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4月调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4月调考语文试题(解析版)01
    2019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4月调考语文试题(解析版)02
    2019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4月调考语文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19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4月调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台州市2019年4月高三年级调考试题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追根溯(sù)源,中国散文的祖父祖母,并非文学,而是历史和哲学,是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也就是说,中国散文的传承基因,浸有历史的骨血,含有哲学的精髓(suǐ)。
    B. 今年“诚信春运”给“车闹”“霸座”等行为人戴上“紧箍(kū)咒”,各地加大春运期间信用惩(chéng)诫力度,及时公示违规失信行为,让他们“一次失信,处处受限”。
    C. 寒冷的冬夜,羁旅异乡的人,用小刀缓缓削(xuē)着一枚风干的荸(bí)荠,渐渐露出瓷白的果肉,少时在水田里挖荸荠的回忆也渐渐走拢过来,与炉火一起驱散些许心中的乡愁。
    D. 在字里行间,穿越纸背的是典雅与豪气,一切都沐着阳光,融着祈愿,向着美好,一切都清新明朗,深挚隽永,难寻一丝一毫的矫(jiāo)揉造作,没有片言只语的自怨自艾(yì)。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字音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然后依据字形和字义辨析。本题中,B项箍(kū)应为gū, 惩诫应为“戒;C项削(xuē)着应为“xiāo”;D项矫(jiāo)揉造作应为jiǎo。故选A项。
    【点睛】字形题一般可以采取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如果题干是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无错别字的;如果是全对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有错别字的;如果题干是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就先排除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总之,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看词语不宜太长久,要善于回想什么时候在课本或课堂上接触到这个字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提起科幻电影,人们自然先想到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似乎中国的传统和科幻基本无缘。
    【甲】而《流浪地球》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幻结合更完美,我们有能力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
    【乙】这部电影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中留传甚广的“逃离”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拯救”范式,体现了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丙】这种范式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传承了由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所代表的保卫自身家园的传统,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未来世界科幻命题的一种独特的想象和解决方式。这让中国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维度。即便影片在科学假设、人物呈现上还有瑕疵,但它开创的基于科学与想象的绚丽而宏大的叙事风格,在娱乐之风劲吹的中国电影中可说是空谷足音。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似乎 B. 留传 C. 维度 D. 空谷足音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B 3. A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准确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留传”的意思是“遗留下来传给后世”,语境是说“逃离”范式在美式科幻片中应用非常广泛,应用“流传”。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要根据词语或句子之间的性质和关系来确定如何使用的。本题中,《中国自己的故事》不是书名或电影名,在这里是表强调,应为“中国自己的故事”。故选A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一百多年前的北京大学学生中,大多数官二代和富二代子弟都雇有仆人,他们在学校里常常被称为“老爷”,他们上学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希望毕业后能做官。
    B. 日前,全国首档寻访纪实节目《闪亮的名字》登陆东方卫视,以全新的公益力作擦拭“闪亮的名字”,节目首播收视率全国排名第二,登顶周四晚间综艺节目第一。
    C. 今年以来,随着政府工作力度加大,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D.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及“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等相关内容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和运营,对我们这个汽车大国来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A项歧义,“大多数”修饰的中心语有两种可能,一是只修饰“官二代”,二是既修饰“官二代”也修饰“富二代”;B重复赘余,“登顶”“第一”语意重复;C语序不当,“虽然”移到“随着政府工作力度加大”前。故选D项。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
    “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2019年1月16日,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于敏院士去世,享年93岁。①____________。被视作舆论声量重要参照指标的两微(微博和微信)数据即是明证。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16日首发的于敏院士去世消息,阅读量已经超过10万;光明日报法人微博上该消息的阅读量约2300万。②_______________。回顾先生惊人的事业和沉默的人生,重温那段艰辛的岁月和不屈的探索,脑补他在黄沙大漠中大声吟诵“不破楼兰终不还”和《后出师表》的场景。有网友留言说:“③_____________。”追于敏院士这样的星,当然是出于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和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似乎又不止于此。他在时代的漩涡中如何张弛,在功名和真理之间如何选择,又在时间的巨大馈赠面前如何淡然处之,都让每一个走近他的人着迷不已。
    【答案】 (1). ①先生的离去,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 ②每一份阅读都是一份怀念和致敬。 (3). ③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第一处前“重要奠基人于敏院士去世,享年93岁”后面“被视作舆论声量重要参照指标的两微(微博和微信)数据即是明证”,可见横线处应填“先生的离去,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二处“阅读量已经超过10万;光明日报法人微博上该消息的阅读量约2300万”,横线上可填“每一份阅读都是一份怀念和致敬”;第三处的“追于敏院士这样的星”,可填“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6.结合说明文字,为下方的图片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中两代航天科技工作者握手细节的内涵。(不少于100字)
    1月3日,嫦峨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74岁的嫦娥卫星系列总指挥叶培建,走向前排工作席喜极而泣的年轻人—嫦峨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答案】示例:两代“嫦娥人”,一个航天梦。握手的,其实不只是两个人、两代人,更是中国航天60多年来接力前行的所有人;握住的,不仅是这一刻的喜悦,还有探索未知、奔向星辰大海的未来。正是这群仰望星空的人,在手把手传递之间,贡献出中国力量,搭建起梦想天梯,创造了探月奇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生动形象的能力。本题是看图说画,其实质都是写解说词。拟写图片解说词主要方法有:一是平实解说,二是形象解说,三是寓意解说,四是综合解说。形象解说就是使用文学的笔法,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借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地解说画面内容。题干要求至少用两种修辞。根据“嫦娥四号”可用比喻手法——搭造梦想天梯;通过排比揭示“握手”内涵。关注图片上的文字,“74岁的嫦峨卫星系列总指挥叶培建”“年轻人—嫦峨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两只手不仅是两个人的手,还是两代人及很多人的手,这一握手的喜极而泣,还有探索未知、奔向星辰大海的未来。同时这一握手也是传递与搭建。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不过在人类进入石化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气的形成埋下伏笔。
    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也有“帮凶”,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摘自《自然科学》,2013)
    (二)
    1月18日晚,北京气象局再次发布雾霾黄色预警,空气质量六级污染。治理空气污染为什么那么难?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发展还是要环保?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高歌猛进,伴随的则是环境破坏触目惊心。拿这次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来说,就包括工地、工厂的减产甚至停产。事实证明,“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好”往往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痛下决心,即便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保护环境?空气污染还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的数据,北京空气污染源中,机动车直接和间接的排放占22%,煤炭污染占16.7%。前者指向人们的出行,后者指向冬季的取暖。如果说取暖问题上选择的余地不大,那么有车一族,能不能尽量多乘公交少开车?想买车的人,能不能尽量选择小排量车?
    (摘自2013第3 期《Vista看天下》社评,有删改)
    (三)
    雾霾的泛滥非一朝一夕所形成,治理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应该在顶层统一设计下,动员全民参与、全民行动。政府要加强管理,对于一些重污染企业坚决重拳治理,在现有基础上治理并保护好碧水蓝天,杜绝以发展名义放纵污染;对于具有排放污染源的机动车辆进行适当的限行或禁行,鼓励民众以公共交通工具代行,减少开车出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另外还要借用舆论工具,传播环保知识,全面动员广大民众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摘自2014年2月23新华网董国昌文《雾霾治理亟需全民行动》,有删改)
    (四)
    9月29日,《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0》在北京发布了。蓝皮书指出,2016年中国一共出现8次大范围的、中度到重度的持续性雾霾天气,与2015年相比减少3次。总体来看,雾霾治理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摘自2017年10月6日中新社报道《雾霾治理初见成效》,有删改)
    7. 下列对材料中“雾霾天气形成”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雾霾天气是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在静态的气象条件下长期聚集而形成。
    B. 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源是大气中悬浮着的粒径小于2.5微米颗粒物。
    C. 石化燃料时代后的雾霾天气形成与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D.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到来,重污染企业和机动车辆加剧了雾霾的形成。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雾霾的源头包括火山喷发等自然界的污染源,其形成也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有关,所以雾霾是自然界早己存在的现象。
    B. 治理雾霾需要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污染源的工地、企业和落后的农业生产当然要治理,同时还要提倡多乘公交少开车。
    C. 雾霾的形成不是短时间的,因此,治理雾霾也不可能迅速见效,治理雾霾,既要有顶层的统一设计,也要从每个社会成员自身做起。
    D. 近年来,政府痛下决心,加强治理雾霾管理,包括采取一些短期应急措施,使雾霾出现的次数减少,对改善生存环境起到一定作用。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持续性雾霾天气次数减少可能有哪些具体原因,不超过50字。
    【答案】7. B 8. C
    9. 政府的顶层统一设计;重拳治理重污染企业;适当限行或禁行机动车;做好环境的舆论宣传。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B项混淆概念,文中“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由列举的污染源知,污染源和悬浮颗粒物是两个概念,PM2.5是雾霾中的主要悬浮颗粒。故选B项。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本题中,C项“雾霾的形成不是短时间的”错,文中“雾霾的泛滥非一朝一夕所形成,治理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说“雾霾的泛滥不是短时间的”,故选C项。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从文中“治理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应该在顶层统一设计下,动员全民参与、全民行动。政府要加强管理,对于一些重污染企业坚决重拳治理,在现有基础上治理并保护好碧水蓝天,杜绝以发展名义放纵污染;对于具有排放污染源的机动车辆进行适当的限行或禁行,鼓励民众以公共交通工具代行,减少开车出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另外还要借用舆论工具,传播环保知识,全面动员广大民众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可总结出答案。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塔下人家
    沈念
    和那个阳光般的男孩相见时,抬头就是被雨淋湿的古塔。那是一片老城区,黑色的、赭色的屋脊,高低交错,如波浪翻滚,把一块块光投射到远处的天幕、山峦、岛屿、湖泊。塔就站在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波浪”之上,瘦削的身体,穿一身褶皱青衣,脸色永远白皙。
    “塔,记录了我对这座城市的初印象。”我和男孩说起25年前的记忆。成长于乡野之地的少年,14岁离家,尚未脱去稚气,求学而来,懵懂无知地“探”进这座城市。那时候,我乘坐的大客车要搭上轮渡才能抵达城市。①汽车排着老长的队伍,把前面的车挤上船,然后等着后面的车把自己挤上去。我在车上伸长脖子,也看不清城市的面目,只能眺望车窗外一湖阔朗的水波。在我“渡”到这座城市的漫长分秒中,屹立水边的塔,若隐若现。
    男孩恰是那一年出生在塔下人家。他的咿呀学语、玩耍嬉戏、学习成长,塔都是见证者。塔看着人们来来往往,蹁跹游走,看着城市换着容颜,延展变迁。
    那时的老城区是衰颓、晦旧的,房屋、水电路等各类基础设施苟延残喘、灰头土脸,塔下人家的生活也多艰涩愁郁。男孩那张阳光灿烂的脸,自信,刚毅,活力潜涌,怎么看都不像是从老城区走出来的孩子。“你到鱼巷子,离塔就不远了,我家就在塔下面。”男孩的电话指路,让我想起多年前寻塔的经历,同样被人这般介绍而记住了呈“7”字形的鱼巷子。过去多少年,远近渔民打鱼上岸,就在附近交易,鱼巷子久而久之闻名遐迩,是与塔一步之遥的水上集市。②多少年过去,鱼巷子的市井气鱼腥味仍丝丝缕缕飘在城市的上空,湖里的鱼和别的水产把狭长的巷子弄得湿漉漉的。塔整天看着巷子里的“人间烟火”,喜笑怒哀的人们从这里走过,又回到柴米油盐的生活轨道上。
    男孩的父亲在这里贩卖过鱼,生计所迫,这位中年男人下岗后,干过多种活计,孩子要长大,老人要赡养,没有任何优势、背景、资源、专长的他,注定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塔,看到过男人从巷子里早出晚归,也看到过他拥抱孩子和妻子时的微笑。塔下住着很多这样的家庭,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张拧巴,就像走出门,坑洼的街面,不小心就会踩一脚烂泥水。男孩那一年喜欢上了绘画。夫妇俩纠结了一天一夜,决定送他去培训班,家里的一切开支压缩到最低限度。贫穷并没有限制这个家庭的想象力。男孩坚持了7年的绘画学习,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男孩画过的速写本、用过的铅笔头,被夫妇俩装满了大大小小的几个纸箱。许多次,他们拒绝了友人资助的善意,却不知要如何述说陪伴、培养孩子的经历,好像是咬咬牙就走过来了,那些艰辛、隐忍和坚强却只字未提。自己的路自己走,男孩从小就记住了父亲的这句话。只有塔,是最熟悉这些塔下人家的困窘和努力的。然而似乎只要汇入城市的人流,这对夫妇、男孩和老街坊们,都变得从容、勇毅了。
    在水的波光浪影中,塔把时间创造的变化藏进了城市的身体里。水在西边老城区划下一道边界,城市不断地往东走,越走越远,日新月异,人们的目光追随着这种“新”,只有老街如故。男孩的家至今都没从老城区搬走,有些老街坊离开后会常回来看看,不知从哪一天起,老街巷也悄然变化。那些曾经一成不变的店面——刻字厂、打鱼佬特色鱼馆、江清侠中西结合门诊、好帮手清洁用品批发、牙科诊所、兴旺布行……,屋瓦上叠积的尘灰,茂盛的茅草,走出人们习以为常的“看见”里,替换的是整修之后朴素洁净的新气象。细心的人发现,七拐八弯的老街路面铺了柏油,填平了积水的空洼;路灯擦亮了这里的夜晚,暗夜行走变得暖意丛生;社区服务延伸到街巷每个角落,塔下人家多了欢声。这些变化跟着时间前行,这些变化来自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美好共享。男孩每次从外地回来,都会穿过挨挤的房屋中的窄路,走到湖边看水,也抬头回望几年前整饬过的塔。那一刻,男孩似乎能猜到这座实心塔里浮动着的欢喜心思。
    我离开这座城市好几年了,挥之不去的城市影像里,众多的建筑标识在脑海中你起我落、熙熙攘攘,而塔的形象一直挥之不去。谁也没有登上过塔去眺望水的风光,塔的实心结构,注定它是这座城市的一个特定坐标。二十多年来,我也说不上有多少次一个人或陪外来朋友看塔,每一次的场景仿佛都是流动的,只有塔是坚定的不变者。我和男孩每每谈起这座城市,都需要从塔出发,似乎这里是寻找宝藏的入口,似乎离开它就不能拼凑出一个记忆中的城与市。
    男孩学业优异,大四时被选送到巴黎一所著名的学校交流,结束学业后他选择了回国,先去了上海,又回到北京,刚做出自己满意的有中国元素的动画设计作品。这些年,男孩一边上学一边打工,靠自己去挣专业学习的高昂费用,从未停下迈进的脚步。和他的父亲母亲一样,在困难面前,男孩从没有生发过退缩的念头。自己的路自己走,男孩鼓舞他自己,向前走。
    正是这座城市的底蕴,赋予了年轻的他和他们勇于担当的力量。
    这些年城市的变化,细微的,翻天覆地的,塔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有时我想,一座城市总是涌现出诸多变化当然是令人欣喜的,然而,某些不变的东西更是珍贵的。从我所认识的男孩及其父母身上,我看到了属于这座城市的那种珍贵。忧乐之间,先忧后乐,忧中有乐。男孩和他的父母,以及每一个与这座城市有关的人,在这里居住、生活的人,从这里离开、归来的人,他们血液中流淌的,是豁达、勇毅、坚韧、无畏。有谁能否认,恰是最普通的他们所坚守、坚持的这些品质,恰是他们怀着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进发,积淀成一座城市的品质、生机和变化。
    (选自2018年11月23日《光明日报·周末文化版》,本文有删改)
    10. 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语句。
    (1)汽车排着老长的队伍,把前面的车挤上船,然后等着后面的车把自己挤上去。
    (2)多少年过去,鱼巷子的市井气鱼腥味仍丝丝缕缕飘在城市的上空,湖里的鱼和别的水产把狭长的巷子弄得湿漉漉的。
    11. 作者因老街巷悄然变化的欣喜之情在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
    12. 简要分析“男孩”这一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13. 根据全文,分析“塔的实心结构”这一说法在文中的多层内涵。
    【答案】10. ①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轮渡现场车辆拥挤的情况写得格外生动传神,用词新奇,令人耳目一新。②运用叠词“丝丝缕缕”“湿漉漉”,强调了鱼巷子独特的水边集市的气息和景象。
    11. ①将老街巷里的店面一一罗列,不避其详,不厌其烦,透露出变化是全面又丰富的:②用拟人的手法,将老街巷店面、路灯等人格化,使新变化、新气象显得活泼有趣;③短句为主,间以整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流露出欢快的情绪,富有抒情意味。
    12. ①“男孩”在文中多次出现,和“古塔”一起贯穿全文,起到线索作用;②“男孩”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品质,是这个城市人们的代表,使文章主旨表达更为具体;③“男孩”的故事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主旨表达更为深刻。
    13. ①“实心”首先指塔本身的建筑结构特点,这一结构特点使得塔经受住了时间变迁的考验,成为城市景观的标志,给人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②“实心”也象征这个城市的人们的豁达、勇毅、坚韧、无畏等珍贵品质,这让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坚守、坚持,永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进发。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在文中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是瞻前顾后,结合文意理解;二是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答题时考虑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手法与内容结合,表现了什么情感。本题中,①“把前面的车挤上船,然后等着后面的车把自己挤上去”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轮渡现场车辆拥挤的情况写得格外生动传神,用词新奇,令人耳目一新。②运用叠词“丝丝缕缕”“湿漉漉”,强调了鱼巷子独特的水边集市的气息和景象。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精彩的语言艺术以及把握情感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语言的特色可从用词、手法、句式特点等角度思考。“一成不变的店面——刻字厂、打鱼佬特色鱼馆、江清侠中西结合门诊、好帮手清洁用品批发、牙科诊所、兴旺布行”可知作者把店面罗列的很详细,可见变化是全面又丰富;“屋瓦上叠积的尘灰,茂盛的茅草,走出人们习以为常的“看见”里”此处用拟人的手法,将老街巷店面、路灯等人格化,使新变化、新气象显得活泼有趣;从句式上分析,短句为主,间以整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流露出欢快的情绪,富有抒情意味。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在文中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此题答案可概括为:“男孩”在文中多次出现,和“古塔”一起贯穿全文,起到线索作用;②“男孩”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品质,是这个城市人们的代表,使文章主旨表达更为具体;③“男孩”的故事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主旨表达更为深刻。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小说主题的能力。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而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一般来讲,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另外要注意,分析要恰如其分,符合实际情况,不能随意拔高或主观臆断。“塔的实心结构”既指塔本身,又关系小说的主题,从文中“男孩和他的父母,以及每一个与这座城市有关的人,在这里居住、生活的人,从这里离开、归来的人,他们血液中流淌的,是豁达、勇毅、坚韧、无畏。有谁能否认,恰是最普通的他们所坚守、坚持的这些品质,恰是他们怀着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进发,积淀成一座城市的品质、生机和变化”可概括。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书魏郑公传后
    曾巩
    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及观郑公以谏诤事付史官,而太宗怒之,薄其恩礼,失终始之义,则未尝不反复嗟惜,,恨其不思,而益知郑公之贤焉。
    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①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唯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切谏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也。存之于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欤?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与此戾也。”夫《春秋》之所以讳者,恶也,纳谏岂恶乎?“然则焚稿者非欤?”曰:焚稿者谁欤?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②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
    噫!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
    (选自《宋文鉴》,有删节)
    【注解】①亮:同“谅”,诚信。②必:断定。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启其怠且忌矣 启:启发,引导
    B. 至于辽东之败 至于:到,到了
    C. 成区区之小让 让:谦让
    D. 非其史之遗 遗:遗留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其渊源皆出于此也 ②其皆出于此乎
    B. ①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 ①以其书可见也 ②泊牧以谗诛
    D. ①而不欺乎万世者 ②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赞扬了魏征以诚信持己事君、不欺于万世、大公至正的品德,也指出他所以能直言进谏,是因为遇上圣明的君主。
    B. 本文还阐述了为君不掩己过的道理,着重指出保存谏诤文辞和事实的重要意义,批评了替君王掩饰、隐瞒的不良行为。
    C. 本文举出《春秋》“对君主、父母、贤德之人要避开其过错”的原则,作为唐太宗晚年愤恨魏征把谏稿写入史册的原因。
    D. 本文叙事说理,注意运用对照法,既写魏征等人因敢于谏诤而名垂后世;又写唐太宗后期不能纳谏而导致“辽东之败”。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短句。
    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
    1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2)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②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
    【答案】14. D 15. B 16. C
    17. 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
    18. (1)那么进谏的言辞没有流传下来,是这儿个国君在后世更加暴露他们的罪恶的原因啊。
    (2)那么这就使得后世看不到谏言奏章的对错,而断定过错通常在君主,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自己,(这)哪里说得上爱他的君主呢?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本题中,D项“遗,遗留”错,原句意思为“不是当时史官遗漏没记”,是“遗漏”的意思,故选D项。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本题中,B项均为助词,表停顿,与“也”构成判断。A项,代词,它的;副词,表推测。C项连词,因为;介词,由于。D项介词,对,引出对象;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故选B项。
    【16题详解】
    本题中,文中提到《春秋》的原因,只是作者假设了一个为君主掩盖过错的理由来作为进一步议论的话题,作者在文中并没有提及唐太宗愤恨的原因。故选C项。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题中,句意为“只是遵循公正罢了。公正,不是抹杀别人的话来掩盖自己的过失,不博取小信而讨好自己的君主,这样做是不合适的。还有更不可以做的是,认为谏诤是应当掩饰的,这是把谏诤当做不好的事情,那么后代谁还会去当面谏诤呢?”,“非”子通常为后句开头,可在其前面断开;“灭人言以掩己过”与“取小亮以私其君”句式对仗,中间断开;“也”“者”或是句末语气词,或是中间表停顿,可在其后断开;“是以”用在句子开头,可在其前断开;“也”是句末语气词,在其后断开。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第一句,“谏诤”作名词,“乃”表判断,“之所以”表原因;“益”更加,“暴”暴露。第二句,“是”这,“稿”奏章,“是非”对错,“必”断定,“岂﹍﹍欤”表反问,“爱其君之谓”宾语前置句。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听从群臣的意见,而魏郑公这些人为碰上了好时代而高兴,感激太宗知遇之恩,因此事情不论大小,没有不直言进谏的,虽然这是由于他们的忠诚,但也是因为能遇上圣明的君主的结果!那么,我想唐代之所以是太平盛世,太宗之所以被称为贤君,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根本原因都出在这里啊!能够知道这些,是因为相关历史有记载。等我看到郑公把谏诤的事记录下来交付给史官,太宗因此大怒,减轻了对他的恩宠礼遇,丧失了始终如一的群臣道义,我没有一次不反复叹惜,遗憾太宗不慎重思考,而更加理解郑公的贤良了。
    唐太宗君王任用臣子,臣子侍奉君王的理解是什么呢?只是遵循公正罢了。公正,不是抹杀别人的话来掩盖自己的过失,不博取小信而讨好自己的君主,这样做是不合适的。还有更不可以做的是,认为谏诤是应当掩饰的,这是把谏诤当做不好的事情,那么后代谁还会去当面谏诤呢?况且前代的君主有纳谏的美德,可是后代看不见,那就不只是掩住一时的公正,又将使后代的君主误以为前代没有谏诤的情况。这是开启引导了惰怠和忌讳进谏的风气。太宗晚年,群臣已经知道了他掩盖进谏之事,于是不说,使得太宗慢慢地不知道天下的得失利害了。一直到了辽东战事失败,才开始憾恨郑公已经不在人世,还不曾知道他悔恨的萌芽就产生于这件事情上。
    那伊尹、周公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伊尹、周公对君主恳切地劝谏,言辞极其深刻,事情又非常紧迫。这些保存在《尚书》里,不曾湮没。到现在,人们还称颂太甲、成王为贤君,伊尹、周公为良相,是因为他们的谏书还见得到。假使当时就把谏书删减毁弃,成就小小的谦让的名声,那么后世依据什么来谏诤,又根据什么知道他们的贤能和杰出呢?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秦始皇灭亡,他们臣子的谏词就看不到,不是当时史官遗漏没记,而是天下人都不敢进言的结果。那谏诤之事没有载入史册,这更加使这几个国君的恶行显露于后世。
    有人说:“《春秋》记史的原则是为君主、父母、贤德之人掩饰隐瞒过错,与你的说法正好相反。”《春秋》里所掩饰、隐瞒的都是缺点,接受谏诤怎么能说是缺点呢?又说:“既然如此,是焚毁谏稿的人不对吗?”我说:“焚稿的人是谁?这不是伊尹、周公做的,而是近世的人为了博取一点点忠诚而干的,这种事情又不对。为什么?因为他们把焚稿当做替君主掩饰过错的美德,又在世上流传。这就使得后世看不到谏言奏章是否正确,一定认为过错通常在君主,而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身上,怎么能说是爱他们的君主呢?
    唉!用忠诚守义要求自己、侍奉君主,而且也不欺瞒万世的人,就是郑公啊!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贺新郎
    (南宋)刘过
    弹铗①西来路。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雁信落、家山何处。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记当年、悲歌击楫②,酒酣箕踞。腰下光茫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谁更识、此时情绪。唤起杜陵风月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羁旅。
    【注】①《战国策》记载,冯援怀才不遇,牢骚满腹,曾靠在柱子上弹铗唱道:“长铗归来兮,食无鱼。”②《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统兵北伐,渡江时击船楫立誓:“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19. “菱花”是生活用品___________,“杜陵”指诗人____________。
    20. 结合具体词句赏析本词的抒情技巧。
    【答案】19. (1). 镜子 (2). 杜甫
    20. ①借景抒情,借雁信落、家山何处、萧瑟秋景等表达自己的羁旅愁绪。②运用典故抒发情感。借冯援弹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借祖逖中流击楫抒发昔日豪情壮志,用典妥贴自然,切合当时的情怀。③直抒胸臆,结句“歌此恨,慰羁旅”,直接倾吐出诗人“西来”路上壮志难酬之恨和羁旅漂泊之苦。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题干中明确说是“生活用品”,据诗句“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的意思为“行进在边塞路上,瑟瑟西风还吹拂着我的鬓发,更显得凄惨悲切。对镜自照,这一切令人可笑!”知“菱花”为镜子;“唤起杜陵风月手”的意思为“现在我真想唤起像诗圣杜甫那样的知己”知是杜甫。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首先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最后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诗句“秋在平芜远树。雁信落、家山何处”的意思为“原来秋天就在杂草丛生的平坦宽阔地,就在远处的水中沙洲里边。无限秋意勾起我思乡之情,但是好久没有家中的音信了,我想托付大雁代我传书,可是国破家亡,如今的家乡在哪里呢?”,诗人借助秋天的景物描写表达“慰羁旅”之情;诗句“弹铗西来路”的意思为“西行路上,我像战国时齐人冯谖一样弹铗而歌,心怀壮志难酬之情失意而行”,“记当年、悲歌击楫,酒酣箕踞”的意思为“回想当年,我像祖逖一样击筑而歌,豪情满怀。酒酣之后,便把双腿伸出来坐下,一副狂傲不羁模样”,诗人借这两个典故抒情;结句“歌此恨,慰羁旅”的意思为“抒发自己心中的怨恨、乡甩的痛菩和帅恚难酬的悲愤,以慰藉我这浪迹天涯人的愁苦”来直抒胸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①,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
    【注】①反坫(diàn):先秦诸侯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21. 两则材料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2. 两则材料,孔子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评价管仲的?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答案】21. (1). 仁者 (2). 不知礼
    22. ①材料一是从社会贡献的角度来评价的;②材料二是从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的角度来评价的。③孔子的仁爱观主要看一个人对全社会的贡献;孔子评价一个人不拘泥于小节小信,在仁的认识上能知权达变。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先了解材料大意,再根据题干要求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点。本题中,材料一的关键句为“管仲非仁者与”“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材料二为“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知道对管仲的评价是“仁者”和“不知礼”。
    【22题详解】
    本题考名著查阅读及鉴赏作品形象、评价价值判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理解作品的价值取向,然后从熟悉的文学作品中选择典型人物进行分析评价。答题时要结合人物的具体事例来谈,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来答。本题中,由材料中的“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①,管氏亦有反坫”知,孔子主要是从对社会的贡献和维护社会等级制度来评价的;由此知孔子的仁爱观主要看一个人对全社会的贡献;孔子评价一个人不拘泥于小节小信,在仁的认识上能知权达变。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_________,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5)九层之台,____________,千里之行,__________(《老子》)
    【答案】 (1). 发愤忘食 (2). 乐以忘忧 (3). 渚清沙白鸟飞回 (4). 无边落木萧萧下 (5). 早生华发 (6). 一尊还酹江月 (7). 人皆得以隶使之 (8). 发其志士之悲哉 (9). 起于累土 (10). 始于足下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本题中,重点字有:愤,忧,渚清,萧,华,尊,酹,累。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需要规划与设计,事先规划与设计的工作做好了,我们就不会感到无所适从,我们的人生也就可以循序渐进,不会迷惘和盲目。
    也有人说,人生即兴发挥很重要,我们无需规划设计,只管随机应变,须知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们总会到达自己想要的远方,顺其自然就好。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人生需要规划
    写作,先须构思;制衣,先得设计;建房,先画蓝图。人生也需要规划,才能让生命之舟驶达成功的彼岸。
    每一次畅想人生时,脑海中总会规划出未来的蓝图。是的,人生在于规划。马云,1999年辞去公职开始正式策划他的阿里巴巴帝国,如今这帝国正在快速向全球发展,而他本人也成为世界风云人物。韩寒,高一主动退学后执着地走自己的文学之路,被公认为80后十大杰出代表人物,并入选美国杂志《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阿宝,作为2005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和当今著名的原生态歌手,很多人以为他是一夜成名,其实他在音乐的道路上已默默准备了二十年。对于他们来说,永不放弃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才是他们成功的基石。
    然而,我们还有规划人生的意识和勇气吗?有的人,永远不知道人生需要自己去规划,他们生存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按别人安排好的路走完一生;有的人,永远是规划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现实面前畏首畏脚,缺乏开拓的勇气,最终一事无成;没有规划的人生便如同脱水的种子,失去希望;如同掉对的飞雁,失去信念;如同断线的风筝,偏离轨迹。
    在我们学生中就有不少这样人,他们不明了学习的意义,更不清楚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整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只有在很多年之后,他们蓦然回首之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人生学习的黄金时光。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趁早规划我们的人生,才能更好的让我们在起点眺望终点,收获成功。
    正如春燕,春来秋去南来北往未曾迷失,是因为它对自己的航线了然于胸。
    又如贝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孕出珍珠,是因为它早已制定好了它生命的目标。
    与他们相比,有的人一辈子也未曾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平庸一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人生最首要的事情莫过于认清自我,找好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地去实现它。
    朋友,人生短暂,“成功要趁早”,那么,请你从现在起规划好你的人生,去收获一路的硕硕果实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干要求“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要谈出自己的认识。从文体上并未做要求,但本材料更适合议论文体。“有人说,人生需要规划与设计”与“也有人说,人生即兴发挥很重要”看似对立,深入分析二者并不矛盾,哪种看法都没错,都是人生的一种状态。但更成熟的认识应该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在人生中的不同时期该规划的规划,该顺其自然的就顺其自然。
    参考立意:
    人生需要规划
    顺其自然的人生更惬意
    人生既要有规划,更应该享受即兴发挥。
    可用素材:
    1、“红楼痴儒”周汝昌:一生只做一件事。曹雪芹为了一部《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三百年后,周汝昌为了一部《红楼梦》,目盲耳聋,穷六十载,建立红学“四支”,使《红楼梦》之光华,粲然世间。红学家中,高人辈出,然而,如周汝昌用功之勤,用情之深者,再无二人。如今,周老先生驾鹤西去,其名字却与《红楼梦》一道,铭刻在时间的轨道上,流芳百世。
    2、甘相伟《站着上北大》。很多人看到书名都很奇怪,何为站着上北大呢?原来,甘相伟本是北京大学的一名保安,“站着”只是他的一种工作状态。凭着自身的努力,他最终成了北大学子。
    甘相伟来自大别山区偏远山村,由于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不得不放弃到县里高中读书的机会。2007年初,心中的读书梦再次燃起,他来到北京,和众多学子一起走进了梦寐以求的燕园。不同的是,甘相伟成为了北大西门的一名保安。生活在燕园,行走在未名湖畔,甘相伟贪婪地享受着北大的人文氛围。工作之余,他溜进课堂蹭课、听名师讲座、泡图书馆……2008年,他参加了成人高考,并以高出录取分数线60分的成绩成为北大成教院中文系的本科生。从此,甘相伟开始半工半读。站在岗亭里,他是北大保安;走进课堂,他是北大学生。在北大期间,甘相伟总是随身带着纸笔,有了灵感就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文。几年里,他先后写了几百篇文章。2012年6月,他的第一本书《站着上北大》正式出版,北大校长周其凤为该书作序,并称赞说,这种努力进取的精神,令人钦佩。甘相伟的经历感动了无数人,他也被誉为“中国保安出书第一人”。
    3、张玉霞:不想让人同情的盲人歌手。在2012年7月13日“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最后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选手张玉霞,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她是盲人,但她的声音好像是来自天堂,唱进了每个人的心里。今年35岁的张玉霞,目前在台北淡水做街头艺人。三个月大时,由于视神经萎缩导致失明,但她一直没有放弃歌唱事业,歌龄长达15年。
    “中国好声音”导演邬稚晖,最初联系张玉霞时,她不愿意参加节目,她之前一直对自己唱歌获得大家赞赏心存疑虑:“是不是因为同情我才喜欢我?”邬稚晖表示,从最初跟张玉霞接触,到说服她站在“中国好声音”舞台上,花费了超过3个月时间。一曲《独上西楼》,把命运的孤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与那英合唱的《征服》,却又将不被命运征服的决心展示得气势磅礴。这就是张玉霞,不想被人同情的盲人歌手。
    有位名人说过:一件事情如果你能坚持3年,必定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张玉霞为歌唱事业坚守了15年,她成功了。当我们聆听她那美如天籁的歌声时,请千万不要忘记她曾经的辛苦付出与执著追求。
    参考结构: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由此引出话题,中心论点;
    对比论证:正面论证有规划的人生成功的例子,反面论证没规划而失败的人生;
    联系生活实际,唤醒青年。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19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4月调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