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能力提升训练10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含解析)
展开能力提升训练(10)
1.能实现下列转化的非金属单质为( C )
A.Si B.N2 C.S D.Cl2
解析:SiO2与H2O不能直接化合,A项错误;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NO不能与H2O化合,B项错误;S→SO2→H2SO3→Na2SO3,C项正确;Cl2与O2不能直接化合,D项错误。
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C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目的 |
A | 向Na2SO3溶液中先加Ba(NO3)2溶液,然后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最终有无沉淀生成 | 判断Na2SO3是否完全变质 |
B | 用铝片和铜片作为电极,插入浓硝酸中 | 比较铝与铜的金属性强弱 |
C | 将两种油分别滴入几滴到热的NaOH溶液中,观察最后是否存在分层现象 | 区别植物油与矿物油 |
D | 将混合气体缓慢通过盛有无水CaCl2的干燥管 | 除去NH3中的水蒸气 |
解析:NO、H+可将BaSO3氧化为BaSO4,故无论Na2SO3是否变质及变质多少,最终均可得到BaSO4沉淀,A项错误;常温下,铝可被浓硝酸钝化导致铜作负极,B项错误;植物油在NaOH溶液中水解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矿物油不能,C项正确;氨气也能被无水CaCl2吸收,D项错误。
3.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可从TiCl4溶液中置换出Ti
B.Na2O2能与水反应,所以Na2O2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
C.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作用时,产生的气体质量相同
D.除去Na2O2粉末中混有的少量Na2O,可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解析:金属钠与TiCl4水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A错误;Na2O2能与水反应,但生成氧气,引入杂质,Na2O2不能作气体的干燥剂,B错误;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作用时,NaHCO3产生的气体质量大,C错误;Na2O与O2反应生成Na2O2,D正确。
4.由SO2和O2制备SO3(熔点16.8 ℃,沸点44.8 ℃)的模拟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省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装置①中的试剂为饱和NaHSO3溶液
B.实验室可用铜与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SO2
C.装置③反应管中的铂石棉用作反应的催化剂
D.从装置⑤逸出的气体有SO2和O2
解析:A项,进入高温反应管的气体必须干燥,①应是浓硫酸,错误;B项,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错误;C项,通常情况下,SO2和O2反应很慢,需用催化剂催化,正确;D项,该反应是可逆反应,④中逸出的气体主要是SO2和O2及少量的SO3气体,则⑤中应盛放碱石灰,可除去SO2、SO3,错误。
5.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B )
选项 | X | Y | Z | R |
A | Al | AlCl3 | Al(OH)3 | NaAlO2 |
B | Na | Na2O | Na2O2 | NaOH |
C | H2S | S | SO2 | SO3 |
D | N2 | NH3 | NO | NO2 |
解析:A项,铝不能经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铝。B项,钠可以经一步反应分别生成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氧化钠在氧气中加热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C项,H2S不能经一步反应生成SO3,S不能经一步反应生成SO3。D项,N2不能经一步反应生成NO2,NH3不能经一步反应生成NO2。
6.一定条件下,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乙是( D )
A.HCl B.FeCl2
C.KOH D.NaHCO3
解析:由甲→乙发生复分解反应可知,甲、乙均为化合物。由转化关系可知,甲为化合物,不会通过化合反应生成HCl,A不选;若乙为FeCl2,甲→乙的化合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满足甲→乙发生复分解反应,B不选;甲为化合物,不会通过化合反应生成KOH,C不选;若甲为碳酸钠,与少量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乙(碳酸氢钠),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乙(碳酸氢钠)。
7.A~G各物质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D为气体单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已知C的浓溶液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能与B反应生成D,由此可以推断B的氧化性比MnO2强
B.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Cl2↑+Mn2++2H2O
C.新配制的F溶液一般需要加入铁屑和稀盐酸,前者用于防止Fe2+被空气氧化成Fe3+,后者可抑制Fe2+的水解
D.若反应①在常温下进行,则1 mol A在反应中能转移1 mol电子
解析:根据题图分析知,反应②为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Cl2,反应①为双氧水分解产生O2,则B为O2,D为Cl2。A项,浓盐酸与O2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反应产生Cl2,而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条件下(不需催化剂),反应生成Cl2,证明氧化性MnO2>O2,错误;B项,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2H2O+Cl2↑,正确;C项,FeCl2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Fe2+容易发生水解反应而使溶液显浑浊,为了抑制盐的水解,要加入少量的盐酸,同时Fe2+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Fe3+,为了防止其氧化,要加入还原剂Fe粉,正确;D项,若反应①在常温下进行,则A是H2O2,B是O2,1 mol A在反应中能转移1 mol电子,正确。
8.(2019·湖北宜昌联考)某第ⅡA族元素是该族元素中在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元素,常以化合物F的形式存在,其单质A可发生一系列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D与H溶液反应只有一种碳酸盐生成
B.电解F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以制取单质A
C.反应①、③中消耗等量H2O时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D.工业上常用F的悬浊液与Cl2反应制取漂白粉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与推理能力。第ⅡA族元素中在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是Ca,其单质与水反应生成Ca(OH)2和H2,由题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B是H2,C是Ca(OH)2,E是NaH,H是NaOH,F是CaCO3,CaCO3受热分解生成CO2和CaO,而CO2恰好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和H2O,所以D和G分别是CO2和CaO。A项,CO2与NaOH溶液反应可能会生成两种碳酸盐:Na2CO3和NaHCO3,错误。B项,Ca为活泼金属,一般只能通过电解法来制备,可用电解熔融的CaCl2的方法制备,但不能通过电解CaCl2溶液制备,因Ca为活泼金属,可与水反应,错误。C项,反应①为Ca+2H2O===Ca(OH)2+H2↑,H2O是氧化剂,反应消耗1 mol H2O时转移1 mol电子,反应③为NaH+H2O===NaOH+H2↑,H2O是氧化剂,反应消耗1 mol H2O时,转移了1 mol电子,反应①、③消耗等量H2O时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正确。D项,工业上常用Ca(OH)2的悬浊液与Cl2反应制取漂白粉,错误。
9.(2019·湖南十三校联考)研究发现,硝酸越稀,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适量的铁铝合金与足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没有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 mol·L-1 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O点处溶液中的阳离子为H+、Fe2+、Fe3+、Al3+
B.DE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
C.合金中n(Al)=0.008 mol
D.欲测定F点沉淀的质量,实验步骤是: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解析:铁铝合金与足量很稀的HNO3充分反应,被氧化为Al3+和Fe3+,反应过程中没有气体放出,则没有氮的氧化物生成,由于HNO3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N元素的化合价越低,可推出+5价N元素被还原生成了NH,故O点处溶液中的阳离子有Al3+、Fe3+、NH和H+,A错误。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说明该过程中NH与OH-发生反应生成NH3·H2O,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B正确。由题图可知,EF段Al(OH)3逐渐溶解,沉淀的物质的量减小,消耗2 mL 4 mol/L NaOH溶液,据Al(OH)3+OH-===AlO+2H2O可得,n(Al)=n[Al(OH)3]=4 mol/L×2×10-3 L=0.008 mol,C正确。F点形成的沉淀为Fe(OH)3,欲测定沉淀的质量,应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实验步骤为过滤、洗涤、干燥、称量,D正确。
10.(2019·山东淄博摸底考试)Ⅰ.(1)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1=a kJ·mol-1
CO(g)+H2O(g)===CO2(g)+H2(g)
ΔH2=b kJ·mol-1
2CO(g)+O2(g)===2CO2(g) ΔH3=c kJ·mol-1
则反应CO2(g)+CH4(g)===2CO(g)+2H2(g)的ΔH=(a+2b-2c) kJ·mol-1。
Ⅱ.NH3与NO2是常见的氮的化合物,研究它们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
(2)NO2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光化学烟雾污染(或酸雨、臭氧空洞等)(填一种)。
(3)热电厂通常用NH3消除燃煤烟气中的N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6NO2===7N2+12H2O。
(4)氨气与氯化氢气体混合的现象是产生白烟,该反应可用于验满或检漏[或答检验NH3(或HCl)是否泄漏、用于气体的验满等]。
(5)若将少量氨气与过量氯气混合,则生成一种酸性气体和另一种化合物A,A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试写出A的电子式,A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Cl3+3H2O===3HClO+NH3(或NCl3+4H2O===3HClO+NH3·H2O)。
Ⅲ.向SO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得混合溶液M。
(6)若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溶液M中,均可产生沉淀。其中原理相同、沉淀相同的是ab(填字母)。
a.氨水、NaOH溶液 b.氯水、FeCl3溶液
c.H2S溶液、氯水 d.硫酸、溴水
(7)若向溶液M中加入CaCO3粉末,则产生亚硫酸钡沉淀,请用化学反应原理予以解释(用离子方程式结合必要的文字)SO2溶于水生成H2SO3:SO2+H2OH2SO3,H2SO3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H2SO3H++HSO、HSOSO+H+,加入的CaCO3与H+反应,使溶液中c(H+)降低,上述平衡向右移动,c(SO)增大,SO与Ba2+反应产生BaSO3沉淀。
解析: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等。Ⅰ.(1)根据盖斯定律,由第一个反应+第二个反应×2-第三个反应×2,可得CO2(g)+CH4(g)===2CO(g)+2H2(g) ΔH=(a+2b-2c) kJ·mol-1。Ⅱ.(2)NO2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光化学烟雾污染、酸雨、臭氧空洞等。(3)NH3与N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和H2O。(4)NH3与HCl反应生成NH4Cl固体,可观察到产生白烟。该反应可以用于检验NH3、HCl是否泄漏,可以用于气体的验满等。(5)A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只能是N和Cl形成的化合物,根据N、Cl的原子结构,可以推断出A为NCl3,电子式为。根据题中信息可写出NCl3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Cl3+3H2O===3HClO+NH3。Ⅲ.(6)a项,氨水、NaOH溶液均可将SO2转化为SO,最终生成BaSO3沉淀,原理相同,a项符合题意;b项,加入氯水、FeCl3溶液,Cl2、Fe3+均可将SO2氧化为SO,最终生成BaSO4沉淀,原理相同,b项符合题意;c项,加入H2S溶液,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生成的沉淀为S,加入氯水,Cl2将SO2氧化为SO,最终生成BaSO4沉淀,原理不同,沉淀也不相同,故c项不符合题意;加入硫酸,SO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加入溴水,Br2将SO2氧化为SO,最终生成BaSO4沉淀,原理不同,d项不符合题意。
11.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O与CuO的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CO的制备:甲同学设计了利用如下装置制备纯净的CO,并将其收集到储气罐中备用。
(1)各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bc(或cb)fgde,D装置的作用为除去CO中混有的CO2气体。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装置过于复杂,他提出可以在A装置的试管中放入一定质量比的MgCO3和锌粉的混合物,加热后即可得到纯净的CO,则MgCO3与Zn粉的质量比最好为84∶65。
Ⅱ.CO还原CuO反应产物的探究:丙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3)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开关K,立即点燃H处(填“E处”或“H处”)的酒精灯,发现G处倒置于水中的漏斗轻轻向上弹起,过一小会儿又会落下,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为漏斗内刚开始收集到的是CO和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会产生轻微爆炸,使漏斗向上弹起,当收集到的是纯净的CO时,漏斗又会落下。
(4)F处的试剂X为澄清石灰水,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F处的实验现象为溶液变浑浊。
(5)CO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但本实验却看到从H处玻璃管尖嘴处点燃的CO的火焰颜色呈黄色,火焰呈黄色的原因是玻璃的成分中含有Na2SiO3,钠元素发生焰色反应使火焰呈黄色。
(6)反应结束后,E处硬质玻璃管中的CuO粉末全部变红,丁同学认为该红色物质全部为Cu,乙同学认为其中还可能含有Cu2O,因为Cu2O也是红色物质。请设计实验探究该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2O:取少量E处硬质玻璃管中反应后的固体少量于小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如溶液变蓝,则证明红色粉末中含有Cu2O(已知:Cu2O+H2SO4===Cu+CuSO4+H2O)。
解析:(1)A装置中的MgCO3受热分解生成MgO和CO2,B装置中的锌粉再将CO2还原成CO,D装置中的NaOH再除去CO中混有的CO2气体,C装置中的浓硫酸再除去CO中混有的水蒸气即可得到纯净的CO,所以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bc(或cb)fgde。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ZnZnO+MgO+CO↑,MgCO3过量则会产生CO2杂质,Zn过量则会造成浪费,所以MgCO3与Zn粉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1∶1,质量比为84∶65。
(3)实验开始前应先打开开关K通一小会的CO,目的是赶出实验装置内的空气,为防止CO污染空气,应立即点燃H处酒精灯。由于开始时倒置漏斗内收集到的为CO和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会产生轻微爆炸,G处倒置于水中的漏斗会轻轻向上弹起,过一小会儿当收集到的是纯净的CO,漏斗又会落下。
(4)本实验为CO还原CuO反应产物的探究,应选择澄清石灰水证实CO2的存在,F处的试剂X应为澄清石灰水。
(5)玻璃的成分中含有Na2SiO3,钠元素发生焰色反应使火焰呈黄色,掩盖了CO燃烧时的淡蓝色火焰。
(6)由题给已知条件可知,Cu与稀硫酸不反应,但Cu2O与稀硫酸反应可以生成Cu2+使溶液变蓝,利用此原理可检验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2O。
12.某校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Na2SO4与焦炭高温加热后的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Na2SO4与焦炭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①先通入N2,然后加热,直至反应结束,整个过程中N2的作用是排出装置中空气并将生成的气体吹出。
②装置B的作用是安全瓶。
(2)该同学认为气体产物中可能含有CO2、CO及SO2,并进行验证,选用上述实验中的装置A、B和如图2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实验装置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F、E、C、D、G、H、C。装置H中黑色粉末是CuO。
②能证明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连接的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若含有SO2,E装置的作用是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3)某同学利用如图3中的装置验证固态产物,能证明固态产物中含有Na2S的现象是试管中有黑色沉淀。若实验中发现固态产物完全反应后,锥形瓶底部还产生少量黄色沉淀,说明固体产物中除含Na2S还含有少量的Na2SO3(或Na2S2O3等其他合理答案)(填一种可能的物质)。
解析:(1)①碳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碳的氧化物,为了防止氧气对实验的干扰,先通入N2,然后加热,直至反应结束,可以排出装置中空气并将生成的气体吹出;②Na2SO4与焦炭高温加热后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硫等易溶于水的气体,装置B可以防止因二氧化硫等气体的吸收造成的倒吸。(2)①气体中可能含有CO2、CO及SO2,由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首先检验二氧化硫,然后除去二氧化硫后再检验二氧化碳,最后除去二氧化碳后检验一氧化碳,实验装置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F、E、C、D、G、H、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装置H中黑色粉末可以是氧化铜。②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连接的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产物中有CO。③二氧化硫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KMnO4可用于除去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3)Na2S能够与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铜沉淀;实验中发现固态产物完全反应后,锥形瓶底部还产生少量黄色沉淀,该黄色沉淀可能是亚硫酸钠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的硫,说明固体产物中除含有Na2S外,还可能含有少量的Na2S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