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0江苏高考模拟卷_模拟题及答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19届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19届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金黄色的葫芦上有灵动的仕女、威武的罗汉、各式各样的京剧脸谱、可爱的生肖,画面______,线条洗练流畅,看起来_______;54岁的民间艺人栾清明有一手绝活——用烙铁在葫芦上作画。如今,栾清明不忍传统技艺流失,_______,把技艺传承给自己的儿子。他们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上阵父子兵”一时间也被传为佳话。
A. 惟妙惟肖 别有风味 口传心授
B. 有声有色 别有洞天 口口相传
C. 有声有色 别有风味 口口相传
D. 惟妙惟肖 别有洞天 口传心授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此处的陈述对象为“画面”,应选“惟妙惟肖”。排除BC两项。“别有风味”,另有一种美好的口味。比喻事物所另外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别有洞天”,指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或艺术创作,引人入胜。此处的陈述对象为“线条”,应选“别有风味”。“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口口相传”,不著文字,口头相传。此处的陈述对象为“手工技艺传承”,应选“口传心授”。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类似于几年前手机、楼盘的“饥饿营销”,当前被许多网红餐饮店采用的排队营销术,虽然让商家赚得盆盈钵满,但严重扰乱了餐饮业的市场秩序。
B. 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C. 研究人员发现: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大约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
D. 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B项,“……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不合逻辑,“汽车本身的状况”有好有坏,属于两方面情况,而“保证行车安全”是一方面情况,属于两面对一面。C项,“,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搭配不当,“患者……减轻”不搭配,应是“病情”减轻。D项,“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搭配不当,“表现了……故事”不搭配。故选A项。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3. 对下面这幅漫画寓意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B. 拥有物质再丰富,精神追求也不停步。
C. 拥有资源的多少并不重要,要懂得利用。
D. 生活工具的利用方式是多样的,不要僵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画中人离墙头咫尺之遥,只要将梯子竖起即可,但画中人空有这么多的梯子却不懂得利用。因此选C。方法指导:做此类题前,第一步是仔细审题,明确题目的意思。此步骤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审标题,仔细审读漫画的题目,认真分析思考题目的含义;②审主体画面,准确把握漫画的主题;③审题注和画注,题注和画注往往是对漫画的特别提示,这也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漫画的主题思想。该题无标题,无题。观察漫画,图中人脚踩一大堆梯子,踮起脚后跟却仍然看不到墙外,令人费解,脚下不是现成的梯子?
考点: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①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
②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③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④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⑤“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
A. ⑤②③①④ B. ③⑤②①④ C. ③②⑤①④ D. ②⑤③④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类型,如本题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考生要先浏览这段文字,把握中心意思,然后再浏览所给的小句子,寻找提示性的词语,比如关联词、反复出现的词,还要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以及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堆成等问题。解答本题时,可以采用排除的办法。通读文段,可以发现,所给的文段说的是作者在塘边静坐、赏荷,根据事情的逻辑关系可以确定③放在开头,即先说“坐在塘边”,这就排除AD两项;再根据③中“静静地”和⑤“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确定⑤放在③后,再根据“我在一片寂静中”确定②;再根据“它从上面向下落”和“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确定①④,这就排除C项,故选B项。
5.下列各句中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暴涨致使美国基金经理马克·哈特亏损约2.5亿美元,现在他茶饭不思,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
B. 每到寒暑假,学生们都离开校园,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等学生返校时,这条街又渐渐热闹起来。
C.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
D. 一笔而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画作包孕了天地间的灵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常考修辞的种类,如比喻、比拟、借代、对偶等,然后明确每种修辞的特点,最后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这是针对比喻设题。本题中,B 项,“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冬眠”是动物的状态,此处将商铺当动物来写,这是比拟中的拟物,不是比喻。A项,将“健康状况不佳”比作“亮红灯”,这是比喻。C项,把“人生”比作“书”和“歌”,这是比喻中的明喻。D项,把“画作”比作“脱缰骏马”“蛟龙飞天”,这是比喻中的明喻。故选B项。
二、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再上龚舍人书
王安石
安抚舍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其术不过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非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常登而水旱不至。然而无冻馁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时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兴起太平,而一切惟务苟且,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此传所谓“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已疏矣。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下再矣。某固非苟有觊于阁下者也。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屡干于左右者,以此。阁下其亮之。某再拜。
(选自《王文公文集》,有删改)
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毕:全部
B. 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 原:本来,原本
C. 可谓至大至庶矣 庶:众,众多
D. 以说干阁下再矣 干:求
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仓廪,文中指仓库中的粮食,古代仓廪是储藏粮食的仓库。
B. 糟糠,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古代糟糠是指酒糟和谷皮。
C. 五帝,我国上古神话中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是其中之一。
D. 毂辐,我国古代车辆的两个构件,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
(2)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
9. 请概括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
【答案】6. B 7. B
8. (1)当今士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
(2)我认为,有才学的大丈夫经常担忧的是遭遇不好的时代,遭遇好的时代以后,又担忧自己不被重用。
9. 国家经常出现灾情;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是一时权宜之法,不是长远之法;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龚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作用。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原”,结合后面内容“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分析,译为推测,动词。故选B。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结合文本内容“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分析可知,“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错误。指的是酒糟米糠之类。故选B。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涵濡”,滋润、沉浸;“之”,助词,的;“以”,连词,来;“邀”,求取;“功”,功劳;“而已”,罢了。(2)“大丈夫有学术才谋”(定语后置句);“常”,经常;“患”,担忧;“时之不遭也”(宾语前置句);“既”,已经、……以后;“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被采用、被重用。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概括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结合“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分析,国家经常出现灾情,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是一时权宜之法,不是长远之法;由“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分析可知,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由“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分析可知,龚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作用。
【点睛】参考译文:
安抚舍人阁下:您前天跟我讲的,不过想计算比较仓库储量多少,劝说富民献出粮食,来解除百姓一时的匮乏。我想要说的,不是这方面的意思。我愿把意思说完,请您选择些许有用的。
我曾经听说善于谋划天下大事的人,必定会设置长久的计策,创立非常的功业。当今士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水旱灾害是常有的事,仓储财用国家经常不充足。用不充足的财用来抵御经常发生的水旱灾害,没有见到它能救助多少,绝对不是治理国家、养育百姓的方法。
自从庆历以来,南北饥荒相连,朝廷大臣、朝野间富有智谋之人无不哀怜,不忍看到百姓流亡饿死,都在考虑让他们生存下去的办法。他们的方法不过是发放常平仓的粮食,向富户募捐,提供一些稀粥、酒糟米糠之类粗食,以有限的粮食供给无数的灾民。我推测救活的人百不及一,而饿死者已经白骨遍野了。这只造就了给人恩惠的美名,而没有取得救人祸难的实际效果。
从前,梁惠王曾经调拨粮食来救饥荒,孟子评论反对这种做法。正是所谓“只有良善的心愿,不足以治理国家;只有好的办法,也不能自行起作用”。至于治理国家不遵循先王之道,就是单纯依靠良善的心愿、好的办法而不能将之结合起来的办法。况且五帝、三王之时,可以称得上极其繁盛兴隆了,也不能保证年年丰收而没有水旱灾害。然而没有受冻挨饿的百姓,什么原因呢?在上有良善的政策,在下有储藏的防备。我遍观远古以来,太平之日少有,而混乱之日颇多。而今大宋建国已经一百多年,百姓不知道有战争,四方边境最远的达到万余里,其间可以耕种的原野,百姓都已居住了,可以称得上最广大、最富庶了。这确实是世所未有的好时机,贤能的人有所作为的时代。现在朝廷的公卿大夫,不在此时讲求治理国家的办法,考虑富裕百姓、改善风俗的良策,来创立太平之世,反而只是干些只顾眼前的事,见到祸患再思考解决办法,见到灾害再考虑拯救措施,这正是《传》所言“车毂已经破碎,才增大车辐;事情已经不成,再大声叹息”,这样有益吗?
我与您过去不太熟识,若论相知程度,确实太不亲近了。但自从您到来,已经两次麻烦您向您请教意见了。我对您并没什么个人企图。我曾经说过,有学问技艺才能谋略的大丈夫,常常忧虑生不逢时,已经遇上明时,又忧虑其言辞不被采用。而今您在朝廷有权力,不能说不逢时;处于可以建言献策的位置,不能说言辞得不到采用。只是您没有做而已。我有所感受而情绪激动,屡次向您建言,正因为此。请您明鉴。王安石再拜。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下列小题。
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其一①
苏轼
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
图书②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
早岁便怀齐物③志,微官敢有济时心。
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
注:①熙宁四年,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陈州,以诗赠子由,苏轼与苏辙均在陈州,于是苏氏兄弟均步柳诗原韵分别作诗回赠。本诗就是苏轼回赠柳子玉的两诗中的一首。②图书:本指书籍图谱等文献。这里指文章。③齐物:整顿,使物齐整。
10.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苏、柳之间感情之深,结合这首诗分析。
11. 请赏析尾句“一听秋涛万鼓音”的妙处。
【答案】10. 11.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解答时可逐句分析。开头两句“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意思是像我自己看自己都觉得讨厌,不是您谁肯特意寻来看望我,说明苏轼人生遭遇困境的时候,柳子玉主动寻访探望,表明二人感情深厚。“图书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意思是文章写得曲折跌宕,悲伤年华老去,夜深了我们还在青光闪映的灯火下长谈,表明苏柳两个人见面之后惺惺相惜,长时间相谈。“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二句意思是早年的时候就怀有远大的志向,如今担任小小的官员哪还敢有救世的心思。结合注释可知,此时柳子玉谪官寿春,这两句诗和前三、四句都表达了诗人对柳子玉不幸遭遇的同情。“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意思是向南行走千里能做成什么事情呢,听那秋天涛水的声音,就像千万鼓声一样,表达出诗人对柳子玉前途的担忧和鼓励。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从内容上来看,“秋”点明了柳子玉寻访苏轼的时间是秋季,诗句的意思是听那秋天的风水相激形成的涛声,就像千万军鼓同时敲响发出的声音,何其雄壮,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画面,表达出对柳子玉的鼓励和祝福之意。从手法上来看,“一听秋涛万鼓音”是写景,又在诗歌的结尾,采用的是以景结情的手法,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把秋天风水相激的场面写成“万鼓”齐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点睛: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这类题目包括对诗句句意浅层次上的理解、对句子艺术技巧和意蕴深层次上的挖掘和评价、对结构上有特殊功能语句的鉴赏。赏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语言表达上,是否运用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一般答题步骤是,首先简析句意,明确手法;然后联系全诗,分析作用、效果(意境、情感)。
名句名篇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
(2)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4)边庭流血成海水,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
(6)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7)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
(8)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匪我愆期 (2). 肇锡余以嘉名 (3). 扪参历井仰胁息 (4). 武皇开边意未已 (5). 海上生明月 (6). 此情可待成追忆 (7). 渺沧海之一粟 (8). 无以至千里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匪”“愆”“肈”“锡”“嘉”“扪”“胁”“渺沧海”“粟”“至”。
三、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磨面的老王
杨振声
一个伏天的午后,午饭刚过,满地都是树荫,一丝风也不动,好像大地停止了呼吸,沉闷得很。一团炎炎赤日,很庄严地在长空中缓缓渡过,这个世界像被它融化了,寂静得可怕。在一个花园东北角上,立着两间茅草的破房,从腐烂的窗格中间,滚出一阵阵隆隆的磨音。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在那里磨面,黄色的脸皮上有着一缕一缕的汗纹,一条蓝布裤子露出膝骨来,被汗洗透,都贴在腿上。他十几岁就失去父母,雇于人家磨面。除了对门李家的花狗儿时常跑来看看他,对他摇摇尾巴要点冷饭吃,只有那两片又冷又硬的磨石是他离不开的友伴。
墙下的日影渐渐长了,树荫下睡醒的老牛,哞哞地唤它的小牛。巢上的小鸦儿伸长了脖子,张着宽大的嘴儿叫老鸦回家。压山的太阳照出半天的红云。老王出了黑魆魆的磨房,拍一拍头发,走到左边的河里把身上洗一洗。坐在河边草地上,看李家的花狗儿和一个黑狗儿扑着石玩。张家的小福儿伸着两只泥手,从一株柳树后面转了出来,一直跑到河边对老王说:“妈妈要你磨麦子,你明天有工夫么?”“有工夫,明天一早就磨起。”老王回答说。那小孩子又眉开眼笑地说道:“妈妈要面给我做巧果子,后天过七月七啦!”说着跑到那两个狗的跟前,抱着那个黑狗的脖子,和两个狗滚作一块儿。爬起来又往北面一个菜园里跑了去,两个狗也跟在后面跑。她口里嚷道:“我叫爸爸吃饭去啦。”不一会儿张老三扛着锄从北面走了过来,福儿在前面跑。她又站住等她爸爸一回,仰着小脸儿问她爸爸几句话,扯着她爸爸的手儿往村西头走去了。
老王看得出了神:那个小孩子含笑的小脸儿,仿佛有一种魔力,引出人心中很深密的爱。这个景象深深印在老王眼里,使他的脑筋起了特异作用。他呆呆地坐了一会儿,顺着脚走回自己屋里,饭也不吃,瞪着眼睛仰卧在炕上不动。
老王仿佛身在磨房里,但是这回自己不推磨了。一个大驴子给他推磨,他只在一旁忙着加麦子收面。这个长脸的驴子,竖起两个大长耳朵来在磨前飞跑,面落得十分快。他看着自是高兴,忽听身后一声叫道:“爸爸,你不去吃饭么?妈妈都预备好啦。”老王回头一看,—个五岁的小孩子站在他的面前。这是他的小孩子,比白天看见的福儿还长得好看些。抱起来亲个嘴,他喜得唇都颤动了。
“你磨面给我做巧果子么?”小孩子抱着他的脖子问他说。“是呀!是呀!做一大串巧果子,好不好?”老王忙着回答说。小孩子喜得张了小嘴笑,露出一口洁白的小牙来。他抱了孩子走回家,他的女人指着桌子说:“快吃吧,等会就冷了。”看见桌子上放着一盘子热气腾腾的黄瓜炖牛肉,刚蒸好的馒头,他觉着腹中饥饿得很。饭吃得香甜极了,却是越吃越觉着饿。小孩子坐在桌子头上,伸出小手来要馒头,又张着小嘴儿要菜吃。他心中说不出来的快乐,泪包着爱的眼光常射在他的小孩子脸上。一阵脚步响,张老三闯了进来,嚷道:“福儿!福儿!我好半天没找到你, 你跑到这里来了。”说着抱了小孩子往外就跑。老王吓呆了,急向前来抢,却吓醒了,心里还只是蹦蹦地乱跳。睁开眼屋内漆黑,死沉沉地寂静,只听远远的鸡声和肚子里面咕噜咕噜的声音相答。
老王瞪了眼,躺着不动。直到窗纸发白了,树上的雀儿噪起来了,他才懒懒地起来,仍旧一转一转地磨他的面。他渐渐地瘦下去了。
秋天的黄昏,屋角上黄色的夕阳照在草园里一堆堆的落叶上。下面的蟋蟀,唧唧!唧唧!时断时续地叫它的友伴。草屋里的老王已经绝粒几日了。他起初受了风寒,头烧得厉害。后来腰腿都痛起来,他不得不和他那两块又冷又硬的磨石分手了。他躺在床上, 也没人送饭他吃,捧水他喝。倒是对门王家的花狗儿有时想起他,跑来打两个转身,见他躺在炕上,把两只前爪子搭在炕沿上,摇摇尾巴,对他汪汪地叫两声就跑了。
他一阵一阵地发昏。忽觉屋内放了光明,他看见他的驴子在那里推磨,他的老婆在那里做饭,他的小孩子在草园里玩,很可爱的小脸对他笑着,伸出小手来招呼他,他也笑着跑向他的小孩去了。
(有删改)
13. 请简要概括小说中老王的生活状态。
14. 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老王什么样的情感?
15. 文中写小福儿对表现老王的梦境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16. 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答案】13. 贫穷、孤单,受雇于人,却热爱生活,有幻想。
14. 第一处:沉浸于小福儿父女的天伦之乐中,表达了老王对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第二处:表达了老王对美梦惊醒后的无奈与痛苦,以及对自身处境的伤感与辛酸。
15. ①勾起老王的幻想,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②与现实中老王无妻无女形成对比,增添梦境的悲凉氛围;③激发读者思考梦境的丰富意蕴。
16. ①通过描写老王的幻觉,表达了老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天伦之乐的追求,揭示小说的主旨;②与上文写老王的梦境相呼应,使小说的结构完整;③老王的美好向往与所处境遇的悲惨形成强烈反差,增强小说的悲剧色彩。
【解析】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概括小说中老王的生活状态,结合文本内容“立着两间茅草的破房,从腐烂的窗格中间”“一条蓝布裤子露出膝骨来,被汗洗透,都贴在腿上。他十几岁就失去父母,雇于人家磨面”“仿佛有一种魔力,引出人心中很深密的爱。这个景象深深印在老王眼里,使他的脑筋起了特异作用”“老王仿佛身在磨房里,但是这回自己不推磨了……他喜得唇都颤动了”“急向前来抢,却吓醒了,心里还只是蹦蹦地乱跳”等分析概括即可。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情感分析。结合语句内容,联系上下文分析。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饭也不吃,瞪着眼睛仰卧在炕上不动”,结合上文内容“不一会儿张老三扛着锄从北面走了过来,福儿在前面跑……他呆呆地坐了一会儿,顺着脚走回自己屋里”分析,沉浸于小福儿父女的天伦之乐中,“瞪着眼睛”“仰卧、不动”等,表达了老王对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老王瞪了眼,躺着不动”,结合文本内容“急向前来抢,却吓醒了,心里还只是蹦蹦地乱跳。睁开眼屋内漆黑,死沉沉地寂静,只听远远的鸡声和肚子里面咕噜咕噜的声音相答”“直到窗纸发白了,树上的雀儿噪起来了,他才懒懒地起来,仍旧一转一转地磨他的面。他渐渐地瘦下去了”分析可知,老王对美梦惊醒后的无奈与痛苦,以及对自身处境的伤感。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语段作用分析。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写小福儿对表现老王的梦境的作用,“老王看得出了神:那个小孩子含笑的小脸儿,仿佛有一种魔力,引出人心中很深密的爱。这个景象深深印在老王眼里,使他的脑筋起了特异作用”,勾起老王的幻想,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老王吓呆了,急向前来抢,却吓醒了,心里还只是蹦蹦地乱跳”“他躺在床上,也没人送饭他吃,捧水他喝”,与现实中老王无妻无女形成对比,激发读者思考。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是探究题,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忽觉屋内放了光明,他看见他的驴子在那里推磨,他的老婆在那里做饭,他的小孩子在草园里玩,很可爱的小脸对他笑着,伸出小手来招呼他,他也笑着跑向他的小孩去了”,这是老王的幻觉,写出了老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天伦之乐的追求。结合上文第五、六节老王的梦境分析,结尾与梦境呼应。“草屋里的老王已经绝粒几日了。他起初受了风寒,头烧得厉害。后来腰腿都痛起来,他不得不和他那两块又冷又硬的磨石分手了。他躺在床上, 也没人送饭他吃,捧水他喝”,这是描写现实中老王的生活,与结尾形成对比,增强小说的悲剧色彩。
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对语句内涵的挖掘,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本题考查的是小说的结尾,需要结合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内容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不能为了“国际化”丢了“本土化”
胡静静
不知从何时起,国内的文艺创作开始流行“中外混搭”的路子。近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将莎士比亚的《大将军寇流兰》和汤显祖的《牡丹亭》糅合到了一起,让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来了一场跨文化的“对话”。正在上映的电影《长城》也如法炮制,将中国元素同好莱坞怪兽电影结合,希望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蹚出一条不同的道路。再往前,还有根据朝鲜名著改编的新概念越剧《香香传》、根据科恩兄弟的《血迷宫》改编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等。
然而,这些貌似时尚的混搭作品除了在营销阶段打出“大受欢迎”的招牌外,真正受到观众尤其是外国观众认可的,恐怕并不多,而谈到中国文化借此“走出去”了多少也就有些尴尬了。张艺谋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在国外市场遭遇惨败就是一例。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中国文化要“走出去”,从选材到制作都得有国际化思维的加持。这种观点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何为国际化思维呢?是在内容上迎合外国人的猎奇口味,还是在形式上“中西混搭”?以往,中国电影人的答案是两者皆有。于是我们看到了早些年冯小刚根据莎翁戏剧《哈姆雷特》改编的电影《夜宴》,也见证了其不尽如人意的口碑和票房。归根结底,《哈姆雷特》的经典性并不是因为情节的扑朔迷离,而在于人性的困境和挣扎,以及如“生存还是毁灭”那般哲理深邃的思考。我们对西方经典的借鉴倘若简单地附着于框架,或辅以高端的特效与华丽的阵容,终究会流于肤浅的新瓶装旧酒,也让人看低了中国文化内蕴的创造性。
反观曾经在国外备受好评且屡获大奖的国产电影,如《英雄》《卧虎藏龙》《红高粱》等,无不是因为在中国语境下展示了对世界和人性独到的思考,才真正撼动了世界影人的内心,获得了“走出去”的通行证。中国文化元素在这些影片中并未游离而出,沦为刻意呈现的视觉奇观,而是同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有机融合,以饱含象征与隐喻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内在冲突与外在冲突相得益彰的故事。
俗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真正能赢得国外业界和观众尊重的,必然是对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人情冷暖报以虔诚与忠实刻画之心的作品。当刻意迎合的伎俩越来越容易被慧眼识破,也许不虚伪不矫饰的真诚才是出路。当今困惑于如何“走出去”的文艺工作者尤其应当反思:中国文化想要“借船出海”,究竟应当在商业上费更多思量,还是在作品上花更多心思?是应该多琢磨大数据和调研报告,还是着重理解世道人心?
我们通常所谓“世界性”,事实上正是就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本身而言的。其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运用的艺术手法,均是可以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而直抵人心的“不可言说之物”,因而也足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普遍的情感共鸣。这有赖于艺术家技术的娴熟,更取决于创作者本人的眼界和识见。毕竟,逼仄的内心境界从来无法体察广阔的大千世界,浅陋的灵魂也不可能予人以深刻的震动。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足以影响世界的感染力,只能来自对世道人心通达而深刻的理解。
要推出这样的产品,我们当然应该熟谙自己的文化,从传统文化和生活中吸取养料,在此基础上用现代的艺术形式进行表现。如果作品确实有文化,得人心,相信定然是不会缺少观众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7.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18. 中国文化“走出去”遭遇尴尬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9. 中国文艺创作怎样才能实现“国际化”?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答案】17. 首先指出中国文化试图以“中外混搭”的路子“走出去”时遇到的尴尬;其次指出业界对国际化思维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并举例分析那些能够“走出去”的作品的特点;最后指出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应该怎样做。
18. (1)形式上搞“中西混搭”的模式,而简单地附着于框架或高端的特效与华丽的阵容;(2)内容上迎合外国人的猎奇口味,缺乏对人性困境和挣扎的表现;(3)思想上不够深入,缺乏深邃的思考,没有表现出深厚的中华文化内蕴的创造性。
19. (1)在中国语境下展示对世界和人性独到的思考,将中国文化元素同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有机融合;(2)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真实表现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人情冷暖;(3)艺术家要有开阔的眼界和识见,并以娴熟的技术讲述冲突故事。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对文章内容进行层次划分。文章第一段主要讲国内的文艺创作开始流行“中外混搭”的路子,来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并举例加以说明;第二段讲混搭作品遭遇尴尬,这两段是第一层。第三段主要讲混搭作品遭遇尴尬的原因,即目前业界对国际化思维认识上存在误区,并举例分析说明;第四段举《英雄》《卧虎藏龙》《红高粱》等例子分析成功“走出去”的作品的共同特点,这两段为第二层。第五、六、七段具体指出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应该怎么做,和是第三层。分析完之后,考生就要用简洁的语言分点表述即可。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中国文化‘走出去’遭遇尴尬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考生明确题干要求后,到文中找到答题区间,即在文章第三段。第三段从形式、内容、思想等层面分析了业界对国际化思维认识上的误区,考生应抓住“是在内容上迎合外国人的猎奇口味,还是在形式上‘中西混搭’?以往,中国电影人的答案是两者皆有”“并不是因为情节的扑朔迷离,而在于人性的困境和挣扎,以及如‘生存还是毁灭’那般哲理深邃的思考”“简单地附着于框架,或辅以高端的特效与华丽的阵容,终究会流于肤浅的新瓶装旧酒,也让人看低了中国文化内蕴的创造性”等重要信息,从形式、内容、思想等层面概括作答即可。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运用文本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中国文艺创作怎样才能实现‘国际化’?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然后根据文章的行文思路,确知本题的答案主要集中在第四、五、六段,从中找出关键语句,然后加以归纳。如文中第四段分析《英雄》《卧虎藏龙》《红高粱》等作品成功“走出去”的原因时指出“无不是因为在中国语境下展示了对世界和人性独到的思考,才真正撼动了世界影人的内心,获得了‘走出去’的通行证”“中国文化元素在这些影片中并未游离而出,沦为刻意呈现的视觉奇观,而是同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有机融合,以饱含象征与隐喻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内在冲突与外在冲突相得益彰的故事”,第五段则指出“真正能赢得国外业界和观众尊重的,必然是对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人情冷暖报以虔诚与忠实刻画之心的作品”等。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归纳。
【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论证思路这类题目,首先应分段或分层阅读全文,逐段或逐层概括段意或层意。遇到个别语句不懂时,可以先跳过去,等读完全文,再回读。然后要抓中心句和关键句,尤其是起始句、结束句和结论句,明晓每段要表达的意思;找出作者的观点(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明确作者要论证、阐发什么,是怎样论证、阐发的,用了哪些论据和方法,论点和论据有怎样的联系等。要特别注意信息的标志。可以作为标志性的词语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以及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阅读时要特别将它们圈画出来。
五、作文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帽子,可以戴在头顶,也可以加于姓名,可以出现在文章开头,也可以出现在奉承话里……戴帽脱帽,见证着服饰潮流,透露了人情冷暖;脱帽戴帽,体现了礼仪文化,蕴含着人生哲理。
【答案】哦,帽子
正庆幸今天总算不会迟到了,忽觉得身上似乎少了什么东西,一摸头,天啊!脑中立刻“嗡”的一声:我那顶崭新的帽子不见了!顿时,一身的冷汗冒了出来。
挤车时的满头大汗立刻变成一身冷汗:帽子一定在挤车时掉在车站了!我拼命抑制着慌乱,向车门挤去,可是汹涌的人流把我冲回来,人们在往车上挤,我无论如何也抵不住这逆流了。我连忙向那年轻的售票员求助:“阿姨,我的帽子丢在车外了,您帮我看看外面有没有?”售票员的脸仿佛罩了一层寒霜,理也不理。我又喊了一遍,把求助的目光望向周围的大人,期望哪怕得到一点理解也是莫大的安慰……然而没有人理睬我,他们听而不闻,似乎无动于衷。满腔热望冰冷了,焦急万分也无用处,我几乎绝望了……
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小姐姐,别难过了,我的帽子也丢了。”我低头一看,原来是个背着书包的小对孩,他那坦诚的充满稚气的眼睛望着我,我的眼眶不觉涌起一片潮湿,眼前竟模糊了……
就在这时,我感到脚踩到一个软绵绵的东西,是不是我的帽子?我惊喜得叫出声来,我努力弯下腰拾起来——“啊,一顶蓝色的帽子,却不是我的——我那顶是红白相间的。”我失望极了!只听那男孩大叫一声:“啊,我的帽子!”
望着他欢喜的样子,我又为他高兴,又为自己难过。想到回家后父亲的责备,想到这一冬天也要冒着严寒,想到……我的心好乱。男孩不知说什么好:“谢谢你……别难过……”这时心底充塞着对那男孩的感激和对那些大人们的愤怒与憎恨,望着一位位毫无表情的人们,我仿佛掉进坚冷的寒冰中。
汽车终于到站了,我拖着沉重的脚步下车,怏怏地向前走去。忽然,身后传来清脆而稚嫩的喊声:“大姐姐,帽子,你的帽子!”我侥幸地过头去,啊,一顶红白相间的帽子跃入眼帘,上帝,我几乎怀疑我的眼睛,车上那个小男孩高举着帽子向我奔过来。“帽子还在车上,给!”我惊喜地接过帽子,还不等我道谢,那小男孩又跑回车站,融进了等车的人群中。
我拂去尘土,抚摸着这失而复得的帽子,啊,白得那么耀眼,红得那么火热!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首先分析材料,材料的中心话题是“帽子”,而围绕“帽子”讲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帽子”的用途,“帽子,可以戴在头顶,也可以加于姓名,可以出现在文章开头,也可以出现在奉承话里”;二是戴帽脱帽中蕴含的内蕴,“戴帽脱帽,见证着服饰潮流,透露了人情冷暖;脱帽戴帽,体现了礼仪文化,蕴含着人生哲理”。“帽子”可以是实指,即“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装饰的用品”,也可比喻罪名或坏名义。而帽子加之于姓名可指虚名,加之于文章开头可指形式主义,加之于奉承话里可指虚套。而“帽子”演变中可以展示服饰的潮流,“戴帽脱帽”中又能展示一个民族的礼仪文化,可以透露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这则材料既可以写议论文,即围绕虚指的“帽子”,即“虚名”“形式”等展开,围绕“保持平常心”“不慕虚名”“拒绝形式主义”“多些真诚少些虚夸”等进行立意,写作的时候要注意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思路清晰。考生也可以写记叙文,比如这个帽子是怎么来的,这个帽子发生的故事,这个帽子对你有什么意义等,考生可以围绕“帽子”来叙事,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考生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记叙文的命题如下:“帽子风波”“会飞的帽子”“未来的帽子”等。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2019届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金黄色的葫芦上有灵动的仕女、威武的罗汉、各式各样的京剧脸谱、可爱的生肖,画面______,线条洗练流畅,看起来_______;54岁的民间艺人栾清明有一手绝活——用烙铁在葫芦上作画。如今,栾清明不忍传统技艺流失,_______,把技艺传承给自己的儿子。他们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上阵父子兵”一时间也被传为佳话。
A. 惟妙惟肖 别有风味 口传心授
B. 有声有色 别有洞天 口口相传
C. 有声有色 别有风味 口口相传
D. 惟妙惟肖 别有洞天 口传心授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此处的陈述对象为“画面”,应选“惟妙惟肖”。排除BC两项。“别有风味”,另有一种美好的口味。比喻事物所另外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别有洞天”,指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或艺术创作,引人入胜。此处的陈述对象为“线条”,应选“别有风味”。“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口口相传”,不著文字,口头相传。此处的陈述对象为“手工技艺传承”,应选“口传心授”。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类似于几年前手机、楼盘的“饥饿营销”,当前被许多网红餐饮店采用的排队营销术,虽然让商家赚得盆盈钵满,但严重扰乱了餐饮业的市场秩序。
B. 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C. 研究人员发现: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大约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
D. 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B项,“……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不合逻辑,“汽车本身的状况”有好有坏,属于两方面情况,而“保证行车安全”是一方面情况,属于两面对一面。C项,“,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搭配不当,“患者……减轻”不搭配,应是“病情”减轻。D项,“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搭配不当,“表现了……故事”不搭配。故选A项。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3. 对下面这幅漫画寓意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B. 拥有物质再丰富,精神追求也不停步。
C. 拥有资源的多少并不重要,要懂得利用。
D. 生活工具的利用方式是多样的,不要僵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画中人离墙头咫尺之遥,只要将梯子竖起即可,但画中人空有这么多的梯子却不懂得利用。因此选C。方法指导:做此类题前,第一步是仔细审题,明确题目的意思。此步骤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审标题,仔细审读漫画的题目,认真分析思考题目的含义;②审主体画面,准确把握漫画的主题;③审题注和画注,题注和画注往往是对漫画的特别提示,这也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漫画的主题思想。该题无标题,无题。观察漫画,图中人脚踩一大堆梯子,踮起脚后跟却仍然看不到墙外,令人费解,脚下不是现成的梯子?
考点: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①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
②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③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④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⑤“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
A. ⑤②③①④ B. ③⑤②①④ C. ③②⑤①④ D. ②⑤③④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类型,如本题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考生要先浏览这段文字,把握中心意思,然后再浏览所给的小句子,寻找提示性的词语,比如关联词、反复出现的词,还要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以及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堆成等问题。解答本题时,可以采用排除的办法。通读文段,可以发现,所给的文段说的是作者在塘边静坐、赏荷,根据事情的逻辑关系可以确定③放在开头,即先说“坐在塘边”,这就排除AD两项;再根据③中“静静地”和⑤“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确定⑤放在③后,再根据“我在一片寂静中”确定②;再根据“它从上面向下落”和“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确定①④,这就排除C项,故选B项。
5.下列各句中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暴涨致使美国基金经理马克·哈特亏损约2.5亿美元,现在他茶饭不思,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
B. 每到寒暑假,学生们都离开校园,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等学生返校时,这条街又渐渐热闹起来。
C.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
D. 一笔而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画作包孕了天地间的灵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常考修辞的种类,如比喻、比拟、借代、对偶等,然后明确每种修辞的特点,最后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这是针对比喻设题。本题中,B 项,“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冬眠”是动物的状态,此处将商铺当动物来写,这是比拟中的拟物,不是比喻。A项,将“健康状况不佳”比作“亮红灯”,这是比喻。C项,把“人生”比作“书”和“歌”,这是比喻中的明喻。D项,把“画作”比作“脱缰骏马”“蛟龙飞天”,这是比喻中的明喻。故选B项。
二、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再上龚舍人书
王安石
安抚舍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其术不过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非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常登而水旱不至。然而无冻馁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时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兴起太平,而一切惟务苟且,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此传所谓“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已疏矣。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下再矣。某固非苟有觊于阁下者也。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屡干于左右者,以此。阁下其亮之。某再拜。
(选自《王文公文集》,有删改)
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毕:全部
B. 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 原:本来,原本
C. 可谓至大至庶矣 庶:众,众多
D. 以说干阁下再矣 干:求
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仓廪,文中指仓库中的粮食,古代仓廪是储藏粮食的仓库。
B. 糟糠,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古代糟糠是指酒糟和谷皮。
C. 五帝,我国上古神话中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是其中之一。
D. 毂辐,我国古代车辆的两个构件,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
(2)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
9. 请概括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
【答案】6. B 7. B
8. (1)当今士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
(2)我认为,有才学的大丈夫经常担忧的是遭遇不好的时代,遭遇好的时代以后,又担忧自己不被重用。
9. 国家经常出现灾情;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是一时权宜之法,不是长远之法;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龚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作用。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原”,结合后面内容“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分析,译为推测,动词。故选B。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结合文本内容“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分析可知,“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错误。指的是酒糟米糠之类。故选B。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涵濡”,滋润、沉浸;“之”,助词,的;“以”,连词,来;“邀”,求取;“功”,功劳;“而已”,罢了。(2)“大丈夫有学术才谋”(定语后置句);“常”,经常;“患”,担忧;“时之不遭也”(宾语前置句);“既”,已经、……以后;“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被采用、被重用。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概括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结合“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分析,国家经常出现灾情,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是一时权宜之法,不是长远之法;由“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分析可知,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由“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分析可知,龚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作用。
【点睛】参考译文:
安抚舍人阁下:您前天跟我讲的,不过想计算比较仓库储量多少,劝说富民献出粮食,来解除百姓一时的匮乏。我想要说的,不是这方面的意思。我愿把意思说完,请您选择些许有用的。
我曾经听说善于谋划天下大事的人,必定会设置长久的计策,创立非常的功业。当今士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水旱灾害是常有的事,仓储财用国家经常不充足。用不充足的财用来抵御经常发生的水旱灾害,没有见到它能救助多少,绝对不是治理国家、养育百姓的方法。
自从庆历以来,南北饥荒相连,朝廷大臣、朝野间富有智谋之人无不哀怜,不忍看到百姓流亡饿死,都在考虑让他们生存下去的办法。他们的方法不过是发放常平仓的粮食,向富户募捐,提供一些稀粥、酒糟米糠之类粗食,以有限的粮食供给无数的灾民。我推测救活的人百不及一,而饿死者已经白骨遍野了。这只造就了给人恩惠的美名,而没有取得救人祸难的实际效果。
从前,梁惠王曾经调拨粮食来救饥荒,孟子评论反对这种做法。正是所谓“只有良善的心愿,不足以治理国家;只有好的办法,也不能自行起作用”。至于治理国家不遵循先王之道,就是单纯依靠良善的心愿、好的办法而不能将之结合起来的办法。况且五帝、三王之时,可以称得上极其繁盛兴隆了,也不能保证年年丰收而没有水旱灾害。然而没有受冻挨饿的百姓,什么原因呢?在上有良善的政策,在下有储藏的防备。我遍观远古以来,太平之日少有,而混乱之日颇多。而今大宋建国已经一百多年,百姓不知道有战争,四方边境最远的达到万余里,其间可以耕种的原野,百姓都已居住了,可以称得上最广大、最富庶了。这确实是世所未有的好时机,贤能的人有所作为的时代。现在朝廷的公卿大夫,不在此时讲求治理国家的办法,考虑富裕百姓、改善风俗的良策,来创立太平之世,反而只是干些只顾眼前的事,见到祸患再思考解决办法,见到灾害再考虑拯救措施,这正是《传》所言“车毂已经破碎,才增大车辐;事情已经不成,再大声叹息”,这样有益吗?
我与您过去不太熟识,若论相知程度,确实太不亲近了。但自从您到来,已经两次麻烦您向您请教意见了。我对您并没什么个人企图。我曾经说过,有学问技艺才能谋略的大丈夫,常常忧虑生不逢时,已经遇上明时,又忧虑其言辞不被采用。而今您在朝廷有权力,不能说不逢时;处于可以建言献策的位置,不能说言辞得不到采用。只是您没有做而已。我有所感受而情绪激动,屡次向您建言,正因为此。请您明鉴。王安石再拜。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下列小题。
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其一①
苏轼
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
图书②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
早岁便怀齐物③志,微官敢有济时心。
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
注:①熙宁四年,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陈州,以诗赠子由,苏轼与苏辙均在陈州,于是苏氏兄弟均步柳诗原韵分别作诗回赠。本诗就是苏轼回赠柳子玉的两诗中的一首。②图书:本指书籍图谱等文献。这里指文章。③齐物:整顿,使物齐整。
10.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苏、柳之间感情之深,结合这首诗分析。
11. 请赏析尾句“一听秋涛万鼓音”的妙处。
【答案】10. 11.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解答时可逐句分析。开头两句“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意思是像我自己看自己都觉得讨厌,不是您谁肯特意寻来看望我,说明苏轼人生遭遇困境的时候,柳子玉主动寻访探望,表明二人感情深厚。“图书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意思是文章写得曲折跌宕,悲伤年华老去,夜深了我们还在青光闪映的灯火下长谈,表明苏柳两个人见面之后惺惺相惜,长时间相谈。“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二句意思是早年的时候就怀有远大的志向,如今担任小小的官员哪还敢有救世的心思。结合注释可知,此时柳子玉谪官寿春,这两句诗和前三、四句都表达了诗人对柳子玉不幸遭遇的同情。“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意思是向南行走千里能做成什么事情呢,听那秋天涛水的声音,就像千万鼓声一样,表达出诗人对柳子玉前途的担忧和鼓励。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从内容上来看,“秋”点明了柳子玉寻访苏轼的时间是秋季,诗句的意思是听那秋天的风水相激形成的涛声,就像千万军鼓同时敲响发出的声音,何其雄壮,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画面,表达出对柳子玉的鼓励和祝福之意。从手法上来看,“一听秋涛万鼓音”是写景,又在诗歌的结尾,采用的是以景结情的手法,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把秋天风水相激的场面写成“万鼓”齐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点睛: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这类题目包括对诗句句意浅层次上的理解、对句子艺术技巧和意蕴深层次上的挖掘和评价、对结构上有特殊功能语句的鉴赏。赏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语言表达上,是否运用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一般答题步骤是,首先简析句意,明确手法;然后联系全诗,分析作用、效果(意境、情感)。
名句名篇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
(2)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4)边庭流血成海水,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
(6)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7)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
(8)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匪我愆期 (2). 肇锡余以嘉名 (3). 扪参历井仰胁息 (4). 武皇开边意未已 (5). 海上生明月 (6). 此情可待成追忆 (7). 渺沧海之一粟 (8). 无以至千里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匪”“愆”“肈”“锡”“嘉”“扪”“胁”“渺沧海”“粟”“至”。
三、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磨面的老王
杨振声
一个伏天的午后,午饭刚过,满地都是树荫,一丝风也不动,好像大地停止了呼吸,沉闷得很。一团炎炎赤日,很庄严地在长空中缓缓渡过,这个世界像被它融化了,寂静得可怕。在一个花园东北角上,立着两间茅草的破房,从腐烂的窗格中间,滚出一阵阵隆隆的磨音。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在那里磨面,黄色的脸皮上有着一缕一缕的汗纹,一条蓝布裤子露出膝骨来,被汗洗透,都贴在腿上。他十几岁就失去父母,雇于人家磨面。除了对门李家的花狗儿时常跑来看看他,对他摇摇尾巴要点冷饭吃,只有那两片又冷又硬的磨石是他离不开的友伴。
墙下的日影渐渐长了,树荫下睡醒的老牛,哞哞地唤它的小牛。巢上的小鸦儿伸长了脖子,张着宽大的嘴儿叫老鸦回家。压山的太阳照出半天的红云。老王出了黑魆魆的磨房,拍一拍头发,走到左边的河里把身上洗一洗。坐在河边草地上,看李家的花狗儿和一个黑狗儿扑着石玩。张家的小福儿伸着两只泥手,从一株柳树后面转了出来,一直跑到河边对老王说:“妈妈要你磨麦子,你明天有工夫么?”“有工夫,明天一早就磨起。”老王回答说。那小孩子又眉开眼笑地说道:“妈妈要面给我做巧果子,后天过七月七啦!”说着跑到那两个狗的跟前,抱着那个黑狗的脖子,和两个狗滚作一块儿。爬起来又往北面一个菜园里跑了去,两个狗也跟在后面跑。她口里嚷道:“我叫爸爸吃饭去啦。”不一会儿张老三扛着锄从北面走了过来,福儿在前面跑。她又站住等她爸爸一回,仰着小脸儿问她爸爸几句话,扯着她爸爸的手儿往村西头走去了。
老王看得出了神:那个小孩子含笑的小脸儿,仿佛有一种魔力,引出人心中很深密的爱。这个景象深深印在老王眼里,使他的脑筋起了特异作用。他呆呆地坐了一会儿,顺着脚走回自己屋里,饭也不吃,瞪着眼睛仰卧在炕上不动。
老王仿佛身在磨房里,但是这回自己不推磨了。一个大驴子给他推磨,他只在一旁忙着加麦子收面。这个长脸的驴子,竖起两个大长耳朵来在磨前飞跑,面落得十分快。他看着自是高兴,忽听身后一声叫道:“爸爸,你不去吃饭么?妈妈都预备好啦。”老王回头一看,—个五岁的小孩子站在他的面前。这是他的小孩子,比白天看见的福儿还长得好看些。抱起来亲个嘴,他喜得唇都颤动了。
“你磨面给我做巧果子么?”小孩子抱着他的脖子问他说。“是呀!是呀!做一大串巧果子,好不好?”老王忙着回答说。小孩子喜得张了小嘴笑,露出一口洁白的小牙来。他抱了孩子走回家,他的女人指着桌子说:“快吃吧,等会就冷了。”看见桌子上放着一盘子热气腾腾的黄瓜炖牛肉,刚蒸好的馒头,他觉着腹中饥饿得很。饭吃得香甜极了,却是越吃越觉着饿。小孩子坐在桌子头上,伸出小手来要馒头,又张着小嘴儿要菜吃。他心中说不出来的快乐,泪包着爱的眼光常射在他的小孩子脸上。一阵脚步响,张老三闯了进来,嚷道:“福儿!福儿!我好半天没找到你, 你跑到这里来了。”说着抱了小孩子往外就跑。老王吓呆了,急向前来抢,却吓醒了,心里还只是蹦蹦地乱跳。睁开眼屋内漆黑,死沉沉地寂静,只听远远的鸡声和肚子里面咕噜咕噜的声音相答。
老王瞪了眼,躺着不动。直到窗纸发白了,树上的雀儿噪起来了,他才懒懒地起来,仍旧一转一转地磨他的面。他渐渐地瘦下去了。
秋天的黄昏,屋角上黄色的夕阳照在草园里一堆堆的落叶上。下面的蟋蟀,唧唧!唧唧!时断时续地叫它的友伴。草屋里的老王已经绝粒几日了。他起初受了风寒,头烧得厉害。后来腰腿都痛起来,他不得不和他那两块又冷又硬的磨石分手了。他躺在床上, 也没人送饭他吃,捧水他喝。倒是对门王家的花狗儿有时想起他,跑来打两个转身,见他躺在炕上,把两只前爪子搭在炕沿上,摇摇尾巴,对他汪汪地叫两声就跑了。
他一阵一阵地发昏。忽觉屋内放了光明,他看见他的驴子在那里推磨,他的老婆在那里做饭,他的小孩子在草园里玩,很可爱的小脸对他笑着,伸出小手来招呼他,他也笑着跑向他的小孩去了。
(有删改)
13. 请简要概括小说中老王的生活状态。
14. 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老王什么样的情感?
15. 文中写小福儿对表现老王的梦境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16. 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答案】13. 贫穷、孤单,受雇于人,却热爱生活,有幻想。
14. 第一处:沉浸于小福儿父女的天伦之乐中,表达了老王对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第二处:表达了老王对美梦惊醒后的无奈与痛苦,以及对自身处境的伤感与辛酸。
15. ①勾起老王的幻想,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②与现实中老王无妻无女形成对比,增添梦境的悲凉氛围;③激发读者思考梦境的丰富意蕴。
16. ①通过描写老王的幻觉,表达了老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天伦之乐的追求,揭示小说的主旨;②与上文写老王的梦境相呼应,使小说的结构完整;③老王的美好向往与所处境遇的悲惨形成强烈反差,增强小说的悲剧色彩。
【解析】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概括小说中老王的生活状态,结合文本内容“立着两间茅草的破房,从腐烂的窗格中间”“一条蓝布裤子露出膝骨来,被汗洗透,都贴在腿上。他十几岁就失去父母,雇于人家磨面”“仿佛有一种魔力,引出人心中很深密的爱。这个景象深深印在老王眼里,使他的脑筋起了特异作用”“老王仿佛身在磨房里,但是这回自己不推磨了……他喜得唇都颤动了”“急向前来抢,却吓醒了,心里还只是蹦蹦地乱跳”等分析概括即可。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情感分析。结合语句内容,联系上下文分析。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饭也不吃,瞪着眼睛仰卧在炕上不动”,结合上文内容“不一会儿张老三扛着锄从北面走了过来,福儿在前面跑……他呆呆地坐了一会儿,顺着脚走回自己屋里”分析,沉浸于小福儿父女的天伦之乐中,“瞪着眼睛”“仰卧、不动”等,表达了老王对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老王瞪了眼,躺着不动”,结合文本内容“急向前来抢,却吓醒了,心里还只是蹦蹦地乱跳。睁开眼屋内漆黑,死沉沉地寂静,只听远远的鸡声和肚子里面咕噜咕噜的声音相答”“直到窗纸发白了,树上的雀儿噪起来了,他才懒懒地起来,仍旧一转一转地磨他的面。他渐渐地瘦下去了”分析可知,老王对美梦惊醒后的无奈与痛苦,以及对自身处境的伤感。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语段作用分析。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写小福儿对表现老王的梦境的作用,“老王看得出了神:那个小孩子含笑的小脸儿,仿佛有一种魔力,引出人心中很深密的爱。这个景象深深印在老王眼里,使他的脑筋起了特异作用”,勾起老王的幻想,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老王吓呆了,急向前来抢,却吓醒了,心里还只是蹦蹦地乱跳”“他躺在床上,也没人送饭他吃,捧水他喝”,与现实中老王无妻无女形成对比,激发读者思考。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是探究题,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忽觉屋内放了光明,他看见他的驴子在那里推磨,他的老婆在那里做饭,他的小孩子在草园里玩,很可爱的小脸对他笑着,伸出小手来招呼他,他也笑着跑向他的小孩去了”,这是老王的幻觉,写出了老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天伦之乐的追求。结合上文第五、六节老王的梦境分析,结尾与梦境呼应。“草屋里的老王已经绝粒几日了。他起初受了风寒,头烧得厉害。后来腰腿都痛起来,他不得不和他那两块又冷又硬的磨石分手了。他躺在床上, 也没人送饭他吃,捧水他喝”,这是描写现实中老王的生活,与结尾形成对比,增强小说的悲剧色彩。
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对语句内涵的挖掘,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本题考查的是小说的结尾,需要结合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内容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不能为了“国际化”丢了“本土化”
胡静静
不知从何时起,国内的文艺创作开始流行“中外混搭”的路子。近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将莎士比亚的《大将军寇流兰》和汤显祖的《牡丹亭》糅合到了一起,让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来了一场跨文化的“对话”。正在上映的电影《长城》也如法炮制,将中国元素同好莱坞怪兽电影结合,希望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蹚出一条不同的道路。再往前,还有根据朝鲜名著改编的新概念越剧《香香传》、根据科恩兄弟的《血迷宫》改编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等。
然而,这些貌似时尚的混搭作品除了在营销阶段打出“大受欢迎”的招牌外,真正受到观众尤其是外国观众认可的,恐怕并不多,而谈到中国文化借此“走出去”了多少也就有些尴尬了。张艺谋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在国外市场遭遇惨败就是一例。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中国文化要“走出去”,从选材到制作都得有国际化思维的加持。这种观点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何为国际化思维呢?是在内容上迎合外国人的猎奇口味,还是在形式上“中西混搭”?以往,中国电影人的答案是两者皆有。于是我们看到了早些年冯小刚根据莎翁戏剧《哈姆雷特》改编的电影《夜宴》,也见证了其不尽如人意的口碑和票房。归根结底,《哈姆雷特》的经典性并不是因为情节的扑朔迷离,而在于人性的困境和挣扎,以及如“生存还是毁灭”那般哲理深邃的思考。我们对西方经典的借鉴倘若简单地附着于框架,或辅以高端的特效与华丽的阵容,终究会流于肤浅的新瓶装旧酒,也让人看低了中国文化内蕴的创造性。
反观曾经在国外备受好评且屡获大奖的国产电影,如《英雄》《卧虎藏龙》《红高粱》等,无不是因为在中国语境下展示了对世界和人性独到的思考,才真正撼动了世界影人的内心,获得了“走出去”的通行证。中国文化元素在这些影片中并未游离而出,沦为刻意呈现的视觉奇观,而是同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有机融合,以饱含象征与隐喻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内在冲突与外在冲突相得益彰的故事。
俗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真正能赢得国外业界和观众尊重的,必然是对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人情冷暖报以虔诚与忠实刻画之心的作品。当刻意迎合的伎俩越来越容易被慧眼识破,也许不虚伪不矫饰的真诚才是出路。当今困惑于如何“走出去”的文艺工作者尤其应当反思:中国文化想要“借船出海”,究竟应当在商业上费更多思量,还是在作品上花更多心思?是应该多琢磨大数据和调研报告,还是着重理解世道人心?
我们通常所谓“世界性”,事实上正是就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本身而言的。其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运用的艺术手法,均是可以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而直抵人心的“不可言说之物”,因而也足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普遍的情感共鸣。这有赖于艺术家技术的娴熟,更取决于创作者本人的眼界和识见。毕竟,逼仄的内心境界从来无法体察广阔的大千世界,浅陋的灵魂也不可能予人以深刻的震动。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足以影响世界的感染力,只能来自对世道人心通达而深刻的理解。
要推出这样的产品,我们当然应该熟谙自己的文化,从传统文化和生活中吸取养料,在此基础上用现代的艺术形式进行表现。如果作品确实有文化,得人心,相信定然是不会缺少观众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7.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18. 中国文化“走出去”遭遇尴尬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9. 中国文艺创作怎样才能实现“国际化”?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答案】17. 首先指出中国文化试图以“中外混搭”的路子“走出去”时遇到的尴尬;其次指出业界对国际化思维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并举例分析那些能够“走出去”的作品的特点;最后指出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应该怎样做。
18. (1)形式上搞“中西混搭”的模式,而简单地附着于框架或高端的特效与华丽的阵容;(2)内容上迎合外国人的猎奇口味,缺乏对人性困境和挣扎的表现;(3)思想上不够深入,缺乏深邃的思考,没有表现出深厚的中华文化内蕴的创造性。
19. (1)在中国语境下展示对世界和人性独到的思考,将中国文化元素同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有机融合;(2)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真实表现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人情冷暖;(3)艺术家要有开阔的眼界和识见,并以娴熟的技术讲述冲突故事。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对文章内容进行层次划分。文章第一段主要讲国内的文艺创作开始流行“中外混搭”的路子,来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并举例加以说明;第二段讲混搭作品遭遇尴尬,这两段是第一层。第三段主要讲混搭作品遭遇尴尬的原因,即目前业界对国际化思维认识上存在误区,并举例分析说明;第四段举《英雄》《卧虎藏龙》《红高粱》等例子分析成功“走出去”的作品的共同特点,这两段为第二层。第五、六、七段具体指出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应该怎么做,和是第三层。分析完之后,考生就要用简洁的语言分点表述即可。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中国文化‘走出去’遭遇尴尬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考生明确题干要求后,到文中找到答题区间,即在文章第三段。第三段从形式、内容、思想等层面分析了业界对国际化思维认识上的误区,考生应抓住“是在内容上迎合外国人的猎奇口味,还是在形式上‘中西混搭’?以往,中国电影人的答案是两者皆有”“并不是因为情节的扑朔迷离,而在于人性的困境和挣扎,以及如‘生存还是毁灭’那般哲理深邃的思考”“简单地附着于框架,或辅以高端的特效与华丽的阵容,终究会流于肤浅的新瓶装旧酒,也让人看低了中国文化内蕴的创造性”等重要信息,从形式、内容、思想等层面概括作答即可。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运用文本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中国文艺创作怎样才能实现‘国际化’?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然后根据文章的行文思路,确知本题的答案主要集中在第四、五、六段,从中找出关键语句,然后加以归纳。如文中第四段分析《英雄》《卧虎藏龙》《红高粱》等作品成功“走出去”的原因时指出“无不是因为在中国语境下展示了对世界和人性独到的思考,才真正撼动了世界影人的内心,获得了‘走出去’的通行证”“中国文化元素在这些影片中并未游离而出,沦为刻意呈现的视觉奇观,而是同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有机融合,以饱含象征与隐喻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内在冲突与外在冲突相得益彰的故事”,第五段则指出“真正能赢得国外业界和观众尊重的,必然是对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人情冷暖报以虔诚与忠实刻画之心的作品”等。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归纳。
【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论证思路这类题目,首先应分段或分层阅读全文,逐段或逐层概括段意或层意。遇到个别语句不懂时,可以先跳过去,等读完全文,再回读。然后要抓中心句和关键句,尤其是起始句、结束句和结论句,明晓每段要表达的意思;找出作者的观点(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明确作者要论证、阐发什么,是怎样论证、阐发的,用了哪些论据和方法,论点和论据有怎样的联系等。要特别注意信息的标志。可以作为标志性的词语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以及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阅读时要特别将它们圈画出来。
五、作文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帽子,可以戴在头顶,也可以加于姓名,可以出现在文章开头,也可以出现在奉承话里……戴帽脱帽,见证着服饰潮流,透露了人情冷暖;脱帽戴帽,体现了礼仪文化,蕴含着人生哲理。
【答案】哦,帽子
正庆幸今天总算不会迟到了,忽觉得身上似乎少了什么东西,一摸头,天啊!脑中立刻“嗡”的一声:我那顶崭新的帽子不见了!顿时,一身的冷汗冒了出来。
挤车时的满头大汗立刻变成一身冷汗:帽子一定在挤车时掉在车站了!我拼命抑制着慌乱,向车门挤去,可是汹涌的人流把我冲回来,人们在往车上挤,我无论如何也抵不住这逆流了。我连忙向那年轻的售票员求助:“阿姨,我的帽子丢在车外了,您帮我看看外面有没有?”售票员的脸仿佛罩了一层寒霜,理也不理。我又喊了一遍,把求助的目光望向周围的大人,期望哪怕得到一点理解也是莫大的安慰……然而没有人理睬我,他们听而不闻,似乎无动于衷。满腔热望冰冷了,焦急万分也无用处,我几乎绝望了……
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小姐姐,别难过了,我的帽子也丢了。”我低头一看,原来是个背着书包的小对孩,他那坦诚的充满稚气的眼睛望着我,我的眼眶不觉涌起一片潮湿,眼前竟模糊了……
就在这时,我感到脚踩到一个软绵绵的东西,是不是我的帽子?我惊喜得叫出声来,我努力弯下腰拾起来——“啊,一顶蓝色的帽子,却不是我的——我那顶是红白相间的。”我失望极了!只听那男孩大叫一声:“啊,我的帽子!”
望着他欢喜的样子,我又为他高兴,又为自己难过。想到回家后父亲的责备,想到这一冬天也要冒着严寒,想到……我的心好乱。男孩不知说什么好:“谢谢你……别难过……”这时心底充塞着对那男孩的感激和对那些大人们的愤怒与憎恨,望着一位位毫无表情的人们,我仿佛掉进坚冷的寒冰中。
汽车终于到站了,我拖着沉重的脚步下车,怏怏地向前走去。忽然,身后传来清脆而稚嫩的喊声:“大姐姐,帽子,你的帽子!”我侥幸地过头去,啊,一顶红白相间的帽子跃入眼帘,上帝,我几乎怀疑我的眼睛,车上那个小男孩高举着帽子向我奔过来。“帽子还在车上,给!”我惊喜地接过帽子,还不等我道谢,那小男孩又跑回车站,融进了等车的人群中。
我拂去尘土,抚摸着这失而复得的帽子,啊,白得那么耀眼,红得那么火热!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首先分析材料,材料的中心话题是“帽子”,而围绕“帽子”讲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帽子”的用途,“帽子,可以戴在头顶,也可以加于姓名,可以出现在文章开头,也可以出现在奉承话里”;二是戴帽脱帽中蕴含的内蕴,“戴帽脱帽,见证着服饰潮流,透露了人情冷暖;脱帽戴帽,体现了礼仪文化,蕴含着人生哲理”。“帽子”可以是实指,即“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装饰的用品”,也可比喻罪名或坏名义。而帽子加之于姓名可指虚名,加之于文章开头可指形式主义,加之于奉承话里可指虚套。而“帽子”演变中可以展示服饰的潮流,“戴帽脱帽”中又能展示一个民族的礼仪文化,可以透露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这则材料既可以写议论文,即围绕虚指的“帽子”,即“虚名”“形式”等展开,围绕“保持平常心”“不慕虚名”“拒绝形式主义”“多些真诚少些虚夸”等进行立意,写作的时候要注意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思路清晰。考生也可以写记叙文,比如这个帽子是怎么来的,这个帽子发生的故事,这个帽子对你有什么意义等,考生可以围绕“帽子”来叙事,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考生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记叙文的命题如下:“帽子风波”“会飞的帽子”“未来的帽子”等。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