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2019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三模考试理科综合
生物试卷(解析版)
1.ATP合酶是一种结构复杂的蛋白质,位于生物膜上,能催化ATP的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TP和ATP合酶都含有核糖
B. ATP合酶可催化高能磷酸键合成
C. 真核细胞中ATP合酶分布于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D. ATP合酶在温和的条件下发挥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ATP合酶是一种蛋白质,能催化ATP的合成,ATP是三磷酸腺苷的简称,使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明确二者成分和功能的不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ATP中含有核糖,ATP合酶中不含有核糖, A项错误;ATP合酶能催化高能磷酸键的合成,使ADP形成ATP,B项正确;根据题意,ATP合酶位于生物膜上,在真核细胞中ATP合酶分布于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上,C项正确;酶可以在常温等温和条件下催化反应,D项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C项,错因在于:思维定式,审题不细,对题干信息不能有效利用。由于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可以产生ATP,错误的认为细胞质基质存在ATP合酶。题干中的关键信息:ATP合酶位于生物膜上。
2.胰岛素可通过调节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GLU4的数量来稳定血糖,GLU4转运葡萄糖时会发生构象的改变。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发生磷酸化,从而降低细胞内葡萄糖的浓度,有利于葡萄糖持续进入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GLU4构象的改变有利于葡萄糖与其结合和分离
B. GLU4将葡萄糖运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 正常情况下,血糖升高可使胰岛素靶细胞膜上GLU4数量增加
D. GLU4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葡萄糖转运蛋白GLU4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根据题意,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发生磷酸化,从而降低细胞内葡萄糖的浓度,有利于葡萄糖持续进入细胞,据此推测,葡萄糖顺浓度进入细胞。
【详解】葡萄糖转运蛋白GLU4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GLU4构象的改变有利于葡萄糖与其结合和分离,使葡萄糖进入细胞,A项正确;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顺浓度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方式,B项错误;正常情况下,血糖升高,胰岛素含量升高,可使胰岛素靶细胞膜上GLU4数量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C项正确;葡萄糖转运蛋白GLU4是膜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D项正确。
【点睛】两类核糖体的不同功能:
(1)游离核糖体:主要合成胞内蛋白。
(2)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膜蛋白、溶酶体蛋白等。
3.细菌是生物学常用实验材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恩格尔曼以水绵和好氧细菌为实验材料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B. 赫尔希和蔡斯以大肠杆菌和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 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证明DNA是R型菌的转化因子
D.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菌具有结构简单、繁殖较快的特点,适于进行生物学科学实验。明确题干中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实验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水绵具有带状叶绿体,恩格尔曼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用好氧细菌检测氧气释放部位,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A项正确;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B项正确;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证明死亡的S型菌含有使R型菌发生转化的转化因子,没有证明DNA是转化因子,C项错误;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通过同位素标记和离心技术,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D项正确。
4.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致病原因有:缺碘、甲状腺病变、下丘脑病变或垂体病变。为探究甲、乙两只甲状腺功能减退小鼠的致病原因,科研人员测定了甲、乙及健康小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TH)的含量,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健康小鼠 | 甲 | 乙 |
TRH含量 | 正常 | 偏高 | 偏高 |
TSH含量 | 正常 | 偏低 | 偏高 |
TH含量 | 正常 | 偏低 | 偏低 |
A.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B. 甲的致病原因是垂体病变,补充垂体提取液后症状会缓解
C. 欲确定乙是否发生甲状腺病变,可补充碘后测定TH的含量
D. 甲、乙两小鼠表现为厌食、行动迟缓,体温略高于正常小鼠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从而维持甲状腺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A项正确;甲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偏高,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推测下丘脑功能正常,但垂体发生病变,垂体提取液含有促甲状腺激素,补充后症状可缓解,B项正确;乙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均较高,但甲状腺激素含量较低,可能是缺碘或甲状腺病变所致,确定乙是否发生甲状腺病变,可补充碘后测定TH的含量,若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说明是缺碘所致,C项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缺乏甲状腺激素时,甲、乙两小鼠表现为厌食、行动迟缓,体温略低于正常小鼠,D项错误。
5.下图为寄生、捕食对某地区二代棉铃虫自然种群各发育期总死亡率的影响,不考虑迁移,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影响一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捕食
B. 影响五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寄生
C. 影响各发育期总死亡率的生物因素除寄生、捕食外还有竞争等
D. 总死亡率大于50%时,二代棉铃虫种群数量一定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曲线分析,二代棉铃虫在从卵到三龄期,寄生很低,捕食率逐渐增加;三龄期以后,寄生率迅速增加,捕食率逐渐下降。
【详解】一龄期二代棉铃虫寄生率约为0,影响一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捕食,A项正确;五龄期二代棉铃虫捕食率约为0,影响五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寄生,B项正确;种间斗争形式包括寄生、捕食和竞争,影响各发育期总死亡率的生物因素除寄生、捕食外还有竞争等,C项正确;种群数量是否增加决定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总死亡率大于50%时,二代棉铃虫种群数量不一定下降,D项错误。
6.如图表示核糖体上合成某蛋白质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翻译进行过程中,A位点tRNA上携带的氨基酸会转移到位于P位点的tRNA上
B. 图中组成该蛋白质的前三个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组氨酸—色氨酸
C. 图中从E位点离开的tRNA不能再次转运氨基酸
D. 当终止密码进入A位点时,由于tRNA不携带氨基酸,导致翻译终止
【答案】B
【解析】
【分析】
翻译过程中,以mRNA为模板,通过tRNA中的反密码子和mRNA中的密码子之间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把mRNA中的碱基顺序翻译为肽链中的氨基酸顺序。
【详解】翻译进行过程中,A位点tRNA上携带的氨基酸会通过脱水缩合添加到P位点tRNA上的肽链上,A项错误;根据mRNA中的密码子和所给氨基酸的密码子,可判断图中组成该蛋白质的前三个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组氨酸—色氨酸,B项正确;图中从E位点离开的tRNA可再次转运氨基酸,C项错误;当终止密码进入A位点时,没有相应的tRNA与密码子结合,导致翻译停止,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D项。错因在于对氨基酸和tRNA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一种tRNA可识别结合一种特定的氨基酸,并通过其中反密码子与mRNA中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把该氨基酸
运到核糖体中。
7.实验者在北方夏季晴朗的下午研究高温干旱和灌水两种处理方式对某种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图,请分析回答:
(1)灌水组植物没有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原因是灌水处理能增加空气________和降低叶面________。15点~17点,两组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都逐渐下降,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研究发现,高温干旱组植物15点时胞间CO2浓度最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出2点)。
(3)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细胞质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物质的含量增加,其意义是________。
【答案】 (1). 湿度 (2). 温度 (3). 光照强度 (4). 高温干旱环境下,植物气孔导度降低,进入细胞间隙的CO2少;15点时,净光合速率最高,叶肉细胞从细胞间隙吸收的CO2最多 (5). 增大细胞质渗透压,增强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防止细胞脱水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高温干旱环境下,14时前后植物净光合速率相对降低,而灌水组在14时前后净光合速率不降低。
【详解】(1)高温干旱环境下空气湿度相对较小,叶片失水导致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叶面温度较高。灌水处理能增加空气湿度,气孔开放,有利于叶片吸收二氧化碳,同时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叶面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所以14时前后净光合速率不下降;15点~17点,光照逐渐下降,所以两组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都逐渐下降。
(2)高温干旱组植物由于空气湿度相对较小,叶片失水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此时净光合速率较高,叶肉细胞从细胞间隙吸收二氧化碳较多,所以15点时胞间CO2浓度最低。
(3)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细胞质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物质的含量增加,可增加细胞质浓度,从而提高细胞质吸水能力,防止细胞过度失水。
【点睛】溶液浓度、渗透压和吸水能力的关系:三者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即溶液浓度越大,渗透压越大,吸水能力越强。
8.人的情绪(如恐惧、焦虑、紧张等)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该过程受肾上腺素和心房钠尿肽的调节。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当心房壁受到牵(如血量过多)时,心房细胞释放的心房钠尿肽能够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紧张情绪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__________(“Na+”“K+”)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
(2)过度紧张出现多尿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除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多尿之外,还会引起的生理效应是________。
【答案】 (1). Na+ (2).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3). 过度紧张会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率加快,心脏血输出量增多,促进心房细胞分泌心房钠尿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减少水的重吸收,增加了排尿量 (4). 升高血糖 ,促进新陈代谢
【解析】
【分析】
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终尿,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受到心房钠尿肽和抗利尿激素等的调节,进而调节尿量的多少。
【详解】(1)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表现为外正内负的膜电位;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强,Na+快速进入细胞,导致膜电位变化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2)过度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心脏血输出量增多,促进心房细胞分泌心房钠尿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所以会导致尿量增加,出现多尿现象。
(3)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除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多尿之外,还可促进肝糖元的分解,提高血糖浓度,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增加产生热量。
【点睛】肾上腺素和其他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在血糖调节方面: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可以升高血糖,二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激素,肾上腺素和胰岛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2)在体温调节方面: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均可以促进产热,二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9.紫花苜蓿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主要的优质栽培牧草,玉米是禾本科一年生作物。紫花苜蓿和玉米间作种植体系既能提高农牧交错区粮食产量、满足家畜营养需求,又能减轻该地区的风沙危害、维持农田生态环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
(1)在紫花苜蓿和玉米间作种植体系中,二者株高不同,间作能提高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体现了群落的______(“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流入植物体内的能量,除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另一部分用于______。
(2)真菌AMF能与紫花苜蓿的根系建立生活体系。AMF从紫花苜蓿获取光合产物,同时能为紫花苜蓿提供无机盐。据此分析,AMF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其与紫花苜蓿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3)与单独种植紫花苜蓿或玉米的体系相比,该体系的______能力较强,虫灾发生率低。
(4)为实现天然草场的可持续利用,国家提倡划区轮牧,即将草原划分出若干牧区,按照一定次序逐区放牧,轮回利用。相比于自由放牧,划区轮牧具有以下哪些优点:_________。
①减少牲畜自身能量的消耗
②有利于牧草的恢复
③有利于年年增加载畜量
④有利于充分均匀地采食牧草
【答案】 (1). 垂直结构 (2). 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3). 消费者 (4). (互利)共生 (5). 自我调节 (6). ①②④
【解析】
【分析】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分层分布,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在水平方向上镶嵌分布。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散失,其余部分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详解】(1)在紫花苜蓿和玉米间作种植体系中,紫花苜蓿和玉米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分层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流入植物体内的能量,部分能量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能量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2)真菌AMF与紫花苜蓿的根系建立生活体系,形成密切关系,AMF从紫花苜蓿获取光合产物,同时能为紫花苜蓿提供无机盐,二者相互有利,构成(互利)共生关系,真菌AMF从紫花苜蓿获取光合产物,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
(3)与单独种植紫花苜蓿或玉米的体系相比,该体系的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所以虫灾发生率低。
(4)自由放牧时,部分牧区牧草破坏严重,牲畜可能需要移动较远的距离才能获得充足的牧草,相比于自由放牧,划区轮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有利于充分均匀地采食牧草,减少牲畜觅食时自身能量的消耗,但不能年年增加载畜量。故①②④正确。
【点睛】分解者和消费者区别:分解者从植物的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中获得能量,消费者从活的生物体中获得能量。
10.某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其种子颜色的遗传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每对基因中都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时,种子才表现为有色,其余表现为无色。甲、乙、丙三种无色种子品系相互杂交,获得的后代均为有色种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品系的基因型是_______。(用字母A、a、B、b、D、d表示)
(2)该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0条,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雄性生殖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对三对基因进行定位,已经确定其中两对基因位于两对不同染色体上,尚未确定第三对基因的位置,请利用甲、乙、丙三种无色种子品系设计杂交方案,探究第三对基因与前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第三对基因位于前两对基因中其中一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答案】 (1). AABBdd 或AAbbDD 或aaBBDD (2). 10 (3). 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或答出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4). 将甲、乙、丙三种无色种子品系相互杂交获得F1,将三种F1分别自交,分别统计F2种子的表现型和比例 (5). 若三组F2种子表现型及比例均为有色:无色=9:7,则说明第三对基因位于前两对基因所在染色体以外的其他染色体上 (6). 若其中两组F2种子有色:无色=9:7,另一组种子有色:无色=1:1
【解析】
【分析】
根据“每对基因中都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时,种子才表现为有色,其余表现为无色”,可判断只要含有一对隐性纯合基因,种子即表现为无色;当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可根据减数分裂知识分析配子种类及比例,根据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分析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详解】(1)每对基因中都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时,种子才表现为有色,其余表现为无色。甲、乙、丙三种无色种子品系相互杂交,获得的后代均为有色种子,说明甲、乙、丙各含有一对不同的隐性纯合基因,且两两之间共有一对显性纯合基因,甲品系的基因型是AABBdd 或AAbbDD 或aaBBDD。
(2)该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0条,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雄性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生殖细胞中含有10条染色体。
(3)已知其中两对基因位于两对不同的染色体上,尚未确定第三对基因的位置,利用甲、乙、丙三种无色种子品系进行杂交,根据F2种子的表现型和比例可判断第三对基因的位置。
实验方案:甲、乙、丙两两之间共有一对显性纯合基因,将甲、乙、丙三种无色种子品系相互杂交获得F1,则F1中分别含有一对显性纯合基因和两对杂合基因,将三种F1分别自交,分别统计F2种子的表现型和比例。
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若第三对基因位于前两对基因所在染色体以外的其他染色体上,则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三组F2种子表现型及比例均为有色:无色=9:7。
②若第三对基因位于前两对基因中其中一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连锁定律,且和另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其中两组杂交F2种子有色:无色=9:7,另一组种子有色:无色=1:1。
【点睛】预测遗传学杂交实验的结果,可根据可能的结论,逆推实验结果,这样可以明确答题的方向,但书写答案时,一定是先写实验结果,再写实验结论,否则是错误的。
11.研究人员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石油醚萃取法提取玫瑰精油,并测定玫瑰精油的抑菌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原理是玫瑰精油具有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石油醚适宜作玫瑰精油萃取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提高萃取效率,萃取前对玫瑰花瓣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玫瑰精油的抑菌活性。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打孔器将滤纸制成直径为 6.0 mm 的小圆纸片,并进行_________灭菌处理;
②制备LB培养基(适合细菌生长)平板,利用___________将3 种供试细菌分别接种到平板上,制成含菌平板;
③将灭菌的滤纸片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____中浸泡 10 min,然后将滤纸片放在含菌平板表面,最后将平板放入____________中倒置培养24 h;
④通过测量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玫瑰精油对3 种供试细菌的抑菌活性。
【答案】 (1). 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 (2). 玫瑰精油在石油醚中的溶解度高、石油醚沸点高、与水不混溶 (3). 粉碎和干燥 (4). 干热 (5). 涂布器 (6). 玫瑰精油和无菌生理盐水(或“无菌水”) (7). 恒温培养箱(或“恒温箱”) (8). 抑菌圈直径(或“透明圈直径”)
【解析】
【分析】
提取植物有效成分需要根据植物有效成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研究玫瑰精油的抑菌活性,应使细菌均匀地分布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据此可确定合适的接种方法。
【详解】(1)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挥发,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且不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所以适合用水中蒸馏进行提取。
(2)玫瑰精油在石油醚中的溶解度高,且石油醚沸点高、与水不混溶,因此石油醚适宜作为玫瑰精油的萃取剂,萃取后可通过蒸馏获得玫瑰精油。萃取前对玫瑰花瓣进行粉碎、干燥处理,有利于玫瑰精油溶解于石油醚中。
(3)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玫瑰精油的抑菌活性,可以进行有无玫瑰精油的对照实验。将沾有玫瑰精油和无菌水的滤纸片置于接种细菌的培养皿上,观察抑菌圈的有无和大小。
①为保持滤纸的干燥,灭菌时应采用干热灭菌法,不宜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②根据实验思路,应采用涂布器将3 种供试细菌分别均匀接种到平板上,制成含菌平板;
③将灭菌的滤纸片分别放入玫瑰精油和无菌生理盐水(或“无菌水”)中浸泡 10 min,然后将滤纸片放在含菌平板表面,最后将平板放入恒温箱中中倒置培养24 h,防止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滴落造成污染。
④根据测量抑菌圈直径(或“透明圈直径”)可判断玫瑰精油对3 种供试细菌的抑菌活性,抑菌圈越大,说明抑菌活性越强。
【点睛】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三种常用方法比较
提取方法 | 水蒸气蒸馏法 | 压榨法 | 萃取法 |
实验原理 | 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 | 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 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获得芳香油 |
方法步骤 | ①水蒸气蒸馏 ②分离油层 ③除水过滤 | ①石灰水浸泡、漂洗 ②压榨、过滤、静置 ③再次过滤 | ①粉碎、干燥 ②萃取、过滤 ③浓缩 |
适用范围 | 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 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 | 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 |
优点 | 简单易行,便于分离 | 生产成本低,易保持原料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 出油率高,易分离 |
局限性 | 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 | 分离较为困难,出油率相对较低 | 使用的有机溶剂处理不当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 |
12.ES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成功是胚胎工程中的重大成就之一,下图为利用胚胎干细胞转化法生产转基因动物的流程,请分析回答:
(1)正常情况下,二倍体动物是单精受精,阻止多精入卵的机制是________。
(2)ES细胞除来自囊胚的内细胞团外,还可取自________。为获得生长稳定的ES细胞群,需将ES细胞培养在________细胞上。
(3)ES细胞DNA转化的方法是________,作为阳性细胞筛选的标记基因通常是________。
(4)将转基因的ES细胞导入非转基因小鼠的囊胚腔中,可以构建大量嵌合胚胎,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产生大量嵌合体后代。研究发现,只有部分嵌合体小鼠可将外源DNA传给F1代,原因可能是________,获得纯种转基因小鼠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 (1). 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 (2). 原始性腺 (3). 饲养层 (4). 显微注射(脂质体转化) (5). 抗生素抗性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6). 部分嵌合体小鼠中,含外源DNA的ES细胞发育为生殖腺 (7). 含有外源DNA的F1相互杂交
【解析】
【分析】
将目的基因转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根据受体细胞种类的不同而不同。转入植物细胞时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或花粉管通道法,转入动物细胞时一般采用显微注射法。基因表达载体一般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复制原点等部分,以利于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稳定保存、复制、表达。
【详解】(1)精卵结合时,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
(2)ES细胞可以取自囊胚的内细胞团或早期胚胎的原始性腺。将ES细胞培养在饲养层细胞细胞上,ES细胞只分裂,不分化,可以获得生长稳定的ES细胞群。
(3)将目的基因转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基因表达载体中通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或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标记基因,以用于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4)嵌合体小鼠中,有的含有目的基因(外源DNA)的细胞发育为生殖腺,有的含有目的基因(外源DNA)的细胞发育为体细胞,不参与产生生殖细胞。因此只有部分嵌合体小鼠可将外源DNA传给F1代。根据分离定律,含有外源DNA的F1相互杂交,可获得纯种转基因小鼠。
【点睛】滋养层细胞和饲养层细胞不同:囊胚时期早期胚胎分化为滋养层和内细胞团,滋养层将来发育为胎膜和胎盘;饲养层细胞一般为输卵管上皮细胞,可作为干细胞增殖的营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