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热身训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热身训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
    2019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热身训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
    2019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热身训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热身训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热身训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脂肪鉴定实验中,50%的酒精的作用是溶解组织中的脂肪B.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时,调查的人数有较大差别C.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先用8%的盐酸处理,再用健那绿染色D. 新鲜菠菜叶中加入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原因是菠菜叶用量太少【答案】B【解析】【分析】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调查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二氧化硅可以加速研磨,碳酸钙可以保护色素,无水乙醇可以提取色素,层析液可以分离色素。【详解】脂肪鉴定实验中,50%的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A错误;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在人群中随机调查,需要人数较多,调查遗传方式时,需要在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的人数有较大差别,B正确;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保持细胞活性,不能用盐酸处理,C错误;新鲜菠菜叶中加入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可能是未加碳酸钙,叶绿素被破坏所致,D错误。故选B。 2.下列与细胞癌变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其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B. 癌细胞可以进入血液中,通过血液运输进行分散和转移C. 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患癌症,是因为老年人累积的变异基因更多D. 正常生物体内不存在原癌基因,但存在抑癌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癌细胞的特征:(1)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降低,导致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减小,易于扩散转移;(4)失去接触抑制。【详解】A、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细胞畸形,正确;
    B、癌细胞可以进入血液中,通过血液运输进行分散和转移,且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减少,使得癌细胞很容易转移,正确;C、正常生物体内都有原癌基因,由于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可能会导致原癌基因突变,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累积的变异基因更多,因此容易患癌症,正确;D、正常生物体内都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错误;
    故选D。 3.某耐盐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从而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Na+和苯进入液泡的方式相同B. 液泡膜和细胞膜构成了原生质层C. 盐碱条件下导致植物产生了耐盐性状D. Na+运输调节了细胞的渗透压,有利于维持细胞内水分平衡【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关键要从题中获取信息,题中指出“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这完全符合主动运输的特点,从而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是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而适应盐碱环境。【详解】A、Na+的逆浓度转运,同时要依赖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苯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错误; B、液泡膜、细胞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了原生质层,错误; C、植物产生了耐盐性状是随机突变发生的,盐碱条件对此类突变进行了选择,突变发生在选择之前,错误;D、Na+载体蛋白数量增多, Na+的吸收增多,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吸水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正确;故选D。 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信息分子作用部位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小肠黏膜产生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胰岛细胞B.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主要作用于尖端和尖端下部细胞C.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D. T淋巴细胞合成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于浆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信息分子的类型、作用和作用方式,信号(信息)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 既非营养物, 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而且也不是酶,它们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如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统称为信号分子,它们的唯一功能是同细胞受体结合,传递细胞信息。从产生和作用方式来看可分为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局部化学介导因子和气体分子等四类。①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如肾上腺、睾丸、卵巢、胰腺、甲状腺、甲状旁腺和垂体)合成的化学信号分子,一种内分泌细胞基本上只分泌一种激素,参与细胞通讯的激素有三种类型:蛋白与肽类激素、类固醇激素、氨基酸衍生物激素。②神经递质是由神经末梢释放出来的小分子物质,是神经元与靶细胞之间的化学信使。由于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分泌的,所以这种信号又称为神经信号。③局部化学介质又称为旁分泌信号,指由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通过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体内的局部化学介质包括组胺、花生四烯酸(AA)、生长因子等。④气体分子:如NO,CO等突触结构:【详解】A、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经过体液的传递,作用于胰腺,刺激胰腺分泌胰液,不是胰岛,错误;B、生长素由胚芽鞘尖端产生,主要通过极性运输作用于尖端以下的细胞,错误;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即兴奋的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正确;D、浆细胞是由B细胞或者是B细胞的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是成熟的细胞,错误; 故选C 5.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体色、翅型、眼色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灰身对黑身为显、红眼对白眼为显。用一只灰身、长翅、红眼雌果蝇与一只黑身、长翅、白眼雄果蝇杂交,对所得的大量子代表现型进行统计,雌雄果蝇中表现型及比例均如下表所示,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F1红眼﹕白眼长翅﹕残翅1/2灰身1﹕13﹕11/2黑身1﹕13﹕1  A. 不能确定体色与眼色基因是否独立遗传 B. 不能确定体色与翅型基因是否独立遗传C. 不能确定体色与眼色基因是否为伴X遗传 D. 不能确定控制翅型的基因是否为伴X遗传【答案】C【解析】【分析】1、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2、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详解】体色与眼色相关基因双显与双隐杂交,子代4种表现型比例相等,故两者自由自合;体色与翅型若连锁则不可能出现上表所示比例;体色与眼色相关亲本显雌隐雄杂交,子代出现1:1的比例,既可能是常染色体也可以是伴X遗传的显雌隐雄杂交的结果;长翅雌雄杂交,子代出现了隐性雌果蝇,故不可能是伴X遗传,只能是常染色体遗传。故选C。 6.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计算出其λ值,如图为该种群13年来λ值(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前4年间和第6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 第5年和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不断下降C. 从第12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D. 从第5年末开始,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直到第9年,保持相对稳定【答案】D【解析】【分析】具题意分析, λ值为相邻两年的种群数量相对比值,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增长;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下降。
    由图可以知道:在第1~第5年之间λ>1,乌鸦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在第5~9年间λ=1乌鸦种群数量维持稳定;第9~12年λ<1,乌鸦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详解】A、前4年间λ>1,乌鸦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第5年到第9年间, λ=1,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错误;B、第5年到第9年间, λ=1,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错误;
    C、从第11年到12年λ<1,乌鸦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12年后λ>1,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错误;
    D、由图可以知道:在第1~第5年之间λ>1,乌鸦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达到K值,在第5~9年间λ=1乌鸦种群数量维持稳定,正确;故选D。 7.已知图1中a~d代表生理过程,①~④代表物质;图2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____________(是/否)可以代表蓝藻细胞,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2)图1中,物质③是_________________,过程b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3)图2中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AB段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点后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变化因素为__________。【答案】    (1). 否    (2). 蓝藻为原核生物,无液泡等细胞器    (3). O2    (4). 叶绿体基质    (5). acd    (6). 光照强度和温度    (7). 光照强度和温度    (8). 温度【解析】【分析】分析图1: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①~④代表的物质分别为水、二氧化碳、氧气、C3。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光反应场所:类囊体薄膜2H2O—光→ 4[H]+O2ADP+Pi(光能,酶)→ATP暗反应场所:叶绿体基质CO2+C5→(酶)2C32C3+4([H])→(CH2O)+C5+H2O分析图2:表示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和温度变化,其中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和温度。【详解】(1)图1细胞不可以代表蓝藻细胞,因为图中的细胞中有多种被膜包裹的细胞器,比如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而蓝藻为原核生物,无液泡等细胞器。(2)图1中,a过程代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生成氧气,用于呼吸作用,因此物质③是O2,过程b代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合成有机物,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因为细胞同时进行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因此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呼吸作用的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少量ATP,最后一个阶段产生大量ATP,既:acd 。(3)图2:表示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变化,其中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和温度。AB段:在同一温度下,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用速率越快,并且在同一光照强度下,温度越高,光合速率越大,说明影响AB段光合速率的因素为光照强度和温度,B点后,在同一光照强度下,温度越高,光合速率越大,说明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变化因素为温度。【点睛】该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分析,考生需要识记两个反应的反应式、场所、反应条件,理解消耗的底物和生成的产物之间的关系。本题难度偏低,有关光合和呼吸作用的计算考生也需要掌握。 8.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人体除了人脑主生物钟外,还存在肝脏,胰脏等器官和脂肪组织中的局部生物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在_______________,该结构还具有分泌功能,如能分泌____________激素调节水盐平衡,该激素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跃在人脑中的主生物钟基因在肝脏、胰脏等组织的细胞中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科学家发现,若小鼠肝脏细胞中的生物钟基因被敲除了,小鼠会出现低血糖症状,据此可以推测肝脏细胞中的生物钟基因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机体存在与肝脏生物钟相反的调控系统,在进食后限制血糖浓度过高。这一系统中,__________是最主要的激素,该激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波动是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答案】    (1). 下丘脑    (2). 抗利尿    (3).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4). 存在    (5). 参与肝细胞中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补充血糖过程的调控    (6). 胰岛素    (7). (负)反馈【解析】【分析】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当人体内血糖浓度高时,就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加快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储存,加快血糖在肝脏、骨骼肌中合成糖原,促进血糖转化为脂肪和氨基酸,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人体内血糖浓度降低时,就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加速体内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农度升高。【详解】(1)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可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活动,具备调节生物节律的功能。若分泌抗利尿激素可调节水盐平衡,该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2)同一个个体体内基因是一致的,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形成了生理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活跃在人脑中主生物钟基因同样存在在肝脏、胰腺等组织;敲除生物钟基因后小鼠出现低血糖,说明此时血糖浓度降低,肝脏有关的活动是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的过程受阻,因此推测肝脏中生物钟基因可调节小鼠利用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的过程。(3)细胞中唯一能降低血糖、促进细胞利用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可促进血糖糖氧化分解转化为非糖物质,或合成糖原,是细胞利用和储存的过程。该激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波动,与其他激素共同作用,调节血糖保持相对平衡,这是细胞内的负反馈调节。【点睛】本题以“生物钟”为切入点,实际上考查了细胞内环境平衡的调节,考查了下丘脑的调节中枢的作用、血糖平衡的调节。考生要能做到“学以致用”,将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题、和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9.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从2018年1月13日起,长沙响应中央、省委的号召,率先吹响了“蓝天保卫战”的号角。在综合治理下,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的改善,例如:大幅减少橘子洲烟花燃放的次数,2019年春节期间严禁市民燃放烟花爆竹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全球生态问题中的________;采取“控排”、“控煤”、“控油”、提倡绿色出行、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和共享单车等措施,可以有效的节能减排,从而达到缓解____________的目的;(2)长沙市政府还对湘江两岸滩涂和滨江湿地进行了提质改造,可以进一步提升蓄洪防旱能力和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3)日前,长沙“碧水攻坚战”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广有机肥替代技术,可以有效地从源头上减少________元素的排放,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同时启动“小鱼治水”工程,利用___________(填“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或“机械防治”)的方法,有效控制水体中浮游动植物的数量。【答案】    (1). 酸雨    (2). 温室效应    (3). 间接价值    (4). 氮、磷    (5). 生物防治【解析】【分析】1. 全球10大环境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别为: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① 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② 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3. 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其实质是由于营养盐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性,从而导致水生态系统物种分布失衡,单一物种疯长,破坏了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使整个水生态系统逐渐走向灭亡。【详解】(1)“蓝天保卫战”、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措施是为了缓解酸雨;采取“控排”、“控煤”、“控油”是为了缓解燃油车出行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温室效应(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别为: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提升蓄洪防旱能力和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是属于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3)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启动“小鱼治水”工程,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有效控制水体中浮游动植物的数量。【点睛】本题考查了维护生态平衡的相关知识,考查的酸雨的形成原因及防治办法,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的区分、和水体污染的防治。考点虽多,但都较为基础,需要考生识记。 10.家蚕雌雄幼蚕中均有体色正常和体色油质透明的个体,雌雄蚕中均有结绿色茧和结白色茧的个体。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因(t)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天然绿色茧基因(G)与白色茧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 对t,G对g为显性。家蚕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但其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还是ZW型有待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上述材料可知,纯合体色正常的雄性家蚕个体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只考虑体色有关基因)。若选择纯合的体色正常的雄性个体与体色油质透明的雌性个体杂交,发现子代无论雌雄均为体色正常个体,据此分析能否确定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请说明理由____。(2)若研究结果表明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现有一杂交组合:ggZTZT × GGZtW,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茧的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雄性蚕产丝多,天然绿色茧丝销路好。现有各种基因型纯合的雄、雌亲本可供选择,亲本杂交产生F后,利用幼蚕体色油质透明区别的特点,从F1中选择结天然绿色茧的体色____家蚕用于生产,该实验中可以选择的亲本杂交组合有____种。【答案】    (1). ZZ或XY    (2). 若为XY型,则纯合体色正常的雄性个体与体色油质透明的雌性个体杂交,即XTY×XtXt ,子代雄蚕全为体色油质透明,雌蚕全为体色正常,不可能雌雄均为体色正常,故为ZW型    (3). 3/16    (4). 正常    (5). 3【解析】【分析】先判断家蚕的性别决定型,若为XY型,则纯合的体色正常的雄性个体与体色油质透明的雌性个体杂交,即XTY×XtXt ,子代雄蚕全为体色油质透明,雌蚕全为体色正常,不可能雌雄均为体色正常,故为ZW型。确定家蚕是ZW型性别决定后,雄蚕的性染色体为同型的ZZ,雌家蚕为异型的ZW。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天然绿色蚕基因(G)与白色蚕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 对t,G对g为显性,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还是ZW型未确定,因此純合雄蚕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XY或是ZZ,又因为要求体色正常,所以基因型为ZZ或XY。判断家蚕的性别决定型,若为XY型,则纯合的体色正常的雄性个体与体色油质透明的雌性个体杂交,即XTY×XtXt ,子代雄蚕全为体色油质透明,雌蚕全为体色正常,不可能雌雄均为体色正常,故为ZW型。(2)ggZTZT × GGZtW杂交组合中子代的基因型为GgZTw和GgZTZt,且比例值为1:1,所以结天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占1/2,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占3/4×1/4=3/16。若想要通过一个杂交组合,利用幼虫体色油质透明易于区分的特点,从F1中选结天然绿色茧的体色正常的家蚕用于生产,亲代父本的基因型为ggZtZt,母本的基因型为GGZTW,F1子代的基因型为GgZTZt和GgZtW,从孵化出的F1幼蚕中,淘汰油质透明的雌性个体,保留体色正常的雄性个体用于生产。亲代父本的基因型为GGZtZt,母本的基因型为ggZTW,F1子代的基因型为GgZTZt、GgZtW、GGZTZt、GGZtW,从孵化出的F1幼蚕中,淘汰油质透明的雌性个体,保留体色正常的雄性个体用于生产。亲代父本的基因型为GGZtZt,母本的基因型为GGZTW,F1子代的基因型为GGZtW、GGZTZt,从孵化出的F1幼蚕中,淘汰油质透明的雌性个体,保留体色正常的雄性个体用于生产。故可以选GGZtZt ×ggZTW、ggZtZt ×GGZTW、GGZtZt ×GGZTW三种杂交方式。【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常见的几种遗传病及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发病特点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②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且与性别无关。(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哑、苯丙酮尿症;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遇常染色体类型,只推测基因,而与X、Y无关。 11.薄荷叶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薄荷油等物质,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咽喉、消炎镇痛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薄荷油可否用水蒸气蒸馏法?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薄荷叶中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若用萃取法提取,现有丙酮(沸点56 ℃)、乙醇(沸点约78 ℃)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W时,应选用______作为提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小组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薄荷叶中的无色蛋白质B,在装填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此方法分离薄荷叶中的蛋白质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相比,有何困难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认为可以用盐析法分离该蛋白质,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可以    (2). 水蒸气可以将挥发性较强的薄荷油携带出来    (3). 丙酮    (4). 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W分解较少    (5). 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6). 蛋白质B没有颜色,分离时无法直观判断什么时候收集洗脱液    (7). 蛋白质和其它杂质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解析】【分析】1.考查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方法。例如,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就是采用萃取的方法。2. 考查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凝胶色谱法分离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凝胶色谱法所用的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这些小球体大多数由多糖类化 合物构成,如葡聚糖或琼脂糖。在小球体内有许多贯穿的通道,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人凝胶内部的 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于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因此得以分离。因此可见有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3.盐析法是指在混合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无机盐,使某些高分子物质的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而与其他成分分离的方法。盐析法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常作盐析的无机盐有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铵等。【详解】(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法。薄荷油的挥发性较强,水蒸气可以将挥发性较强的薄荷油携带出来,因此可利用蒸馏法提取。(2)薄荷叶中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分析该物质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不适宜用蒸馏法,适宜用萃取法,由于该物质受热易分解,因此选取沸点较低的丙酮,这样在蒸馏时物质W分解较少。(3)装填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原因是凝胶色谱法分离的原理是根据物质分子量的大小,在凝胶柱中的移动路线和速度不同,从而进行分离的,当有气泡存在时,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该蛋白质B没有颜色,分离时无法直观判断什么时候收集洗脱液,只能全部收集,然后通过后期检测再进一步确定目标蛋白存在于哪个收集管中。用盐析法分离该蛋白质的原因是该蛋白质和其它杂质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点睛】本题考查芳香油-薄荷油的提取、多种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和原理: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盐析法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人类疾病的转基因生物模型常用于致病机理的探讨及治疗药物的筛选。利用正常大鼠(2N)制备遗传性高血压转基因模型大鼠的流程如图所示(注:基因B为高血压相关基因)。(1)在上述转基因大鼠的培育过程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写出两项即可)。(2)体外扩增目的基因B可利用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 (3)如果要建立高血压转基因动物模型,就要检测高血压相关基因是否已成功表达,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到相应____________,在个体水平上大鼠出现____________症状,证明相关基因已成功表达。(4)基因B在导入受精卵之前要构建_________________,这个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构建出的分子除含目的基因外,还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____。转基因大鼠的胚胎在代孕母体内能够存活的生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答案】    (1). 基因工程、早期胚胎培养、核移植和胚胎移植    (2). PCR    (3). DNA双链复制    (4). 蛋白质    (5). 高血压    (6). 基因表达载体    (7).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8). 代孕母体对供体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是利用正常大鼠制备遗传性高血压转基因模型大鼠的流程图。图中包括体外受精过程、采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基因B)导入受精卵的过程、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以及胚胎移植过程。2、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3、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①过程: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②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③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4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①原理:DNA双链复制;②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详解】(1)在题图转基因大鼠的培育过程中,②过程涉及基因工程技术,③过程涉及早期胚胎培养技术,④⑤过程涉及核移植技术,将重组细胞发育成早期胚胎导入到代孕鼠中涉及胚胎移植技术。(2)可以采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原理是DNA双链复制。(3)子代大鼠如果检测到高血压相关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即可在分子水平上说明高血压相关基因成功表达,子代大鼠如果检测到高血压疾病,即可在个体水平上说明高血压相关基因成功表达,然后可用其建立高血压转基因动物模型。(4)基因B在导入受精卵之前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这是基因工程核心,构建出的分子除含目的基因外,还必须含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转基因大鼠的胚胎在代孕母体内能够存活的生理学基础是代孕母体对供体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工程的具体操作步骤是解决该题的关键,特别是要求学生掌握PCR的扩增过程、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和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是突破该题的重点。另外识记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和能够正确分析图中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