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年中考化学考前冲刺(一)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年中考化学考前冲刺(一) 试卷01
    2020年中考化学考前冲刺(一) 试卷02
    2020年中考化学考前冲刺(一) 试卷03
    还剩9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年中考化学考前冲刺(一) 试卷

    展开
    空气 氧气

    考点解读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会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4.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学会描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反应现象。
    5.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中考预测
    在2020年的中考中,空气和氧气可能会与环境热点问题相结合,以选择、实验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难度比较小。
    氧气的相关知识是高频考查点,可能会结合人们当前关注的空气污染事件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空气的成分、污染及防治,也可能结合实验考查氧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在空气中的含量,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可以出现。另外,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与条件也可能考查,命题形式通常为选择,判断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描述是否准确。有关催化剂的考查可能会出现在氧气的制取相关试题中,主要考查催化剂的概念。

    1.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题的解题方法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经常作为实验探究题出现在中考题中。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以不变应万变,只要牢牢掌握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以及误差分析方法,即使试题中的装置再复杂,形式再新颖,也不难解决。解决这类问题时要特别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
    (1)除氧气的试剂在空气中只与氧气反应且不生成气体物质。
    (2)除氧气的试剂要过量。
    (3)注意与氧气性质的联系:碳、硫等能与氧气反应但生成物是气体;铁在空气中与氧气只能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
    (4)冷却至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
    (5)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
    (6)实验操作的紧凑和连贯性:燃烧匙迅速放入、瓶塞立即塞紧。

    注意啦!
    空气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一般是指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空气的污染源及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有害气体和粉尘。
    空气污染指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
    注意啦!
    二氧化碳虽然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但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

    3. 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反应物
    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
    保持红热
    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镁带
    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不燃烧,持续加热发红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
    木炭
    C+O2CO2

    S+O2SO2
    白磷或红磷
    4P+5O22P2O5
    镁带
    2Mg+O22MgO

    3Fe+2O2Fe3O4
    氢气
    2H2+O22H2O

    注意啦!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是产物五氧化二磷以固体颗粒形式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而不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雾。
    ②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无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4. 氧气的制法
    分类
    实验室制法
    工业制法
    方法
    分解过氧化氢
    加热氯酸钾
    加热高锰酸钾
    分离液态空气
    反应
    原理
    2H2O22H2O+O2↑



    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
    反应
    装置




    收集方法
    排水法
    优点: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缺点:装置较复杂
    向上排空气法
    优点:操作方便
    缺点:收集的气体可能不纯;较难判断是否集满
    操作步骤(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使之平铺在试管底部;
    ③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点燃酒精灯加热;
    ⑤收:收集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⑥离:把导气管撤离水槽;⑦熄:熄灭酒精灯。
    注意啦!
    (1)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其均匀受热。
    (2)铁夹要在距离试管口1/3处。
    (3)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4)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5)如果实验所用药品为高锰酸钾,通常要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随氧气进入导气管。
    (6)排水法集气时,当气泡连续且均匀从导管口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混有空气。制备出的氧气收集后,集气瓶应正立放置在桌面上。
    (7)实验结束,应先移导气管,后移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

    1.【2019·吉林省】通常情况下,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错误;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故选B。
    2.【2019·北京市】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故选B。
    3.【2019·重庆市A】我国主办2019·“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SO2 B.NO2 C.O2 D.PM2.5
    【答案】C
    【解析】A、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故A错误;B、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故B 错误;C、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正确;D、PM2.5细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故选C。
    4.【2019·湖北省宜昌市】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的是
    A.大力削减燃煤污染 B.深化治理工业污染
    C.精准管控扬尘污染 D.严格控制噪音污染
    【答案】D
    【解析】A、大力削减燃煤污染,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故选项错误;B、深化治理工业污染,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故选项错误;C、精准管控扬尘污染,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故选项错误;D、严格控制噪音污染,不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故选项正确。故选D。
    5.【2019·山东省烟台市】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以及臭氧等
    【答案】B
    【解析】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A说法正确;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B说法错误;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故C说法正确;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以及臭氧等,故D说法错误。故选B。
    6.【2019·湖北省黄石市】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医疗急救时,需要纯氧
    C.氮气可用来保存粮食、水果
    D.燃放烟花爆竹不会污染空气
    【答案】D
    【解析】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A说法正确;B、氧气能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时需要氧气,所以B说法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时充入防腐,所以C说法正确;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时会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D说法不正确。故选D。
    7.【2019·山西省】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嘱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

    A.O2和H2O的含量 B.O2和N2的含量
    C.O2和H2的含量 D.O2和CO2的含量
    【答案】D
    【解析】氧气用于供给呼吸,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使人窒息死亡,故需要调节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故选D。
    8.【2019·天津市】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的耀眼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用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答案】C
    【解析】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就是发出耀眼的白光,故不符合题意;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C、蜡烛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描述的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符合题意;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实验现象的观察主要是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得到的实验现象。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区别、不能以结论代替现象等等。
    6.【2018·常州】在不同温度下,Hg与HgO可以相互转化。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生成的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常温下,Hg很难与O2反应
    B.汞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
    C.汞能将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D.HgO受热分解时,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少
    【答案】D
    【解析】A、常温下,Hg很难与O2反应,故A说法正确;B、汞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故B说法正确;C、该实验中汞能将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故C说法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HgO受热分解时,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D说法错误。故选D。
    10.【2019·徐州】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答案】A
    【解析】A、该实验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故A正确;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为防止集气瓶中空气逸出,应迅速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故B错误;C、红磷燃烧时,要夹紧止水夹,以防止集气瓶中空气逸出,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故C错误;D、仍用本装置,不能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因为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气体,瓶内的气压不降低,水不能倒流,不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故D错误。故选A。
    11.【2019·重庆B】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二氧化锰可以做催化剂,同时生成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判断图中a:氯酸钾,b:高锰酸钾,c:氯化钾;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产生氧气;起催化作用物质是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随着加热反应进行其质量先增大,直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二氧化锰质量保持不变。故选C。
    12.【2019·重庆市B】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实验I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_____色固体。
    (2)实验Ⅱ为电解水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a在电源的_____(填“正”或“负”)极端产生。
    (3)实验三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到室温
    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答案】(1)集气瓶 黑
    (2)2H2O2H2↑+O2↑ 负
    (3)②③①
    【解析】(1)仪器①是集气瓶,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2)电解水的反应方程式:2H2O2H2↑+O2↑,图中a气体体积大约是b气体的2倍,可以判断a为氢气与电源负极相连。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再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冷却到室温后观察集气瓶中水减少的体积。
    13.【2019·湖北省黄冈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X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制备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②加热;③装药品、棉花;④收集;⑤熄灭酒精灯;⑥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酒精灯
    (2)BC 2KMnO4K2MnO4+MnO2+O2↑
    (3)⑥③②④①⑤
    【解析】(1)仪器X的名称是酒精灯。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B;要得到较为纯净的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选C;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为:⑥检查装置气密性;③装药品、棉花;②加热;④收集;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⑤熄灭酒精灯。
    14.【2019·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

    (1)本实验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①写出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的理论产氧率为______________[产氧率=×100%,结果精确到0.1%]。
    ③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远高于上述数值,则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
    (3)某同学进行该实验并用排水法收集O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未检查装置气密性即向大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
    B.当导管口有连续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
    C.集气瓶中氧气收集满后,先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再将其移出水面
    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4)实验室也可用双氧水制氧气。某同学为研究MnO2粉末用量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采用不同质量的MnO2粉末做催化剂,每次均用30 mL 10%的双氧水(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测定收集500 mL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MnO2用量/g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所用时间/s
    17
    8
    6
    3
    2
    2
    2
    2
    2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E
    (2)①2KMnO4K2MnO4+MnO2+O2↑ ②10.1%
    ③K2MnO4或MnO2在加热的条件分解产生氧气
    (3)BC
    (4)①2H2O22H2Ol+O2↑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锰的质量,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解析】(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可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可选用E。
    (2)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理论上氧气的产率==10.1%。
    ③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远高于上述数值,则可能的原因有:K2MnO4或MnO2在加热的条件分解产生氧气。
    (3)A.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故错误;B.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等导管口有连续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故正确;C.集气瓶中氧气收集满后,先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再将其移出水面,故正确;D.为了防止水槽中水沿导管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故错误。
    (4)①双氧水的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l+O2↑;
    ②通过题干和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锰的质量,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1.(2020·福建省福州市初三期末)雾炮车向空中喷水净化空气,主要除去的污染物是
    A.固体颗粒物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臭氧
    2.(2020·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初三期末)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作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空气
    3.(2020·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期末)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B.空气质量指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
    C.空气中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D.分离液态空气可用于工业制氧气
    4.(2020·福建省福州市初三期末)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加热粗铜丝- -段时间后,白磷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该实验过程只发生一个化学变化
    C.玻璃管中液面从实验开始持续上升至约“刻度1”处
    D.氮气不与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5.(2020·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初三期末)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6.(2019•晋江市模拟)为了更好的理解使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可以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图1实验装置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变化,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
    B.Y曲线表示的是氧气的浓度变化
    C.图2中CD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红磷燃烧
    D.图2中DE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水倒吸进广口瓶
    7.(2019•西湖区一模)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燃烧药匙中的红磷越多,进入瓶中的水就越多
    B.该实验中测定氧气的体积是运用了转换法
    C.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可能是装置漏气
    D.若将红磷改为硫粉,瓶底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也可完成本实验
    8.(2020·四川省雅安市初三期末)实验室收集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的原因是
    ①氧气不易溶于水;②氧气易溶于水;③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⑤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⑤ B.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9.(2020·湖北省黄岗市初三期末)下列实验方案与结论不相对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说明瓶中含有氧气
    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说明只有二氧化锰存在时,过氧化氢才会分解产生氧气
    说明水的状态变化是物理变化
    10.(2020·徐州市中考模拟)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C.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观察到大量白烟
    D.在酒精灯上灼烧头发会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11.(2020·哈尔滨南岗区下学期调研试题)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粉
    B
    CO2
    H2O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干燥
    C
    MnO2
    KCl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Ba(NO3)2 溶液
    BaCl2
    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
    12.(2020·苏北地区中考模拟)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收集少量较纯净的氧气时,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实验室用B 装置制取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 C收集CO2,则检验其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实验室采用加热 KClO3 与 MnO2 的混合物制少量 O2,则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甲烷(CH4)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在通常状况下,CH4 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易在O2中燃烧生成 CO2 和水的气体。
    ①写出 CH4 与 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实验室收集少量 CH4 的装置可用_____(填字母)。
    13.(2020·佛山顺德区二模)请根据下列 A—G 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B 中标号 X 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填字母编号, 下同),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装置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若要检查 B 装置的气密性,可先夹紧止水夹,再_____,若观察到_____,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用装置 F 收集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是放在_____(填“a”或“b”)管口处。
    (5)将装置 G 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 适合用该装置制备的气体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

    1.2022 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增加
    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2.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物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以及臭氧等
    3.空气及其中的氧气对人类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的白色烟雾生成
    B.所有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均属于化合反应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B.测定空气中O2含量
    C.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为__________。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工业上氨是以哈伯法通过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直接化合而成,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校预测

    1.【答案】A
    【解析】雾炮车又称“多功能抑尘车”,主要针对的污染物是固体颗粒物。故选A。
    2.【答案】C
    【解析】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组成的混合物,故A不正确;B、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但不燃烧,不能做燃料,故B不正确;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故C正确; D、化石燃料的使用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气的气体,故D不正确。故选C。
    3.【答案】C
    【解析】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78%,不符合题意; B、空气质量指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中会造成酸雨的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不包括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D、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可用于工业制氧气,不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D
    【解析】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发生两个化学变化,分别是:白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铜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不符合题意;C、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玻璃管内压强升高,白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含量减少,压强减少,最后反应完全,冷却后,压强趋于恒定,因此压强的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最后不变,因此液面的变化是先降低后上升,最后液面至约“刻度1”处,不是一直持续上升,不符合题意;D、如果氮气与白磷反应,就不能证明玻璃管内减少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而是氮气和氧气的体积之和;如果氮气能溶于水,则玻璃管中的氮气会溶解在水中,导致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故氮气不与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符合题意。故选D。
    5.【答案】A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并且放出热量。故A说法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蓝紫色火焰。故B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C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故D说法错误。故选A。
    6.【答案】C
    【解析】A、X曲线先升高后降低至原刻度,表示的是温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B、Y曲线逐渐降低,表示的是氧气的浓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C、图2中BD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红磷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图2中DE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水倒吸进广口瓶,这是因为随着水的进入,瓶内气压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7.【答案】A
    【解析】A、并不是燃烧药匙中的红磷越多,进入瓶中的水就越多,红磷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就不再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实验中是通过测量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来测定氧气的体积,是运用了转换法,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可能是装置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若将红磷改为硫粉,瓶底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形成压强差,也可完成本实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8.【答案】C
    【解析】实验室收集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C。
    9.【答案】C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因此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复燃,则说明瓶内含有氧气,选项正确。
    B、蜡烛熄灭后,烛芯上会有一缕石蜡的固体小颗粒的白烟,点燃白烟可使木条复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选项正确。C、当氧气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以使带火星小木条复燃,因此无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可能是由于产生的氧气太少不能使木条复燃,选项错误。D、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又变为液态水,因此只是物理变化,选项正确。故答案选C。
    10.【答案】B
    【解析】A、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C、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观察到大量白烟;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在酒精灯上灼烧头发会闻到烧焦羽毛气味;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答案】A
    【解析】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硝酸钡和氯化钡都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A。
    12.【答案】(1)锥形瓶
    (2)E 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则证明 CO2 已满 (3)A 2KClO3 2KCl+3O2↑
    (4)CH4+2O2CO2+2H2O D 或 E
    【解析】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甲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是锥形瓶。
    (2)实验室收集少量较纯净的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故可选用的装置是E。实验室用 B 装置制取CO2 发生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若用装置C收集CO2,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则检验其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则证明CO2 已满。
    (3)若实验室采用加热 KClO3 与 MnO2 的混合物制少量 O2,反应需要加热,故则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反应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4)①CH4与O2 反应是甲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②CH4 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实验室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少量 CH4 ,故选D或E。
    13.【答案】(1)长颈漏斗 (2) A C 2KClO3 2KCl+3O2↑
    (3)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漏斗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过一段时间水柱高度不发生变化
    (4)b (5)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药品用量少或便于操作等) H2(或CO2)
    【解析】(1)仪器X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可选择A,氧气不易溶于水,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排水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 2KCl+3O2↑。
    (3)若要检查 B 装置的气密性,可先夹紧止水夹,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漏斗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若观察到过一段时间水柱高度不发生变化,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装置F来收集氧气时,氧气从长管进入,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短管口处,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即可;故填:b;
    (5)将装置 G 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药品用量少或便于操作等,适合用该装置制备的气体是氢气、二氧化碳等,因为该装置是固液常温型。
    专家押题

    1.【答案】C
    【解析】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可行;B、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增加,可行;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废气还是进入空气中,不可行;D、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行。故选C。
    2.【答案】A
    【解析】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错误,是体积分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正确,因为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以及臭氧等,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
    3.【答案】D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的白色烟生成,没有雾生成,故A错误;B、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例如甲烷燃烧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C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D正确。故选D。
    4.【答案】C
    【解析】A、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分别滴入等量的石灰水,根据是否变浑浊,可以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故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冷却后根据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可以测定空气中O2含量,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不符合题意;
    C、图中实验烧杯中试管外的白磷不燃烧,试管中的白磷燃烧,可以验证燃烧需要氧气,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故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溶液相同,一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一支试管中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根据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可以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分解,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1)锥形瓶 长颈漏斗
    (2)AE或AC 催化作用 2KClO32KCl+3O2↑ CaCO3+2HCl=CaCl2+H2O+CO2↑ E
    (4)BD 3H2+N2=2NH3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仪器b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固液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是A,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装置E ,同时氧气微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选择装置C;其中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改变,作用为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氯化钾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收集装置是E。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选用固体加热装置B,氨气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择装置D。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直接化合产生氨气,化学方程式为:3H2+N2=2NH3。









    考点解读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温室效应。
    4.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中考预测
    在2020年的中考中,碳和碳的氧化物是重点考查内容,要求知道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用途,会以选择、实验、探究的形式进行考查,与低碳生活问题相结合,难度比较小。
    探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性质是高频考查点,可能与碱、酸的化学性质以及实验结合考查,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可以出现。另外,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也可能考查,命题形式通常为选择,内容为判断其还原性以及反应产物探究。有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转化的考查可能会出现在金属氧化物还原的相关试题中。还可能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考查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碳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

    2.二氧化碳性质的“三二一”
    三不: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二反应:与水反应,与碱反应。
    一方法: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二氧化碳。

    3.CO2、CO互为杂质时的除杂方法
    (1)CO中混有杂质CO2:①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②通过灼热的木炭粉。
    (2)CO2中混有杂质CO: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或氧化铁。
    4.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容易混淆,检验方法: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5.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指它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因此一氧化碳经常与“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氧气的化学性质”、“炼铁的原理及金属的冶炼”、“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一氧化碳的用途”等联系起来考查,一定要注意尾气处理。
    6.碳、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碳、一氧化碳能与氧结合,从而使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在反应中碳、一氧化碳作还原剂,金属氧化物作氧化剂,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常考查实验的现象以及反应的原理。


    1.【2019·江西省】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
    A.碳 B.硅 C.磷 D.碘
    【答案】A
    【解析】A、“墨”是用炭黑制成的,主要成分是碳,故选项正确;B、“墨”是用炭黑制成的,主要成分是碳,而不是硅,故选项错误;C、“墨”是用炭黑制成的,主要成分是碳,而不是磷,故选项错误;D、“墨”是用炭黑制成的,主要成分是碳,而不是碘,故选项错误。故选A。
    2.【2019·齐齐哈尔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金属铜用于制导线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答案】C
    【解析】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金属铜用于制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供给呼吸的性质,供给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故C正确;D、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将色素异味吸附在表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C。
    3.【2019·陕西省】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的
    A.制作计算机芯片的材料硅是一种非金属
    B.食用苏打饼干可缓解因胃酸过多引起的不良症状
    C.低碳生活提倡使用不含碳元素的物质
    D.图书资料失火可用干冰灭火减少损失
    【答案】C
    【解析】A、硅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故选项说法正确;B、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食用苏打饼干可缓解因胃酸过多引起的不良症状,故选项说法正确;C、“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而不是提倡使用不含碳元素的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用来扑灭图书资料等处的火灾不能有水,否则容易受损,二氧化碳灭火器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资料的损坏,可以用来扑灭图书资料等火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4.【2019·东营市】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答案】C
    【解析】A、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构成物质的种类不同,故A说法正确;B、金刚石、石墨、C60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故B说法正确;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不相同,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故C说法错误;D、金刚石、石墨、C60的组成元素相同,可以相互转化,故D说法正确。故选C。
    5.(2019云南)“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或认识与之不相符的是
    A.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大量的废旧塑料
    B.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C.购物时提倡用布袋等环保袋代替塑料袋
    D.植树造林
    【答案】A
    【解析】A、焚烧大量的废旧塑料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空气,不符合这一理念;B、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了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故符合这一理念;C、购物时提倡用布袋等环保袋代替塑料袋可以有效的防止白色污染,故符合这一理念;D、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将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符合这一理念。故选A。
    6.【2019·湖南省永州市】下列有关CO与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CO与CO2都会污染环境
    B.CO与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在一定条件下,CO与CO2可以互相转化
    D.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
    【答案】C
    【解析】A、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二氧化碳没有毒,不污染环境,故错误;B、CO与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4,不相同,故错误;C、CO在氧气中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要高温下会生成一氧化碳,所以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正确;D、CO2中混有少量的CO,不能点燃,所以不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故错误。故选C。
    7.【2019·重庆市B】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正确;B、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确;C、紧闭门窗会导致室内缺氧,木炭发生不充分燃烧而生成的一氧化碳这种有毒气体,故正确;D、金刚石没有导电性,故错误。故选D。
    8.【2019·青海省西宁市】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CO2、C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答案】D
    【解析】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A说法正确;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B说法正确;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C说法正确;D、CO2、CO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决定了化学性质不相同,故D说法错误;故选D。
    9.【2019·苏州市】将草酸(H2C2O4),沸点约150 ℃,分解温度约190 ℃。隔绝空气加热,得到的混合物经充分冷却后,残余气体M(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探究M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M中一定含有CO2
    B.若丙中固体变黑、丁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M中一定含CO
    C.若装置甲、乙位置互换,则无法判断M中是否含有CO
    D.若加热所得混合物不经充分冷却,则M中可能混有草酸蒸气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M中一定含有CO2,故A正确;B、丙中固体变黑是因为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丁试管内溶液变浑浊,故B正确;C、若装置甲、乙位置互换,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甲中澄清石灰水无变化,则无法判断M中是否含有CO2,故C错误;D、因为草酸(H2C2O4),沸点约150 ℃,分解温度约190 ℃,如果温度没有冷却到150 ℃以下,则M中可能混有草酸蒸气,故D正确。故选C。
    10.【2019·吉林省】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某同学用自制的D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无纺布包内装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集气瓶
    (2)AC
    (3)大理石(或石灰石)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2)加法制取氧气需要酒精灯,发生装置选择A,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C;
    (3)根据装置的特点可知,无纺布包内装的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11.【2019·乐山市】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就是要尽量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如图是部分物质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在高温下与SiO2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iO2 Na2SiO3+CO2↑,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价。
    (2)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可转变为二氧化碳,其原理可以表示为:C6H12O6+6O2 6CO2+6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丁烷(C4H10)等物质都属于有机物中的烷烃,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 (2)H2O
    (3)H2CO3═H2O+CO2↑(合理即可)
    (4)C3H8+5O23CO2+4H2O
    【解析】(1)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6X分子中含有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3)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合理即可)。
    (4)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
    12.【2019·广东省】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
    (1)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2)AgCl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Ⅰ.石灰水已完全变质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CO2中混有HCl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并进行探究。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1)
    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溶液。
    生白色沉淀。
    猜想Ⅰ不成立。
    (2)
    将少量CO2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Ⅱ不成立。
    (3)
    将气体通入盛有_________溶液的试管中,再加稀硝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Ⅲ成立。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制取的气体CO2中混入了HCl,所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交流讨论】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和___________。
    【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O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答案】【提出猜想】CO2过量,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实验方案】CaCO3+2HClCaCl2+CO2+H2O
    (1)氯化镁
    (2)没有产生白色沉淀
    (3)硝酸银 产生白色沉淀 HCl+AgNO3AgCl+HNO3
    【交流讨论】浓硫酸
    【拓展思考】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中没有干扰实验的气体成分
    【解析】【提出猜想】根据题意,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可能由于石灰水已完全变质、CO2中混有HCl、也有可能是由于CO2过量,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而导致没有变浑浊。
    【实验方案】兴趣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并进行探究。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1)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镁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澄清石灰水中仍有氢氧化钙,因此猜想Ⅰ不成立。
    (2)将少量CO2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没有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不管二氧化碳的量是否过量,都不会产生沉淀,则证明猜想Ⅱ不成立。
    (3)将气体通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再加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猜想Ⅲ成立,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交流讨论】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再将气体通入浓硫酸溶液中干燥。
    【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O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中没有干扰实验的气体成分。

    1.(2020年广东省中考模拟)2019年12月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指出2019年1月至10月期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约1.1°C。如果任由温室气体继续排放到大气中,将会对多方面带来更严峻的威胁。下列做法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
    2.(2020·山西省初三期末)学习化学要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mL水和5mL稀盐酸混合后得到10mL的液体
    B.CO2中混有少量的CO,可通过点燃的方法把CO转化为CO2
    C.金刚石与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二者化学性质不同
    D.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3.(2020·汕头市龙湖区一模)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B.过量二氧化碳可导致酸雨的形成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D.一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4.(2020·重庆市万州区2月月考)以下几种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有(  )

    ①H2 ②O2 ③CO2 ④SO2 ⑤CH4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①②⑤
    5.(2020·淮北市名校联考中考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氧气验满 B. 收集二氧化碳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6.(2020年河南省百校联考中考模拟)下图是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的装置(图中固定玻璃管的仪器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乙处的现象是红色粉末逐渐变黑
    B.丙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收集二氧化碳
    C.乙处发生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D.该装置不需要另外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7.(2020年4月安庆市潜山市第四中学等校联考)同学们为研究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了下面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验证了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B.丙过程中能观察到铜丝从红色变成了黑色
    C.装置中石灰水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一氧化碳
    D.待反应结束冷却后软质塑料瓶会变瘪
    8.(2020·河南省新乡市初三期末)CO和CO2混合气体15g,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g,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0% B.40% C.50% D.60%
    9.(2020年天津市河北区停课不停学期间线上测试)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O2 和 CO2
    观察气体颜色
    B
    检验NaOH 溶液中是否含有 Ca(OH)2
    滴入Na2CO3 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 KCl 溶液中的少量BaCl2
    加入适量的 Na2SO4 溶液,过滤
    D
    除去 CO 中含有的少量O2
    将混合气通入足量CuO 粉末
    10.(2020·江苏省淮安市初三期末)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碳的价类图,例如C点可能标示+2价的碳的氧化物,请回答;

    (1)A点表示的物质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其中碳元素化合价为_____。
    (2)C点对应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D和水反应能生成E,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
    11.(2020年安徽省中考模拟化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a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装置中的铜丝网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换成铁丝网。
    (3)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12.(2020年广东省中考模拟)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如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_→F。
    (3)为了防止制取的CO2中含有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_____(填“能”或“不能”)用没有挥发性的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_____。
    (4)实验室也可用上述发生装置制取氢气,若用图所示J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____。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CO2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都是黑色固体
    2.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A.具有氧化性 B.具有还原性
    C.具有吸附性 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3.(2020年4月广州市越秀区实验中学月考)下列关于C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空气中的CO2使正常雨水的pH<7
    C.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CO2变质
    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看到溶液变红
    4.(2020年岳阳市中考模拟)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O2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代号)。
    (3)实验室用B、D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
    (4)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SO2的某些化学性质与CO2相似,实验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2尾气.用如图2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①→②→④→③→⑤;图中漏斗的作用是_____;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_____。

    名校预测

    1.【答案】A
    【解析】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项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会增加私家车对环境的污染,故选项与低碳环保理念不一致。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选项与低碳环保理念不一致。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选项与低碳环保理念不一致。故选A。
    2.【答案】D
    【解析】A.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5mL水和5mL稀盐酸混合后小于10mL的液体,故A错误;B. CO2中混有少量的CO,通过点燃的方法虽然把CO转化为CO2,但会引入氧气,使CO2 气体不纯,故B错误;C. 金刚石与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二者物理性质不同,故C错误;D.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D正确;故选D。
    3.【答案】C
    【解析】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石墨质软,故A错误;B、过量二氧化碳可加剧温室效应,不能形成酸雨,故B错误;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均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都是非金属氧化物,故C正确;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着的木条能点燃一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C。
    4.【答案】C
    【解析】①氢气不与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反应,能被其干燥,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使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故①正确;②氧气不与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反应,能被其干燥,但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使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故②错误;③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被碱石灰干燥,故③错误;④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被碱石灰干燥,故④错误;⑤甲烷不与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反应,能被其干燥,且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使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故⑤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正确的为①⑤,故选C。
    5.【答案】B
    【解析】A、验满氧气应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正确;C、检查装置气密性,不能将长颈漏斗与试管连接,装置与大气相通,不能检查气密性;故选项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应该在集气瓶底部留少量水或铺一层沙子,用于隔热;故选项错误;故选B。
    6.【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加热时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乙处氧化铜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铜,乙处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故A错误;B、该实验中,丙装置作用是停止加热后,防止丁装置中的液体倒吸入玻璃管中,而非收集二氧化碳,故B错误;C、乙处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D、丁装置可以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已经对尾气进行了处理,该装置不需要另外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故D正确。故选D。
    7.【答案】D
    【解析】甲中铜加热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乙、丙中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A、乙中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在反应过程中得到氧元素,验证了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错误;B、丙过程中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观察到黑色的氧化铜丝变成了红色的铜,故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中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故错误;D、待反应结束冷却后,由于消耗了一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又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导致瓶内气压降低,软质塑料瓶会变扁,故正确。故选D。
    8.【答案】B
    【解析】设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x
    , , ,则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B。
    9.【答案】B
    【解析】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气体,该选项设计不正确;B、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过程中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氢氧化钙,该选项设计正确;C、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除去氯化钡的同时带入氯化钠,该选项设计不正确;D、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够除去一氧化碳,即使不加热,也不能除去氧气,该选项设计不正确。故选B。
    10.【答案】(1)-4 (2)CO (3) 化合反应
    【解析】(1)甲烷(CH4)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碳元素化合价为-4;(2)C点对应的物质碳的+2价氧化物,该物质是CO;(3)D点对应的物质是+4价的氧化物,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
    11.【答案】(1)锥形瓶
    (2) 不可以
    (3)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H2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可以将铜丝网换成铁丝网,因为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
    (3)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将大理石置于铜丝网上,进入稀盐酸中,使固液接触,发生反应,将铜丝网从稀盐酸中抽出,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4)该装置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且固体为块状或颗粒状的反应,故还适用于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12.【答案】(1)ABCD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a(OH)2+CO2=CaCO3+H2O
    (2)c→d→a→b
    (3)不能 生成的硫酸钙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4)
    【解析】(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固体和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A、B、C、D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采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是否为二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稀盐酸具有挥发性,因此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会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利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吸收水蒸气,对气体进行干燥。利用该装置净化气体时,导气管要长进短出,除水干燥放在最后一步;故填:c→d→a→b。
    (3)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是一种微溶物,会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能用因此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故填:不能;生成的硫酸钙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4)氢气的密度小,收集方法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所以导气管应该是短的导气管进长的导气管出。故填:。
    专家押题

    1.【答案】D
    【解析】A、金刚石具有正八面体的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它具有硬度大的性质,A正确;B、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都可以燃烧,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B正确;C、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也就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异,C正确;D、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不是黑色的,D错误。故选D。
    2.【答案】D
    【解析】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选D。
    3.【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反应,不会生成白色沉淀,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 pH小于7,所以空气中的CO2使正常雨水的pH<7,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由于生成了碳酸钠而变质,不符合题意;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可看到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故选A。
    4.【答案】(1)试管 长颈漏斗
    (2)C
    (3)CaCO3+2HClCaCl2 +CO2↑+H2O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防止倒吸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为:试管;仪器②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2)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
    (3)B装置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取气体,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 +CO2↑+H2O;
    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将石灰石置于有孔隔板上,关闭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稀盐酸,使固液接触,反应发生,产生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固液接触,反应发生,故填: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可用氢氧化钠来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消耗气体,会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液体倒吸,漏斗可以防止倒吸,故填:防止倒吸、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得奖一家亲
    居里一家是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奖之家”:共有4人、3次获奖。1903年,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共同获得物理学领域的诺贝尔奖;8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摘得诺贝尔化学奖桂冠;1935年,他们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和其夫约里奥·居里,又戴上了属于自己的诺贝尔化学奖奖牌。有意思的是,小女儿艾芙·居里的夫婿亨利·拉布伊斯,在1965年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总干事的身份代表“儿基会”领取了诺贝尔和平奖。









    考点解读
    1.了解水污染、水枯竭等水危机问题;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认识水的组成和性质,了解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组成的过程和方法。
    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4.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5.了解溶解度的含义,初步学会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和方法。
    6.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7.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中考预测
    在2020年的中考中,水与常见的溶液是必考内容,会以选择、实验的形式进行考查,与生活问题相结合。
    溶解度曲线的解读是高频考查点,可能与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以及结晶的方法结合考查,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可能出现。另外,水的净化也可能考查,命题形式通常为选择、填空。

    1.电解水实验

    通过电解水实验我们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点:
    (1)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水(分子)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两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2∶1、体积比为2∶1。
    (3)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5)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6)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7)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8)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溶液的概念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由此可见,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即溶质)和另一种物质(即溶剂)两部分组成。但是,溶液不一定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应该说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因为其中的溶剂虽然是一种,而溶质可以是多种的。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当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会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另外,氧化钙放在水中发生反应放热,也会使温度升高),表现为放热现象。
    (2)当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不变(如氯化钠等),表现为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现象。
    (3)出的热量<吸收的热量,溶液温度会降低(如硝酸铵等),表现为吸热现象。
    4.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为例)

    5.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理解。具体如下: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
    溶解度曲线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应用: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一般规律是: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③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并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3)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4)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6.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2)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3)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7.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等。
    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

    1.【2019年常州市】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深井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
    【答案】D
    【解析】A、深井水中含有水和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自来水中含有水和消毒剂等,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
    2.【2019年岳阳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岳阳时,殷殷嘱托“守好一江碧水。”作为岳阳的主人,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随意排放
    B.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江河
    C.挖砂船常年日夜不停采砂
    D.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答案】D
    【解析】A、工业废水随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错误;B、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江河,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错误;C、挖砂船常年日夜不停采砂,会破坏河道、污染水体,故选项错误;D、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有利于防治水体污染,故选项正确。故选D。
    3.【2019年辽阳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提高水的利用率可以节约水资源
    C.水通电分解生成两种单质
    D.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答案】D
    【解析】A、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用煮沸,故A正确;B、提高水的利用率可以节约水资源,故B正确;C、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故C正确;D、自来水厂投药消毒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D。
    4.【2019年葫芦岛市】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
    B.负极得到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实验结束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答案】B
    【解析】A、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故正极得到的是氧气,故A错误;B、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故负极得到的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B正确;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D、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D错误。故选B。
    5.【2019年梧州市】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生成物中有2种单质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C.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答案】C
    【解析】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均为单质,故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故正确;C、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故正确。故选C。
    6.【2019年昆明市】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冰糖 B.味精 C.芝麻油 D.葡萄糖
    【答案】C
    【解析】A、冰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B、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C、芝麻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符合题意;D、葡萄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C。
    7.【2019年平凉市】兰州第二水源地建设推进顺利,将于2019年10月为兰州市民供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
    B.水的硬度与人体健康没有关系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答案】B
    【解析】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水的硬度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水的硬度太大,对身体有害,错误符合题意;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
    8.【2019年郴州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蒸馏可以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物质
    C.自来水是纯水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端产生H2
    【答案】A
    【解析】A、蒸馏得到的水是纯水,通过蒸馏可以从海水中获得淡水,说法正确;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说法不正确;C、自来水中常含有可溶性的杂质等,不是纯水,说法不正确;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端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说法不正确。故选A。
    9.【2019年苏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答案】C
    【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质不是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也可能是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故选项说法错误;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选项说法正确;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能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10.【2019年河南省】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 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答案】C
    【解析】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 g×6%=3 g,故选项说法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11.(2019·眉山)某混合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其个数比为Fe3+:Cl﹣:SO42﹣:M=1:3:2:4,则M为(  )
    A.Ag+ B.Cu2+ C.Na+ D.CO32﹣
    【答案】C
    【解析】某混合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其个数比为Fe3+∶Cl﹣∶SO42﹣∶M=1∶3∶2∶4,溶液不显电性,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设铁离子的个数为1,则正电荷总数为3×1,负电荷总数为1×3+2×2,则M应带正电荷,设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为x,则3×1+4x=1×3+2×2,x=1;因为银离子不能与氯离子共存,则M为Na+。故选C。
    12.(2019·盐城)下表是KC1、NH4Cl、KNO3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1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NH4C1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根据表格信息,可以推知(  )
    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KCl
    B.4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g KNO3
    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KNO3
    D.在0℃-100℃以内的相同温度下,KCl和NH4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
    【答案】CD
    【解析】A、溶解度比较,要指明温度,在同一温度下比较,故A不正确;B、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 ,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KNO3的质量为
    ,故B不正确; C、由表格信息可知,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KNO3,故C正确;D、由表格信息可知,在0℃-100℃以内的相同温度下,KCl和NH4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故D正确。故选CD。
    13.(2019·咸宁)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B.t2℃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C.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D.在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答案】C
    【解析】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故A正确;B、t2℃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100g=1:4,故B正确;C、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D、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C。
    14.【2019年山西省】配制50 g质量分数5%的KNO3溶液,作为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溶解过程中KNO3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观察图像,分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所用KNO3固体中含有水分
    B.量筒量水时俯视刻度线
    C.KNO3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
    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在试剂瓶外
    【答案】B
    【解析】A、所用KNO3固体中含有水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B、量筒量水时俯视刻度线,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C、KNO3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在试剂瓶外,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B。
    15.【2019年攀枝花市】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明矾,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蒸馏水时,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为电解水的装置。通电前,为增强导电性加入了少量的硫酸钠,再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通电一段时间后,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试管中的水溶液呈红色,说明b试管中溶液pH_____________7(填“>”、“<”或“=”)。

    【答案】(1)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防止液体暴沸
    (3)氧气(或O2) >
    【解析】(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
    (2)实验中加入的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
    (3)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a试管连接正极,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水中加入了酚酞,实验过程中b试管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pH>7。
    16.【2019年天津市】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____。
    ③t2 ℃时,完全溶解a g A物质最少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④t2 ℃时,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A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____________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实验室欲除去粗盐样品中含有的不溶性泥沙,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和用品有: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____________和滤纸。
    (3)在实验室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45 g,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g。将45 g 10%的氯化钠溶液配成含氯化钠为0.9%的溶液,得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答案】(1)①C>B>A ②C ③100 g ④小于
    (2)漏斗
    (3)4.5 500
    【解析】(1)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②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C;③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a g,所以完全溶解a g A物质最少需要水的质量是100 g;④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A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小于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
    (2)实验室欲除去粗盐样品中含有的不溶性泥沙,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和用品有: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漏斗和滤纸。
    (3)在实验室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45 g,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10%×45 g=4.5 g,将45 g 10%的氯化钠溶液配成含氯化钠为0.9%的溶液,得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500 g。

    1.(2020年广东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主题为“Water and climate change”(水与气候变化)。下列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是( )
    A.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2.(2020年河南省公益线上大联考中考模拟)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B.清澈的天然水可以直接饮用
    C.水为液态时,分子间的间距最小
    D.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3.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主题为“Water and climate change”(水与气候变化)。我国“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4.(2020年安徽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2019年8月中旬到10月底,安徽沿江地区出现30~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全省人民众志成城,共抗大旱。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水是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一切物质 B.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用活性炭净化过的水一定是软水
    5.(2020·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一模)2020 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生活中用含洗洁精的水清洗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
    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
    D.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6.(2020年福建省中考线上大模考化学试题)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等质量 t0℃的水中充分溶解后均有固体剩余,升高温度到 t3℃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甲 >乙
    B.t3℃时,甲是饱和溶液
    C.t0℃ ~t2℃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将温度从 t2℃降至 t1℃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7.(2020·安徽合肥38中中考模拟)NH4Cl、NaCl、NaHCO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Cl 的溶解度比NaCl 大
    B.30℃时,将 25gNH4Cl 固体溶解在 50g 水中,可得到 75g溶液
    C.NaHCO3 溶解度曲线消失是因为温度高于 60℃时NaHCO3受热分解
    D.60℃时,NH4Cl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5.2%
    8.(2020·青岛市中考模拟)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35℃时,3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
    C.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9.(2020·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初三期末)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如图所示,a为氧气,b为氢气 B.电解水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污水过滤后得到的水不能饮用 D.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10.(2020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②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
    ③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2)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小容器中的水为淡水
    ②大容器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③获得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3)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________,用来吸附水中一些可溶性的杂质,除去臭味。
    11.(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所示是两个烧杯中各盛有20 ℃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填“甲”或“乙”)。
    (2)8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质______g,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当温度由20 ℃升高至60 ℃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B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填“甲”或“乙”)。
    (4)由图1分析,若分别将含50g水的甲、乙的饱和溶液从80 ℃降温到40 ℃,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5)有同学做了图3实验,请仔细观察图3中实验过程和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在A、B、C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6)向一定量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溶液立即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原石灰水已经饱和,生石灰与水反应的产物不能继续溶解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
    C.空气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难溶物质
    D.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了水,溶剂减少,有溶质析出

    1.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2.有关水的认知错误的是
    A.证明某工厂排放废水显碱性,可以使用的物质是酚酞试液或pH试纸
    B.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C.碘能溶于水形成溶液
    D. 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选用的物质是肥皂水
    3.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8℃时,将40g KNO3溶于100 g水得到饱和溶液
    B.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40℃降温至2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 m(NaCl) = m(KNO3)> m(Na2CO3)
    C.将43℃时Na2CO3的饱和溶液升高10℃,有晶体析出
    D.除去KNO3中混有的Na2CO3, 可在40℃时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
    4.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a、b两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键康,在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3)如图2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4)请列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四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图1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所示的操作是:2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固体,充分溶解后的现象。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固体乙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填“A”或“B”).
    (2)50℃时,用A的饱和溶液和一定质量的水配制成30%的A溶液100.0g,所需水的质量为________;
    (3)图1中,A溶液由m点到p点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40℃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50℃时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时,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A<B
    C.将图2中乙烧杯内的物质升温到50℃时,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且溶质、溶液的质量均不变(不考虑水的蒸发)
    D.如乙的饱和溶液中含少量甲,则可用蒸发溶剂结晶的方法提纯乙,也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

    名校预测

    1.【答案】C
    【解析】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属于“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有利于水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
    B、合理施用农药、化肥,能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水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
    C、工业用水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浇灌农田,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符合题意;
    D、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减少含磷物质对水体的污染,有利于水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A
    【解析】A、水通电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2,故A正确;
    B、清澈的天然水只是固体杂质含量较少,可能含有病毒和细菌,不可以直接饮用,故B错误;
    C、水在4℃的水密度最大,分子间间隔最小,“水为液态时,分子间的间距最小”不准确,故C错误;
    D、肥皂水只能检验硬水和软水,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D错误。故选A。
    3.【答案】C
    【解析】A、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能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空气,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可防止水体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B
    【解析】A、水能溶解许多物质,但是也有许多物质不能溶于水,如油等,不符合题意;B、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可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节约用水,符合题意;C、地下水资源有限,不能大量开采,应合理开采,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D、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硬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高,活性炭只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软化水,不符合题意。故选B。
    5.【答案】D
    【解析】A、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说法正确;
    B、生活中用含洗洁精的水清洗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将大分子团油滴分成小分子团,说法正确;
    C、根据可知,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说法正确;
    D、选项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温度等信息,则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说法错误。故选D。
    6.【答案】A
    【解析】A、根据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知,温度升高到t2℃时,乙溶解的固体多,说明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甲<乙,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t3℃时,甲中有剩余的固体,甲是饱和溶液,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t0℃ ~t2℃乙物质剩余的固体物质在减小,说明了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温度从t2℃降至 t1℃时,甲、乙剩余固体质量相等,甲、乙两溶液的含有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都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C
    【解析】A、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大小时一定要限定温度;故选项错误;
    B、从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50g 水中最多只能溶解20.7gNH4Cl,得到 70.7g 溶液;故选项错误。
    C、NaHCO3不稳定,温度较高时能够分解;故选项正确;
    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x100%,肯定比55.2%小;故错选项误;故选:C。
    8.【答案】C
    【解析】A. 15℃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只能说明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溶质质量需要知道溶液质量或者溶剂质量才可确定,此选项错误;B. 35℃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即35℃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甲,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甲,得到50g+20g=70g甲溶液,此选项错误;C.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将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此选项正确;D. 降低温度,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此选项错误。故选C。
    9.【答案】A
    【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a管产生的是氢气,b管产生的是氧气。故A说法错误;B、水在通电的过程中,水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在该过程中,分子劈裂,原子重新组合。所以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B说法正确;C、污水过滤后只是除去了难溶于水的杂质,可溶于水的杂质无法被除去,所以不能饮用。故C说法正确;D、肥皂水遇到硬水会产生较多浮渣,遇到软水会产生较多的泡沫。故D说法正确。故选A。
    10.【答案】(1)③
    (2)②
    (3)CaO+H2O=Ca(OH)2
    (4)活性炭
    【解析】(1)①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防止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不符合题意; 
    ②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治理已被污染的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③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大大的浪费水资源,符合题意。故选③。
    (2)①小容器用于收集由水蒸汽凝结出来的水珠,得到的水应为淡水,不符合题意;
    ②大容器装的是海水,海水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钠、氯化镁等杂质,但不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③获得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蒸发越快,得到蒸馏水就越多,不符合题意。故选②。
    (3)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
    11.【答案】(1)甲
    (2)100 50%
    (3)乙
    (4)CD
    (5)A=C>B
    (6)ABD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填:甲。
    (2)80℃时甲的溶解度是100g,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质100g,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20 ℃升高至60 ℃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说明,B烧杯中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由溶度曲线可知乙符合要求,故填:乙。
    (4)A、分别将含50g水的甲、乙的饱和溶液从80 ℃降温到40 ℃,降低温度甲溶解度减小溶质结晶析出,还是饱和溶液,乙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故A错;B、分别将含50g水的甲、乙的饱和溶液从80 ℃降温到40 ℃,降温过程,溶剂质量不变,故B错;C、甲、乙的饱和溶液从80 ℃降温到40 ℃,甲降低温度溶解度减小溶质结晶析出还是饱和溶液,降温之后溶解度为40g,50g水可以溶解20g甲,溶液质量为50g+20g=70g,降温之前乙溶解度由图可知小于40g,50g水溶解乙小于20g,乙溶液质量小于50g+20g=70g降温之后乙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溶液质量不变还是小于70g,故溶液质量:甲>乙故C正确;D、降温之后甲还是饱和溶液50g水能溶解20g甲溶质质量分数 ,乙降温之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等于降温之前溶质质量分数,降温之前溶解度小于40g,50g水能溶解溶质小于20g,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故降温之后溶质质量分数甲>乙,D正确;故选:CD。
    (5)浓硫酸溶解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结晶析出,溶液变浑浊,B溶质结晶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温度恢复后,AC溶质质量相等,溶剂质量相等,故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填:A=C>B。
    (6)A、原石灰水已经饱和,生石灰与水反应的产物不能继续溶解,正确;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溶液结晶变浑浊,正确;C、如果是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难溶物质的话,不会出现现象加入少量生石灰溶液立即变浑浊,C错误;D、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了水,溶剂减少,有溶质析出也会变浑浊,正确;故选:ABD。
    专家押题

    1.【答案】B
    【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能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选项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当禁止吸烟,故选项错误。故选B。
    2.【答案】C
    【解析】A、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另外酚酞遇碱显红色,所以证明某工厂排放废水显碱性,可以使用酚酞试液或pH试纸;B、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故正确;C、碘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故错误;D、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的泡沫较少,软水加入肥皂水后产生的泡沫较多,所以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软水和硬水。
    3.【答案】C
    【详解】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8℃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40g,所以将40g KNO3溶于100 g水得到的溶液不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B.三种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溶质的质量也不确定,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将温度从43℃升高10℃,Na2CO3的溶解度降低,所以有晶体析出,符合题意;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当温度由40℃降低时,KNO3和Na2CO3溶解度均受温度影响而降低,所以会析出两种晶体,所以溶液和固体中均含有这两种物质,不能除去Na2CO3,不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1)8∶1 2H2O2H2↑+O2↑ 氢元素和氧元素
    (2)肥皂水
    (3)D
    (4)用洗菜水浇花
    【解析】(1)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2,从图中a管产生的气体少,b管产生的气体多,得出a、b两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水电解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生活中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3)A、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用于悬浮性杂质的沉降,故A正确;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C、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故C正确;D、净化后的水为混合物,因为水中还有可溶性杂质,故D错误。故选D。
    (4)生活中可以采用“一水多用”来节约用水,具体做法有用洗菜水浇花等。
    5.【答案】(1)B
    (2)20g
    (3)应先将温度升高到50℃并保持不变,后加入溶质至不再溶解
    (4)ABC
    【解析】(1)2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固体,由图2可知,甲未完全溶解,而乙完全溶解,说明该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比甲大,图1知,固体乙对应的曲线为B。故填:B。
    (2)50℃时,用A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设饱和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的原则得:37.5%x=30%100.0g,解得x=80.0g,所需水的质量为100.0g-80.0g=20.0g。故填:20g。
    (3)A 溶液由m点温度低,溶解度小的饱和溶液到p点温度高,溶解度大的饱和溶液,应先将温度升高到50°,后加入溶质至不再溶解。故填:应先将温度升高到50℃并保持不变,后加入溶质至不再溶解。
    (4)A、40℃时,因为A、B的溶解度相等,所以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B、50℃时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时,A析出的固体的质量比B多,由于原质量是相等的,此时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A<B。故选项说法正确。C、将图2中乙烧杯内的物质升温到50℃时,由于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此时又没有溶质可以继续溶解,因此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溶质、溶液的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较大,而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因此乙的饱和溶液中含少量甲,可用蒸发溶剂结晶的方法提纯乙,不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故选项说法错误。故填:ABC。

    芬达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纳粹党卫军急需一种清甜可口的饮品。可口可乐德国有限公司与希特勒达成一致,开始在德占区修建瓶装厂,此后可口可乐在德国非常畅销。
    1940年,美国与纳粹德国的关系开始紧张,切断了对德国可口可乐分公司的配料供应。德国分公司负责人马克斯·凯斯利无奈之下用当时能获取的原料重新配方:用做起司后的乳清、榨苹果汁留下的残渣以及当时能够获得的其他水果创建了一款新的饮料,起名“芬达”(词根与德语“幻想”相同)。芬达上市后大受欢迎,尤其当食物稀缺的时候,还可以把它当作汤料使用。仅1943年一年,芬达在纳粹德国的销量就超过了300万瓶,维持了这些工厂的运作以及工人们的生计。















    考点解读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金属材料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2.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3.能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4.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的矿石,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5.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中考预测
    在2020年的中考中,金属和金属矿物是必考内容,会以选择、曲线图像、实验的形式进行考查,与生活问题相结合,难度适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高频考查点,可能与氧气、酸、碱、盐混合出题来考查,以及金属活动性的验证,在选择题和探究题中都可以出现。另外,金属的锈蚀与防治方法也可能考查,命题形式通常为实验题,判断其锈蚀的因素。

    1.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主要有三个:
    (1)它表明了所列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活动性越强。
    (2)它可以帮助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它还可以帮助判断金属能否与金属的化合物(即盐)溶液发生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
    注意啦!
    ①金属与酸反应,酸应是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例如盐酸、稀硫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②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
    ③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如2Na+2H2O=2NaOH+H2↑)。
    ④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相应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相应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
    ⑤通过具体的实验及其现象的分析金属与酸或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是否发生,可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具体的推断方法如下:
    a.利用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例如,把铁和铜分别放在稀盐酸中时,铁的表面上有气泡冒出,这说明铁位居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前面;而铜的表面无明显的现象,这说明铜位居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后面;由此可推得铁活泼性比铜的要强。
    b.利用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例如,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钉表面上出现了一层红色物质(即铜);由此可推得铁的活泼性比铜的要强。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步骤:(1)反应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目的是尽可能的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其中的空气混合后,点燃发生爆炸,空气中的氧气也会影响氧化铁的还原。(2)反应后,先撤走并熄灭酒精灯,等固体冷却后再停止通一氧化碳;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倒吸到玻璃管内,使其炸裂;也为了使固体冷却,防止刚还原出来的铁再次被氧化。
    实验现象:红棕色的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如果点燃尾气,能够燃烧并发出蓝色火焰)。
    尾气处理: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所以在进行有关一氧化碳的实验时,都需要注意尾气的处理,常用点燃或收集的方法。
    3.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金属锈蚀的条件是金属要与水、空气中氧气或二氧化碳等接触。金属铁的锈蚀条件,即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就会生锈。防止铁制品生锈(即铁锈蚀的防护)的常用措施主要有:①保持其表面的洁净、干燥。②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③改变铁制品的内部结构,将其制成不锈钢等合金。
    4.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性质主要是: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好;但是,大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导电、导热性能比它的纯金属差。

    1.(2019·南京)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A.铜 B.汞 C.铝 D.钨
    【答案】B
    【解析】汞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故四种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汞。故选B。
    2.(2019·临沂)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炊具
    C.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D.用相互刻画来比较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的硬度
    【答案】B
    【解析】A、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B、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不宜用钢刷、沙等等来擦洗铝制炊具,错误;C、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产生特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正确;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用相互刻画来比较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3.(2019·衡阳)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D.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答案】C
    【解析】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错误;B、钢是铁的合金,不是纯净的铁,错误;C、合金与组成的纯金属比有许多性能的改变,比如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好,正确;D、银虽然导电性最好,但它价格高,密度大,所以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是错误的。现在大多数电线是用铜和铝作材料,错误。故选C。
    4.(2019·益阳)下列四种金属中,能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的是(  )
    A.Cu B.Ag C.Zn D.Hg
    【答案】C
    【解析】A、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B、银不能和稀硫酸反应;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D、汞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故选C。
    7.(2019·天门)下列有关金属及其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铝比铁的抗腐蚀性好,是因为其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B.锌比银活泼,故锌能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
    C.生铁是混合物,钢是纯净物
    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铜器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被腐蚀
    【答案】A
    【解析】A、铝比铁的抗腐蚀性好,是因为其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正确;B、锌比银活泼,故锌能置换出可溶性银盐中的银,而氯化银是难溶于水的,故错误;C、生铁和刚都是合金,都是混合物,故错误;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是铜器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会被腐蚀,故错误。故选A。
    6.(2019·重庆A)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B.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C.红棕色的Fe2O3逐渐变黑
    D.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答案】C
    【解析】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故选项说法错误;B、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铁,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D、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不能直接排放,可将玻璃管改成尖嘴点燃或用气球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7.(2019·海南)我国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是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此为现代湿法治金的先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该反应可推测出铜能与稀硫酸反应
    B.该反应证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C.若铁足量,溶液的颜色将逐渐变为无色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以上反应说明铜与铁相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更强。故选B。
    8.(2019·广东)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和乙:水 B.乙和丙:空气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
    【答案】D
    【解析】A、一段时间后,甲和乙试管中的铁钉均不生锈,不能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故选项错误;B、一段时间后,乙和丙试管中的铁钉均不生锈,不能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故选项错误;C、一段时间后,甲和丙试管中的铁钉均不生锈,不能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故选项错误;D、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丁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可用于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故选项正确。故选D。
    9.(2019·滨州)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乙、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甲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乙、丙分别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乙、丙均产生气泡,但丙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丙乙甲 B.甲丙乙 C.丙甲乙 D.甲乙丙
    【答案】A
    【解析】由题意,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乙、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甲没有明显现象,根据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乙、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甲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即活动性顺序为乙、丙>铜>甲;再将大小相同的乙、丙分别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乙、丙均能产生气泡,但丙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乙,则丙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综上所述,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丙>乙>甲;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
    10.(2019·济宁)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別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见图,分析图象所得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C.三种金属消耗稀的质量:
    D.三种金属与稀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答案】A
    【解析】A、图中信息不能提供金属与酸的速率,不能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A错误;B、三种金属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盐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生成氢气质量越小,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由表中信息可知,生成氢气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锌、铁、镁,因此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Mg<Fe<Zn,故B正确;C、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中氢元素全部来自酸,生成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硫酸质量越大,因此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Mg>Fe>Zn,故C正确;D、生成氢气质量越大,反应后形成溶液质量越小,因此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n,故D法正确。故选A。
    11.(2019·天津)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铁锅用来炒菜,主要是利用铁的_____________性(填“导热”或“导电”)。
    (2)图为洁净铁钉的有关实验。

    ①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铁钉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
    ③中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炼铁厂要治炼1000 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__t(计算结果精确至0.1)。
    (4)某金属粉末可能由镁、锌、铁、铝、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 g,向其中加入100 g一定溶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 g氢气,得到无色溶液,固体无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样品中一定含有镁
    B.样品中一定不含有银,可能含有镁
    C.所得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12 g
    D.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答案】(1)导热
    (2)①Fe+CuSO4FeSO4+Cu
    ②水蒸气
    ③Fe2O3+3H2SO4Fe2(SO4)3+3H2O
    (3)1732.1t
    (4)BC
    【解析】(1)铁锅用来炒菜,主要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2)①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②铁钉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
    ③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3)需要含Fe2O3 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x。
    Fe2O3+3CO2Fe+3CO2
    160 112
    x×80% 1000 t×(1﹣3%)

    x=1732.1 t
    (4)A、如果是铝和锌,则2.4 g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0.2 g,2.4 g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小于0.2 g,因此2.4 g的铝和锌的混合物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可能生成0.2 g氢气,不一定含有镁,故A错误;B、因固体无剩余,一定不含银,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样品中可能只含镁、锌,故B正确;C、反应生成0.2 g氢气,说明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是9.8 g,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9.8 g+2.4 g﹣0.2 g=12 g,故C正确;D、反应生成0.2 g氢气,说明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是9.8 g,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8%,故D错误。故选C。

    1.(2020江苏南京一模)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生铁 B.铜 C.黄铜 D.C60
    2.(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下列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会留下明显的划痕
    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二者的含碳量不同
    C.铝的抗腐蚀性比铁好,所以铝的金属活动性不如铁的强
    D.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3.(2020年合肥市中考一模)“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都需要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铜片比铜片硬度小
    B.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纯金属
    C.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D.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
    5.(2020年郑州市中原区中原名校中考一模)如图为实验室模拟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省略),已知:。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O+COFe+CO2
    B.装置乙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除去二氧化碳
    C.与课本模拟工业炼铁装置相比,该装置环保无污染
    D.装置丁处装入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检验生成的CO2
    4.(2020年淮安市清江浦区中考模拟)验证Zn、Fe、Ag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试剂组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FeSO4溶液、Zn、Ag
    B.ZnSO4溶液、FeSO4溶液、Ag
    C.ZnCl2溶液、AgNO3溶液、Fe
    D.ZnSO4溶液、稀盐酸溶液、Fe、Ag
    6.(2020年汕头市金平区中考一模)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式
    A
    Cu(Fe)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O(O2)
    缓慢通过灼热铜网
    C
    CaCl2溶液(HCl)
    加碳酸钙至不再产生气泡后过滤
    D
    FeSO4溶液(CuSO4)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7.(2019•罗甸县校级一模)如图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和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活塞,一周之后,观察现象,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a管中的铁钉不生锈
    B.b管中的铁钉不生锈
    C.一周后L端比R端液面高
    D.把水换成食盐水,铁生锈会更快
    8.(2020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化学试题)下列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B.铝比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没有铁活泼
    C.金和银因为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在自然界中有单质形式存在
    D.钢的性能比生铁的好,是因为钢的含碳量高于生铁
    9.(2020年哈尔滨市中考模拟)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B.向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向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10.(2020年武汉市硚口区四月中考模拟)如下图为实验室里进行有关反应的实验研究,已知烧杯甲中盛放有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烧杯乙中盛放有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甲、乙烧杯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丙中,发现产生气泡, 并有固体残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烧杯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铁和锌剩余
    ②乙烧杯加入稀硫酸后一定不含氧化铜
    ③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为无色,则固体中可能含有四种物质
    ④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中含有二种溶质,则溶质一定是 ZnSO4和FeSO4
    ⑤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则固体中最多含有两种物质
    ⑥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中含有四种溶质,则固体中一定只含有一种物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④⑥
    11.(2020年扬州高邮市中考一模)“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等基础建设都需要用到大量钢铁。
    (1)认识铁及其应用
    ①从微观角度看,铁是由____(填化学符号)构成,其在地壳中的含量居所有元素第____位。
    ②生铁和钢均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③铁锅可用以烹饪,利用了铁的_____性。很多人认为:铁锅炒菜过程中会有少量铁进入人体,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请写出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所以用铁锅炒菜能“补铁”,这里的“铁”指______(填“原子”“单质”或“元素”)。
    (2)铁的冶炼
    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模拟铁的冶炼并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假设赤铁矿中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填字母)。
    a 通入一氧化碳 b 加热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中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______。
    ③写出B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此实验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
    ⑤实验前称量赤铁矿石的质量为20g,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测得B装置总质量增加13.2 g。若不考虑实验过程中水分带出的影响,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求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3)铁的防护
    ①铁制品暴露于潮湿的空气中,易形成铁锈。由于铁锈结构特点是______,故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应及时清除,用稀盐酸适时浸泡是清除铁锈的方法之一,铁锈的主要成分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家庭使用的铁锅防锈方法有___________。
    12.(2020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中考模拟)金属材料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武德合金做保险丝是利用了合金熔点变低
    B.“银粉漆”(铝粉)可涂在铁栏杆上防锈,这是因为铝化学性质稳定
    C.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D.铝制品表面应常用钢刷擦洗
    (2)某同学用如下药品探究铝、镁的活动性,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填能或不能)。
    金属种类
    金属质量

    铝片
    1g
    10ml5%稀盐酸
    镁片
    1g
    10ml5%稀硫酸
    (3)写出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4)向Zn(NO3)2、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取滤渣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渣的成分是__。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
    D.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2.下列有关“金属之最”描述中,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D.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
    3.(2020·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一模)向 AgNO3 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某 Zn、Cu 组成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锌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D.反应后所得滤渣质量一定大于加入的混合粉末质量
    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汽车车体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铁与_____接触而生锈。
    (2)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工业上常利用此反应焊接铁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向一定质量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Zn, 溶液质量与加入 Zn 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填化学式)则a 点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d 点所得固体为_____。



    名校预测

    1.【答案】D
    【解析】纯金属及它们的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生铁是铁的合金、黄铜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铜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碳六十是非金属单质,不属于金属材料。故选D。
    2.【答案】C
    【解析】A、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纯金属的硬度,所以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时,铜片上会留下明显的划痕,故正确;
    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铁的含碳量为2%~4.3%,钢中的含碳量为0.03%~2%,故正确;
    C、金属铝比铁活泼,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因此铝比铁抗腐蚀性强,故错误;
    D、“真金不怕火炼”指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故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A、黄铜是铜锌合金,硬度比纯铜片硬度大,故A错误;B、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纯金属,故B正确;C、生锈的钢铁制品中仍含有铁,有回收价值,故C错误;D、合金是在金属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制成的,可能含有非金属,如生铁中含有碳,故D错误。故选B。
    4.【答案】B
    【解析】A、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有黑色固体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位于铁之前,银不与硫酸亚铁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银位于铁之后,可以验证Zn、Fe、Ag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B、银与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均不能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银位于锌、铁之后,但是无法验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C、铁与氯化锌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锌之后,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银位于铁之后,可以验证Zn、Fe、Ag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D、铁、银均不与硫酸锌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银位于锌之后,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氢之前,银与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银位于氢之后,可以验证Zn、Fe、Ag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故选B。
    5.【答案】D
    【解析】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装置乙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除了吸收、除去二氧化碳,还能吸收水蒸气,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该装置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故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丁处装入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检验生成的CO2,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6.【答案】B
    【解析】A、Fe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但在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足量铁屑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B。
    7.【答案】A
    【解析】铁锈蚀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温度、湿度、溶液的酸碱性都能加快铁的锈蚀。
    A.a管铁钉同时接触空气和水,生锈,故错误;
    B.b管铁钉只接触空气,不生锈,故正确;
    C.由于a管铁钉生锈消耗了氧气,压强减小,会导致L端比R端液面高,故正确;
    D.食盐水能加快铁的生锈,故正确。故选:A。
    8.【答案】C
    【解析】A、铁部分锈蚀后有回收利用的价值,故错误;B、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铝比铁活泼,故错误;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银等金属的活动性极弱,在常温或高温时不与氧气反应,它们以单质形式存在于地壳中,故正确;D、钢的性能比生铁优良,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钢的含碳量比生铁低,故错误。故选C。
    9.【答案】B
    【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可知,反应中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98:80,所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氢氧化钠有剩余,稀硫酸完全反应,选项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可知,参加反应的锌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65:2,由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可知,参加反应的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24:2,所以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金属锌的质量多一些,则向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镁生成的氢气多一点;横坐标代表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开始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应该是重合曲线,当锌完全反应后,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继续增加,直至镁完全反应,选项错误;C、向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小,溶液的pH逐渐增大,直至盐酸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然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溶液的pH不变,碳酸钠溶液过量后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选项正确;D、氧化钙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少,即使恢复至室温,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小于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选项正确,故选B。
    10.【答案】D
    【解析】甲、乙烧杯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丙中,发现产生气泡, 并有固体残留,证明甲中的稀硫酸已经反应完,有固体锌和铁,或者只有铁的剩余,乙中氧化铜已经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铜和硫酸。混合后的固体残留是铜、铁和锌之间的不同配比的物质。①将甲、乙烧杯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丙中,发现产生气泡,说明甲烧杯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铁剩余,不一定有锌,因为在甲中锌先和稀硫酸反应,有可能已经完全反应。故说法错误。②由于甲烧杯中有铁剩余,混合后会产生气泡,说明乙烧杯中有硫酸剩余,一定不含氧化铜,因为两者不能共存,故说法正确。③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为无色,说明只有锌参与了反应,铁没有参与反应,锌把铜置换出来,同时又把剩余的硫酸也反应完了,此时不能确定锌是否有剩余,因此固体中一定有铜,铁,可能含有锌,最多含有三种物质;故说法错误。④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中含有二种溶质,则可能是锌量少时,锌反应完后,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铁把硫酸铜中铜完全置换出来,此时溶质是ZnSO4和FeSO4;固体混合物为铜和铁,故说法正确。⑤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即有ZnSO4、FeSO4和CuSO4;或有ZnSO4、FeSO4和H2SO4;因为锌和铁不能与硫酸铜、硫酸共存,则固体中只含有铜单质,故说法错误。⑥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中含有四种溶质,即有ZnSO4、FeSO4、CuSO4、H2SO4。由于锌和铁不能与硫酸、硫酸铜溶液共存,因此固体中一定只含有一种铜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说法正确的有②④⑥。故选D。
    11.【答案】(1)①Fe 四(或4) ②混合物 ③导热 置换反应 元素
    (2)①a ②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③ ④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合理即可) ⑤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B装置,引起误差 80%
    (3)①疏松多孔 ②保持铁锅表面洁净、干燥
    【解析】(1)①从微观角度看,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故填:Fe;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O、Si、Al、Fe、Ca,故铁在地壳中的含量居所有元素第四位;
    ②生铁和钢都是由铁、碳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③铁锅可用于烹饪,说明铁能导热,故这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
    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用铁锅炒菜能补铁,这里的“铁”通常指的是铁元素,故填:元素;
    (2)①实验开始时,应先通一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应先通一氧化碳,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
    故选a;
    ②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呈红棕色,CO与三氧化二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粉为黑色,故装置A中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③氢氧化钠能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一氧化碳有毒,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此实验存在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⑤实验前称量赤铁矿石的质量为20g,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测得B装置总质量增加13.2 g,一氧化碳与赤铁矿中的三氧化二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B装置增加的质量就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氢氧化钠不仅能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也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B装置,产生误差,故填: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B装置,引起误差;
    解:设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x

    x=80%;
    (3)①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接触,铁锈的结构是疏松多孔,有利于未生锈的铁与氧气、水接触,从而使铁进一步被锈蚀,故铁锈应及时清除,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从而除去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疏松多孔、;
    ②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接触,防止铁生锈,可以隔绝氧气或水,故家庭使用的铁锅防锈方法有:保持铁锅表面洁净、干燥,刷食用油等。
    12.【答案】(1)AC (2)不能 (3)Cu+2AgNO3 = Cu(NO3)2+2Ag
    (4)Fe、Cu、Ag(或铁、铜、银)
    【解析】(1)A、根据合金比其中的纯金属熔点变低,硬度增大的特性,武德合金做保险丝是利用了合金熔点变低,A正确;
    B 、“银粉漆”(铝粉)可涂在铁栏杆上防锈,这是因为铝化学性质较活泼,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不正确;
    C、生铁的含碳量是 和钢的含碳量是,所以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含碳量不同,C正确;
    D、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保护层,不能用钢刷擦洗,会破坏保护层,D不正确。故选AC。
    (2)根据表格可知,取1g铝放入10ml5%稀盐酸中,取1g镁放入10ml5%稀硫酸中,通过观察反应现象,比较铝和镁的活动性。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因为金属种类不同、酸的种类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比较。
    (3)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与硝酸铜,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 = Cu(NO3)2+2Ag。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能置换银和铜,但不能置换锌。向Zn(NO3)2、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取滤渣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铁,同时也证明溶液中的AgNO3、Cu(NO3)2已反应完,所以滤渣的成分是铁、铜、银。
    专家押题

    1.【答案】C
    【解析】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不符合题意;B、钢是铁的合金,是由铁、碳等熔合而成,不是纯净的铁,不符合题意;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符合题意;D、银的导电性最好,但是银的价格较高,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铜作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D
    【解析】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不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描述的是导电性、导热性,属于金属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
    3.【答案】C
    【解析】由金属的活动性可知,Zn>Cu>Ag,锌和铜与硝酸银溶液混合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当锌完全反应后,铜再和硝酸银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说明溶液中含有硝酸铜,说明了锌全部参加反应,置换出部分硝酸银中的银,然后铜再和硝酸银反应,得到银和硝酸铜,但硝酸银(铜)不一定完全被反应;因此: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不可能有锌,说法错误;B、向滤渣中没有锌,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法错误;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说法正确;D、不能确定铜的剩余量,不能确定加入混合粉末的质量,反应后所得滤渣质量不一定大于加入的混合粉末质量,说法错误;故选C。
    4.【答案】(1)导电性 水和氧气 (2)Fe2O3+2Al2Fe+Al2O3
    (3)AgNO3、Cu(NO3)2、Zn(NO3)2 Ag、Cu和Zn
    【解析】(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汽车车体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铁与水和氧气接触而生锈。故填:导电性;水和氧气;
    (2)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2Fe+Al2O3;故填:Fe2O3+2Al2Fe+Al2O3;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在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锌;d点时,锌已经过量,所得固体分别为银、铜和锌。
    故填:AgNO3、Cu(NO3)2、Zn(NO3)2;Ag、Cu和Zn。




    考点解读
    1.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
    2.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并会从微观的角度理解不同的酸和碱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认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4.掌握碱变质的原理,以及碱变质程度的检验方法。
    5.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6.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7.掌握碳酸根离子、铵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8.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学习辩证认识问题的方法。
    中考预测
    在近年的中考中,常见的酸、碱、盐和化学肥料是重点考查内容,所占比例较大,2020年中考中可能会以选择、曲线图像、实验、探究、计算等形式进行考查,同时与生活、生产问题相结合,难度偏大。浓盐酸的保存方法和金属除锈等,氢氧化钠变质后固体成分的分析,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复分解反应、常见的盐是高频考查点,常与酸、碱混合出题来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在选择题和探究题中都可以出现,难度偏小。另外,化学肥料的使用与保存也常考查。

    1.酸碱指示剂
    (1)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影无踪;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
    (2)酸或碱的溶液能够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但是能够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的不一定就是酸或碱的溶液。
    2.酸的物理性质
    (1)浓盐酸敞口冒白雾,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敞口时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
    (2)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它可以作干燥剂。
    (3)稀释浓硫酸时,可简记为:“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4)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时,浓盐酸因其挥发性使溶质氯化氢的质量减小,从而使其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因其吸水性使溶剂水的质量增大,从而使其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3.酸的化学性质
    (1)酸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不同的酸溶液里都含有相同的氢离子。
    (2)酸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时,显色的物质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溶液。
    (3)根据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和盐酸的挥发性,可以推断出实验室里制取氢气时,应该选用锌和稀硫酸反应为好。
    (4)根据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盐酸、硫酸反应,不难推出可以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来除铁锈;反过来亦然成立。
    (5)在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一般都要用指示剂酚酞试液来帮助判断反应是否完成。也就是,事先在碱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使溶液成红色),然后再慢慢地向其中滴入稀酸溶液,边滴边振荡(或搅拌溶液),直到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
    4.碱的物理性质
    (1)由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将其放入水中时溶液的温度会升高。
    (2)由于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所以它可以作干燥剂。
    (3)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个非常特殊情况,考试时会经常考查到),所以要用改变温度的方法,来将其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时,应该采用降温;反之,应该采用升温。
    5.碱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不同的碱溶液里都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
    (2)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时,显色的物质是指示剂,而不是碱溶液。
    (3)根据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的性质,可以推断出吸收二氧化碳(即除去某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即除去工厂排放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硫,防止它污染空气)要用氢氧化钠溶液;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要用氢氧化钙溶液(即澄清的石灰水)。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而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在相同条件下形成的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要比氢氧化钙溶液更浓,所以,吸收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时,最好用氢氧化钠溶液。又因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但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所以在检验二氧化碳时,应用氢氧化钙溶液。
    6.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是,不能反过来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只有酸和碱之间的反应才是中和反应。
    7.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都是白色固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易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它们的化学性质主要有:
    (1)它们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即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其中,碳酸钠与浓盐酸的反应是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之一;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医学反应原理;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碳酸钠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即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这是工业上制取氢氧化钠的常用方法)。
    (3)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受热或高温时能够分解出二氧化碳;其中,碳酸氢钠的分解是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碳酸钙的分解还是二氧化碳的工业制取原理(即高温煅烧石灰石时的化学反应)。
    它们的主要用途分别是:
    (1)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广泛应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还常用于食品工业等。
    (2)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常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它还被用于生产汽水、干粉灭火器等。
    (3)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大量用于建筑业;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许多柱子就是用大理石做的;它还可用作补钙剂等。
    8.证明碳酸盐
    具体方法是:先取少量的待检物于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振荡,若有气泡生成,并且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或将沾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试管口,使气体与澄清的石灰水接触)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盐中含有CO32﹣,是一种碳酸盐。
    9.盐的化学性质
    (1)某些盐和某些金属的反应与否,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切记:“前置后,盐可溶,钾、钙、钠不能够”);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可以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或特点)来进行。
    (2)某些盐和酸(或碱、盐)的反应与否,可以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可以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或实质、特点)来进行。
    (3)某些盐的分解,可以联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和二氧化碳的工业制取反应原理,来理解和识记相关的化学反应即可。
    10.铵态氮肥的检验
    (1)在对铵态氮肥进行检验时,一般是先物理方法上着想,闻一闻,看是否有气味;如果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则该氮肥为碳酸氢铵(因为它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对没有气味的氮肥,再根据铵态氮肥的特性,考虑用化学方法进行检验。不过,有时还会联系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2)在检验反应生成的氨气时,一定要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因为氨气本身并不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而当氨气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时,会和其中的水化合生成氨水,氨水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2019·北京)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柠檬汁(2.0~3.0) 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答案】D
    【解析】A、柠檬汁的pH为2.0~3.0,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番茄汁的pH为4.0~4.4,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
    2.(2019·辽阳)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将含有酸性物质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预留少量的水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答案】C
    【解析】A、酸性物质的废液会腐蚀下水道,不能将含有酸性物质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以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3.(2019·临沂)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烧碱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生石灰
    【答案】C
    【解析】A、烧碱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质量增大,故不符合;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而使质量增大,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物质不变质,故不符合;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少,不变质,故符合;D、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而变质,质量增加,故不符合。故选C。
    4.(2019·吉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HCO3俗称小苏打 B.CaCO3可用作补钙剂
    C.Na2CO3俗称火碱 D.K2CO3属于钾肥
    【答案】C
    【解析】A、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故选项说法正确;B、CaCO3可用作补钙剂,故选项说法正确;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说法错误;D、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5.(2019·潍坊)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C.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答案】C
    【解析】A、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加水稀释,酸性变弱,故溶液的pH越来越大,说法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并且可以与油脂反应,来除油,可以做厨房清洁剂,说法正确;C、厕所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厨房清洁剂的pH=12,显碱性,二者混合会发生反应,减低清洁效果,说法错误;D、厕所清洁剂的pH小于7,显酸性,能和铁制品发生化学反应,说法正确。故选C。
    6.(2019·广东)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CO(NH2)2]属于复合肥料
    B.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答案】C
    【解析】A、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尿素[CO(NH2)2]属于氮肥,故A错;B、合理使用化肥不能大量使用,故B错;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产生氨气,会降低肥效,故C正确;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氮肥,故D错。故选C。
    7.(2019·荆州)在pH=2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Ba2+ 、HCO3﹣、SO42﹣ B.Ag+、Mg2+、NO3﹣
    C.K+、OH﹣、CO32﹣ D.NH4+、Fe2+、Cl﹣
    【答案】B
    【解析】A、pH为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HCO3﹣与酸性溶液中的H+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a2+、SO4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B、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符合题意;C、OH﹣与酸性溶液中的H+能结合成水,CO32﹣与酸性溶液中的H+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D、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但Fe2+的水溶液呈浅绿色,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8.(2019·梧州)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⑤②①③ B.②④⑤①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③①
    【答案】C
    【解析】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将钙离子转化为沉淀,同时将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④①③或⑤②④①③。故选C。
    9.(2019·贵阳)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
    C.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D.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D
    【解析】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的导电率为0;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始终显碱性。由此可知,甲为加入稀硫酸的曲线,乙为加入硫酸钠的曲线。由此可知:A、乙为加入硫酸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红色不变,故A错误;B、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钡离子、硫酸根离子数目减少,氢氧根离子、钠离子数据不变,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故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D正确。故选D。
    10.(2019·连云港)某白色固体A,含有K2SO4、NaOH、CaCO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少量A进行如下实验。

    注:BaSO4难溶于盐酸;K2SO4、BaCl2的水溶液均呈中性。据此实验可知,固体A中的物质最多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答案】C
    【解析】碳酸钙是白色沉淀,难溶于水,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沉淀全部溶解。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但硫酸钡不溶于酸,故硫酸钾与氯化钡不能共存。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固体A中的物质最多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钠、硫酸钾(或氯化钡)3种。故选C。
    11.(2019·随州)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答案】C
    【解析】A.生石灰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消耗水,随着生石灰的不断加入溶液中的水不断减少,溶质也不断析出,溶质的质量会减少而不是不变,故A错误;B.在刚开始反应到金属反应完之前,加入的盐酸一样多,生成的氢气也应该一样多,故B错误;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pH值不断增大,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的pH不断增大,无限的接近12,但不会等于12,故C正确;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一开始滴加稀硫酸就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故选C。
    12.(2019·海南)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钙
    产生气泡
    B
    浓硫酸
    氧化铁
    产生气泡
    C
    氯化钡溶液
    硫酸钾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D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答案】B
    【解析】A、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故正确;B、浓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没有产生气泡,故错误;C、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有白色沉淀生成,故正确;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有蓝色沉淀生成,故正确。故选B。
    13.(2019·连云港)Na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其制备、检验、贮存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X↑。X的化学式为______。
    (2)为了探究NaOH样品中是否存在NaCl、Na2CO3杂质,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注:AgCl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稀HNO3。
    ①乙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证明样品中含有Na2CO3。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试剂X为_____溶液;可证明NaCl存在的现象是______。
    (3)某兴趣小组试图通过测定生成的CO2质量确定因久置而变质的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称出装置总质量为m1。
    步骤二:打开分液漏斗旋塞,逐滴加入稀硫酸,待气泡不再产生时,关闭旋塞,称出装置总质量为m2。
    ①球形干燥管中不用NaOH固体而用CaCl2固体的原因是______。
    ②小明同学认为(m1-m2)即为生成的CO2质量,小红同学认为小明的想法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4)某工厂化验室用20%NaOH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H2SO4,共消耗NaOH溶液2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H2
    (2)①2HNO3+Na2CO3=2NaNO3+H2O+CO2↑
    ②硝酸银 丙中产生白色沉淀
    (3)①CaCl2不吸收CO2,而NaOH吸收CO2 ②锥形瓶内有残留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全部排出锥形瓶,导致(m1-m2)比实际生成的CO2质量偏小
    (4)4.9g
    【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Na、Cl、H、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4、2,2、2、2、2,故X的化学式为H2。
    (2)①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NO3+Na2CO3=2NaNO3+H2O+CO2↑;②为检验氯离子,试剂X为硝酸银溶液;可证明NaCl存在的现象是:丙中产生白色沉淀。
    (3)①球形干燥管中不用NaOH固体而用CaCl2固体的原因是:CaCl2不吸收CO2,而NaOH吸收CO2;②小明同学认为(m1-m2)即为生成的CO2质量,小红同学认为小明的想法不合理,理由是:锥形瓶内有残留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全部排出锥形瓶,导致(m1-m2)比实际生成的CO2质量偏小。
    (4)设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为x。


    x=4.9g
    答: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为4.9g。
    14.(2019·临沂)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_____色,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阳离子;向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另外一种物质不反应。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_____。
    【答案】(1)蓝 CuSO4+2NaOH=Cu(OH)2↓+Na2SO4 (2)CuSO4
    (3)Ba(OH)2
    【解析】(1)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所以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蓝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2)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CuSO4,另外一种物质不反应。
    (3)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Ba(OH)2。

    1.(2020广东汕头中考模拟)如图是我们常见水果的近视 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西瓜 pH=5.8 B.芒果 pH=3.5
    C.菠萝 pH=5.0 D.葡萄 pH=4.5
    2.(2020广东省清远中考一模)去年冬季,我省多地出现旱情,为了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小刚建议父母施用磷肥,下列物质属于磷肥的是( )
    A.K2SO4 B.CO(NH2)2 C.Ca(H2PO4)2 D.KNO3
    3.(2020安徽名校联盟中考一模)某同学做了以下探究实验,其中能发生化学反应而无明显现象的是(  )
    A.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B.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D.将熟石灰与碳酸氢铵混合研磨
    4.(2020·苏北地区中考模拟)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将氯化铵与草木灰(K2CO3)混合施用
    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
    5.(2019•南海区一模)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
    B.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
    C.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
    D.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6.(2020江苏南京一模)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 +、H+、CO32-、SO42- B.Na+、Cu2+、Cl﹣、OH﹣
    C.Ba2+、Na+、OH﹣、SO42- D.K+、NH4+、NO3﹣、Cl﹣
    7.(2019•金水区校级一模)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醋酸中加入水
    B.向一定量的锌粉中加入盐酸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8.(2020江西创新协同一模)“河长制”有利于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治水体污染。研学小组对两个工厂排污口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共含HNO3、K2SO4、MgCl2和NaOH四种物质,其中每个排污口排放两种不同物质。下列关于污水成分的分析合理的是(  )
    A.HNO3 和K2SO4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 B.HNO3 和MgCl2一定来自同排污口
    C.HNO3和NaOH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 D.将两处污水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9.(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如图是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硝酸根离子和钠离子
    C.该反应的实质是 Ag+和 Cl﹣结合生成 AgCl
    D.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钾溶液反应的实质与该反应相同
    10.(2020年河南省公益线上大联考中考模拟)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pH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B.该反应是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A点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Cl
    D.向B点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11.(2019•房山区一模)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A中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证明碳酸钠溶液显   性。
    (2)B中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碳酸钠溶液在鉴别C、D中的物质时,依据的不同现象是   。
    (4)E中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2020年陕西西安一模)2019年12月18日人民网发布了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最新的化肥和农药利用率数据,数据表明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成为各地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
    (1)水稻、玉米、小麦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
    (2)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意义是_____。
    (3)小麦生长过程中发现叶色发黄和易倒伏,需要补施的化肥是_____(填化肥类别)。
    (4)区分NH4Cl和K2SO4的方法是_____。

    1.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干冰:O2 B.纯碱:CaCO3
    C.食盐:NaCl D.烧碱:Na2SO4
    2.(2020年福建省中考线上大模考化学试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我们常选用“84”消毒液进行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次氯酸钠(NaClO)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3.(2019·临沂)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
    液体
    胃液
    唾液
    胆汁
    胰液
    pH
    0.9﹣1.5
    6.6﹣7.1
    7.1﹣7.3
    7.5﹣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胆汁和胰液显碱性 B.胃液比唾液酸性弱
    C.胰液比胆汁碱性强 D.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4.(2019·眉山)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B.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浓硫酸敞放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则可证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5.已知,常温下氯化钙、氯化钠的水溶液均呈中性,向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x,溶液pH与滴入x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纯碱溶液 D.硝酸银溶液
    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B
    鉴别氧化铜和铁粉
    加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C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7.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B.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8.为除去氯化钠中的泥沙和CaCl2、MgCl2、Na2SO4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将粗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盐水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探究。

    (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加入Na2CO3溶液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若将过滤和加盐酸的操作顺序颠倒,所得精盐产品中含哪些杂质?(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名校预测

    1.【答案】B
    【解析】西瓜 pH=5.8,小于 7,呈酸性; 芒果 pH=3.5,小于 7,呈酸性;菠萝 pH=5.0,小于 7,呈酸; 葡萄 pH=4.5,小于 7,呈酸;呈酸性的物质中,芒果的 pH 最小,故酸性最强;故选B。
    2.【答案】C
    【解析】磷肥是指含磷元素的化肥,故选C。
    3.【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A不符合题意;B、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B不符题意;C、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故C符合题意;D、熟石灰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A
    【解析】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否则会由于生成氨气而导致肥效降低,故A不合理;B、纯碱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取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纯碱可以从内陆盐湖提取,也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故B合理;C、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波尔多液,故C合理;D、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以使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获取生石灰,故D合理。故选A。
    5.【答案】D
    【解析】A,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硫酸铜和稀硫酸不能是酚酞变色,所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B、盐酸与硫酸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气体,所以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氢氧化钡与硫酸铜、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沉淀,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所以反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不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6.【答案】D
    【解析】A、氢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B、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C、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D、K+、NH4+、NO3﹣、Cl﹣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可以大量共存,符合题意。故选D。
    7.【答案】D
    【解析】A、稀释酸的过程中,酸性减弱,pH不断增大,但不可能超过7,A正确;
    B、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但锌反应完全后,氢气的质量不再增加。B正确;
    C、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质量减少,当反应完全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质量不变,C正确;
    D、氧化钙和水反应消耗了水,同时放出热量,当氢氧化钙饱和后,由于反应放出热量,固体会析出,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小,D错误;故选:D。
    8.【答案】B
    【解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知,两物质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时,则能大量共存。假设甲厂有HNO3,则不能含有NaOH,因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则NaOH在乙厂,乙厂中含有氢氧化钠就一定不能含有氯化镁,因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氯化镁在甲厂,因甲、乙两厂分别含有两种物质,则乙厂还含有硫酸钾。也就是说硝酸和氯化镁来自同一厂,氢氧化钠和硫酸钾来自同一厂。因为不知道HNO3与NaOH是否完全反应,所以将两处污水混合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故选B。
    9.【答案】B
    【解析】A、硝酸银与氯化钠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属于复分解反应,故正确;B、若是反应后有反应物有剩余,则溶液中存在的粒子不是只有NO3- 和Na+,故错误;C、根据微观图像可知,该反应的实质是Ag+和Cl-结合生成AgCl,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故正确;D、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该反应的实质是Ag+和Cl-结合生成AgCl沉淀,与该反应相同,故正确。故选B。
    10.【答案】A
    【解析】A、由A→B的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等于7到大于7,反应过程中酸性消失,盐酸被消耗,可以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故A正确;B、从pH变化曲线图看,溶液的pH逐渐升高,开始溶液呈酸性,说明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故B错误;C、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A点溶液的pH小于7,溶质为HCl和NaCl,故C错误;D、B点溶液pH大于7,溶液呈碱性,向B点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故D错误。故选A。
    11.【答案】(1)碱
    (2)NaCO3+2HCl=2NaCl+H2O+CO2↑
    (3)C中无现象,D中出现白色沉淀
    (4)Na2CO3+CaCl2=2NaCl+CaCO3↓
    【解析】(1)酚酞溶液与碱性物质变红色,中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证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2)箱稀盐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NaCO3+2HCl=2NaCl+H2O+CO2↑;
    (3)氢氧化钠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不反应无现象,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4)氯化钙中加入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方程式为:Na2CO3+CaCl2=2NaCl+CaCO3↓。
    12.【答案】(1)糖类 (2)减少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3)复合肥
    (4)各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如果有氨味(或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则该样品为NH4Cl;如果无明显现象,则样品为K2SO4
    【解析】(1)因为水稻、玉米、小麦是植物的种子,植物的种子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所以水稻、玉米、小麦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
    (2)化肥中常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农药本身就是有毒物质,这些物质的使用会对农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的意义是:减少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3)小麦生长过程中发现叶色发黄是缺氮的表现,易倒伏是缺钾的表现,因此需要补施的化肥中既要含有氮,又要含有钾,因此属于复合肥。
    (4)因为铵盐能和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而硫酸钾不能和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所以区分NH4Cl和K2SO4的方法是:各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如果有氨味(或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则该样品为NH4Cl;如果无明显现象,则样品为K2SO4(合理即可)。
    专家押题

    1.【答案】C
    【解析】A、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该选项不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该选项不正确;C、食盐是氯化钠是俗称,该选项正确;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
    2.【答案】C
    【解析】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NaClO是由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C。
    3.【答案】B
    【解析】A、胆汁、胰液的pH均大于7,均显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胃液的pH比唾液的小,胃液比唾液酸性强,故选项说法错误;C、胰液的pH比胆汁的大,胰液比胆汁碱性强,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氧化铝能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且无毒、无害,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4.【答案】D
    【解析】A、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选项A错误;B、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选项B错误;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选项C错误;D、浓硫酸敞口放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浓度减小,选项D正确。故选D。
    5.【答案】C
    【解析】由图像可知,pH开始时<7,逐渐增大至=7(且持续一段时间),然后>7。符合此图像的反应为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此过程中pH逐渐增大,但小于7。稀盐酸反应完后氯化钙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的沉淀和氯化钠,此过程中溶液pH恒等于7。然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至pH>7。故选C。
    6.【答案】B
    【解析】A、加入硝酸银溶液时,都产生白色沉淀,不能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加入稀硫酸,产生气泡的是铁粉,不产生气泡,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氧化铜,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氢氧化钠溶液能和二氧化碳、氯化氢反应,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在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
    7.【答案】A
    【解析】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说法错误;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降低肥效,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选项说法正确;C、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选项说法正确;D、某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红色,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8.【答案】(1)玻璃棒
    (2)Na2CO3+CaCl2CaCO3↓+2NaCl或BaCl2+Na2CO3BaCO3↓+2NaCl
    (3)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钡
    【解析】(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2)加入Na2CO3溶液时,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3)上述流程中,若将过滤和加盐酸的操作顺序颠倒,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和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所得精盐产品中杂质有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钡。

    红药水
    又名汞溴红,俗称“二百二”,呈暗红色。红药水为2%的汞溴红水溶液,可用溴化后的荧光黄与乙酸汞作用,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经浓缩、干燥而得。其杀菌、抑菌作用较弱但无刺激性,适用于新鲜的小面积皮肤或粘膜创伤(如擦伤、碰伤等)的消毒,比碘酒更温和。皮肤创伤面积较大及较深的伤口不宜使用,容易造成汞中毒。另外,红药水不能与碘酒一起使用,因为两者相遇会生成剧毒的碘化汞。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年中考化学考前冲刺(一) 试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