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上学期1月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2019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上学期1月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1.下列实验中,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A. 口腔上皮细胞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
B. 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
C. 取成熟的苹果匀浆,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D. 取煮沸过的豆浆,冷却后加入双缩脲试剂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生物组织中有机物或结构的鉴定,考查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水平的考查。
【详解】在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使用健那绿染液染色,A错误.
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呈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
成熟的苹果中富含还原性糖,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可产生砖红色沉淀,C正确.
煮沸不影响豆浆中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加入双缩脲试剂仍能产生紫色反应,D正确.
【点睛】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用于观察细胞中的DNA和RNA;检测相关物质时,选取的材料应富含相关物质,且颜色浅。
2.关于等位基因G和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g中插入1个碱基对,其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不变
B. 基因G和g一般不会存在于同一个染色体组
C. 基因G和g的频率在环境改变时一定改变
D. 基因G和g分离可发生在减Ⅱ后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点是基因,涉及等位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与基因频率、基因与减数分裂等知识,考查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把握知识要点形成及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
【详解】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插入碱基对,其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不变,A正确.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一个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B正确.
基因G和g的频率在环境改变时不一定改变,C错误.
若基因G和g位于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其分离可发生在减Ⅱ后期,D正确.
【点睛】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密码子,所以基因突变蛋白质不一定改变;环境改变不一定对每一对基因都有选择作用;由于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姐妹染色单体上可能会出现等位基因。
3.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K细胞合成GIP的原料是氨基酸
B. GIP与胰岛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C. 体内存在结构X抗体的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D. 给实验鼠分别口服和静脉注射等量葡萄糖,口服组的血浆中胰岛素水平更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血糖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结合题干和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详解】GIP是K细胞分泌的多肽,合成多肽的原料是氨基酸,A正确.
GIP与胰岛素相互协同,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B错误.
体内存在结构X抗体的患者表现为高血糖,可通过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C正确.
根据题意,口服葡萄糖促进GIP的分泌,GIP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所以血浆中胰岛素水平更高,D正确.
【点睛】据图可知,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使该细胞分泌胰岛素;GIP和胰岛素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脂肪,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4.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存在密切联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人成熟红细胞中不断合成血红蛋白,参与氧气运输
B. 突触后神经元中含较多线粒体,为递质的主动运输供能
C. 胰岛细胞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发达,有利于加工、转运胰蛋白酶
D. 硅尘入肺会破坏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使其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细胞结构和功能,涉及人成熟红细胞、多种细胞器的功能,属于基本知识理解和识记层次的考查。
【详解】人成熟红细胞中没有核糖体,不能合成血红蛋白, A错误.
突触前神经元中含较多线粒体,为递质的分泌供能,B错误.
胰岛细胞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发达,有利于加工、转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C错误.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没有分解硅尘的酶,硅尘入肺会破坏溶酶体膜,使其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结构,D正确.
【点睛】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分泌神经递质;胰酶是胰腺的外分泌部合成分泌的。
5.某地曾是绿水青山,发现铜矿后,因多年开发导致资源枯竭被废弃。为加速生态恢复,该地倡导全民种树,科学绿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会超过自然因素
B. 调查该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
C. 种植多种树木比种植一种树木效果好
D. 该地现行做法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生态工程,涉及群落演替、群落丰富度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等,考查系统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
【详解】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率,其影响有时会超过自然因素,A正确.
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
种植多种树木增加了物种多样性,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D正确.
【点睛】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能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越高,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灰身基因(V)对黑身基因(v)为显性,均位于常染色体上。让一只红眼长翅灰身雌果蝇和一只白眼残翅黑身雄果蝇多次交配,F1全部表现红眼长翅灰身;再从F1中选出一只进行测交实验并统计其后代分离比,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性别 | 性状分离比 |
雄性 | 白眼长翅灰身:白眼残翅黑身=1:1 |
雌性 | 红眼长翅灰身:红眼残翅黑身=1:1 |
A. 亲本雌蝇关于眼色的基因型是XRXR
B. 进行测交实验的F1果蝇为雄性
C. B、b和V、v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D. F1可以产生8种基因型的雌配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要求考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推断亲代果蝇的基因型,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问题的分析。
【详解】子一代全是红眼,所以亲本红眼雌蝇是纯合子,关于眼色的基因型是XRXR, A正确.
由于子代雄性全是白眼,雌性全是红眼,因此测交实验的F1果蝇为红眼雄性,雌性是白眼,B正确.
由于测交子代只有长翅灰身和残翅黑身两种表现型,所以B、b和V、v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是独立遗传,C错误.
F1雌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B、b和V、v两对基因所在的一对染色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综合考虑三对基因,利用乘法原理可知,应产生8种基因型的雌配子,D正确.
【点睛】伴性遗传杂交子代子代表现为一种性别一种性状时,父本是显性,母本是隐性;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可能交叉互换;BbVv交叉互换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XRXr产生2两种基因型配子,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基因自由组合。
7.农业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生存发展有重要作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农业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需要人类投入大量精力管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需要施加氮肥。
(2)农田还要定期除草、灭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__。灭虫的农药残留,农田可通过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等多种途径除去,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蚜虫喜欢追逐黄色的东西,可以使用类似粘鼠板的“黄板”来吸引杀灭。该技术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4)小麦秸秆可加工成饲料,可制作成精美的秸秆画,还可发酵生产沼气,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以沼气池为中心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现了___________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增加和延长了___________,极大地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答案】 (1). 农作物 (2). 农产品不断地输出使部分氮元素不能返回农田生态系统 (3). 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 负反馈调节 (5). 信息传递 (6). 直接 (7). 能量多级利用 (8). 食物链
【解析】
【分析】
考点是农业生态系统,涉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等属于基本知识识记层次的考查。
【详解】(1)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石是农作物。氮元素随农产品不断地输出生态系统,但不能返回农田生态系统,所以需要施加氮肥。
(2)除草、灭虫,减少了杂草和害虫对能量的消耗,使生态系统的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即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3)黄色对蚜虫和鼠是物理信息,利用黄色物质吸引杀灭有害生物,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4)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有实用意义或对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都属于直接价值。以沼气池为中心的现代生态农业,增加和延长了食物链,使得动植物遗体、残骸和粪便中的的能量最终被人类利用,体现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点睛】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使原本通过分解者散失的能量逐步被人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原本流向有害生物的能量更多的流向人类。
8.夏季晴朗的白天,取某种绿色植物顶部向阳的叶片(阳叶)和下部阴蔽的叶片(阴叶)进行不离体光合作用测试。从8:00~17:00每隔1h测定一次,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净光合速率与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关系可用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速率可用叶片吸收CO2的速率来表示。
(2)胞间CO2来自外界大气,被光合作用___________反应阶段消耗,由图可知,阴叶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呈___________(填“正”或“负”)相关,呈现这种相关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阳叶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而阴叶却没有,表明该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午休由___________(填“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
(4)一般认为,光合午休的原因是此时气温高,蒸腾作用强,气孔大量关闭,CO2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图示实验结果_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上述观点,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 净光合 (3). 暗 (4). 负 (5). 净光合速率较低时,固定的CO2较少,胞间CO2浓度较高;净光合速率较高时,固定的CO2较多,胞间CO2浓度较低 (6). 环境因素 (7). 不支持 (8). 据图中数据,光合午休时,胞间CO2浓度比较高
【解析】
【分析】
考点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综合考查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即结合图示进行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详解】(1)比如以二氧化碳为指标,叶片总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一部分来自于呼吸作用,一部分从外界吸收,后者代表叶片的净光合,因此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CO2在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转化为有机物。由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阴叶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呈负相关,原因是叶片光合作用从胞间吸收二氧化碳,净光合速率较低时,固定的CO2较少,胞间CO2浓度较高;净光合速率较高时,固定的CO2较多,胞间CO2浓度较低。
(3)阳叶和阴叶部位的光照强度和温度等有差异,阳叶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而阴叶却没有,表明叶片光合午休由环境因素引起。
(4)图示实验结果显示,光合午休时,胞间CO2浓度比较高,没有出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因此不能说明:光合午休的原因是气温高,蒸腾作用强,气孔大量关闭,CO2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所以不支持上述观点。
【点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原料与生成物上是相反的,所以一种物质的变化和两个过程都有关系;以叶肉细胞、叶片或者植物为研究对象时,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氧气的释放和吸收、有机物的积累都表示净光合作用。
9.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因病毒侵入脊髓引起,对儿童身体健康危害极大。为彻底消灭这种传染病,我国政府每年免费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如服用减活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疫苗一“糖丸”。请回答:
(1)某儿童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却获得了对该病毒的抵抗力,此过程中脊髓灰质炎病毒___________(填“突破”或“未突破”)前两道防线。
(2)一患儿出现发热和肢体疼痛等脊髓灰质炎疑似症状,医生建议立即抽血化验,检查相应的抗体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热时应多喝水,可降低血浆渗透压,减轻对相应感受器的刺激,使由___________细胞分泌、垂体释放的___________减少,进而使肾小管、集合管___________,最终使尿量增加,利于散热。
(4)某儿童口服糖丸后感觉口渴,但根据医生要求未去饮水,控制该行为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相关神经元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使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此时该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填“Na”或“Cr”)通道开放。
【答案】 (1). 突破 (2). 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并释放到血浆中 (3). 下丘脑神经分泌 (4). 抗利尿激素 (5). 重吸收水量减少 (6). 大脑皮层 (7). Cl-
【解析】
【分析】
考点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涉及免疫调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以考查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详解】(1)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获得了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能力,表明病毒已经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了抗体和记忆细胞,所以脊髓灰质炎病毒已经突破了前两道防线。
(2) 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并释放到血浆中,检查血液中相应的抗体水平可以判断是否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
(3)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调节对水的重吸收,改变尿量。
(4)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机体的行为。没有发生饮水行为,说明神经元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受到抑制,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是由于突触后膜上的Cl-通道开放,导致Cl-内流。
【点睛】抗体具有特异性,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说明感染过相应的病原体;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由垂体释放的;阴离子内流,膜内外电位差增大,不能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10.观赏植物藏报春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基因型RR为红色,Rr为粉红色,rr为白色;在30℃的环境中,基因型RR、Rr也为白色。某同学以红花品种为母本、白花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发现绝大多数F1植株开粉红色花,只有一株(A)开白色花。植株A开白色花是环境温度造成的,还是变异引起的?该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进行探究。
(1)实验步骤:
①选择一株在20℃~25℃的条件下开___________花的植株与A杂交;
②播种收获的种子,在___________℃的环境中培养到开花时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若各植株花的颜色及分离比为红色:粉红色:白色=1:2:1,则A开白色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各植株花的颜色及分离比为___________,则A开白色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③若各植株花的颜色及分离比为___________,则A开白色花的原因是含R基因的染色体缺失,或该染色体上R基因缺失。
【答案】 (1). 粉红色 (2). 20~25 (3). 观察各植株花的颜色并统计其性状分离比 (4). A的生长环境温度较高,达到30℃ (5). 粉红色花︰白色花==1︰1 (6). 母本 (7). 红色花︰粉红色花︰白色花==1︰1︰2
【解析】
【分析】
考点是变异和基因分离定律,考查结合题意,运用基因分离定律的规律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能力,属于能力层次的考查。
【详解】(1) ①用测交或杂合子自交法判断待测个体的基因型,因为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不能确定,所以选择在20℃~25℃的条件下开粉红(Rr)花的植株与A杂交;
②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表现型与基因型一一对应,表现型能够准确反应基因型,因此在20℃~25℃环境中培养到开花时期;
③最后进行实验结果的观察统计,即观察各植株花的颜色并统计其性状分离比
(2) ①若开白色花是因为生长环境温度较高,达到30℃,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Rr,那么子代植株的基因型、花的颜色及分离比为RR:Rr:rr=红色:粉红色:白色=1:2:1。
②若是亲本产生配子时基因突变造成的,即A本应Rr,现变为了rr,则子代各植株基因型、花的颜色及分离比为Rr:rr=粉红色花︰白色花==1︰1;由于母本开红花(RR)、父本开白花,子代大多数开粉红色花,所以父本是rr,因此是母本减数分裂时R基因突变成了r基因。
③若开白色花的原因是含R基因的染色体缺失,或该染色体上R基因缺失,则A产生数量相等的含r或不含相关基因的配子,则子代植株基因型、花的颜色及分离比为R:Rr:rr:r=1:1:1:1,红色花︰粉红色花︰白色花=1︰1︰2。
【点睛】解题技巧:以每个小题中的结论为依据,按照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定律进行推理,得出实验结果。
11.我省属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向土壤中添加玉米秸秆,通过微生物作用加以分解,可有效改良土壤。中北大学某研究小组欲筛选玉米秸秆纤维素分解菌及自生固氮菌(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细菌),组成复合微生物添加剂用以改善我省土质。下表为本实验两种相关培养基配方,请回答:
培养基1 | CMC-Na、NaCl、KH2PO4,MgSO4·7H2O、蛋白胨、琼脂、蒸馏水 |
培养基2 | KH2 PO4, NaCl、MgSO4·7H2O、葡萄糖、琼脂、蒸馏水 |
(1)两种培养基中,能用于筛选自生固氮菌的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另一种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_______,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命名为X)后,需进行玉米秸秆降解能力测定,玉米秸秆主要为X提供___________。
(3)分离纯化得到自生固氮菌(命名为N)并对其进行发酵培养,要测定发酵液中该菌的数目,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直接计数,该方法的测量值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___。
(4)无菌操作在相关培养基上均匀涂布N(或X),晾干后在其表面接种X(或N),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若X(或N)周围___________(填“有”或“无”)抑菌圈(细菌生长受到抑制形成的透明圈)出现,则两种微生物适合联合施用,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 培养基2 (2). 该培养基中无氮源,只有自生固氮菌能在其中生长繁殖 (3). 刚果红 (4). 碳源 (5). 血细胞计数板 (6). 大 (7). 无 (8). 无抑菌圈说明X和N在联合施用时不会相互抑制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计数的有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实验过程的理解与运用.
【详解】(1)筛选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应该没有氮源,这样没有固氮作用的微生物不能生存繁殖,只有固氮菌能够生长繁殖,所以是培养基2。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可以产纤维素酶,能分解纤维素成为葡萄糖,导致刚果红不能与之结合,这样可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2)玉米秸秆富含纤维素,主要为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提供碳源。
(3)统计细菌数目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由于培养液中往往有死亡的菌体,所以该方法的测量值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偏大。
(4)没有抑菌圈出现,说明两种微生物在联合施用时不会相互抑制,因此适合联合施用。
【点睛】纤维素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从土壤中分离相关的细菌,应该配置选择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应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固氮菌应使用不含氮源的培养基;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可以水解纤维素而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所以可以用刚果红染液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12.2018年11月,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副教授宣布:世界上首例基因编辑婴儿顺利降生。然而,在这两个健康婴儿的背后,是22对胚胎的备用试验品,16个被基因编辑过,其中11个胚胎做过6次植入尝试。人们忧虑:潘多拉盒子就此打开…
(1)贺建奎团队的基因编辑试验发生在试管受精阶段。基因编辑主要用到的工具酶包括___________和DNA连接酶。在体外受精前,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或化学诱导法对___________进行获能处理。
(2)通过体外受精获得的___________,需要在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其___________。培养液必须添加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整个过程需要在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编辑婴儿涉及的生物技术除了体外受精、基因改造、___________之外,还有胚胎移植。胚胎移植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___________反应。
【答案】 (1). 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 培养 (3). 精子 (4). 受精卵 (5). 受精状况和发育能力 (6). 血清(血浆) (7). 维持培养液的pH (8). 早期胚胎培养 (9). 免疫排斥
【解析】
【分析】
以新的科学发现为背景,考查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等现代生物过程技术的相关基本知识,属于识记水平的考查。
【详解】(1) 基因编辑技术指对DNA中特定片段的敲除、加入等,用到的工具酶包括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在体外受精前,需要对采集到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精子才有受精能力,通常采用培养法或化学诱导法。
(2)受精得到的受精卵,需要检查其受精状况和发育能力。培养液除了特定的营养成分外必须添加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在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的目的是CO2可以维持培养液的pH。
(3)受精卵经过早期胚胎培养,发育到一定的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这是胚胎移植能够成功的一个关键原因。
【点睛】基因编辑的手段主要有基因敲除和基因的插入;受精卵的早期培养液中必须加入血清或血浆;二氧化碳能调节溶液的PH;外来的胚胎能在母体子宫中着床发育是因为子宫不会对外来的胚胎产生免疫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