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云南省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0届云南省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数学(文)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若,则常数的值为( )
A.0或2 B.0或 C.2 D.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求得,讨论和时,满足,求出的值.
【详解】
解:由题可知:,,
,即,
当时,,无解,则,符合题意,
当时,,
,,
,可知,解得,
综上得:或,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的概念和集合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2.已知为虚数单位,若.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A
【解析】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复数,求出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
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位于第一象限.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3.设向量,,若,则( )
A. B. C.-2 D.2
【答案】D
【解析】根据,则,构造关于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的值.
【详解】
解:,,
,
解得:.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平行的坐标运算,属于基础题.
4.为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要将函数的图象( )
A.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 B.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
C.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 D.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
【答案】D
【解析】把函数化简为,根据三角函数平移的规律,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
要得到函数的图象,
只需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平移伸缩的规律,三角函数的平移原则为: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则输出的( )
A.20 B.40 C.62 D.77
【答案】B
【解析】根据程序框图的流程计算,直到时,退出循环,得输出的的值.
【详解】
解:输入,,
,否,
循环:,否,
,否,
,是,
退出循环,输出.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属于基础题.
6.—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的弧线为四分之一圆周),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观察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由棱长为4的四棱柱截去四分之一的圆柱,利用柱体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得几何体的体积.
【详解】
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由棱长为4四棱柱截去四分之一的圆柱得来的,
则:,
,
几何体的体积为:,
即:.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由三视图求原几何体的体积,涉及柱体的体积,考查计算能力.
7.已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等于( )
A.10 B.12 C.16 D.22
【答案】B
【解析】画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确定目标函数通过的特殊点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即可.
【详解】
解:满足条件,表示的可行域如图:
当经过的交点时,取得最大值,
最大值为:.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正确画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找出目标函数经过的特殊点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与数形结合.
8.己知抛物线的焦点为,经过点作直线,与拋物线在第一象限交于两点.若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则直线的斜率为( )
A. B. C. D.1
【答案】B
【解析】由题可知,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则,设直线:,代入抛物线中,写出韦达定理,结合,化简后即可求出直线的斜率.
【详解】
解:由题意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交于两点,且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
,即,
抛物线的焦点为,
设直线:,
代入抛物线中,化简得:
,
,解得,
,,
,
,
,
,解得:.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涉及抛物线的基本性质、韦达定理和向量垂直的坐标运算,考查化简和计算能力.
9.己知,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化简,将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
解:
,
则
,
,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和二倍角的正弦公式的运用,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10.己知正的顶点都在球的球面上,正的边长为.若球心到所在平面的距离为,则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先求出正外接圆的半径,再求出球的半径,由此能求出球的表面积.
【详解】
解:边长为正的顶点都在球的球面上,
正外接圆的半径:,
球心到所在平面的距离为,
球的半径:,
球的表面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还涉及球的截面性质和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考查计算能力.
11.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是双曲线的右顶点,点是双曲线的右支上一点,.若是以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3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根据余弦定理运算得出,即可求出求出离心率.
【详解】
解:已知点是双曲线的右支上一点,,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求得,
因为是以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
则:,
由图可知,
且,,
则由余弦定理得:
即:,
所以,
则:,
所以,即,
所以,即,
解得:或(舍去)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定义和离心率,余弦定理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12.已知在单调递减,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3,3) C. D.(-5,5)
【答案】C
【解析】求出函数的导函数,由函数在单调递减,则在上恒成立,即可求出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
,
要使函数在单调递减,
则在上恒成立,
即在上恒成立,
则:,即:,
解得:
则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范围,通过导数解决函数恒成立问题.
二、填空题
13.对总数为的一批零件抽取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若每个零件被抽取的概率为0.2,则=___________.
【答案】200;
【解析】对总数为的一批零件抽取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则每个零件被抽取的概率都相等,据此即可求出.
【详解】
解:每个零件被抽取的概率都相等,
,解得:.
故答案为:200.
【点睛】
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以及抽样方法的特点是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
14.已知,若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形,则常数的值为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函数定义域为且为奇函数,得到,即可求出的值.
【详解】
解:由题意知,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形,
函数为奇函数,且定义域为,
,
,
化简得:,解得:,
常数的值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奇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征,属于基础题.
15.已知的三个内角分别为.若,则的值是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运用正弦定理角化边公式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即可得的值.
【详解】
解:设的三个的对边分别为:,
中,,
由正弦定理化简得:,
可得:,
则余弦定理得:,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16.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为线段的中点.若为线段上的一点,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利用向量的加减法运算,求出,即可得出,运用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求出,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的最小值,即可得出的最小值.
【详解】
解:由题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图象如下:
设,
,
,,
则,
所以,
又,
则有:,解得:,
即,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即,
,
,
即:,
,
即:,
,
即,
所以
,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应用,涉及向量加减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和模以及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考查转化思想和计算能力.
三、解答题
17.某老师为了研究某学科成绩优良是否与学生性别有关系,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二年级抽取了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的该学科成绩(单位:分),得到如下图所示男生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女生成绩的茎叶图,规定不低于80分为成绩优良.
其中30名男生该学科成绩分成以下六组,,.
(1)请完成下面的列联表(单位:人):
| 成绩优良人数 | 成绩非优良人数 | 总计 |
男生 |
|
| 30 |
女生 |
|
| 20 |
总计 |
|
| 50 |
(2)根据(1)中的列联表,能否有90%的把握认为该学科成绩优良与性别有关系?
附:,其中.
0.15 | 0.10 | 0.05 | 0.025 | 0.01 | 0.005 | |
2.072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7.879 |
【答案】(1)见解析(2)有90%的把握认为该学科成绩优良与性别有关系.
【解析】(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出男生成绩优良人数,再根据茎叶图数据,得出女生优良的人数,即可求出其他数据,即可写出列联表;
(2)根据题给公式,求出,与临界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根据题意,可知不低于80分为成绩优良,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男生成绩优良人数为:(人),
则男生中成绩不优良的人数为:(人),
由茎叶图可知,女生成绩优良人数为:11人,成绩不优良人数为9人,
得出列联表如下:
| 成绩优良人数 | 成绩非优良人数 | 总计 |
男生 | 9 | 21 | 30 |
女生 | 11 | 9 | 20 |
总计 | 20 | 30 | 50 |
(2)因为
,
∴有90%的把握认为该学科成绩优良与性别有关系.
【点睛】
本题考查独立性检验的应用,以及根据茎叶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求频数.
1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设,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证:.
【答案】(1)(2)见解析
【解析】(1)由于,根据,得出,可证出数列为等比数列,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即可求出,对进行检验,即可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由(1)知:,求得,利用裂项公式得出,再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出的前项和为.
【详解】
(1)解:∵,∴,
得,即,
所以数列为等比数列,首项为,公比,
∴.
当时,,
当时,,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证明:由(1)知:,
∴.
∴
∴.
【点睛】
本题考查根据和的关系和利用公式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证明等比数列,以及利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前项和,考查计算能力.
19.如图,在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设到平面的距离为,到平面的距离为.
(1)求证:;
(2)若三棱柱是直三棱柱,,,求的值.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1)因为是的中点,,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得出,根据棱柱的性质,进而可证出;
(2)设,由题设得,,分别求出和,通过三棱锥等体积法,,即可求出的值.
【详解】
(1)证明:∵是的中点,,
∴.
∵分别是的中点,
∴.
在三棱柱中,.
∴.
∴.
(2)设,由题设得,,
所以,
∵,,
∴,,
由题设可得,,
∵,
∴,
即,
∴.
【点睛】
本题考查线线垂直的证明和利用等体积法求点到面的距离,还涉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和棱锥的体积公式,考查转化思想和推理能力.
20.已知函数.
(1)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当,时,求证:曲线与有公共点.
【答案】(1)(2)见解析
【解析】(1)当,时,,则,通过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切线斜率,再利用点斜式求出切线方程;
(2)由,构造函数,求导,通过导数求出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小值,由题知,则,即,进而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当,时,,
∴,
∴,
∴所求切线的斜率,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2)证明:的定义域为,
,
设,则,
,
∵,
∴当时,,即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即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取得最小值,
即.
∵,
∴,即,
又∵,,
∴曲线与有公共点,即方程有实数解,
∴方程有实数解,即曲线与有公共点,
∴当,时,曲线与有公共点.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方程,以及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考查计算能力.
21.已知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焦点在轴上,离心率为,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点在椭圆上,以线段为直径的圆经过点,线段与轴交于点,且.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动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且.求证:动直线与圆相切.
【答案】(1)(2)见解析
【解析】(1)根据双曲线和圆的性质可知,且,所以,由相似比得出,根据离心率求出,再根据,求出,即可求得椭圆的标准方程;
(2)根据题意,分类讨论动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和斜率存在时,联立直线和椭圆方程,求出韦达定理,结合,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化简后即可得出证明.
【详解】
解:(1)由双曲线和圆的性质,可知:
设椭圆的方程为,,
∵,,
∴,
∴,即,
∴,
由已知得,解得,
由,得,
∴椭圆的方程为.
(2)证明:①当动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
设的方程为,,,
由,得,
∵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且,
∵,
∴,即,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与圆相切;
②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
设直线的方程为,即,
,,
由得,
即,
∵动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即,
且,
∵,
∴
.
化简得,
∵圆心即原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与圆相切,
综上所述,动直线与圆相切.
【点睛】
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以及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涉及联立方程组、韦达定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考查计算能力.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直接写出曲线的普通方程;
(2)设是曲线上的动点,是曲线上的动点,求的最大值.
【答案】(1);(2)
【解析】(1)利用互化公式即可将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化成普通方程;
(2)消去参数,求出曲线的普通方程为,从而得出的参数方程,由题可知,,设,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从而得出的最大值.
【详解】
解:(1)曲线的普通方程为;
(2)由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得曲线的普通方程为,
它是一个以为圆心,半径等于2的圆,
则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是曲线上的点,是曲线上的点,
∴.
设,
则
,
∴当时,,
∴.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互化公式将极坐标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利用消参法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运用曲线的参数方程表示点坐标,以及结合两点间的距离和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距离最值,考查转化思想和计算能力.
23.己知,是的最小值.
(1)求;
(2)若,,且,求证:.
【答案】(1)(2)见解析
【解析】(1)根据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出的最小值,即可得出;
(2)由已知,得出,则,即可得出,即可得出证明.
【详解】
(1)解:由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得:
,
又∵,
∴.
(2)证明:∵,,且,
∴,
∴,
∴,
∴,
∴,
∴.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求函数最值,以及通过综合分析法证明不等式,考查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