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届上海市崇明区二模数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0届上海市崇明区二模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1.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上是单调递减的函数为( )A. B. C. D.【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意得,对于函数和函数都是非奇非偶函数,排除A、C. 又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单调递增,排除D,故选B.2.对于实数,“”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解不等式得到,根据推出关系可确定结果.【详解】当时, 充分条件成立 必要条件不成立“”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点睛】本题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属于基础题.3.如图,已知线段上有一动点(异于),线段,且满足(是大于且不等于的常数),则点的运动轨迹为( )A.圆的一部分 B.椭圆的一部分C.双曲线的一部分 D.抛物线的一部分【答案】B【解析】【详解】以线段所在的直线为轴,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是运动轨迹上任一点,且,则, 所以,, 所以,即,即且, 所以点的运动轨迹为椭圆的一部分,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轨迹方程的求解问题,对于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有:(1)直接法:直接利用条件建立之间的关系;(2)待定系数法:已知所求曲线的类型,求曲线方程.(3)定义法:先根据条件得出动点的轨迹是某种已知曲线,再由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4)代入(相关点)法:动点依赖于另一动点的变化而运动,常利用代入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若对于轴上的任意个不同的点,总存在两个不同的点,使得,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答案】C【解析】根据角的范围可求得,,将分为间距为的四个等距区间,根据抽屉原理可得结果.【详解】, ,将分为、、、四个区间由抽屉原理可得:的最小值为故选:【点睛】本题考查抽屉原理的应用,关键是能够根据正弦函数的值域将区间分成等距的部分,将问题转化为抽屉原理的应用问题. 二、填空题5.已知全集,集合,,则_________.【答案】【解析】根据交集和补集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可.【详解】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集合运算中的交集和补集运算,属于基础题.6.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答案】p【解析】,周期.7.函数,的反函数为,则________【答案】2【解析】求出原函数的反函数,取x=4即可求得f﹣1(4).【详解】由y=f(x)=x2(x>0),得x,则函数f(x)=x2(x>0)的反函数为y=f﹣1(x),∴f﹣1(4).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反函数的求法及函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8.若复数满足(为虚数单位),且实部和虚部相等,则实数的值为______.【答案】【解析】由题得z=(a+2i)i=-2+ai,因为复数的实部与虚部相等,即可求出a的值.【详解】由题得z=(a+2i)i=-2+ai,因为复数的实部与虚部相等,所以a=-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计算,考查复数实部与虚部的概念,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水平.9.已知椭圆的焦点在轴上,焦距为2,且经过点,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答案】【解析】根据焦距和与轴交点得到,由求得,进而得到标准方程.【详解】椭圆焦距为 又焦点在轴上,经过点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椭圆标准方程的求解,属于基础题.10.若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160,则__________.【答案】2【解析】根据二项式定理展开式的通项,可求得r的值,进而利用的系数求得a的值。【详解】由已知得,故当时,,于是有,则,所以.【点睛】本题考查了二项式定理及通项式的应用,根据其中一项的系数求得参数,属于基础题。11.已知直线与平行,则的值是__________.【答案】3或5【解析】由两直线平行得,当时,两直线的方程分别为与,显然两直线平行,当时,由,可得,综上所述, 的值是或,故答案为或.【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平行与斜率的关系,属于简单题. 对直线位置关系的考查是热点命题方向之一,这类问题以简单题为主,主要考查两直线垂直与两直线平行两种特殊关系:在斜率存在的前提下,(1) ;(2),这类问题尽管简单却容易出错,特别是容易遗忘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这一点一定不能掉以轻心.12.已知圆锥的体积为,母线与底面所成角为,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答案】【解析】根据母线与底面所成角得到,利用体积构造方程求得,进而得到母线长,根据圆锥侧面积公式求得结果.【详解】母线与底面所成角为 圆锥的高与底面半径的关系为:圆锥体积,解得:圆锥母线长: 圆锥侧面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圆锥侧面积的求解,涉及到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3.已知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若对任意的,都有成立,则___________.【答案】【解析】当或时,可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验证出极限不存在,不符合题意;当时,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和通项公式可构造出关于的方程,解方程求得结果.【详解】①当时,,极限不存在,不合题意②当时,当或时,极限不存在,不合题意当时,又 ,即解得:(舍)或综上所述: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的应用,涉及到极限思想的运用;关键是能够通过分类讨论确定存在极限的情况下的取值范围.14.甲、乙、丙、丁4名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分别到三个路口疏导交通,每个路口有1名或2名志愿者,则甲、乙两人在同一路口的概率为________(用数字作答).【答案】【解析】由排列组合分组分配方法求得所有可能的情况、甲乙在同一路口的情况种数;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得结果.【详解】名同学到个路口疏导交通所有可能的情况有:种其中甲、乙在同一路口的情况有:种甲、乙在同一路口的概率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古典概型的概率问题的求解,涉及到排列组合中的分组分配方法的应用.15.已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10,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解析】先求出x∈[6,10],再分类讨论,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的最值,即可求出a的范围.【详解】当x∈[1,9],x∈[6,10],①当a≥10时,f(x)=2a﹣x,f(x)max=2a﹣6=10,∴a=8,舍去②当a≤1时,f(x)=x10,此时命题成立;③当1<a<10时,f(x)max=max{|6﹣a|+a,|10﹣a|+a},则或,解得a=8或a<8,综上可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8].【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函数的最值求解参数范围的问题,关键是能够利用最值构造出与函数值域有关的不等式,通过求解函数的值域求得结果.16.已知点是平面上一点,.若,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答案】【解析】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当在线段上时,,可知,利用平方运算,结合基本不等式可求得;通过平方运算求得,进而得到结果.【详解】当在线段上时,取得最大值,即设,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解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即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向量模长最值的求解,关键是能够通过平方运算和基本不等式求得的最大值,从而将所求向量模长最值转化为与有关的不等式的运算问题. 三、解答题17.已知在直三棱柱中,,直线与平面ABC成的角.(1)求三棱锥的体积;(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 (2)【解析】(1)根据侧棱与底面垂直可得,由此求得底面三角形各边长;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可证得平面,得到三棱锥的高为;利用等体积法,根据三棱锥体积公式求得结果;(2)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二面角的空间向量求法可求得结果.【详解】(1)三棱柱为直三棱柱 平面,底面与底面所成角为 底面,平面 又,即,平面,平面,又 平面(2)以为原点,可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令,则, 设平面的法向量,令,则, 二面角为锐角 二面角的余弦值为【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三棱锥体积的求解、空间向量法求解二面角的问题;求解三棱锥体积的常用方法为等体积法,将所求三棱锥转化为高易求的三棱锥,结合三棱锥体积公式求得结果.18.已知函数(1)已知,求实数a的值;(2)判断并证明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性.【答案】(1)(2)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证明见解析【解析】(1)将代入解析式可构造方程,解方程求得结果;(2)任取,可判断出,根据单调性的定义得到结果.【详解】(1) ,即解得:(2)任取,且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函数值求解参数、定义法求解函数的单调性的问题,属于基础题.19.某公园内有一块以O为圆心半径为20米的圆形区域.为丰富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现提出如下设计方案:如图,在圆形区域内搭建露天舞台,舞台为扇形OAB区域,其中两个端点A,B分别在圆周上;观众席为等腰梯形ABQP内且在圆O外的区域,其中,,且AB,PQ在点O的同侧.为保证视听效果,要求观众席内每一个观众到舞台中心O处的距离都不超过60米(即要求).设,.(1)当时求舞台表演区域的面积;(2)对于任意α,上述设计方案是否均能符合要求?【答案】(1)平方米(2)对于任意α,上述设计方案均能符合要求,详见解析【解析】(1)由已知求出的弧度数,再由扇形面积公式求解;(2)过作垂直于,垂直为,可求,,由图可知,点处观众离点处最远,由余弦定理可得,由范围,利用正弦函数的性质可求,由,可求上述设计方案均能符合要求.【详解】(1)当时,所以舞台表演区域的面积平方米(2)作于H,则在中, 因为,所以当时, 所以对于任意α,上述设计方案均能符合要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正弦函数的性质在解三角形中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属于中档题.20.对于直线与抛物线,若与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且与的对称轴不平行(或重合),则称与相切,直线叫做抛物线的切线.(1)已知是抛物线上一点,求证:过点的的切线的斜率;(2)已知为轴下方一点,过引抛物线的切线,切点分别为,.求证:成等差数列;(3)如图所示,、是抛物线上异于坐标原点的两个不同的点,过点的的切线分别是,直线交于点,且与轴分别交于点.设为方程的两个实根,表示实数中较大的值.求证:“点在线段上”的充要条件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解析】(1)将抛物线方程变为,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证得结论;(2)利用点斜式写出直线,联立可求得交点横坐标为,即,证得结论;(3)首先联立方程,可求得点坐标,进而得到的值;①当在上时,由可求得,进而必要性可证得;②当,可得,进而,充分性可证得;由此可总结出结论.【详解】(1)将抛物线方程变为: 当时,,即切线的斜率(2)由(1)知,直线;直线由得:又, 为直线交点 成等差数列(3)在抛物线上 由(1)知: 同理可得: 联立,解得:,,即方程两根为,必要性:当点在线段上时,即 充分性:当时, ,即在线段上综上所述:“点在线段上”的充要条件是“”【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综合应用问题,涉及到抛物线切线的求解、抛物线中等量关系的证明、点的位置关系的证明等知识;考查了学生的运算和推理能力,整体计算量较大,属于中档题.21.已知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如果数列满足,则称数列是“可等距划分数列”.(1)判断数列是否是“可等距划分数列”,并说明理由;(2)已知,,设,求证:对任意的,,数列都是“可等距划分数列”;(3)若数列是“可等距划分数列”,求的所有可能值.【答案】(1)数列是“可等距划分数列”,理由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解析】(1)存在等差数列使得不等式成立,进而可知是“可等距划分数列”;(2)设等差数列,且,可知,得到符合题意的不等式,证得结论;(3)当时,可得到等差数列满足条件;当时,可得到满足条件;当时,采用反证法,若有等差数列满足条件,由可求得,不满足条件,从而知不合题意,从而得到结果.【详解】(1)存在等差数列,使得数列是“可等距划分数列”(2)对任意的,,设 则对任意的,都有即数列为等差数列 ,即满足对任意的,,数列都是“可等距划分数列”(3)当时,对于数列存在等差数列满足条件当时,对于数列存在等差数列满足条件当时,若存在等差数列满足则有,,与矛盾当时,若数列不可能是“可等距划分数列”综上所述,的所有可能值是,【点睛】本题考查数列中的新定义问题的求解,涉及到等差数列的应用;关键是能够根据新定义所确定的不等式,确定等差数列公差需满足的条件,对于学生的推理能力有一定要求,属于较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