),“洙泗高风”(贺校庆),“弄瓦之喜”(贺人生儿子),“齿德俱增”(贺寿)。
【情景二】
学校百年校庆,学校拟向全体校友发出短函:“敬爱的校友,母校定于2019年3月27日上午举行一百周年庆典,全体师生恳望您届时拨冗出席。”
【情景三】
小张在收到梅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写作有莫大的帮助,定当珍藏。”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④ 改为 ; ⑤ 改为 。
21.下面是《人体不同姿势腰椎受力情况表》,请择取图表中最能说明人体姿势与腰椎受力情况关系的三点信息,用文字进行概括说明。每条不超过25个字。(6分)
①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大庆一中高三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模考试语文答案
1. C (A 项“如果……就”表述过于绝对;B项“必须完好保存”错误,于文无据,原文“呵护乡村记忆,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D项“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错误,原文是“这需要相应的公关设施与之配套”。)
2.C(C 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3.B(B项“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并不是“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的标准,两者没有必然关系。)
4.B (B项,表达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材料二中“企业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的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意义的饱满也成为工作的奖赏。只有那些能够做好平衡兼顾的企业,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平衡兼顾的内涵不是指“工作和休息”。还包含了“家人陪伴、身体健康以及意义的饱满”。故选B。)
5. C (C项,“所以996工作制在民营企业中最盛行”于文无据,材料三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并没有996工作制是否盛行之意。)
6. ①材料一侧重从法律的角度,论述996 工作制违反了《劳动法》,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②材料二侧重从企业的角度,论述996 工作制的弊端,企业应做好平衡兼顾才能提高效率。③材料四侧重从劳动者的角度,论述新时代劳动者也需要奋斗,但不是通过996的方式,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
(解析:第一则材料,引用了我国《劳动法》规定的部分内容以及张律师的解读,是从法律角度分析问题,论述996 工作制违反了《劳动法》。第二则材料,第二段第一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强制推行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是从企业角度分析996 工作制的弊端,以及解决的措施。第三则材料,根据这句话“正确打开996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拼搏”,是从劳动者的角度,论述新时代劳动者也需要奋斗,但不是通过996的方式。回答本题要分三点根据材料概括回答。)
7.B(这句话并不是表现孙玉厚懦弱,表现的是老人的开明和对儿子的尊重和信任,所以反衬的说法不成立。)
8.(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如开头一段中概括地写“春天”和“大面积地解冻了”,就是为了交代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大面积推广的社会环境。(2)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个性。如月夜景物描写,表现了主人公期待砖窑点火的兴奋与激动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3)寄予深刻寓意,预示创业成功。如结尾处写点火场景,就暗含一种成功的寓意,“希望”与“升起”令人回味,留给读者无限想像的空间。(每点2分。其他分析如“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等,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1)通过衬托刻画人物。孙少安和家人对两千五百元钱的用途产生分歧,衬托出孙少安敢于进取的品格。田万江老汉舍不得牲口,守旧的思想衬托出孙少安的开拓进取。(2)在特定的环境中刻画人物。小说将人物置于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中,并具体描绘人物活动的场景,彰显人物个性。(3)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刻画人物。如主人公与田万江老汉的对话,展示了曾经的队长对群众的了解和关心。(每点2分,其中归纳正确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其他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 D(“檄”是发公文的意思,主语是赵禼,因此“檄”前面要断开;“曰”后面必须断开;“汝”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后”是句前的时间状语,“果来犯”前面省略的主语是西夏,因此“后”前面要断开;“安等”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俘斩”前面省略的主语是刘安,前面要断开;“夏”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
11. A(A项,“春耕为穑,秋收为稼”说法错误,应是“春耕为稼,秋收为穑”。)
12. C( C项, “反对诛种谔、返故地归降人”说法错误。根据原文中,他说种谔无缘无故采取这种做法,死有余辜。可知,他并不反对诛杀种谔。)
13.(1)(夏国)可以遣送景询等人回来,(用他们)与归降的人交换,以后各自遵守纪律,边界就安宁了。(遣,遣送;降人,归降的人;疆场,边界;宁,安宁。大意1分)
(2)如果你一定要入侵,只管多派人来,恐怕您所得到的不能补偿您所失去的。如果您能改过,我方也将会好好地对待您。(寇,入侵;第,只管;亡,失去;善遇,好好地对待。大意1分)
【参考译文】
赵禼(xiè),字公才,邛州依政人。他考中进士,担任汾州司法参军。郭逵在陕西任宣抚使,朝廷征召赵禼掌机宜文字。种谔擅自收容绥州数万来降者,朝廷认为他惹是生非,商议杀种谔,将土地和归降的人还给夏国,以解怨仇免去战事。赵禼上疏说:“种谔无缘无故采取这种做法,死有余辜。如果改变此做法并将民众送还夏国,他们能听从顺服,不再有断绝盟约的想法吗?不如告诉夏国,他们的部众由于饥饿,走投无路投向我国。边疆大臣虽然擅自接纳了他们,但其实毫无益处,只因以前夏国俘虏了我们的苏立、景询等人。可以遣送景询等人回来,与归降的人交换,以后各自遵守纪律,边界就安宁了。如果夏国扣留而不遣送,那么我们留下横山的归附民众,也不算失策。”朝廷又调郭逵为鄜延帅,赵禼为郭逵起草公文给执政大臣,建议保存绥州,来扩充军队的实力,先规划大理河川,建设堡寨,划出可以耕种的土地三十里,以安置归降的人。若舍弃绥州不做好防守,就没办法安抚刚刚归附的民众。他又引种世衡招募蕃部兵马屯守青涧城的旧例。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使数万名降人存活,成为东路屏障。夏国多次想来通好,却经常用虚张声势的做法扰动边境人心。皇上诏问对付夏国的策略,赵禼审时度势,提出了破敌之策进献。派遣偏将曲珍、吕真率领兵士千人分巡东西路。夏国刚以四万大军欲从小路攻取绥州,途中与曲珍部队相遇,惊慌失措,仓促应战,吕真接着率兵赶到,夏国大败而逃。交趾叛乱,赵禼被征召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率领九名大将前往征讨。赵禼认为郭逵熟悉边境事务,愿意担任郭逵的副职,于是朝廷任命郭逵为宣抚使,赵禼任他的副职。郭逵到任后,总是与赵禼意见不同,赵禼坚持和郭逵争论不能取得同意。赵禼分遣兵将砍伐树木做成进攻的器具,设埋伏攻打敌军,斩杀敌人数千,俘获了敌军首领,于是敌军全都投降。元祐初年,梁乙埋多次侵扰边境。赵禼知道西夏即将入侵,发公文给西路将领刘安说:“西夏入侵边塞,你就直接率轻装精兵突袭夏国境内重地。”后来夏国果然来侵犯边境,刘安等突袭了洪州,俘虏斩首很多,夏国于是前来进贡。不久夏国用重兵压境,诸将领急忙请求增兵防备。赵禼因此派遣使者责问夏国,夏国便退兵了。梁乙埋始终不悔改。赵禼派间谍以善意问梁乙埋:“如果你一定要入侵,只管多派人来,恐怕您所得到的不能补偿您所失去的。如果您能改过,我方也将会好好对待您。”赠送给梁乙埋战袍、锦彩,从此梁乙埋不再侵扰边境。赵禼使用离间计,夏国人怀疑梁乙埋,杀死了他。元祐五年,授任他为端明殿学士,迁太中大夫。去世时六十五岁。
14.C(C.“意境空明,表明诗人心境闲适”错误,应为“意境凄寒,表明诗人心境孤凉”。)
15.①想象。想到江南遍地修长的竹子,希望回去砍来做钓竿,表达了对远离官场、隐逸山林的渴望。②象征。用“捎云竹”象征正直、坚韧的节操,表现诗人对高尚志节的追求。③夸张。“捎云竹”,拂云的竹子,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竹的修长。
解析:尾联“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这两句写的是想象的内容,诗人想到江南遍地修长的竹子,希望回去砍来做钓竿。“斩钓竿”说明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捎云竹”,极言竹之高,用了夸张的手法; “竹”这个意象具有象征意义,“竹”象征正直、坚韧的节操,表现了诗人追求高尚节操的情趣。
16.(1)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2)樯橹灰飞烟灭 气吞万里如虎(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7.D(根据前文可知,括号中的内容承接前文,讲人们在端午节的收获,即“品味中华文化的远香”“积蓄前行的力量”,据此可知,括号中的句子的主语应是“人们”,“人们”承前省略,据此排除A、B两项;对比C、D两项,D项的句式与前文保持一致,更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故选D。)
18.B(水乳交融: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浑然天成:形容诗作、文章的结构严谨自然,或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能、品德完美自然。句中形容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应用“水乳交融”。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由上文“风土民情与传统民俗”可知,应用“交相辉映”。兼容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结合下文可知,用“兼容并蓄”更符合语境。物换星移: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指节令变化,时间推移。物是人非:景物依旧,而人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了,多用来表示对故人的怀念或对世事变化的慨叹。句中形容时间推移,应用“物换星移”。)
19.A(画线句中存在两处错误:“不断创新、植根传统”语序不当,可改为“植根传统、不断创新”;介词滥用造成主语残缺,应删除“使”。B项,第二处错误未修改;C项,第一处错误未修改;D项,中途易辙,应删除“人们”。)
20.①“宜室宜家”改为乔迁之喜,或将“贺人新居落成”改为“贺人结婚”;②“弄瓦之喜”改为“弄璋之喜”,或将“贺人生儿子”改为“贺人生女儿”;③“敬爱的校友”改为“尊敬的校友”或“亲爱的校友”;④“寄奉”改为“惠赐”;⑤“过目”改为“拜读”。【解析】本题中,“宜室宜家”是贺人结婚之词,“乔迁之喜”是贺人新居落成的词;②“弄瓦之喜”是表示贺人生女儿的词;“弄璋之喜”是贺人生儿子“的词;③“敬爱”是尊敬和热爱的意思,不用于校友,应改为“尊敬的校友”或“亲爱的校友”;④“寄奉”用于自己寄给别人的东西,不用于他人寄给自己的东西,应改为“惠赐”;⑤“过目”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拜读”。
21.(6分)(答案示例)①人在平躺时,腰椎受力(或:负荷)最小;(2分)②人在站立负重前倾时,腰椎受力(或:负荷)最大;(2分)③人在站立或坐着时,身体前倾会使腰椎受力(或:负荷)加大。(2分)
22. 【审题参考】
(一)从古人类生存学家角度:① 物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② 实用,是物质的基本特性。
(二)从数学家角度:
① 生活留心皆是美;② 不懂审美,世界与你无关;③ 做一个“美”的发现者;④ 要面包,更要水仙;⑤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心系大美中;⑥“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中国.巴金)⑦“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国.罗丹)
(三)从辩证说理的角度:
①实用诚可贵,求美价更高;②追求实用无可厚非,善于审美境界更高。
▲最佳角度:首选辩证分析角度,其次选数学家的角度。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