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届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生物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届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生物试题(解析版)01
    2019届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生物试题(解析版)02
    2019届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生物试题(解析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太原五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生物模拟试卷

    1.鸡胸肉、面包、鸡蛋、生菜等可用制作成“汉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面包中含有的淀粉不能作为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B. 生菜中含有的纤维素能够被人类直接吸收利用

    C. 鸡胸肉中含有的糖原是贮存在肌细胞中的多糖

    D. 核酸中的糖在鸡肉细胞中是重要能源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的相关知识,重在识记不同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存在场所。

    【详解】淀粉属于多糖,是植物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A项错误;纤维素是植物多糖,但人体消化道内没有纤维素酶,因此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B项错误糖原是动物细胞重要的储能物质,在肌肉中以肌糖原形式存在,C项正确;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中含有的糖不能作为能源物质,D项错误。

    【点睛】易混点:生物体的能源物质:直接能源:ATP;②主要能源:糖类;最终能源:太阳能;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肪;植物细胞良好的储能物质:淀粉;动物细胞良好的储能物质:糖原。

    2.雄性东亚飞蝗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0型。雌性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型。如图是精巢内处于不同分裂中期的图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 图2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量相同

    C. 图2细胞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的个体均为雌性

    D. 图2和图3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均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体细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图1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的图象,染色体着丝粒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图2细胞中X染色体单独在其他位置,此时图中同源染色体应排列在赤道板两侧,故表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图象;则图3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详解】A. 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正确;

    B. 图2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故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量不相同,B错误;

    C. 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性染色体组成为X0,产生的精子可能含X,也可能不含性染色体,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的个体可能为XX或X0,前者为雌性,后者为雄性,C错误;

    D. 图3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图2细胞相比,图3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不同,D错误。

    3.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模式图,若果蝇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c,则该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三个第二极体的基因组成为(   

    A. Abc、abC、aBC    B. ABc、abC、abC

    C. abc、aBC、AbC    D. ABC、abc、abC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据此分析。

    【详解】据图可知,该果蝇基因组成为AaBbCc,其中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c,则可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根据互换结果可以判断,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极体为Abc,另外两个极体为abC、aBc,A正确。

    4.下列有关图中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

    B. ①链中(A+T)/(G+C)的比值与②链中此项比值相等

    C. 一种细菌的③由48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的长度一定为160个氨基酸

    D. 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tRNA作工具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图中①和②都是DNA单链,其中②链是转录的模板链;③为转录形成的mRNA,是翻译的模板;④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⑤代表多肽链。

    【详解】图中由②形成③的过程为转录,由③形成⑤的过程为翻译,A正确;图中①和②都是DNA单链,两条链中碱基互补配对,故①链中(A+T)/(G+C)的比值与②链中此项比值相等,B正确;由于mRNA上存在终止密码子,故一种细菌的③mRNA由48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的长度应小于160个氨基酸,C错误;遗传信息由③mRNA传递到⑤多肽链需要tRNA作搬运氨基酸的工具,D正确。

    故选C。

    5.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B.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C.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D.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外界环境剧变不会引起稳态的失衡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各种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其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 稳态的实质是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A正确;

    B. 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下实现的,它们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B正确;

    C.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正确;

    D. 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错误。

    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植物生长素类似物(2,4-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为插条生根条数

    B. 浓度为10-5mol/L的2,4-D溶液对富贵竹生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C. 如要确定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缩小2,4-D浓度梯度作进一步实验

    D. 实验过程中,每条插条的叶片数以及实验室的温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是平均的生根条数;随着2,4-D 浓度的增加,平均的生根数先增加后降低,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组别4的生根数最多;1清水组为对照组,与其相比,6组和7组的生根数降低,说明高浓度的2,4-D抑制了生根,体现了2,4-D对植物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是平均的生根条数,A正确;与清水组相比,浓度为10-5mol/L的2,4-D溶液对富贵竹生根具有抑制作用,B错误;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2,4-D浓度为10-11mol/L左右,需缩小浓度梯度作进一步的实验,C正确;实验过程中,每条插条的叶片数以及实验室的温度等属于无关因素,都会影响实验结果,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表格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还要能够与对照组相比确定各组的作用是促进还是抑制。

    7.如图甲、乙、丙、丁是四类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图中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物质或结构中,乙、丙中共有的是_________。

    A.细胞壁     B.磷脂      C.核糖体       D.质粒

    (2)若将甲、乙细胞进行离体培养,甲细胞中分裂间期进行复制的结构是______(填序号),乙细胞⑥中产生的CO2需要经过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被⑤利用。

    (3)在小分子物质→X→Y→Z→分泌蛋白的过程中,Y对应图甲的________(填序号),为了研究该生理过程,一般采用____________法。此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研究发现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丁    (2). 无细胞结构    (3). ABC    (4). ②    (5). 4    (6). ④    (7). 同位素示踪法    (8). 内膜上含有较多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结合细胞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像,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图甲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①~依次为细胞质基质中心体、核糖体、内质网。图乙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⑤~⑦依次是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图丙为细菌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丁为病毒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图中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丁,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无细胞结构。图乙表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细菌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前者属于真核生物,后者属于原核生物,它们共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细胞壁、B磷脂(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和C核糖体;高中阶段认为植物细胞内不存在质粒,故D项错误。

    (2)甲细胞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属于动物细胞。甲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进行的是图中的结构②中心体;乙细胞中⑥是线粒体,⑤是叶绿体,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时产生的CO2被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利用,需要经过的生物膜是线粒体膜(2层)→叶绿体膜(2)共4层,即4层磷脂双分子层。

    (3)分泌蛋白以小分子物质氨基酸为原料,首先在核糖体上经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然后依次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分泌出细胞,所以结合题意可知X表示核糖体,Y表示内质网,对应图甲的④,Z表示高尔基体;为了研究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一般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线粒体内膜上含有较多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而且这些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

    8.小麦种子中含有α、β两种淀粉酶,某学习小组对这两种淀粉酶活性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等量的α-淀粉酶(70℃活性不受影响,100℃高温下失活)与β-淀粉酶(70℃处理15min即失活)加适量蒸馏水混合,分为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25℃下处理,乙组70℃水浴处理15min后取出,丙组100℃下处理15min后取出;

    ③甲、乙、丙三组分别在25℃条件下加入等量且足量的淀粉溶液;

    ④一段时间后,测得甲、乙、丙三组淀粉剩余量分别为a、b、c。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上述两种酶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

    (2)三组淀粉剩余量最多的是________组(甲、乙、丙),原因是______。

    (3)利用上述实验结果,如何大致比较25℃条件下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的大小?_____。

    【答案】    (1). 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2). 丙    (3). 两种淀粉酶在100℃条件下均失去活性,且降到25℃活性不能恢复    (4). 比较b-a(β-淀粉酶的活性)与c-b(α-淀粉酶的活性)数值的大小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α-淀粉酶较耐热,在70℃活性不受影响,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三组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和温度,因变量是淀粉的剩余量。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两种酶的性质存在差异,说明两者的结构不同,与组成两者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

    (2)由于两种淀粉酶在100℃条件下均失去活性,且降到25℃活性不能恢复,所以丙组淀粉酶丧失了活性,不能催化淀粉水解,淀粉的剩余量最多。

    (3)根据题意分析,甲组实验的两种淀粉酶都有活性,乙组的α-淀粉酶有活性,丙组两种酶都没有活性,且甲、乙、丙三组淀粉剩余量分别为a、b、c,因此b-a可以表示β-淀粉酶的活性,c-b可以表示α-淀粉酶的活性,则比较b-a(β-淀粉酶的活性)与c-b(α-淀粉酶的活性)数值的大小可以导致比较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大小。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能够根据两种酶的特性和实验步骤判断不同实验中两种淀粉酶的活性以及各实验中淀粉剩余量的多少。

    9.下图是两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当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图中①⑥分别表示发生在膜上的不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特点是___________。Ca2+通过①过程进入膜内,活化①过程和⑤过程的信号刺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过程为释放神经递质,②过程与⑥过程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②过程释放的神经递质活化④过程,突触后膜将不能产生兴奋,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Ca2+对神经冲动的产生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 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实验:将能迅速结合Ca2+的药物 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Ca2+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若神经递质释放量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则说明Ca2+对于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必需的。

    【答案】    (1). 具有许多突起    (2). 膜电位变化(电信号)    (3). 神经递质(化学信号)    (4). 消耗能量    (5). ④过程为Cl-内流,使膜电位继续保持内负外正,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6). 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变化    (7). 减少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当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触发突触小泡移动,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中;图中①〜⑥分别表示发生在膜上的不同过程,③表示K+外流,④表示Cl-内流,⑤表示Na+内流,⑥表示钠钾泵对K+、Na+的运输过程,该过程为主动运输。

    【详解】(1)神经元具有许多突起,这与其功能相适应。①表示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引起Ca2+通道开放,⑤表示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Na+通道打开引起Na+内流,因此活化①和⑤过程的信号刺激分别是神经冲动、神经递质。

    (2)②过程释放神经递质方式为胞吐,⑥表示钠钾泵对K+、Na+内流的运输,⑥过程是主动运输,②过程与⑥过程的都要消耗能量;若②过程释放的神经递质活化④过程,说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Cl-内流,会使突触后膜电位继续保持内负外正,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导致突触后膜不能产生兴奋。

    (3)若Ca2+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当将能迅速结合Ca2+的药物 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后,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出现的现象是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变化;若Ca2+对于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必需的,则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图中①⑥过程产生的原因和生理效应。

    10.下图是对非洲某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调查后,得到的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能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各组分间通过_________和_____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

    (2)图中下一营养级不能得到上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3)假设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为a,若要使鸟体重增加b,至少需要生产者的量为m,那么m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曾发生火灾,之后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

    基因型

    引入前,原地

    引入后5年,本地

    引入后8年,本地

    AA

    51%

    60%

    78%

    aa

    11%

    10%

    6%

     

     

    通过对该物种引入前后种群基因频率的比较,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没有发生进化?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能量流动    (2). 物质循环    (3). 负反馈调节    (4). ①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②上一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一下营养级利用    (5). m=20ab+5b    (6). 发生了进化,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解析】

    【分析】

    根据食物网示意图可知,存在的食物链有:草→虫→鸟,草→鸟,据此分析。

    【详解】(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该生态系统能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各组分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2)在生态系统中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因为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还有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部分能量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另外上一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

    (3)假设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为a,若要使鸟体重增加b,至少需要生产者的量为m,那么m=ba/(1/5)+b(1-a)/(1/5)=20ab+5b。

    (4)根据表格数据,引入前AA为51%、aa为11%、Aa为38%,计算可知基因频率A=70%,a=30%;5年后AA为60%、aa为10%、Aa为30%,可计算可知基因频率A=75%,a=25%;依次方式可计算8年后基因频率A=86%,a=14%,故在引进后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因此发生了进化。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稳定性调节,以及基因频率改变与进化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识记。

    11.银杏酒以高粱和银杏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适宜中老年人群饮用。请回答:

    (1)在酿制银杏酒的开始时一般要先通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酿制时,不需要对高粱、银杏叶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也能抑制杂菌生长,这是因为在____________。

    (3)制作成功的银杏酒(低度)若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写出该过程发生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杏叶中的银杏黄酮常采用萃取法提取,萃取前对银杏叶进行干燥时,要求温度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而萃取时则要求温度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采取以上措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2). 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该环境而受抑制    (3). 空气中含有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4). C2H5OH+O2CH3COOH+H20    (5). 低    (6). 短    (7). 髙    (8). 长    (9). 干燥时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有效成分易分解。萃取时温度高,时间长,有利于充分溶解有效成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利用和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考查对果酒、果醋制作原理、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果酒、果醋制作所需菌种的代谢类型分析发酵条件的控制。

    (1)酿酒主要利用酵母菌发酵。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在酿制银杏酒开始时一般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为酵母菌繁殖提供能量,使酵母菌快速繁殖

    (2)酵母菌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酵母菌发酵使发酵液显酸性,其他微生物无法在无氧、酸性的发酵液中进行生命活动

    (3)空气中含有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制作成功的银杏酒(低度)暴露在空气中,醋酸菌会把酒精转化为醋酸而使酒味逐渐消失,进而出现醋酸味,且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醋酸菌代谢活动越强反应式应注意用箭头而不是等号,不要漏掉反应条件酶

    (4)萃取前对银杏叶进行干燥时,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均会使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分解。萃取时温度高、时间长,有利于萃取剂充分溶解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

    【点睛】果酒和果醋制作原理与发酵条件的比较: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菌种

    酵母菌

    醋酸菌

    菌种来源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变酸酒表面的菌膜

    发酵过程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CO2+6H2O;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

    氧气、糖源充足时: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C2H5OH+O2CH3COOH+H2O

    温度

    一般酒精发酵18~25 ℃,繁殖最适为20 ℃左右

    最适为30~35

    气体

    前期:需氧,后期:无氧

    需要充足的氧气

    时间

    10~12

    7~8

     

    12.为了有效控制水稻害虫的危害,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合作,成功地获得了转Bt基因(Bt基因来

    源于一种细菌,即苏云金芽孢杆菌,该基因的表达产物Bt毒蛋白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的二倍体水稻。请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知道Bt毒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则可以推测出B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但推测出的核苷酸序列并不是唯一的,其原因是_________。在知道B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之后,再通过______方法直接人工合成。

    (2)获得Bt基因后,在体外可以通过___________(填中文名称)反应进行扩增。

    (3)将Bt基因导入水稻细胞中时不宜采用农杆菌转化法,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在个体水平上检测Bt基因在受体植株内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若将Bt基因成功地整合到二倍体水稻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则这种水稻能否稳定地遗传?______。

    【答案】    (1). 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存在简并性(或决定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往往不止一种)    (2). 化学    (3). 多聚酶链式    (4). 水稻是单子叶植物,而农杆菌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    (5). 抗虫接种实验    (6). 不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点,掌握基因工程各步骤需要注意的细节,再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

    (1)由于决定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往往不止一种,因此根据Bt毒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的核苷酸序列并不是唯一的。知道B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之后,再通过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

    (2)获得Bt基因后,在体外可以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进行扩增。

    (3)将Bt基因导入水稻细胞中时不宜采用农杆菌转化法,最可能的原因是水稻是单子叶植物,而农杆菌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在个体水平上检测Bt基因在受体植株内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的方法是抗虫接种实验,看水稻能否抵抗害虫的侵害。

    (4)将Bt基因成功地整合到二倍体水稻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 这种水稻产生的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这种水稻不能稳定地遗传。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