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四川中考物理四大题型专项练习合辑
四川中考物理四大题型专项练习(一) 图象分析题
展开四川中考4大题型轻松搞定题型复习(一) 图象分析题类型1 s-t或v-t图象1.一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图象中,能够反映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 A B C D2.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第4 s时两者相距16 m B.甲受到的拉力比乙大 C.乙做速度为3 m/s的匀速直线运动 D.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第2题图 第3题图3.(2019·湖州)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 s时两线相交,则由图象可知(D)A.两物体在t=5 s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 s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西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0~t1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t2~t3时间内选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5.(2018·恩施)如图a,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经过时间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两车的s-t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A.图b中的图线Ⅱ表示的是甲车的运动情况B.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C.t时刻一定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D.t时刻可能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6.(2019·成都外国语学校模拟)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正确的是(D)A.两同学在t=15 min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7.(2019·泸州15中模拟)质量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D)A.两件货物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6秒A货物的平均速度大于B货物的平均速度 C.吊车钢索对A货物的拉力小于A货物的重力 D.B货物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对非平衡力作用8.某次演练中,直升飞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B.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C.在t2~t3内,伞兵所处的位置不变 D.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9.(2018·西宁)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如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一样大 B.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 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第9题图 第10题图10.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汽车在第10 s时已行驶了150 m,速度达到了20 m/s,随后匀速前进,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始终为2 000 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在0~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5 m/sB.在0~10 s内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恒为2 000 NC.在10~20 s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4×105 JD.在10~20 s内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4×105 W11.(2019·泸州)一遥控小电动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4~8 s内小车受到的牵引力恒为10 N,则在4~8 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为__0__N,运动的路程为__16__m;在0~4 s内小车受到的摩擦力__等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N.类型2 T-t图象1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反映沥青凝固特点的是(D) A B C D13.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判断(C)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 min C.海波的熔点是48 ℃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第13题图 第14题图14.为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选取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不同物质A和B,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由图象可判断,A的吸热能力强 B.加热相同时间,A吸收的热量多 C.A、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的热量多 D.A、B升高相同的温度,A吸收的热量多类型3 m-V图象15.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球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C)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a物质的密度是c的2倍 C.b物质的密度是1.0×103 kg/m3 D.c物质的密度最大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A)A.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小B.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C.乙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大D.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类型4 F-h图象1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有无关系的实验,他通过图甲的实验得到了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与物体下移高度的关系,关于这个实验的过程及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4 N B.物体的重力是12 N C.通过该实验不能测出物体的密度 D.物体所受水的压强不变18.(2019·荆门)重16 N的正方体物块沉在底面积很大的容器底部,现用一根细线将物块提出水面,物块所受的浮力F随物块上升的距离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物块的边长为0.5 m B.物块在出水前细线的拉力恒为5.0 N C.物块的密度为1.6×103 kg/m3 D.物块沉在容器底部时,水在物块上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为6.0×103 Pa类型5 其他图象19.(2018·十堰)将一底面积为0.01 m2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拴在一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_15__N,木块重力为__9__N,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__6__N.(g取10 N/kg) 甲 乙20.王波同学帮父母搬家,现有30捆书籍,每捆书籍的质量都为5 kg.王波想尽快将它们搬上10 m高处的新家.如图是王波可以提供的用于搬运物体的功率与被搬运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为了尽可能快地将这批书籍搬上新家,他每次应搬__3__捆.若每次下楼时间是上楼时间的一半,则他最快完成搬运任务并返回原地,所用的总时间为__450__s.(g取10 N/kg)第20题图 第21题图21.(2018·内江)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每件货物重100 N,每次运送的量不定.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象,则动滑轮重为__100__N;当某次运送3件货物时,绳子的拉力F是__200__N.(不考虑绳重和摩擦)22.如图所示,下列图象所表示的物理规律正确的是(B)A.甲图表示的是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变化关系B.乙图表示的是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变化关系C.丙图表示的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变化关系D.丁图表示的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23.(2018·嘉兴)图象法是利用图象这种特殊且形象的工具,表达各科学量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或规律的方法.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结论错误的是(B) A.ρ1>ρ2 B.R1>R2 C.v1>v2 D.p1>p224.如图G为电子元件,能起稳压作用,即在一定条件下可保持其两端电压UG不变,R为定值电阻,E为电流可调的电源.当G起稳压作用时,下列描述电路中R消耗的功率PR、G消耗的功率PG、电源输出的电压U、R两端的电压UR随电源输出电流I的变化关系,可能正确的是(D) ,A) ,B),C) ,D) 类型6 U-I或I-U图象25.如图是通过A、B两个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导体A的电阻为0.2 Ω B.导体A和B的电阻之比为2∶1 C.导体A 和B并联时,通过导体A和B的电流之比为2∶1 D.导体A和B串联时,导体A和 B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26.(2019·临沂)如图甲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3 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图乙是小灯泡的I-U图象.闭合开关S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灯泡变暗 B.电流表示数为0.4 A时,灯泡的电阻是25 Ω C.电压表示数为2.5 V时,小灯泡的功率是1.25 W D.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是0.25 W27.(多选)如图甲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R1、R2的U-I关系图象如图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D)A.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 ΩB.移动过程中,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C.移动过程中,电阻R1的最小电功率为2.7 WD.P从a端滑到b端,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化了10.8 W28.(2019·达州)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 Ω,电压表的量程为0~15 V.电压表的示数与滑动变阻器R2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D)A.电源电压为20 VB.R1的阻值为5 ΩC.为了保证电压表不被烧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4~30 ΩD.开关S闭合后,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14.4 W29.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它们并联在2 V电压下,元件A的功率为__0.4__W;若把它们串联在电源电压为4.5 V的电路中时,电路中电流为__0.2__A.类型7 I-R或R-T图象30.如图(a)是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反映温度变化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U=4.5 V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 V,R0是300 Ω的定值电阻,R1是热敏电阻,其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若闭合开关S(D)(a) (b)A.环境温度为40 ℃时,热敏电阻阻值是150 Ω B.电压表V示数越小,环境温度越高 C.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1.5 V D.此电路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为60 ℃31.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是20 Ω.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I-R图象如图乙所示,当滑片P滑至中点时,R2消耗的电功率为__0.9__W,R1=__10__Ω;当滑片P滑至最右端时,R2两端的电压为__4__V,R1消耗的电功率为__0.4__W,整个电路工作10 min消耗的总电能是__720__J.32.如图甲所示,R1为定值电阻,调节电阻箱R2时电流表示数I随之变化,图乙是R2阻值与电流表示数的倒数的关系图象,则定值电阻R1为__5__Ω.电源电压U为__2.5__V,该电路的最大功率为__1.25__W.类型8 P-U图象33.(多选)如图甲所示,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R2消耗的电功率P与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R1的阻值为20 Ω B.R2的最大阻值为50 Ω C.电源电压为6 V D.该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0.9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